总复习:物质和运动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802349 上传时间:2018-05-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复习:物质和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总复习:物质和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总复习:物质和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总复习:物质和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总复习:物质和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总复习:物质和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复习:物质和运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现代教育网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总复习:物质和运动质量和密度 (一)质量 1. 知道质量的概念及单位,能进行单位换算。 2. 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 能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 4. 知道测量物体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及托盘天平的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5. 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二)密度 1. 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单位,能进行单位换算。 2. 记住水的密度。 3. 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一般情况下物质不同,密度不同;同一物质的密度还和 其所处的状态有关。 4. 会用天平和量筒(或量杯)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 5. 能应用密度公式及变形公式进行计算。Vm/6. 能运用密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力 (一)力 1. 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当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既有施力物 体,又有受力物体。 2. 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的形状。 4. 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 N。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5. 理解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6. 会用力的图示或示意图来表示力。(二)重力 1. 知道重力是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2. 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重力的方向是竖直

3、向下。计算重力的公式是,mgG 其中 g 为 9.8N /kg。 3. 知道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 中心上。 利用悬挂法、支撑法(二力平衡原理)可找出物体的重心。 (三)二力的合成 1. 理解合力的概念: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 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2. 理解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 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 较大的那个力相同。中国现代教育网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

4、台力和运动 (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1.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2. 知道惯性: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二)二力的平衡 1. 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彼此平衡。 2. 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面相反,并且 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3. 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为零。(三)

5、摩擦 1. 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 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摩擦力不一定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例如:在倾斜的传 送带上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向上运动就是靠摩擦力的推动。 2. 知道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 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 知道滚动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典型例题典型例题】例 1 有一个深为 30cm 的圆柱形桶,桶内装的水完全结成了冰,冰面高出水面 2cm,求 桶内的水原来的深度是多少? 解析:解析:本题中要求水的深度,而水的质量和桶的横截面积都不知道

6、,初看起来无从着 手,但仔细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冰和水是同种物质,它们只是状态不同而质量是相等的, 桶又是圆柱形,横截面积是一定的,分析了这些条件就不难求得本题答案了。 答案:答案:因为,所以。即。水冰mm水水冰冰VV水水冰冰ShSh所以。即水水水冰ShhS )2(cmcmgcmgcmcmh18/)9 . 01 (/9 . 02233 冰水冰 水方法提炼:方法提炼:善于发现题中的隐藏条件是解决一些物理问题的关键,而隐藏条件的发现 又是以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为依据,所以观察和分析是解决物体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例 2 一卷细铜电线,说说怎样方便地测出它的长度? 解析:解析:可以根据铜线的质量和铜的密度

7、算出铜电线的体积,再测出铜电线的横截面积, 就可以方便的算出这卷铜电线的长度。 答案:答案: (1)用天平称出整卷铜电线的质量 m; (2)从密度表中查出铜的密度; (3)根据得出铜电线的体积;Vm/mV (4)取少许细铜电线(20cm)紧密缠绕在一铅笔杆上,数出缠绕的圈数 n; (5)用刻度尺测出 n 圈细铜线的长度 L1;中国现代教育网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6)算出细铜线的直径,再算出其横截面积;nLD/122 124/ nLrS(7)由体积计算公式,算出铜线的长度。2 12/4/LmnSVL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本题是一道综合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好题,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也 较多,也

8、是一道训练能力的好题。除上述的解法外,还可以只用天平“称”出来,即先称 出整圈铜导线的质量 m,再从整圈铜导线上截取适量铜线(如几米长)称出其质量,就m可求出整圈铜线的长度。同学们可以自己做一做,并讨论一下这样做的弊端是什么? 例 3 甲、乙两物体,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 3 倍,甲物体的体积是乙物体体积的,则组成甲、乙两物体的物质密度之比是( )21A. 1:1 B. 1:6 C. 6:1 D. 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解析:解析:该题是求组成甲、乙两物体的物质密度比,由于组成甲、乙两物体的物质的体 积比不知道,根据题给条件也无法求出来,也就无法求出组成甲、乙两物体的物质的密度 比。 答案:

9、答案:D 易错分析:易错分析:本题根据质量、密度与体积的关系,运用比例关系式很容易得出选项 C 的 错误答案。物体与物质是两个不同的物理概念,题目是要求组成甲、乙两物体的物质的密 度比,题中给出的是甲、乙两物体的体积之比,但这两个物体是不是实心并不知道,也就 无法知道组成甲、乙两物体的物质的体积比,也就无法算出其密度之比了。如果题目是求 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答案选项 C 就是正确的了。 例 4 新宇小朋友用 50N 的力向上提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重 60N 的物体 A,如图 1 所示, 求物体 A 所受的合力是多少? AF图 1 解析:解析:该题是求物体 A 所受的合力,应从物体 A 所处的

10、状态和受力分析着手。物体 A 相对地面是静止的,物体受到了 3 个力的作用,根据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理论可知,这 三个力的合力为零。 答案:答案:物体 A 所受的合力为 0。 易错分析:易错分析:在本题的解答中,我们很容易根据二力合成的概念,求出物体 A 所受的合 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主要NNNFGF105060合 是对题目提出的问题“物体 A 所受的合力”理解成了求“重力 G 与拉力 F 的合力”。 例 5 一对平衡力涉及有几个受力物体?有几个施力物体? 解析:解析:一对平衡力是指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 力,这两个力必然涉及到另外两个施力

11、物体,这两个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因为力 的作用是相互的。那么一对平衡力就会涉及到三个受力物体和三个施力物体。 答案:答案:一对平衡力会涉及到三个受力物体和三个施力物体。 易错分析:易错分析:解题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是把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不认为是施力物体,另外 两个施力物体也认为不是受力物体,只答一个受力物体,两个施力物体,分析物体受力时, 抓住“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关键。 例 6 图 2 是一只气泡水准仪,它是将装有水并有一气泡在内的密封玻璃管,固定在一平中国现代教育网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整的长方形木块上,如果将它放在桌面上,若气泡 A 恰好在玻璃管的正中央,则说明桌面 是水平的,

12、今将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水准仪突然由静止变为向右运动时,气泡将向 移动, 如果使向右运动的水准仪突然停下来时,气泡又将向 移动。图 2 解析:解析:当水准仪突然由静止向右运动时,管中的水由于惯性要保持静止,因而落后于 水准仪,气泡被水挤向右方;当向右运动的水准仪突然停下来时,由于管中的水有惯性, 仍要保持向右运动,就把气泡挤向左方。 答案:答案:右;左 易错分析:易错分析:在本题的解答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是认为水准仪突然由静止向右运动时, 气泡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相对于水向左移动,这里应该注意到玻璃管中的气 泡的惯性与水的惯性相比小得可以不考虑,这是解本题的关键。 例 7 如图 3 所示,

13、水平面上叠放着 A,B 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力 F1和 F2的作用下,以 共同的速度 v 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 F1=5N,F2=3N,那么物体 B 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 大小分别为( ) A. 5N,2N B. 3N,0N C. 0N,2N D. 5N,8N图 3 解析:解析:以 A 研究对象,A 在水平向右的力 F1的作用下,匀速向右运动,由力的平衡条 件可知,它受到 B 上表面对它水平向左的摩擦力的作用,其大小为 5N,因为力的作用1f是相互的,故 B 的上表面受到的摩擦力为 5N,方向向右。再把 A,B 看成一个整体。它在 水平方向上受到了三个力的作用,即水平向右的力 F1,水平向左的

14、力 F2和桌面给整体水平 向左的摩擦力,这三个力相互平衡,则有:2fNFFf2212答案:答案:A 方法提练:方法提练:把连在一起的几个物体分开,对单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这种方法叫做 “隔离法”。是解答力学题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在本题中我们就是把 A,B 隔离开,选定 A 为研究对象,对它进行受力分析,最后求出 A 对 B 上表面的摩擦力。我们还可以单独以 B 为研究对象,同样可以求出桌面给 B 的下表面的摩擦力也为 2N,同学们可以自己做一做。例 8 在测定液体密度时,有一同学测出了液体体积,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实验做了两 次,记录如下:液体体积/cm35.87.9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g10.

15、712.8试求: (1)液体的密度; (2)容器的质量。 解析:解析:测量液体密度的常规作法是用天平测出液体的质量,用量筒(或量杯)测出液 体的体积,然后根据求出液体的密度。但是这里由于两次测量都没有测出容器Vm/的质量,因而无法求出液体的质量。在这里我们可以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建立方程组,中国现代教育网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求出容器的质量,再求出与液体体积相对应的液体的质量,最后求出液体的密度。 答案:答案:设容器质量为 m0,液体密度为,根据和题给条件可得方程组:Vm/ )2(8 .129 . 7) 1 (7 .108 . 500 mm解上列方程组得,3/0 . 1cmggm9 . 40即:液体的密度为;容器的质量为。3/0 . 1cmgg9 . 4方法提炼:方法提炼:数学是学习物理的基础和工具,物理中有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模型去研究 处理,这样可以解决一些单靠常规物理方法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 例 9 有一质量为 5.4kg 的铝球,体积是 3000cm3,试求这个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已知)33/107 . 2mkg铝解析:解析:解答本题的方法很多,这里我们可用比较密度的方法判断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 心的。如果算出铝球的密度小于铝的密度,说明铝球是空心的;如果算出铝球的密度等于 铝的密度,说明铝球是实心的。答案:答案: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