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支气管镜在新生儿呼吸道疾病的临床应用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802308 上传时间:2018-05-0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纤维支气管镜在新生儿呼吸道疾病的临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纤维支气管镜在新生儿呼吸道疾病的临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纤维支气管镜在新生儿呼吸道疾病的临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纤维支气管镜在新生儿呼吸道疾病的临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纤维支气管镜在新生儿呼吸道疾病的临床应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因低表达的患者, 本研究结果显示 AML患者 MDR1基因表达阳性的患者其预后可以有很大不同, 实时荧光定量 PCR方法能更准确定量检测 MDR1基因表达水平, 更适于 AML患者预后判断、 早期预测难治及指导个体化治疗。参考文献 1 DAN I ELA D, ANGELA M, MAR I AGRAZI A M,et a. l P- glyco -protein ,ung resistance- related protein and 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in denovo adult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

2、emia J. Br JHaemato, l 2002 , 116( 3): 519- 527 . 2 H I ROSEM, HOSOIE, HAMANO S ,et a.l M ultidrug resistancein hematologicalmalignancy J.JM ed Inves,t 2003 ,50 ( 3-4): 126- 135 . 3 OLESEN LH, NORGAARD JM, PALLISGAARD N, et a.l V al- idation and clinical i mplication of aquantitative real- ti me PCR

3、 de -ter m ination of MDR1 gene expression :comparison w ith semi-quantitative PCR in 101 patientsw ith acutemyeloid leukem ia J.Eur JHaemato,l 2003, 70( 5):296- 303 . 4 李拴明, 叶芳, 郭宏锋, 等. 急性白血病中 MDR1 、 MRP和 Fas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免疫学杂志,2006, 22( 3): 311-313 . 5 徐兵, 胡成, 缪旭东, 等. 106例成人急性白血病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分析 J. 第一军医大

4、学学报, 2003 ,23( 10):1 043- 1 046.(收稿日期: 2007- 01- 18 编辑: 王冰 )* 广东省医学科科学技术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编号: 2005B36001013)纤维支气管镜在新生儿呼吸道疾病的临床应用*蒙来成 刘兴丽 邓红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 528300)=摘要 目的 评价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在新生儿呼吸道疾病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 12例纤支镜检查新生儿进行前瞻性研究, 适应证包括: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 BALF)病原学检查 10例, 气管分泌物清理 2例。结果 12例新生儿顺利完成纤支镜检查, 其中 N I CU患儿 10例

5、 ( 8313% ), 全部治愈。BALF培养阳性 5例, 其中 4例因此改变治疗方案。并发症 11例, 发生率为 92% , 全部为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 其中合并呼吸道出血 2例 ( 1617% ), 术后心衰 1例 ( 813% )。当镜端达声门以下时, 出现紫绀, 经皮血氧饱和度 ( SpO2)明显下降 (P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新生儿 呼吸道疾病纤支镜大小及结构不断改进, 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越来越普遍。在国外, 纤支镜在新生儿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 但国内相关报道仍然较少。我院从 2005年 11月开始对纤支镜检查新生儿进行前瞻性研究, 至今共完成了 12例, 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

6、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9例, 女 3例; 足月儿 9例, 早产儿 3例, 年龄 8 27 d, 平均孕周 37+ 6周, 最小 34周;体重 2105 4139 kg , 平均体重 2199 kg 。原发病: 新生儿肺炎 10例, 新生儿奶汁吸入综合征 1例,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1例; 合并症:新生儿 I型呼吸衰竭 2例,型呼吸衰竭 4例, 先天性心脏病 4例, 先天性腹裂术 后 1例。胸片肺部片状阴影 8例, 其中 2例肺实变。检查前头罩吸氧 3例。1. 2 纤支镜检查适应证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学检查 10例 ( 8313% ), 其中新生儿肺炎治疗无好转行病 原学检查 7例

7、, 肺炎合并肺实变 2例; 气管分泌物清理2例。 113 方法 检查前准备: 放置动脉留置针, 纤支镜检查全程予 SpO2及心电监测。记录纤支镜检查前后的呼吸、 脉搏、 血压及各种并发症。检查前后查 X线胸片。使用小儿标准纤支镜, 直径 316 mm, 型号 OLYM-PUS BF TYPE 3C40。检查后送 N ICU 监护, 并予头罩吸氧。 镇静麻醉: 应用咪唑安定 0105 011 mg /kg及 2%利多卡因。 通气管理: 纤支镜从鼻腔进至声门前均予鼻导管吸氧。达气管隆突后, 给予气管内PSV, 方法是, 用塑料管做成 Y 型的简易装置, 分别连接纤支镜吸引孔和氧源, 另一端插入 1

8、5 25 c m 深的水中, 用左手食指按压吸引阀, 频率为 40次 /m in左右,即可进行气管内 PSV。通过三通管进行负压吸引与气管内 PSV的转换。 分别在开始检查前、 纤支镜通过 声门前、 纤 支镜退出 气管前及 纤支镜检 查后 20 30 m in四个时段, 抽取动脉血标本送检血气分析, 并记录各时段 SpO2。以检查前动脉血 PaO2, PaCO2, pH 值及 SpO2作为基线, 其余各时段值与基线比较。因为纤支镜通过声门后至气管隆突的时间很短, 难以取动脉#724#GuangdongM edical Journal May . 2007, Vo. l 28 , No. 5血样

9、本, 此时观察患儿发绀情况及记录 SpO2, 该时段的 SpO2与其前后各时段进行比较。1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值应用 M icrosoft O ffice Ex -cel ( 2003) 工具栏中 /数据分析 0进行 t检验。 PaCO2及 Pa O2值首先用 F 检验, 判定两样本的方差是否相 同, 然后再选择双样本等方差段设检验或双样本异方差假设检验; 纤支镜检查前后收缩压、 舒张压、 呼吸、 脉搏及 SpO2采用成对双样本均值分析。2 结果12例新生儿顺利完成了纤支镜检查, 属 NICU 病例占 10例 ( 8313% ), 其中合并呼吸衰竭 6例 ( 50% ), 先天性心脏病 4

10、例, 先天性腹裂术后 1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结果培养阳性 5例。纤支镜并发症发生率为 92% ( 11例 )。均为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 其中合并 X线胸片肺部阴影扩大3例 ( 25% ), 呼吸道轻微出血 2例 ( 1617% ), 1例先天 性心脏病合并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型呼吸衰竭, 胸片示右上肺大片实变影, 检查后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无气胸、 感染加重等并发症。 1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经应用西地兰及利尿剂后得以控制; 呼吸道出血及肺部阴影扩大未予处理; 1例呼吸抑制新生儿经物理刺激 及面罩加压吸氧后很快好转, 并能顺利完成检查。血气变化: 纤支镜通过声门前 SpO2、 PaCO2、 PaO

11、2与开始检查前无明显差异, 但当通过声门以后, 有 11例 ( 92% )出现紫绀, SpO2明显降低 ( P 0105)。纤支镜通过声门后至检查结束, PaCO2明显 升高 ( P 0. 05收缩压 (mmHg)76? 473? 51 . 77 0. 05舒张压 (mmHg)35? 532? 90 . 59 0. 05准备呼吸机辅助呼吸, 但检查后因病情改善而不需上呼吸机。 12例新生儿均治愈出院。3 讨论本文结果表明, 与检查前相比, 检查后气促明显改善, 其中 3例经纤支镜检查后, 气促明显改善, 血气分析显示 型呼吸衰竭明显好转, 检查前准备呼吸机辅助呼吸, 但检查后因病情改善而不需上

12、呼吸机, 原因可能是清理了呼吸道分泌物, 改善了通气有关。与气管 分泌物比较, BALF培养具有明显的优势, 可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并降低病死率1, 降低因气管细菌定植而导致的误治, 为正确使用抗菌素提供依据 2。本组 10例BALF培养阳性率为 50% ( 5例 ), 临床医师为此而改变治疗方案者 4例, 治疗后病情均得以改善, 而阴性检 查结果也可以给临床诊疗提供重要的线索, 停止或降级抗生素治疗。 12例新生儿均治愈出院。纤支镜并发症的发生率, 各家报道不一, JOHN等 3报道 33例 6个月以下小儿纤支镜检查, 有 8例出现并发症, 其中最多见的是低氧血症, 占 5613%, 而DA

13、N等 4报道了 100例包括最小年龄仅 2 d新生儿在内的纤支镜检查, 没有发现低氧血症。本组新生儿纤支镜检查中, 并发症发生率为 92%, 发生率差异如此之大, 主要原因是研究对象及通气技术不同所致。本组新生儿属重症新生儿占 8313%, 合并呼吸衰竭者占50%, 以及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和外科手术后、 体重小、胎龄小等多种病理因素, 这是并发症发生率高的原因。 3例 X线胸片肺部阴影扩大, 考虑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应用生理盐水有关, 没有出现气促、 紫绀加重等症状; 2例呼吸道出血, 出血程度轻微, 均不需特殊处理,病情均逐渐好转。本组新生儿主要的并发症是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 其发病机 制是

14、气 管阻塞: 新 生儿气管 直径为( 4189 ? 0153) mm 5, 我院使用的纤支镜先端部直径是 316 mm, 阻塞了气管的大部分, 增加了气道的阻力,当纤支镜进入声门后, 出现潮气量、 平静呼气峰流速及平静吸气峰流速的明显降低 6, 故产生高碳酸血症及低氧血症; 呼吸抑制: 本组新生儿检查前合并多种病理因素, 当气道被这些因素及纤支镜操作本身损害时, 镇静剂的任何抑制效应都是难以承受的 7, 新生儿对镇静剂的呼吸抑制作用更加敏感 3。 SOONG 等 8报道 40例新生儿纤支镜检查中, 镜端自鼻腔到通过声门前即出现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本组病例中, 除 1#725#广东医学 200

15、7年 5月 第 28卷第 5期例在纤支镜检查前出现低氧血症之外, 其余 11例都是镜端在声带以下时发生的, 这两组病例并发症发生时机的差异, 提示纤支镜检查新生儿低氧血症及高碳酸 血症的发生, 不排除呼吸抑制所起的作用。小儿纤支镜检查中常用的通气技术有以下几种:面罩、 鼻喉管、 喉罩、 气管插管, 各有优缺点 4。有人通过细小导管直接进行气管内给氧, 可确保新生儿正常 氧合 8。TRACHSEL等 6应用喉罩进行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 ( CPAP), 几乎可完全防止纤支镜通过声门后发生的肺功能改变, 也有人经喉罩进行 PSV 7, 但喉罩具有限制了纤支镜的大小, 也不能评估上呼吸道等缺 点 4。

16、本文通过 Y型简易装置, 可有效地进行气管内PSV, 可避免喉罩 PSV的缺点, 通过左手食指按压吸引阀, 控制呼吸频率, 通过调整装置在水中的深度即可控制压力的大小, 既可克服呼吸道增加的阻力, 也可避免 压力过大产生的气压伤。纤支镜检查小儿, 与 CPAP比较, PSV 可明显降低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 降低呼吸频率、 减少呼吸功、 降低压力时间乘积、 降低 D食管压力、 降低吸气时间比, 并增加呼气潮气量, 而对 SpO2、 呼吸驱动力、 平均动脉压、 心率的影响则没有差异, 因此 PSV更能改善气体交换, 减少呼吸功, DAN等 4在100例包括新生儿在内的纤支镜检查, 应用 PSV 成功地防止了低氧血症的发生, 本文显示气管内 PSV 可有 效地纠正纤支镜检查新生儿低氧血症, 避免病情恶化,对维持新生儿正常的氧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可见, 在新生儿 (甚至重症新生儿 )呼吸道疾病,纤支镜检查是一项安全而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