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退休职工高血压病防治的误区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800377 上传时间:2018-05-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退休职工高血压病防治的误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老年退休职工高血压病防治的误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老年退休职工高血压病防治的误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老年退休职工高血压病防治的误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年退休职工高血压病防治的误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退休职工高血压病防治的误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年退休职工高血压病防治的误区老年退休职工高血压病防治的误区(一)高血压认识上的误区 在去年退休职工体检中,高血压病的多发及防治知识上的误区很多。严 重影响了高血压的控制。给患者带耒了许多不应有的损失和痛苦。 1、高血压是给医生量出耒的。 许多人从耒不关心自已的血压情况。只知道吃得下、睡得着、做得动、 拉得出就一切正常。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城市 36.3,农村 13、7。有一大半高血压病人由于无知而使自己的心、脑、肾、动脉血管在悄 悄地被高血压所侵蚀毁损。造成冠心病,脑中风,尿毒症。血压是医生量出耒血压是医生量出耒 的,但血压高却是你自己得的。不测量血压就无法得知高血压的,但血压高却

2、是你自己得的。不测量血压就无法得知高血压。因此专家迠议, 没量过血压的人要尽快地去量一次血压。血压正常的人,每半年到一年要复查 一次血压。高血压的人特别是血压不稳定的人最好每天测血压。有条件的自己 买只血压计经常量。血压稳定的高血压患者起码每周测一次血压。 2、年纪大了血压高些不要紧。 许多老人都有这种想法。其实老年人和中青年人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是完全 一致的。大于 18 岁的成年人只要血压大于或等于 140/90mmhg 就是高血压。不 过老年人血压确实有其特殊的地方。即收缩压明显大于 140mmhg,但舒张压正 常或偏低。国际卫生组织和中国高血压联盟専门为它起名叫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并指出降

3、血压主要是收缩压。高收缩期高血压对老年人的危险远大于舒张期高并指出降血压主要是收缩压。高收缩期高血压对老年人的危险远大于舒张期高 血压。血压。因此老年人要控制血压最好在 130/80mmhg 以下。在正常血压范围内, 血压越低,心血管病的危险性越少。研究表明个体血压从 115/75 至 185/115mmhg 范围内收缩压每增加 20 或舒张压增加 10mmhg,心血管病危险倍 增。 3、 高血压治疗只要吃好药就可以了。 许多病人认为高血压只要按规定好好吃药就万事大吉了。其实高血压是生 活方式疾病。所有病人都要改变生活方式。即按照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十六字耒生活

4、。改变生活方式是高血压治疗 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最重要的是减肥、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平和心态。 改变生活方式可以增强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作用。减少付作用。降低心脑血管 疾病危险。此外在高血压治疗中要全面防治并发症。如高血脂、高血糖、高尿 酸、肥胖等。从根本上纠正代谢的异常。全面控制高血压。 4、自己测量血压不如诊所测压准确 不少病人平时自己不测压,而靠每月来医院测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水平, 认为自己测压不准。他们不知在医院这一特殊环境下测量血压时,有的病人会 因看到穿白大衣的医生、护士而不由自主地产生紧张,从而使血压升高。通常 收缩压比平常约高 20 毫米汞柱,舒张压比平常高 10 毫米汞柱。

5、而 24 小时动态 血压记录完全正常,则称为“白大衣性高血压” 。因此,认为医院诊所测压最准 确的想法是错误的。更准确的是在家自我测压。若有条件应做 24 小时动态血 压监测,以明确一整天真实的血压。为了保证血压测定值的可靠性,家用血压 计必须在购买时进行准确性测定,以后至少每半年应校正一次。 、 (二)高血压治疗上的误区 1、高血压药物有毒性,不能长期吃,血压正常可以停药。 高血压药品都有一定的付作用。但是它们的付作用与服药后控制高血压所带耒的益処即降压和保护心脑肾的好处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到目前为止医学界认 为高血压病是终身疾病,不能治愈但能控制。血压正常是药物作用的结果。一 旦停药,药物作

6、用消失后血压就会反跳,甚至比原耒更高。往往会造成心脑血 管突发事件的发生。如心肌梗塞,脑中风等。患者需终身服药。这是每一个高 血压病人所必需知道的基本常识 。 2、人不难过不吃药。 许多高血压患者凭感觉吃药。只要头不晕,心不悸就不吃药。这是十分危险 的。临床实践表明大部分高血压病人没有主观症状。主观感觉与血压高低没有 必然的联系。凭感觉吃药一方面不利于血压平稳控制,另一方面会造成心血管 突发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命安全。 3、药不要吃太好。许多人认为得了高血压开始不要吃太好的药。能降压就行。 开始就吃好药,以后严重了没有药治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高 血压治疗的关健是防止心脑肾

7、等靶器官的损害。不仅要降压,而且要求每天 24 小时平稳降压。对于高血压病人,血压高并不是最危险的。最危险的是血压的 波动。美国、欧洲和我国高血压指南都指出,理想的高血压药物应具有以下特 点。1、降压作用明显,最好为每日一次的长效药物。2、能逆转高血压对于心 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3、减少高血压造成的心、脑血管事件,降低死亡率。 4、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因此高血压病人有条件的应首选每日一次的长效降压药。 因为它有以下优点。1、避免多次服药造成的血压波动,减少由此而导致的心脑 肾等靶器官的损害。2、全天稳定控制血压,有效减少晨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3、服用简单,不会遗忘。病人治疗顺从性好。当然,老一

8、代的降压药如复方降 压片、常药降压片、珍菊降压片、北京降压 0 号等,它们为我国高血压防治作 出贡献。但必竟它们存在着一些缺陷。尤其对老年人有一些限制。有条件的患 者应慬重选择。 4、高血压药什么时间都可以吃。 科学研究证明,凌晨 4-10 时是心脑血管病人的魔鬼时刻 。此时人体血液 浓缩,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分泌旺盛,血压升高,是心脑血管突发事件如心肌 梗塞、心绞痛、脑中风的高发时间。因此,高血压病人清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高血压病人清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 喝一杯温开水和服高血压药,对抗魔鬼时刻。喝一杯温开水和服高血压药,对抗魔鬼时刻。此外,夜间血压较低。非特殊情 况应避免睡前服药。 5、药不要吃多

9、种,血压升高加药量。 许多患者认为高血压只用一种药就可以了,药多付作用多,血压控制不好 就增加药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为了达到降压的预期目标,大多数患者需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为了达到降压的预期目标,大多数患者需要 联合使用联合使用 2 种或多种不同类的降压药。如初始血压高出目标血压种或多种不同类的降压药。如初始血压高出目标血压 20/10mmhg, 开始即应联合应用二种抗高血压药。开始即应联合应用二种抗高血压药。若开始用一种降压药效果不好,应首选加 用另一种类降压药联合应用,其效果更好。而不是增加原耒药物的剂量。在联 合用药时应注意药物的协同作用和价格。 6、别人有效的药对我也有效。 许多高血

10、压病人服药是道听途说,以为别人吃了有效的药物自己也有效。 这样用药不科学。高血压治疗的原则是个体化。高血压治疗的原则是个体化。因每亇人的身体状况都不一样。 性别、年龄、体重、血压分期、血脂、血糖、尿酸、药物反应、经济情况都有 差别。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特点用药。 7、轻信降血压治疗仪作用。目前市场上各种类型的降血压治疗仪很多,广 告词说得天花乱坠,有的病人信以为真。降血压治疗仪不能有效地预防或降低高血压病所引起的心、脑、肾损害的发生率。有的病人用降血压治疗仪后出现 的暂时降压现象是病人的心理作用与休息状态下血压的波动现象所致的假象。 因此,至多也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治疗手段而己。

11、 (三) 、高血压治疗现代观念1、开展健康教育 高血压发病除遗传原因外更重要的还来源于对人们健康有害的生活空间环境 (如污染)和社会环境(主要是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过度饮酒、暴饮暴食、 脂肪和盐摄入过多、缺少运动和精神压力过大等等) 。因此,对高危人群的健康 教育重在矫正不良行为习惯,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加强教育,采用 有效的监督、控制,开展行为干预,如:控烟、限盐、平衡膳食、适度运动等。 改变不良生活环境,减少和避免的高血压患病风险。同时要求他们进一步做好 血脂、血清胆固醇、体重指数等方面的筛查和监测。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普 通入群,特别是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知识和保健意识,认识高血压

12、及其危害,养 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重视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血压 控制率,达到降低医疗成本、提高防治效果的目的。可适用于一般人群、高危人 群和高血压病人。高血压社区健康教育方式选择上要区分对象、讲求实效,要 坚持面对面的个体化指导和利用媒体广泛宣传相结合,知识普及与防护技能、 指导相结合,形式多样化、方式创新化与持久性和连续性相结合。如在社区内 制作宣传栏、黑板报,编写有关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小册子发放给居民,还可以 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集中讲课接受咨询,相互交流。可在小区广播、影视频道或 局域网播放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的影像节目,向重点对象赠送高血压健康知识 讲座 VCD,以增强宣

13、传的形象化,此外,可开设高血压防治咨询电话,及时解 答疑虑,发现患者康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以纠正和正确指导。健康教育是一 种低投入、高效益的有效防治措施,具有良好的经济学效益。21 世纪 90 年代 我国“八五”攻关项目,在北京、上海等 5 个地区迸行的高血压一级预防研究 也表明。经 3 年干预,高血压发病率下降 19.3%,其中临界高血压发病率下降 26. 5 ,以此推算 3 年间我国减少高血压患者约 2 000 万人,治疗费按每人 平均每年 300 元计算,可节省费用 60 亿。还有助于控制体重,调整血脂,并使 生活质量全面提高,人均寿命明显延长,而所需费用不足医疗费用的 1/10。国 家

14、“九五”攻关一项研究表明:把 1 元钱花在预防上,可以节省 8.59 元钱医药 费,相应地节省大约 100 元钱的抢救费。 2、 综合考虑降压用药 。早期、快速、平稳、联后、综合。 早期:对高血压病人要进行早期治疗和干预 。 早期,主要包括两个含义,一是对正常高值血压即高血压前期人群进行早期 治疗;二是对高血压病人亚临床病变的早期进行检测和干预。正常高值血压指 收缩压 120 -139 毫米汞柱,舒张压 80 -89 毫米汞柱,经常高于此值就应积极 治疗,把高血压治疗观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我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当血压从 120/80 毫米汞柱上升到 140/90 毫米汞柱时,心血管发病将增加

15、2 倍以上。对 这类人群应加强生活方式干预。但是否所有高血压前期病人均须药物治疗,这 取决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因为这些病人常合并肥胖、血脂异常、高血糖、 吸烟、缺乏运动、 高 C 一反应蛋白等,从而损害血管、心脏、肾等器官功能, 出现亚临床病变。早期诊断发现亚临床病变,可以提示尽早采取措施控制危险 因子,改善或逆转亚临床病变,避免发展到靶器官损害。 快速.高危高血压病人应快速降压达标 。快速是指对高危高血压病人应当尽快(指数周内)降压达标。血压升高的时 间越长,心血管病预后越差。有研究比较长效钙拮抗剂(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对 高危高血压病人的远期效果,两组降压效果相似。无论是用氨氯地平或缬沙坦

16、 治疗,头 6 个月血压 达标(14O/9O 毫米汞柱)的患者。 平稳: 24 小时平稳控制血压平稳降压是提高降压质量的重要内涵,平稳降压主要指 24 小时平稳控制血 压,减少血压变异,抑制血压晨峰现象,以降低心脑血管病事件。血压变异指 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的程度。它独立于血压平均水平,加重高血压病人的靶器 官损害,明显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血压晨峰现象指清晨时段血 压快速上升,收缩压比夜间血压平均上升 14 毫米汞柱,甚至急剧上升 70-80 毫米汞柱。凌晨高血压会使儿茶酚胺水平升高,出现高凝状态;血流剪切力增 加,交感兴奋,心率增快;斑块破裂,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有报道 40心肌梗 死和 29 % 心源性猝死发生在凌晨,此时段脑卒中的发生率是其他时段的 3 -4 倍。因此,血压变异和晨峰可能成为心脑血管病危险判断及分层的新危险因素, 平稳降压和控制血压晨峰程度将成为降压治疗的新目标。 要达到此目标要选择 谷峰比 5 0,且有较高降压平滑指数的长效降压药,以控制服药后 18 - 24 小时时段血压水平。 联合、联合用药 为了血压尽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