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课 地形图的判读 资料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773680 上传时间:2018-05-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课 地形图的判读 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一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课 地形图的判读 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一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课 地形图的判读 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课 地形图的判读 资料(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海拔拔高高度度 海拔高度也称 绝对高度,就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 。简单来讲,计 算某地海拔高度,也就是说,以国家平均的海平面为基准,与某地的垂直距 离就是此地的海拔高度(换句话说,就是陆地露出海平面的高度) 。但是应 为各个国家所计算的海平面高度不同,测量同一个地点的海拔高度也会不同。 例如长白山:中国测量为 2749 米,朝鲜测量为 2750 米,韩国测量为 2744 米。相对高度相对高度 一点到另一点的垂直距离。简单地说,一点超出另一点点的高度,就是这 两点的相对高度。我们看寥廓山,感觉只有几百米高,可实际海拔高度约为 2000 米左右,这是因为云南地区处于高原,海拔高度原就有 200

2、0 不到,就因 为这样,在 1700 米不到的地方,看 2000 米高的山,所看到的就是两地的相对 高度,而不是山的海拔高度。这是因所处位置不同,形成的视觉差区区分分海海拔拔高高度度和和相相对对高高度度 可以跟据当地环境是否处于海边判断,若不在海边,可基本确定为相对 高度。五大地形五大地形平原、高原 定义:平原 海拔一般在 200 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高原海拔一般在 500 以上,地面起伏和缓。 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 200 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 500 以上,边缘比较陡峭。 山地、丘陵 定义:山地 海拔一般在 500 米以下,坡度较陡,沟

3、谷较深。丘陵 海拔一 般不超过 500 米,相对高度较小,坡度和缓。 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不同的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 500 米 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 200 米。 盆地 定义:四周高,中间低。 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也有些盆地中部为起伏的 丘陵,但比四周的山地.高原要低得多。 五大地形用等高线的表示 平原 海拔 200 米以下,等高线稀疏且闭合,相对高度小(多数等高线地 形图都会有高度标注)。高原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因此等高线图中海拔最高与最低相差小) ,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山地 海拔 500

4、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 100 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 V 字形。 丘陵 海拔 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 100 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 和缓。 盆地 等高线图从中心向四周高度逐渐增加,等高线稀疏,周边稍稍密集。由此可见,在等高线图中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根据相对高度和等高线的数 米程度来判断。等等高高线线 定义:在地图上,将海拔高度相同的各个点连接成线,叫做等高线。例: 把一定范围内 100 米高的位置标做点,再用线连接起来,这就是一条等高线, 这条等高线所在平面的高度就是 100 米。等等高高线线地地形形图图的的绘绘制制依依据据 1,绘制地点的地势,根据地是来绘制。 2,每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高度相同(等高距) 。 3,地形起伏变化,根据不同地形,分为各个地形绘制。 六六种种等等高高线线图图的的基基本本地地势势 山峰 中间高,四周低,由中心向外高度降低,等高线闭合。 陡崖 出现在山地的等高线图中,陡崖处与等高线重合。 鞍部 两个山峰地势较低的地方。 山脊 山脊上相邻的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山脊线,(用虚线表示),等高线密集, 由中心向外高度降低。 山谷 等高线凸出的向低处山谷连线; 山脊之间低洼部分;山谷线也叫 集水 线(用虚线表示),等高线密集, 由中心向外高度升高。 坡 高度变化不固定,坡度大小造成等高线的稀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