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式教学中培养科学的思维素质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772743 上传时间:2018-05-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探究式教学中培养科学的思维素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在探究式教学中培养科学的思维素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在探究式教学中培养科学的思维素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探究式教学中培养科学的思维素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探究式教学中培养科学的思维素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探究式教学中培养科学的思维素质摘要摘要 新课改后,科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成为最重要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有两方面的目 的,其一是培养科学的思维素质,其二是要高效的教学,培养科学的思维素质是核心的和 基础的,探究的过程,包括在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获取事实与 证据,检验与评价,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科学的思维过程,不断地探究实际上就是培养科学 的思维素质。 那么怎样在教学中更好地培养科学的思维素质呢,本人根据心理学教育学有关动机论,思 维的概念与过程,创造性思维的理论,认为要培养科学的思维素质,就要在教学中需要学 生的积极参与,重视过程与方法,学会诱思,激发探究兴趣,积极导思,引导

2、反思,满堂 启发,课堂在探究中前进,使课堂高效,使学生逐步具备科学的思维素质,产生科学的创 新的思维,实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科学探究、本质、科学的思维、重视、过程、诱思、导思,反思、创新、紧扣 主线、高效、启发【正文】 新课改后,科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成为最重要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有两方面的目 的,其一是培养科学的思维素质,其二是要高效的教学。培养科学的思维素质是核心的和 基础的,探究的过程,包括在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获取事实与 证据,检验与评价,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科学的思维过程,不断地探究实际上就是培养科学 的思维素质。 那么怎样在教学中更好地培养科学的思维素

3、质呢,根据动机的物质起源论,要在探究 式教学中培养科学的思维素质首先: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重视过程与方法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重视过程与方法 探究式教学是培养科学的思维素质的最有效地方法,科学探究活动是思维的源泉,是 创造的源泉。科学探究是实践的第一步,也是科学进步的每一步,是创新必经的一步,而 反思是进步的关键。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行然后知,讲的就是真知来源于科 学实践只有科学实践,人脑中才会产生思维,创新的思维又会促进实践的发展,只有探究 式教学才符合科学思维的发生发展规律,在探究情景中发现问题,产生兴趣,引发思维, 努力解决问题,再引发新一轮的思维,所以教学中必需学生的积极参与

4、,重视过程与方法。二、学会诱思,激发探究兴趣二、学会诱思,激发探究兴趣 探究思维引发主要来源于兴趣二兴趣的产生可来自于探究实践的各个方面:(1)心理 需要(主要是好奇心) (2)强烈的外部刺激(3)生活需要(社会责任心) (4)价值取向的 需要 教学活动是双边活动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而思维活动的参与是最本质的参与。比如 看一场电影,虽然观众没说一句话,没有一个动作,但有时观众泪流满面,这就是思维的 参与。我们的教学也应该最求这样的效果,现在有些教师在课改后的课堂,活跃有余,诱 导思维不足,结果课堂效果并不理想。初中科学教学中诱发学生的思维可以利用两类动因, 一类是功利性的,另一类是情感性的 1

5、、利用功利性动因 很多知识有很强的基础性,实用性,学生一旦认识到他的重要作用,为了学习成绩的 提高为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学习起来就会非常专注于投入,因而就会产生“我要 学”的学习动机,思维活动也充分地调动起来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尽量揭示强调某些知识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尽可能理论联系实际,使知识实用化,日常化,生活化,现实 期重要性。 2、情感性动因 与功利性动因相比,这类动因更为强烈,更为持久,因而开发它也显得更为重要。怎 样调动情感性动因呢?可以抓住一下几个字:新(新新颖) 、奇(奇特) 、险(惊险) 、迷 (迷离) 、趣(趣味) 、疑、比(对比) 、反(反思维定势) 、美(美感)

6、三、积极导思三、积极导思-把科学探究推向深层把科学探究推向深层 课堂教学活动主要由三个因素组成:学生(教学的主体) 、教师(教学的主导) 、教学 资源(教学的中介) ,相应地在教学活动中也存在三种思维活动,既科学家的思维活动,教 师的思维活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他们自检存在着密切的有机的联系。课堂教学应该吧蕴 藏在教材中的科学家的思维活动,通过备课,钻研,内化为教师的思维活动,再通过上课 等形式,去组织或影响学生的思维活动,最后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具体 做法是 1、揭示科学家的思维过程以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既创设情景,引发思维 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环境,科学家的创造发明的思路,对学生来

7、说是十分渴望了解的, 而创造发明本身在思维上的突破性对于学生的思维具有巨大的启发性,可以把学生的思维 从有限引向无限,从固化引向灵活,可以培养学生寻求思维突破的积极思维品质,促使学 生投入积极地思维求索过程中。 2、展现教师的思维过程,进一步拓宽思路 展现教师的思维时要注意,教师的思维应具有概括性,多向性,简洁性,兼有发散性 和集向性的特点,进一步拓宽思路,扩展学生的思维,使思维进一步得到发展 3、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以便发现思维错误及时纠正,逐渐形成科学的思维形式的条件 反射。具体做法是通过课堂讨论与、问答、联系与评价 实施以上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一下几点: (1)要给学生以思维的钥匙:给予必要的

8、知识铺垫,适当的启发,抓住问题的入 切点,切入问题,引发思维。 (2)给学生以思维的阶梯,每一个问题的提出离原有的基础高度适当,既在学生 的最近发展区提问,让学生感到“看得见,够不着,跳一跳摘得到” (3)给学生充足的思维时间 (4)要注意思维层次的提高:探究的问题要层层深入,不断深化不可踏步不前, 也不可一步登天,做到“低起点高落点” 四、引导反思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产生创新的火花四、引导反思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产生创新的火花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后,得出了思维的结果,发现了科学的规律,这时我们还要进行 反思,又会发现新的问题新的规律,科学知识就螺旋式地前进了,创新的火花也在反思中 诞生。例如,学

9、了压强计算的公式“P=FS”,液体的压强公式“P=hg”后,适时引导学 生反思他们之间有联系吗?原理上能统一吗?深思后可知,公式“P=FS” 压强的一般计 算式,公式“P=hg” 是由柱形容器中液体对底部的压强的推导式,适用于液体的压强的 计算。他们之间是有联系的,后一个公式是由前一个公式推导出来的,是前一个公式的迁 移应用。有的学生还会想“P=hg”能不能用于固体的压强计算,什么时候可用,什么时 候不可用。搞清楚后将是一个飞跃,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创新。又如初一科学课中,为了探 究气体分子间有间隙,在压缩被堵住出口的针筒的活动中,有的学生由于用力过度,堵住 口子的塞子被弹出,意外地发现针筒内出现

10、了白雾,这是为什么呢?这就产生了新的问题, 再仔细地研究这个问题,探究其原因,就有了创新。在反思探究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能引发 新一轮的思维,培养学生“无中生有”的创新能力。因此对思维的结果尽心反思能培养思维的迁移能力,引用能力。这种迁移达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就是发明创造。 五、在科学探究中满堂启发,紧扣思维的主线进行教学五、在科学探究中满堂启发,紧扣思维的主线进行教学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教法的理解不到位,对其本质吃不透,也出现了另一个弊端,课 堂是探究式了,学生活跃了,但有时在热闹的课堂中缺乏诱导思维这条主线,显得较散, 较乱,学生们没有思维的碰撞,知识与能力得不到有效地提升,反而养成坏习惯,不

11、动脑, 乱讲话,探究变成了获取乐趣的游戏,这是应该避免的,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 时予以思维的启发,让启发贯穿于整堂课中,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满堂启发,让学生 体验成功,增加情感,整堂探究,动态获取知识,生成能力,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在探究过程中要重视科学的思维素质的培养,在探究式教学中 不断地培养科学的思维素质, 让科学的思维不断地强化,螺旋式前进,使思维的敏捷性,准确性,科学性,创造性得以 充分提升 参考文献1、 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第 1 版2、 什么是教育:德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译3、科学课程标准解读:袁运开 赵铮 余自强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发表于教学交流2008 年第 5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