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品德与社会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770983 上传时间:2018-05-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品德与社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品德与社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品德与社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品德与社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品德与社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品德与社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 、 在学校工作的人们说课及反思一 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三年 级上册第二单元我爱我们的学校的第二课在学校工作的人们 。 品德与 社会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以体验去感受生活, 从而使学生从心灵深处真正理解、尊重、感谢教师以及在学校中为自己服务的 工作人员。教材的活动安排即是虚拟的社会生活,也是现实生活实际,学生易 于接受和理解,便于操作。由于本单元在教材中有着承上启下地位,对这节课 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习运用观察、访问等方法进行简单的调查,知道学校 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校的工作人员和各种设施都

2、是为培养学生服务的。2行为与习惯:了解并感受为学生服务的工作人员的辛苦,使学生学会关注 并尊重学校工作的每一个人,同时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3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学校,关心学校,尊敬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和 他们的劳动,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二 说教法、学法品社学科要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 强调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 社会。教材选择的这个话题对学生来说非常熟悉,但是,我班有很多孩子是独 生子女,由于家长的溺爱,学生思想狭隘,对于教自己课程的老师的辛苦工作, 因为经常能够接触,所以他们比较容易理解。而且我发现学生

3、虽然在遇到老师 时能说出老师好,但并不是真正发自内心,还有的学生只向自己班主任老师问 好,对其他老师则熟视无睹。另外我班几乎都是农民工子女,由于家庭环境的 影响,不太讲究公共卫生,随手乱扔垃圾的现象时有发生,学校的清洁工人辛 苦的维持校园卫生,他们觉得心安理得。至于对学校中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的 工作情况更是知之甚少,对他们也没有必要的尊重。因此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去 调查、访问,去发现学校中的工作人员为自己提供的服务,去感受他们默默为 自己付出的爱心,从而真正去感谢他们,尊重他们是本课的重点。学生通过亲 自调查、采访、记录,进行有目的的交流、探究活动,获得思想的升华,从内 心去感激、尊敬和爱戴在学

4、校里工作的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是本课的难点 三 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品社课程强调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创设符合学生情绪水平的氛围与环境, 从心理学角度讲,贴近儿童生活经历的情景,能激发相应的环境气氛,使学生 容易受到情绪上的感染。为此在导入环节我采用了播放歌曲每当走过老师的 窗前 ,把学生带入到老师辛勤工作的生活情景当中,唤起孩子们对老师的敬仰 之情。告诉学生这首歌曲歌颂的就是大家最熟悉的老师,他们像母亲一样无微 不至地关怀着你,你的点滴进步,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与汗水,让我们走近老 师,理解老师,同时板书课题:在学校工作的人们。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人的情 感波动、不同体验归根到底是客观事

5、物作用的结果,人产生的情感波的大小是 由外在客体的情势及内在主体的需要和期望所决定的。因此,新课伊始,我就 营造一种体会教师忘我工作的情感氛围,对学生进行情感启发,波动学生内心 的情弦,使学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心理需要,为学习过程的展开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指导体验,引导发现1、体验师爱教师应该以教材所体现的情感因素为载体,通常良好的开端只是为学生的 情感体验打下一定的基础,而课中是一堂课的主体阶段,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学 生的情感从接受层引向体验层,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充分发挥情感的能 动作用,从而达到情通而理达的目的。情感是有感染性

6、的,一个典型事例有时 候可以带动全体学生的情感。于是我播放一段本班学生正在上课的录象。因为新的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背景是生活化的。这些生动的画面,就是生活 情境的再现,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能让学生触景生情,回顾生活中曾经历 过的一个个备受老师关爱的场景。在浓厚的情感氛围中为孩子们的情感推波助 澜。这样在看、听、说的体验过程中,学生逐步加深了对教师那平常、无声的 关爱的感受。同学们知道了老师每天要早早来到学校,为我们上课、备课、 批改作业, 放学护送我们过马路。晚上回家还要备课、改作业,真不容易。同学们通过认 真观察,不仅对教师有所了解,而且有更多收获。 (播放课件:老师关心学生的 成长。 )

7、看过录像,你想到什么?引导学生回忆具体事例,理解老师对自己成长的关心, 一起体验老师的爱。2、故事交流,分享感受同学们经常和老师在一起,在学生和老师之间有说不完的故事,把你和老 师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并记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当学生和同学在交流中从不 同侧面真正体会到老师的爱,他们就能很自然想到该如何对待老师。由此再提 出该怎么做来尊敬和感谢老师,此时孩子们的回答一定是发自内心最真的情感。3、爱的表达同学们知道了要尊敬老师,那怎样表达你的敬爱和感谢之情,同学们讨论 后,选择自己喜爱方式 (比如,写信,写首抒情诗,做卡片,与老师谈心)。学生的表达欲望在此得到实现,掀起表达爱的高潮。这时教师要肯定、鼓

8、励他 们的做法,使他们懂得表达的方式虽然不同,但爱也是一样的。此时,爱在孩 子们热烈的讨论、交流中不断扩张、升华。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在互动,在 这种动态生成的课堂中,学生全面参与,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能力,有利于形 成内化的道德品质。4、学校大家庭当学生生的情感还停留在对老师的爱和感激之中时,我再相机提出问题, 完成向本课第二个环节的过渡:同学们每天来学校上学,除了老师在为我们服 务,其实学校还有很多人也在不同岗位为同学们服务,你知道他们都是谁吗? 他们是怎样工作的?你了解他们吗?正是他们的辛勤工作,才使我们的学校秩 序井然。在这个环节里,将请学生分组来汇报课前完成的采访调查记录表。(关于采访

9、调查,孩子们不再陌生,在之前的语文活动课上就已经了解并亲自 实践过。因此,这次活动前,我在孩子们不知道的情况下预先跟孩子们要采访 的对象(如校长,清洁工,门卫师傅等)进行沟通,是使孩子能顺利完成有针 对性的采访任务,然后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分组后我会对每组的成 员进行任务分配,确保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展示自己。当采访完成后,再指导每组完成记录表。在汇报的过程中,学生一边汇报,一边可在屏幕上播放采访时的画面或者 是采访对象平时工作时的画面,让其他学生通过画面能更直观感受到学校里不 只有老师,还有更多的人为了大家正常有序的学习在默默地付出辛勤的劳动, 而这些都是自己以

10、前所不知道的,这样前后在学生心里形成较大反差,因此在 每组汇报完后都会请大家一起来交流感受,可以是自己采访后的感受,也可以 是听完汇报后的感受,学生交流起来才会是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达到使学生 能发自内心去关注并尊重学校工作的每一个人的目的。 紧接着让学生怀着这样的心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些默默为 我们服务的人的尊重和感谢。当然,每个孩子可能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 这样,有了这份真情实感,就能促使学生的行为有所改变,因为此时学生已经 知道该怎么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尊重,爱戴和感谢学校中的人们为自己所 做的一切。而且在这份真情实感中也就自然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由此也可见 品德与社会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它倡导动态的、 建构性、过程性的知识观。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不再是监督,控制学 生活动的人,而应该是学生可信赖的支持者、指导者、参与者。这节课我打破 学科界限,以全身心活动为载体,并把活动延伸到课堂以外,创设丰富的教学活 动情节,营造开放、宽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多向互动贯穿课的始终, 最终完成教学任务。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 在学校工作的人们说课及反思文昌新屯中心小学 魏光法 2013.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