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762838 上传时间:2018-05-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花源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桃花源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桃花源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桃花源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源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初三语文古文测试姓名: 学号: 阅读桃花源记(节选),回答 19 题。 (28 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 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 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 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

2、有汉,无论 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 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 (朝代)著名诗人 。(2 分) 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 分) 屋舍俨然( ) 男女衣着( )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 分)欲穷其林( ) 屋舍俨然( )便扶向路( ) 寻病终(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6 分)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

3、人道也。 ”: 5、用“”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 (2 分) 自 云 先 世 避 秦 时 乱 , 率 妻 子 邑 人 来 此 绝 境 6 下面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部分,哪一项不正确?( ) (3 分) A. 此人一一为(桃花源中人)具言所闻, (渔人)皆叹惋 B.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马)也。 (马说) C.(王叔远)尝贻余核舟一。 (核舟记 ) D.月色入户, (苏轼)欣然起行。 (记承天寺夜游 ) 7渔人偶遇桃源, “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3 分) 答: 8.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 源” ,

4、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3 分) 答: 9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 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3 分) 示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内容文中都没有具体体现, 但读者结合文章可以想象到“具言”和“叹惋”的是桃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 答: 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回答 1025 题。 (24 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

5、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 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 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0、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 分) 水皆缥碧( ) 鸢飞戾天者( )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 分) (1)一百许里: (2)好鸟相鸣: (3)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4)经纶世务者: 12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3 分)A窥谷忘反(通“返” ) B在昼犹昏(夜晚)C负势竞上(向上) D从流飘荡(随着)13翻译下列句子。 (6 分)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蝉则千

6、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14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举例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4 分)答: 15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 分)2答: 16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3 分)阅读岳阳楼记(节选),回答 17-25 题(33 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方千。此 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 山岳

7、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 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 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 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7文章的作者是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人名)。(2 分) 18、给下

8、列加点字注音(4 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 ) 浩浩汤汤( ) 岸芷汀兰( ) 宠辱偕忘( ) 19根据你对文章中加线词语的理解,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4 分) 天涯海角 涯: 日薄西山 薄: 白头偕老 偕: 如临大敌 临: 2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2 分)前 人 之 述 备 矣。 然 则 何 时 而 乐 耶? 2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译文: 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文: 22用原文语句填空。(6 分)选文中“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 “进”指的是 , “退”指的是 ;“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 亦忧”的原因是 。23登楼

9、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3 分) 答: 24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 ,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100 字左右) 。(3 分)25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 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 者谈谈你的认识。(3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 2613 题。(15 分)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论文及 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

10、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 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 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 笔记卷注释:欧阳公:指欧阳修。棐(fi):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海外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气索:气短。不韵:不雅。26、解释文中加点词。(3 分) (1)类( ) (2)是( ) (3)夸( ) 27、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3 分)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28、你怎样理解“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这句话的含义。(3 分)29、文段表现苏轼诗文的成就,在写法上有怎样的特点?(3 分)30、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这句话中你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