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铎医学学术思想研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761771 上传时间:2018-05-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士铎医学学术思想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陈士铎医学学术思想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陈士铎医学学术思想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陈士铎医学学术思想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陈士铎医学学术思想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士铎医学学术思想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士铎医学学术思想研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士铎医学学术思想研究陈士铎是清代初期的著名医学家,一生的著述非常多。他上承家学,并广泛访求名医和民间治病经 验,通过长期的临证实践,形成了具有鲜明风格的学术思想。在他的著作中,创新思想,最为后世学者 称道。今存陈士铎的著作虽然只有八种,但通过对这部分著作的整理研究,仍可以清楚地看出其学术思 想的系统性和一贯性。当然,因为陈士铎生活在一个改朝换代的时期,在他著作的形式上和内容中反映 出一种反叛思想,致使他的著作大部分亡佚或长期未能刊行,这对研究他的学术思想也带来了一些困难; 又因本人水平有限,搜求爬剔之力虽大,研究考证之功却是甚微,这对一代大家的学术研究不免失之空 泛。但是,相信读者仍能通过阅

2、读陈士铎的原著而得到教益。今不揣简陋,谨将此次整理研究之所得介 绍如下。一、陈士铎生平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别号朱华子,又号莲公,自号大雅堂主人。浙江绍兴人。其生卒年月已 不得详考,正史亦不载。据嘉庆八年山阴县志 记载:“陈士铎,邑诸生,治病多奇中,医药不受人 谢,年八十卒。”辨证录 凡例 中自称:“铎年过六旬,精神衰迈,二师传铎之言,愧难强记, 恐至遗忘,辨论之处,或多未备,尤望同人之教铎也。”二师传铎之时,据自序 称是在康熙丁卯秋, 即公元 1687 年。向上推 60 年,当明天启七年,即公元 1627 年。如果这篇凡例 可信的话,陈氏的 生卒年代大约是在公元 1627 年一 1707

3、年。陈士铎先祖的情况已不能详考。 洞天奥旨 凡例 称:“先大父安期公,生平颇好方术,游蜀 遇峨媚山羽士,传有秘方,效验如响,亦登此编。”安期,古仙人名,此则是对先辈的薄称。辨证 录 凡例 称:“祖父素好方术,遗有家传秘本,凡有关各症者,尽行采入,以成异书。” 洞天奥 旨 自序 称:“又虑证多方略,附祖父家传。”又辨证玉函 王之策序称:“陈子为於越世胄, 幼抑抱匡济,恒以公辅自命,人亦无不以公辅期之。”公辅,即国家之良臣。由此知陈氏为越地世代名 望之家,其祖父素好方术。陈氏幼习儒术,初为乡间诸生。顺治 2 年(1645 年),清兵攻占南京,福王政权瓦解。1646 年清 军博洛渡钱塘,陷绍兴,时陈

4、士铎已有二十岁左右。洞天奥旨 跋 说:“曾祖远公,自少习举业, 以数奇,屡试辄蹶,已而出游京师,复不得志,遂究心于医学焉。”此跋文乃是陈氏的曾孙陈凤辉所作, 时间在乾隆庚戌年,即公元 1790 如年。数奇,即命运不好之意。陈氏性好游历,常以四海为家。本草新编 凡例 称:“铎少喜浪游,凡遇名山胜地,往往探 奇不倦,登眺时,多逢异人,与之辨难刀圭,实能开荡心胸,增益神智,苟有所得,必书笥中。”其所 游历之处,据诸书之序 所记,南至广西,北至北京等地,晚年又客居川中。辨证玉函 王之策 序称陈士铎“赍志未售,间留心于经世之学,当途者殷勤征聘,争欲延致,后因远陟苍梧,雅慕独秀、 栖霞诸胜,偏厉幽隐 陈子

5、随有钜鹿之游。”此序作于康熙三十二年。天都,即天子之都。苍梧, 在今广西安平县东。钜鹿,今河北省平乡县治内。王之策,事迹未详。卷中题“新安王之策殿扬甫订定” ,意王氏当为安徽新安人。洞天奥旨 陶式玉序称:“吾老友陈远公先生,至诚恺恻,慈悯为心,读书挽道,不得行其志, 而客游燕市 远翁前后著书,录二仙真口授之秘,已得八千余纸,业已会梓行都门矣。”此序作于 康熙 37 年,即公元 1698 年。内称陈氏为远翁,据上辨证录 凡例 自称康熙丁卯1687)年时已 六十岁,则是年已有七十余岁。陈士铎前后二次进京,第一次是康熙丁卯(1687 )年,第二次是康熙癸酉( 1693 )年。洞天奥 旨 自序 说:“

6、癸酉冬,再游燕市”据王之策辨证玉函 序 称康熙 32 年陈士铎秋试入省,正 合癸酉冬再游燕市之事。燕市,又称燕京,即今之北京。因其一生好游历,其生平等后人难知其详。如 辨证奇闻 乾隆 28 年刘浩序中已称“山阴陈远公者,未详其世系,其行身植志,亦不知其奚似。”陈士铎是具反清思想的人,他的好游历,是与此种思想有关。所以,他以道者自居,游历名山大川,访 求名人,并与傅青主有密切交往。二、陈士铎著述考陈士铎一生勤于著述,据嘉庆八年山阴县志 记载:“著有内经素问尚论 灵枢新编 外经微言 本草新编脏腑精鉴 脉诀阐微 石室秘录 辨证录)辨证玉函 六 气新编外科洞天 伤寒四条辨 婴孺证治 伤风指迷 历代医史

7、 济世新方 琼笈秘录 黄庭经注梅花易数 等。惜其所著,多所沦没。”另据洞天奥旨 陈氏曾孙凤 辉乾隆五十五年庚戌(l 790 年)跋称:陈士铎“阐发医理二十余种。所著素 、灵 、本草、伤寒 、六气 、外经微言 、石室秘录 、辨证录 、脏腑精鉴 、脉诀阐 微 、辨证玉函 等书,付梓行世已历有年所矣”。上述这些书中,今存世的只有石室秘录 辨证奇闻 辨证录 本草新编 外经微言 辨证玉函 洞天奥旨 脉诀阐微 辨证冰鉴 ,其中,辨证奇闻 辨证录 辨证冰鉴 三种,乃同书而异名者。已亡佚的书,清以来的书目中未见著录,有没有刻本,已不得详知。其中脏腑精鉴 一书,见于 辨证录 凡例所引?其中称:“岐天师传书甚富,

8、而外经 一编尤奇。编中秘奥,皆采之外经、精鉴 居多,非无本之学也。”石室秘录 陈士铎自序说:“铎信师之深,退而著述,若素 问 ,若灵枢 ,若六气新编 ,若辨证录 ,俱已告竣,计八千篇有奇。”陈氏在本草 新编 凡例 中亦自称“著书甚富”,可惜他的许多书,因流通不广,以致亡佚。陈士铎所著的这些书,其来源如何?成书的时间以及各书间的关系如何?后世的学者们提出了许多 疑问。问题的提出,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陈士铎在各书的序和凡例中以及友人的序中,提 出其受术于岐伯天师等;二是陈士铎的著作多称“敬习”和“述”;三是陈士铎的著作与今存世的傅山 的书有相似之处。1 陈士铎的石室秘录 中有岐伯、张机、

9、吕道人的序,皆为托名之作。这与其他书中的序不同。 因为石室秘录 最为早出,因此,这些人有可能是傅山以及傅山的后代和门人。金以谋的序说:“第 指迷自吕祖,启函自天师,辨难参订自真人,迹近怪异,或疑其说荒渺为不可据矣,乃吾三复斯篇,立 方固奇,而立论甚正。”在这些序中,无不提到传书的事,可见陈士铎的书,必有所受授。2 陈士铎所著的这些书,所题撰著的方式有所不同。或者称述,或称敬习,或称著。如:石室秘录题;山阴陈士铎远公甫敬习。辨证录题:山阴陈士铎敬之甫号远公又号朱华子著述。辨证奇闻题:山阴陈士铎远公父原本宁乡文守江南纪氏敬述外经微言题:山阴陈士铎号远公又号朱华子述。辨证玉函题:山阴陈士铎远公甫敬习

10、。洞天奥旨题:山阴陈士铎敬之甫号远公著。脉诀阐微题:山阴陈士铎敬之甫别号远公述。敬习,即恭敬学习、受之于人之意;述,撰人之言。洪武正韵 :“述,缵也,譔也。凡终人之 事,纂人之言,皆曰述。”按陈士铎自己所说,他的著作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得之异人,故而称“述”。 如辨证录 自序 说:“铎,尼山之弟子也,敢轻言著作乎。闻二先生教,亦述之而已矣,何必讳其非仙哉。仙不必讳,而必谓是书非述也,得毋欺世以玄奇乎。”辨证录 凡例 说:“是编皆岐 伯天师、仲景张使君所口授,铎敬述广以传世,实遵师诲,非敢自矜出奇。”洞天奥旨 自序 说: “谈医用药,无非本诸洞天之传也。又虑证多方略,附祖父家传,采古今验方列于后”

11、。洞天奥旨 凡例 又说:“先大父安期公,生平颇发方术,游蜀遇峨嵋山羽士,传有秘方,效验如响,亦登此编。 ”陈士铎的这些话,并非虚语。可以看出,陈士铎的著述,一方面是来源于傅山等的传授,一方面来源 于家传,还有一部分是自己的临证经验。3.陈士铎著作与傅山的关系,多年来,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问题。通过此次整理,傅山,字青主, 明末清初山西阳曲(太原)人。博通经史,工于诗文书画,亦精于医学。明亡后,隐居不仕,其医学著 作鲜有传者。所以,傅氏的书,多是在民间传抄。直至道光年间,始有傅青主女科 刊行问世。此书 初刻于清道光七年。据张凤翔序称:“傅青主先生有手著女科 并产后 二册,近得抄本于友人 处,故乐为

12、序而行之。”道光十一年祁尔诚在重刊序中说:“此书为傅青主先生手著 晋省抄本甚 多,然多秘而不传,间有减去药味,错乱分量,彼此参证,多不相符。兹不揣冒昧,详校而重刊之。” 可以看出,傅氏的书,因为政治的原因,久久未能刊行,仅民间有许多抄本行世。同治二年,又有傅青主男科 、傅青主小儿科 刊行。王道平序说:“癸亥秋,有邦定罗公, 持先生男科 、小儿科 以相示,平见而奇之,究其所由来,罗曰:道光初年,余家刻印先生 女科,是时,平定州孙毓芝先生为余家西席,由平定州携至舍也,余抄之,藏笥已四十年矣。今有 乡人生产,胎衣不下,求方于余,余搜女科 而得此。因子好女科 ,而特为相示。平受而读之, 读而抄之,且欲

13、板之。”因为傅氏的书后出,后之学者遂有疑义。如陆定圃冷庐医话 中说:“傅氏女科 一书,道 光丁亥张丹崖凤翔序刊,近复刊入潘氏海山仙馆丛书 中。王孟英谓文理粗鄙,剿袭甚多,误刊误行, 沾辱青主。余观此书,遣辞冗衍,立方板实,说理亦无独到处。成此书者,当是陈远公之流,而其学更 不如远公。乃女科 书中之最下者。”谢诵穆中医伪书考中说;“或云傅青主女科 系从陈 敬之辨证录 中录出。”关于傅山著作的真伪问题,近世己不复争论。因为建国以来,山西省博物馆发现了傅山医学著作的 遗墨及传抄本多种。其中有大小诸证方论、 松侨老人傅山稿 二种,经文物专家鉴定,确系傅 山的著作。傅山的友人顾炎武曾为大小诸证方论 作序

14、,其中说:“予友傅青主先生,学问渊博,精 实纯萃而又隐于医。手著女科一卷、小儿科一卷、男妇杂证一卷,繙阅其书,分门别类,无症不备,无 方不全,治一病必发明受病之因,用一药必指示用药之故,曲折详尽,诚卫生之善道,救死之良方也。 ”此序写于康熙十二年。顾炎武,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因不满清人的统治,晚年曾 隐居山西,与傅山交善。大小诸证方论 中的小儿科方论,与行世的傅青主小儿科 内容相同,并与陈士铎石室秘 录 中儿科部分的内容基本相同。这说明陈士铎的这部分内容主要来自于傅山。山西省博物馆藏有松侨老人傅山稿 的医学手稿一部,仅存调经部分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与今 傅青主女科 中调经部的内

15、容、陈士铎辨证奇闻 、辨证录 中调经部分基本相同。此外, 大小诸证方论 中的杂证方论,也与石室秘录 中的部分内容也多有相同之处。陈士铎在其石室秘录 和洞天奥旨 等目序中提到他曾二次去北京,并在北京有较长时间的 停留。陈士铎去北京的时间,据洞天奥旨 和辨证录 序称一是在康熙丁卯(康熙二十六年,公 元 1687 年),一是在康熙癸酉康熙三十二年,公元 1693 年),与傅山在北京的时间不同。序称丁卯 秋遇岐伯天师于燕市。岐伯天师,可能即是对傅山的隐称。但此时傅山已故,这个时间记载可能有误。 傅山是在康熙戊午年被徵入北京,即康熙十七年(公元 1678 年),于康熙十八年返故里,卒于康熙二十 三年(公元 1684 年)。陈氏书序中所言之时间是否准确,拟或为避清廷之难,有意为之,今已不得详考。 但是,陈士铎自述受师传之事,并非虚语。从陈士铎著作的内容、文体以及二人生活的时间来看,陈氏确曾接受了傅山的传授。但是,陈士铎在何时何地与傅山相会?陈士铎的全部著作中究竟包含有多少傅 山传授的内容?今亦不得详考。4 关于陈士铎诸书间的关系,考今存陈士铎的书,外经微言 是讲医学理论的,本草新编 是讲组方用药之理论的,洞天奥旨 是外科专书,脉诀阐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