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基础知识 三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747969 上传时间:2018-05-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志愿服务基础知识 三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志愿服务基础知识 三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志愿服务基础知识 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志愿服务基础知识 三(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志愿服务基础知识(三)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志愿服务是爱心人士的生活方式,是平民百姓的行为习惯,人人可为,事事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1、志愿服务是信念追求,是价值认同,志愿服务的过程是志愿者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广大志愿者参与服务,奉献爱心,实现自身价值,同时,在深入社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过程中,也能了解市情、丰富阅历、增长才干、增进与群众的感情。2、志愿服务注重实践育人、双向受益。一方面要大力宣传志愿者的感人事迹,宣传各方面志愿服务的先进典型,另一方面,要突出宣传他们发自内心、感人肺腑的心得体会,把志愿服务精神的种子播撒到人们心中,使志愿服务理念得到越来

2、越多人的接受和认同,吸引和感召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3、坚持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始终把公益性放在首位,充分体现无偿、利他的基本要求;坚持志愿服务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有针对性地设计项目、开展活动,做到量力而行、务求实效;坚持志愿服务与实现个人发展相统一,让人们在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坚持自愿参与和社会倡导相结合,既尊重人们的服务意愿,鼓励人们自主参与,又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努力扩大志愿服务活动的覆盖面,增强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坚持社会化运行模式,把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组织动员起来,形成强大工作合力。4、党政部门在推动志愿服务发展的工作中

3、,应该实现角色转变,即从积极的发动者、组织者,转变为社会规划角色、资源支持角色、评估督促角色。5、志愿服务的四大类型为:讲文明树新风、扶危济困、大型社会活动、应急救援。6、志愿服务的前提是自愿,自愿的前提是自觉,必须广泛普及志愿理念,大力弘扬志愿精神,推动形成关心、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环境。7、过于依赖组织发动会导致一系列问题:一是志愿服务的自主性、灵活性、创造性受到限制。组织者习惯于计划指令和体制推动,使志愿者感觉是被动接受安排,挫伤了志愿者的积极性。二是追求形式,看重轰动效应,忽略了扎扎实实的社会服务,背离了志愿服务的基本精神。三是发展泛滥、虚假繁荣。一些组织者习惯于追求“最多”、 “最大”,加上上级不断布置发展志愿者的指标,不是鼓励志愿者自主、自愿报名,而是指令性要求报名。有些地方刚刚成立志愿组织,就拥有数万名、数十万名志愿者。组织的过于庞大、人员的过于庞杂,使志愿者管理工作漏洞百出、顾此失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