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字修改论文李海军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724343 上传时间:2018-05-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字修改论文李海军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红字修改论文李海军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红字修改论文李海军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红字修改论文李海军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红字修改论文李海军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字修改论文李海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字修改论文李海军(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毕毕 业业 作作 业业08 级(秋) 法 学 专业题目:浅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和预防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教 学 点: 华亭工作站 2010 年 10 月 10 日2甘肃电大开放教育甘肃电大开放教育法学法学专业(本科)专业(本科)08 级级毕业作业成绩评定表毕业作业成绩评定表工作站: 华亭 班级代号:081070501 学生姓名: 李海军 学号: 0862001250513指导教师评 语及评分签字(盖章) 年 月 日答辩小组评 价意见及评 分签字(盖章) 年 月 日分校集中实 践环节指导 小组意见签字(盖章) 年 月 日省电大集中 实践环节指 导委员会审 核意见3签

2、字(盖章) 年 月 日说明:此表附于封面之后。浅议未成年人犯罪浅议未成年人犯罪目目 录录内 容 提要2正文3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内涵和构成要件3(一)、客观方面3(二)、客体4(三).主体4(四).主观方面5二、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意义5(一). 提出保护未成年人5,(二). 强学校法制教育;6(三).加强青少年教育,6三、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规定的不足6(一).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定罪制度方面7(二).我国未成年人的诉讼和执行制度方面9四、如何从立法上完善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10(一)、逐步将未成年人犯罪处理非刑罚化10(二)、制定专门的少年刑法保护处分制114浅议未成年人犯罪浅议未成年人犯

3、罪内 容 提 要未成年人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每一个家庭以及整个社会甚至整个民族的明天。我们不仅应当让孩子们懂得他们应有的权利,国家对他们特殊的保护,还应当让孩子们懂得遵守社会规则及法律,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社会、家庭、学校共同的责任。但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断出现,居高不下,而且有逐渐上升趋势,引起各国政府及社会的普遍关注。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不断上升已是近年来我国乃至全世界刑事犯罪的一个特征和趋势,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重大社

4、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未成年人的成长条件和成长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但同时也面临着一部分未成年人误入歧途、违法犯罪的严峻现实。现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做简单地分析和思考。总之,未成年人犯罪矫正机制的立法完善必须及时掌握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成功立法经验,根据我国国情,从公、检、法、司,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5浅议未成年人犯罪浅议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 14 周岁或不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违反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不断上升已是近年来我国乃至全世界刑事犯罪的一个特征和趋势,预防和减少未成

5、年人犯罪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重大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未成年人的成长条件和成长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但同时也面临着一部分未成年人误入歧途、违法犯罪的严峻现实。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内涵和构成要件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内涵和构成要件( (这这一部分要求写的是未成一部分要求写的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内涵和构成要件,你写的什么?要年人犯罪的内涵和构成要件,你写的什么?要结结合未成年人犯罪写内合未成年人犯罪写内涵和构成要件,再修改)涵和构成要件,再修改)什么是犯罪?犯罪有什么特征?犯罪的最大特征就是社会危害性,危害社会就是犯罪的最根本特征。我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

6、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制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城是犯罪。我们之前已向同学们介绍过有关侵犯财产性的犯罪和侵犯人身权利方面的犯罪,这就是法律上对犯罪的准确标述。凡是犯罪都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笔者认为,就是每一个犯罪行为是如何构成的, 犯罪现象、犯罪行为千变万化,我们有的行为也对社会造成了危害,是不是也是犯罪,只就要求我们来辩别正确的犯罪,但每一个犯罪行为都必须由哪些因素组成,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犯罪。我

7、现在讲,犯罪是有四个要件组成的,每一个要件6都是必须的,缺少一个要件都不能说是犯罪,哪四个要件呢?就是一是客观方面;二是客体;三是主体,四是主观方面。下面我具体介绍这四个方面的情况。(一)、客观方面。什么是客观方面,具体讲就是事实上实施了犯罪,已经给社会造成了危害,无论是侵犯财产,还是侵犯人身权利,事实上已经对财产和人身造成了损失,对财产上讲就是盗窃、损害公私财产、对财产的非法占有等现象,对人身权利讲就是杀人、把人打伤了,损害别的名誉了等,从客观方面讲就是造成了事实。我们执行法律的一个最高原则就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所有犯罪行为必须已经对社会造成了危害,造成了事实,才能算是犯罪。如果没

8、有犯罪事实,没有客观方面的存在,就不是犯罪。就不能认定为犯罪。如果像我们想想中的对他人造成损害,而没有事实存在,都不认定为犯罪。(二)、客体。客体就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规定保护的社会关系,法律所认定的一切合法的社会关系,也就是: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就是以上六大类,如果不是以上范围内规定的社会关系,就不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如赌博中的财物,非法所得等,就是法律规定内的不受法律保护的财产。(三).主体。就是

9、实施犯罪的人,什么人是犯罪的主体,什么人犯罪才算是犯罪的人,犯罪主体就是实施了犯罪行为并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人。 刑法第十七条之规定:第一款:已满十六周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二款: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7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从年龄上讲绝大多数高一年级的同学都已经到了犯罪规定的最小年龄,应该都是十六周岁的人。是不是凡是符合以上年龄的人犯罪都是犯罪,也不是, 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病人在不能辩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所以说犯罪的主体就是:已满十六周岁的

10、自然人,所谓自然人,就是已达十六周岁的正常人。只有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且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才能成为犯罪的主体。这是犯罪的一般主体,现在也有特殊主体,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在经济领域出现了以单位名义进行的犯罪活动大量出现,因而出现了单位犯罪 的现象,单位也能成为犯罪的主体,迄今为止,我国通过立法和司法解释可以追究单位刑事责任的罪名已达几十个。(四).主观方面。这是构成犯罪的必备要件,所谓主观方面就是人的思想决定的方面,法律上讲是故意犯罪,什么是故意,就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刑法第

11、十六条规定:行为在客观造成上虽然造成了损失结果,但是不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说起主观方面,变数太大,说简单一点就是想做了,思想上有坏的想法,并积极去做,把这个想法变成事实,这个想法就是人的主观方面,态度决定前途,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只就要我们谈修养问题,谈奉献问题,要从小就要培养对物质取得的理念问题。不劳而获的思想只能决定我们产生非分的思想。任何收获的获取只能通过我们辛苦劳动而取得,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我们同学一定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锻炼,通过我们的辛勤劳动来获得我们想得到的。二、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意二、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

12、意义义( (这这一部分要求写的是研究未一部分要求写的是研究未8成年人犯罪有什么法律意成年人犯罪有什么法律意义义,你写的什么?文不,你写的什么?文不对题对题,再修改),再修改)(一). 提出保护未成年人,实际上是基于相关的研究。研究表明,真正对社会造成危害的不是初犯,而是惯犯、累犯。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怎样预防未成年人不发展成惯犯、累犯?我们是在 90 年代中前期开始认识这一问题的。所有的犯罪人员都存在着一个早期的犯罪酝酿阶段,就是在 1020 岁这个阶段。如果在这一时期,人出现较严重的走偏行为,没有被及时矫正和制止的话,可能就会越走越偏。所以我们的预防、防治重点是 18 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对于

13、未成年人的保护和预防,一方面是保护未成年人,另一方面也是有利于社会。(二).加强学校法制教育;提高学生自护意识和能力;加大早期干预理论的实施;引导学生在学校上网;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给问题孩子以更多的关爱;在中小学建立预警机制等。与会同志还建议,做好这一工作要进行综合治理,要建立长效机制,落实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责任制;要加强法制建设,对现有的两个未成年人法律制定实施细则;要净化社会环境,加大对黑网吧等的治理力度;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等等。(三).加强青少年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推进法律制度建设,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这需要政府和社会以切实的行动为青少年的成长构建一个相对良性的社会生态环境。我

14、认为,如果放松社会的努力,致使青少年犯 罪增多,那么,整个社会早晚要为盖监狱、雇用监狱管理人员而付出巨大的代价。不仅如此,最终释放出来的人依然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一旦他们与社会为敌,成为累犯或惯犯,社会将面临更大的威胁。因此,与其花钱盖监狱,不如用于预防犯罪,投资加强社区建设,投资加强对贫困家庭的资助,投资对失学少年的资助,投资于各种学校的建设。预防犯罪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投入,包括精力与财力。只有各方的共同努力,我们才会有拥有安全、平和、美好的社会9环境。三、我国法律三、我国法律对对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犯罪规规定的不足定的不足( (这这一部分可以)一部分可以)我国刑法及有关法律本着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和关心、爱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未成年人犯罪构成制度。从以上相关未成年人立法上可以看出,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表现出相当的宽容与关怀的刑法精神。(一).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定罪制度方面。首先,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划分。依据刑法第 17 条规定,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分三个阶段:一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