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 观后感两篇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724034 上传时间:2018-05-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陵十三钗 观后感两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金陵十三钗 观后感两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金陵十三钗 观后感两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金陵十三钗 观后感两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金陵十三钗 观后感两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陵十三钗 观后感两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陵十三钗 观后感两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陵十三钗金陵十三钗 观后感两篇观后感两篇一、我只能对愿意相信我品味的朋友们说:这是一部不容错过的好电影。老谋子绝对在这部电影身上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无论是剧本还是演员。倪妮,这个 88 年的年轻演员。她勾勒着柳眉,描画着火红的唇色,旗袍包裹着她曼妙的身体,她走路的步伐,她的一颦一笑,她是秦淮河畔当之不愧的头牌妓女玉墨!可她也是当初在教堂学习时被同学讽刺她说的英文拿腔拿调像英国女王似的英文的都未来也曾有美好憧憬的纯白女子!这样的一个女子,她完全勾住了我的神魂。残酷的现实作践脏了她的身体,却践踏不了她美丽的灵魂。倪妮让我看到当年#色戒#里的汤唯,不同的是,王佳芝是个假扮富太太的女学生,可玉墨却是历

2、经世事的红尘女子,因为玉墨在我看来比王佳芝更是风情万种。我曾经和朋友说过,我非常喜欢战争时期的小说和电影,因为那个时代充满了未知性。也许你在前一天还合家美满可隔天你就可能因为战争跟家人天人永隔。也许你本是富家子弟官僚二代可隔天你就可能因为局势的动荡或是超快的更新换代能力而变的什么都不是。也许你今天只是个被被瞧不起的混混和土匪可隔天也许你就可以拿着你的刀与枪和一身不怕死的胆魄成为一个大军阀。乱世的美,在于颠肺流离,在于枭雄辈出。 。 。而在以南京大屠杀为历史背景的这部电影里。日本军队疯狂的屠城,掠夺奸杀。这部电影构造出了许多不同的灵魂。用自己的命换那群女学生命的教导队,用自己的身体捆绑住手榴弹来

3、摧毁日本军的坦克。以卵击石谁都知道赢不了,本可以弃城而去的他们还是用自己守着这座城到最后一秒。杀吧!多杀一个是一个,多杀一个以后胜利的机会就会变得更大一点.不愿做亡国奴,所以拼劲全力的厮杀。这部电影成就了李教官(佟大为)英雄主义,这部电影造就了一支教导队的英雄魂。孟先生,一个汉奸!连她的女儿也唾弃他。他说:我不能救这个国家,我不能救其他人,我能救的只有我自己。当他拿着修理汽车的工具和通行证给约翰时,他说:我只希望你可以带我的女儿离开这里。在我女儿的心里,我是一个坏人,一个汉奸。这部电影给予了这个角色一个十分全面的剖析,他是个让国人可耻的汉奸,事实上也不是每一个心里都有英雄魂,人性都有自私阴暗面

4、。即使如此可谁也不能否认他是个好父亲。豆蔻和香兰离开教堂不顾战火与那些疯狂的日本兵跑回翠喜楼,一个为琴弦一个为翡翠耳坠。看到这里时旁边的一个女孩不屑的说:有病啊!这种时候还要什么耳坠和琴弦啊?连命都要没了。我当时看了那个女孩一眼冷笑了一声。她怎会懂?对一个堕入风尘的女子而言她们不敢奢望亲情,不敢奢望爱情。当豆蔻看到长得像她弟弟普生时,她想弹一首秦淮景给他听,这是一个风尘女子对亲情的极致渴望。当香兰将耳坠带在耳垂上对着镜子微笑时你就会明白,这个女子是有多么的可怜,她什么都没有,她唯有的就是这个点缀她美丽的生命的小首饰,这是她生命里仅属于自己的东西了。她们是这部电影里所藏匿的孤寂的灵魂。当那十二个

5、秦淮女子决定代替女学生去参加日军庆功宴时将她们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交托给那些女学生时,我记得其中一个女子说:妹妹,替姐姐好好的活着。在其他人看来这句话也许再普通不过,可在我听来,也许这个女子是希望干净纯白的女学生可以替她活着,干干净净的活着。这也是为什么她们会愿意替代她们去“赴死”的原因之一。没人有头发愿意当光头,沦落风尘谁都万般无奈,那种苦那种悲,我既然尝过,又怎舍得让这些干净纯洁的女孩也同样去遭受呢?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婊子无义. .谁说真如此,这些女子偏偏将这些话给抨击的支离破碎。约翰(贝尔)一个在乱世中发死人财的殡葬业者。有钱?行!没钱?不行?可当他看见女学生险些被日军侮辱时

6、他身着神父袍说:你们不可以这样,这是神圣的地方,她们还是一些孩子。我开始不懂到底为什么一个唯利是图的家伙转变的如此之快,直到他告诉玉墨,如果他的女儿没有死也十二岁了,和这群女孩一般大。我想这也是父爱的伟大,即使我深爱的孩子已不在世上,可父爱仍在延续,也因此他决定去试图拯救这群和她女儿一般大小的女学生。老谋子给了这部电影一个饱满的灵魂。两个半小时你不会觉得他带过亢长, 这电影分分钟都值得你用心观看,这电影个个角色都值得你细心品味导演所赋予他的灵魂。电影里的秦淮女子,她们的身段,举止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值得观看!二、提到妓女,一般人总会把她和“卖弄风情” 、 “厚颜无耻” 、 “下贱” ,甚至和“

7、肮脏无比”等一些词联系在一起。然而看过电影金陵十三衩以后,你肯定会改变这些看法的。张艺谋花 6 亿巨资打造的金陵十三衩不失为一部惊世之作,它的背景是 1937 年 12月南京遭沦陷后,日本人大肆屠杀中国人,致使三十万无辜居民被杀。在这样的背景下,南京城十四位妓女(有两名在返回妓院取东西时惨遭杀害,只剩下十二名)躲进一座教堂中和十四位教会学校女学生(在一次日本兵冲进教堂凌辱她们的过程中,也不幸死了两个,只剩下十二名)与一位美国男人约翰之间发生的故事。教会学校十四名女学生对于不速之客的到来,尤其是对她们的妓女身份表示鄙视,同生活在地下室中不许她们占用她们的马桶、水龙头,对她们的糜烂的生活习惯和风情

8、万种、忸怩作态的表现呲之以鼻。其实孩子们没有从现实的社会背景去看待这些妓女的生存之道,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她们要生存,要养家糊口,除了用她们的青春美貌去青楼换取微薄的收入,别无他法。她们得到的收入与那些强盗、窃贼等无耻小人的相比,可谓合理得多,高尚得多。至少她们有付出,而这种付出是充满辛酸和血泪的。 妓女也是人,她们也渴望自己纯真的爱情,向往美好的生活,电影中穿插着许多的小故事,其中有一段是描写受伤的小士兵王浦生的故事,王浦生在和日本鬼子的激战中严重受伤,被送到教堂地下室让妓女们照看,其中一位妓女豆蔻看到小士兵肤色白净,顿生爱怜之心,片中有这样一段对白:书娟赶紧换到另一个透气孔,看到豆蔻跪在小兵

9、王浦生身边。王浦生上半身赤裸着,胸上搭了一件女人的棉袄,露出的脸跟上次见面不同了,五官被不祥的浮肿抹平,变小了。“他说什么?”李全有问豆蔻。豆蔻说:“他说疼。 ” “都臭了,还换什么药?”李全有说。 “让他白受疼!”豆蔻站起身,从李全有手上接过碗,喝了一口,然后又跪到王浦生铺边上,把嘴里的酒灌进小兵嘴里。 “喝了酒就不疼了。 ”她说。然后她一口一口把碗里的酒都灌进王浦生嘴里。所有人安静了,都在为王浦生忍痛似的。 从书娟的角度,能看见小兵的上半身微弱地挣扎,要么就是躲他喝不惯的洋红酒,要不就是躲豆蔻的嘴唇。小兵虽然奄奄一息,还没忘了害羞。 豆蔻给王浦生上了药,把她的琵琶抱起来。琵琶只剩下一根弦,

10、最粗的那根,因而音色低沉、浑厚。豆蔻边弹边哼,过一会儿问王浦生:“好听吗?” “好听。 ”王浦生说。 “以后天天给你弹。 ” “谢谢你” 豆蔻说:“不要谢我,娶我吧!” 这回没人拿她当傻大姐笑。 “我跟你回家做田。 ”豆蔻说,小孩过家家似的。 “我家没田。 ”王浦生笑笑。 “你家有什么呀?” “我家什么也没有。 ” “那我就天天给你弹琵琶。我弹琵琶,你拉个棍,要饭,给你妈吃。 ”豆蔻说,心里一片甜美梦境。 “我没妈。 ” 豆蔻愣一下,双手抱住王浦生,过了一会儿,人们发现她肩膀在动。豆蔻是头一次像大姑娘一样哭。 原先在傻哭的喃呢,此刻陪着豆蔻静静地哭。周围几个女人都静静地哭起来。豆蔻哭了一会儿,

11、拿起琵琶一摔:“都是它不好!把人都听哭了!就这一根弦,比弹棉花还难听!”这些细节表露了这些沦落风尘的女子渴望新生活的强烈欲望。 再说妓女们不是个个是自私自利的,影片女一号,妓院的头牌玉墨,不仅她的外貌光鲜靓丽和风情万种,她曾经受过良好的教育,上过 6 年的教会学校,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她 13 岁时被继父强奸才落入风尘,也是一个受害者。遇到灾难,她想到的不光是自己。她知道约翰对自己居心颇测,心怀不轨。可是,为了姐妹们的安全,为了姐妹们能够逃到安全区,她还是要去与约翰接触周旋,希望得到约翰的帮助。她理解女学生们对以卖身为业的妓女们的抵触和鄙视。可是,在关键的时候,她可以挺身而出,要打破“商女不知

12、亡国恨”陈见,代替女学生们去赴日本人的死亡之约。 电影高潮的地方,也是最感人的地方就是女学生们知道如果去给日本人唱歌,等于羊入虎口,有去无回,一定会受到日本人的凌辱和折磨而死去。她们决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爬上教堂顶层准备集体跳楼自杀。 妓女们得知女学生要跳楼的消息,都跑来劝阻,让她们珍惜生命,表示愿意代替她们去骗日本人。谁不爱自己的生命,十三衩正是为了躲避杀戮才来到这地下室,然而当她们看到稚嫩的同胞将受凌辱时却奋不顾身,这是何等高尚的人格魅力,这是多么壮丽的举动,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她们把中华民族那种舍己为人,临危不惧的精神彰显无疑。 看完电影金陵十三衩我感慨万千,当今社会里,有很多的人为了名利不顾一切,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更有一些人见死不救,盲目不仁,我们不妨回过头来看看与小月月之死相关联的 19 个旁观者,她(他)们的良心和灵魂都到哪里了?看着幼小的生灵被车碾成重伤,却一个个视而不见,她(他)们的道德水准与金陵十三衩表现出来的献身精神形成了多么巨大的反差啊! 看完这部电影,也让我们学会了另一种思维方式,我们看一个人,不能光看一个人的表面,只看一个人的外在的表现,而是这个人内在的品质以及在关键时刻体现出来的高尚的人格,客观地去观察、分析、评价一个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