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帮助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722866 上传时间:2018-05-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远程教育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帮助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远程教育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帮助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远程教育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帮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程教育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帮助(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远程教育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帮助随着现代化教育的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应用电教媒体,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必须注意电教媒体使用的适时性。就课堂而言,媒体出示的机会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媒体的使用效果,从而影响整堂课的效果。教师设计使用的媒体时机,可根据课堂教学环节、教学需要和学生思维特征多方面来考虑。一、根据教学环节,设计时机。一堂课有个好开头,是上好课的首要条件。利用电教媒体把学生难以见到的事物展现在他们眼前,增加感性认识,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古诗春晓,如何让学生理解开头二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呢?教学之前,先让学生想象春天的情景,再出示投影片,让学生由初春鸟鸣联想

2、到春雨后的情景。为导入后二句诗句的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认识事物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设计好电教媒体时机,能帮助学生快捷、准确地掌握新的知识。以松鼠和松果一文为例,课文的重点是吃松果种松果场面。那么怎样来感染这个场面呢?学习课文介绍后,再来对照投影片,学生就能从“吃一颗”到“种一颗”,再到“一片茂密的松树林”的壮观场面历历在目。二。根据教学需要,把握时机。电教媒体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确定的。媒体的演示时机,应和教学需要有机结合。整体感知课文,包括对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的感知和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感知。如能借助录音、录像、投影媒体,则可多角度地引

3、起学生的感官兴奋,增加感知强度,使学生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感知课文。例如:教学称象时,教师提出大象的外形有什么独特之处?从大象的外形特点?即播放录音,再演示投影。引导学生从“怎样称象及称象的过程”加深感受;通过“高”、 “大”、 “重”、 ”等词语,领悟出曹冲的聪明智慧。这样学生如临其境,对事物有了感知。感知课文后教师应精心设计,利用电教媒体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解决教学中的疑点和难点。三、根据思维特征,捕捉时机启发式教育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大手段,它同样体现在电教媒体的使用时机上。学生想问题,会出现一时想不出的情况。这样,使用电教媒体会收到使学生思想豁然开朗的效果。在课堂上,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越深刻,情绪越高昂,其思维就越活跃。捕捉这一时机,顺势运用电教媒体,可以使学生认识更深刻实践证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电教媒体运用的适时性不容忽视,精心安排电教媒体使用的时机,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