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商业技工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708355 上传时间:2018-05-06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53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商业技工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湖南省商业技工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湖南省商业技工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湖南省商业技工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湖南省商业技工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商业技工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商业技工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建设计划项目验收总结报告建设计划项目验收总结报告 所属省份:所属省份:_ _ _ _湖南省湖南省_ _ _ _ _ 主管部门:主管部门:_ _湖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湖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_ _ 负负 责责 人:人:_孙从建孙从建 _ _ 联联 系系 人:人:_ _孙学玲孙学玲_ _ 办公电话:办公电话:_07310731- -2842848032880328_ _ 手机号码:手机号码:_1387331387334524145241 电子邮箱:电子邮箱:_ 湖南省商业技工湖南省商业技工学校学校 - 2 - 目目 录录 一、项目建设

2、基本情况3 (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3 (二)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6 二、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情况7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7 (二)师资队伍建设10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11 三、特色项目的建设进度和完成情况13 四、项目资金投入、使用与管理情况14 (一)项目资金投入情况14 (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14 (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16五、贡献与示范16 (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16 (二)对其他地区和学校进行示范、带动和辐射的成效17 六、建设成果18 (一)总体建设成果18 (二)典型案例19 七、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20 - 3 -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中

3、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建设计划项目总结报告建设计划项目总结报告 湖南省商业技工学校创办于 1975 年,隶属于湖南省机关事务管理 局,占地面积 288.16 亩,建筑面积 11 万多平方米,开设专业 13 个,现 有在校学生 4747 人,专职教师 259 人,生师比为 1:18.3,双师型教师 占 92.2%。2012 年 6 月我校成功获批成为“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 学校建设计划” 第二批项目学校(教职成厅函201224 号) ,学校依托 商贸服务行业办学的属性和特点,积极贯彻“依托行业,围绕企业,坚 持标准,合作共赢”的办学理念,秉承“崇德、明礼、搏技、强能”的 校训,坚持“成

4、果导向、机制引领、目标驱动”的原则,以培养高素质 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使命,把校企深度合作作为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认真规划,科学实施,全面完成了示范校建设的 各项任务与目标,学校办学实力、办学水平显著提高,近三年师生参加 各级各类竞赛获得 676 个奖项,其中国家级奖项 144 项,省级奖项 330 项,是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全国商贸系统技工教育研究会会长单位、全 国商业职业教育委员会委员单位、全国商业服务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优 秀职业院校、省示范性(特色)中等职业学校、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省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省绿色建筑先进单位、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 地和省扶贫技能培训基

5、地。 一、项目建设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基本情况 (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1 1项目建设情况总述项目建设情况总述 学校紧扣区域经济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求,以“抓关键、树 重点、解难题、促发展”为着力点,按照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和项 目建设任务书的要求,站在全局的高度进行项目建设顶层设计,成立 示范校建设领导小组、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重点专业建设项目执行小 组、专家咨询委员会、项目建设审计监察领导小组。以“项目技术标准、 项目监控纠编、项目绩效考核”三大管理体系为保障,制订了示范校管 理文件 31 个,全面指导和监控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通过两年建设,全 面完成了中餐烹饪与营养

6、膳食、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会计、商务英 语四个重点专业和湘菜文化园特色项目的 423 个验收要点的建设任务,- 4 - 在办学理念、办学水平、培养质量、师资素质、学校风貌和社会效益等 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实现了预期目标。 - 5 - 2 2、主要建设效果主要建设效果 (1 1)改革了改革了办学模式办学模式。学校牵头成立湖南株洲湘菜产业职业教育集团,参与职教集团由 2 个增加到 5 个,联合行业、企业及兄弟院校、建立了“学校企业行业产业”四位一体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2 2)创新创新了了培养模式培养模式。依托湘菜职业教育集团的资源和优势,校企深度合作,工学结合,探索和创新了“专业+职教集团”

7、四对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3 3)改革改革了了教学模式教学模式。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全面改革教学模式,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实一体,以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来组织与实施教学,全程实现“做中教、做中学” 。 (4 4)改革改革了了评价模式评价模式。坚持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并重,从素养、知识、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等内容纳入考核范围,建立“三三制”多元质量评价体系。 - 6 - (5 5)创新创新了了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按照“课程设置基于工作岗位、课程内容基于工作任务”的思路,及时捕捉行业企业前沿最新岗位能力需求,通过分析典型

8、工作任务分析,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对接,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 (6 6)加强加强了了队伍建设队伍建设。通过内培外引、师徒结对帮扶,实施学历提升、企业实践,打造了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双师为主的师资队伍,培养了校级以上专业带头人 33 名, 骨干教师 48 名,“双师” 教师占 92.2%,师资队伍整体结构、梯队不断优化。 (7 7)完善完善了了内部管理内部管理。学校把“崇德、明礼、博技、强能”做为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坚持以德育为首,以“学无涯、商有道”的诚信文化为引领,以制度管人、管事,实行以人为本、人性化、精细化的管理,引企业文化入校,推广实施企业 7S 管

9、理模式,建立了符合现代职业教育规律和自身特点的管理制度体系,内部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8 8)推进)推进了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学校构建基于网络环境的数字化校园,总接入主干线为光纤 1000M 带宽,桌面为 100M 带宽,网络覆盖整个校区。建设校园数字网络系统、安全保障监控体系和一卡通身份识别系统,建成共享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网络学习平台,实现各类资源的互通、开放,共享和网络资源的访问高速安全,形成了有效支撑人才培养和内部管理的信息平台,提升了管理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项目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二)项目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 1 1、成立机构,建章立制,、成立机构,建章立制,全员参与。全员参与

10、。学校统筹做好示范校建设的顶层设计,示范校建设与学校日常工作紧密集合,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和质量监督小组,具体领导统筹项目建设;成立示范校建设办公室和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小组,负责项目建设日常事务和资金使用管理;制定了示范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示范校建设相关制度,实行例会制度和年度考评制度,定期组织专家论证、经费审计和项目答辩,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全院各司其职,责权分明,高效运行,实现了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形成“事事关乎示范校,人人都是建设者”的良好氛围。 2 2、加强研究,专家把脉,、加强研究,专家把脉,协同推进。协同推进。成立了包括职教专家、企业专家及兼职教师组成的项目建设咨

11、询小组,定期组织项目建设研讨会,加- 7 - 强对建设政策、路径和措施的理论研究,邀请职教专家现场把脉,从战略层面对项目建设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和协调监控。 3 3、项目引路,整体推进,共建共享。、项目引路,整体推进,共建共享。以 4 个重点建设专业为引领,带动其他 9 个专业建设,整体推进内涵发展;湘菜文化园特色项目既相对独立又与 4 个重点专业互为关联,互通有无。信息平台、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等资源与关联专业实现充分共享。 4 4、 协作共进, 借力而为, 确保质量。、 协作共进, 借力而为, 确保质量。 通过加强与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第一批改革发展示范校、 省级示范校等兄弟院校和知名企业的合作

12、交流,为学校转变办学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外力支持,促进信息双向互通和资源共建共享,使示范校建设质量得到充分保障。 二、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情况二、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情况 通过两年的建设,4 个重点专业特色更加明显,优势更加突出,带动作用体现更充分,建成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 2 个,省级精品专业1 个,省级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1 个,全国商业联合会特色专业 1 个,市级特色专业 1 个,市级精品专业 2 个;省级精品课程 5 门,市级精品课程 3 门,校级精品课程 8 门,开发校本教材 14 本,出版教材 4 本,建设网络课程 15 门。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

13、程体系改革 1 1、依托集团,对接企业,依托集团,对接企业,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 (1 1)依托依托职教集团职教集团,改革办学模式。,改革办学模式。我校牵头成立湖南株洲湘菜产业职业教育集团,联合省市餐饮协会、28 家餐饮企业和省内开办烹饪、酒店管理专业的 13 所职业院校、打破以学校为本位理念,形成“学校企业行业产业”四位一体的、集团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集团内的学校和企业共同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学校依托企业开展调研,明确企业需求,完成人才需求调研报告,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并组织实施,实现资源共享,校企共赢。学校参与的职教集团由 2 家增加到 5 家。 (

14、2 2)强化工学结合,创新实施“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工学结合,创新实施“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对接行业企业,依托职教集团,学校积极创新“专业与企业一体、学习与工作融合”为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各专业依据培养目标及职业活动的内容、环境和过程,以职业活动为主线,将工学结合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8 - 创新实施产教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形成了“专业+湘菜职业教育集团”四对接、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形成了 “校店一体”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会计专业形成了“专业+事务所”的人才培养模式;商务英语专业形成了语言与技能 “双融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3 3) 紧跟行业发展, 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紧跟行业发展, 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学校建立了面向市场、校企结合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通过专业调研,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时调整专业,增设了行业人才需求量大的食品生物工艺(糕点面包烘焙方向)专业,保证毕业生有较强的市场适应性和岗位针对性。适时调整专业教学内容,将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新内容及时补充到专业教学中,使我们的专业教学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