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法地籍勘丈若干技术的探讨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701755 上传时间:2018-05-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法地籍勘丈若干技术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解析法地籍勘丈若干技术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解析法地籍勘丈若干技术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解析法地籍勘丈若干技术的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解析法地籍勘丈若干技术的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析法地籍勘丈若干技术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法地籍勘丈若干技术的探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析法地籍勘丈若干技术的探讨解析法地籍勘丈若干技术的探讨黄向阳【摘要摘要】本文分析了解析法地籍勘丈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就其作业中的控制测量方案、作业单元选择、数据采集技巧及质量控制方法等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结合实践列举了若干实例。【关键词关键词】解析法 地籍勘丈 街坊 界址点 质量控制 一、引言一、引言城镇地籍调查是土地登记法律行为的重要程序,地籍勘丈是地籍调查的重要环节。随着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采用解析法进行地籍勘丈逐步成为我国开展城镇地籍调查 的主要手段。根据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解析法地籍勘丈具有以下特征:1、界址点测量精度高:界址点对邻近图根点点位允许误差、 界址点间距允许

2、误差及界 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一类地区不大于10cm、二类地区不大于15cm。2、地籍图测绘精度高:相邻界址点间距及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的误差不得大 于图上 0.3mm;宗地内部与界址边不相邻的地物点,其点位中误差与相邻点间距中误差分别 为不得大于图上 0.5mm 与 0.4mm。3、测量与计算正确率高:地籍勘丈成果经审核批准依法登记后,具有法律效力。因此, 关于界址点、线的测量及面积计算要求 100%正确,否则将会给土地管理带来隐患,甚至造 成纠纷等。因此,与地面数字化地形测绘技术相比,解析法地籍勘丈(数字化)既有与之相同之处, 但更有自身的特点。近 10 年来,我们先后

3、在江苏、浙江的 20 多个城镇,采用解析法完成了 约 200km2的地籍勘丈(或地籍调查)任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就解析法地籍勘丈 中的若干技术与大家交流。二、控制测量二、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的质量,直接影响地籍信息的采集质量,也影响着地籍变更的质量和效率。根 据解析法地籍勘丈的特点,地籍控制测量应满足:、较高的绝对点位精度和良好的相对点 位精度;、足够的点位密度和可靠的点位可恢复性。因此,可采用如下的方法:1、用 GPS 技术建立首级控制网,确保具有较高的起算精度;以导线网方式进行各级加密控制,保持控制精度的整体性。2、一级导线(通常面积小于 50km2)应采用多边形格网方式一次布

4、设全面网,局部区域 可按需要在一级导线网格内用结点导线网加密二级导线。一、二级导线网格一般应完整包括若干个地籍街坊。3、以一、二级导线网格为单元,在相应街坊内布设一级图根导线网, 使图根点的密度 迅速增加和加密层次相对减少(一般二级图根点在 15%以内),经统一平差后可获得较好的 精度, 这对复杂地区尤其重要。4、在一级图根以上的各等级控制点上,选择邻近坚固、明显的永久性建筑物墙角, 通 常由三个相邻地物点构成一组,采用极坐标法测定其坐标。这些用来恢复控制点或作为变更 地籍勘丈的起算点的墙角解析坐标点,称之为“地物控制点”。三、作业单元的选择三、作业单元的选择1、街坊是最佳作、街坊是最佳作业单

5、业单元元街坊是地籍管理工作的基本单元。传统的测绘是以矩形图幅为单元作业的,通过图廓线 进行拼接。实践表明, “街坊”是解析法地籍勘丈的最佳作业单元,其优点如下:、所有的宗地(或街坊)不会被图廓线分割,从而确保了宗地、街坊的完整性,宗地关系清晰,避免了宗地、街坊的分割带来的拼接麻烦。、方便了权属调查资料与地籍勘丈的衔接,减少了上下工序交接的矛盾,有利于进行 生产组织与管理。、由极坐标法测定的街坊(或由相对独立的最小地块组成的自然街坊)四周的解析点, 自然构成了解析法地籍勘丈的作业单元,已知点和待定点均在同一作业单元中,便于解析法 测算路线的优化和测算图形的优选。2、虚、虚拟拟街坊的作用街坊的作用

6、面积计算与土地分类面积统计是城镇地籍调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街坊是面积计算、平 差和统计的基本控制区域。通常连接各街坊的是道路、河流等带状面积,它们虽不在街坊范 围之内,但属于全测区面积的一部分。而这些如同网状的带状面积曾给土地面积的分类统计 带来许多困难。为此,我们设计出“ 虚拟街坊”,十分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即在各街坊间 带状连接部位按其曲折情况, 沿其概略中线人为确定若干个点(其坐标可图解,应注意唯一 性)形成完整包围某一街坊而封闭的折线,该封闭地块称为“虚拟街坊”。全测区的虚拟街坊 之间形成无缝隙连接,虚拟街坊便成了面积计算与统计的基本单元。相对图廓线而言,虚拟 街坊线成为作业单元之间

7、的拼接线,使面积计算和分类统计简单易行,提高了工效。四、解析法数据采集技巧四、解析法数据采集技巧解析法地籍勘丈的特征在于:采用实测元素(角度与距离)按公式解算出所有界址点(地 物点)的坐标。解析坐标点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以图根点为基础主要采用极坐标法由全站 仪直接测定的点,称为一类解析点;另一类是以一类解析点为基础采用各种交会法通过勘丈 相关距离计算获得的点,称为二类解析点。上述两类解析点的比例取决于地物的复杂程度。 通常在比较简单的地区,二类解析点一般在 10%以内,而在类以上困难地区,二类解析点 则可达 30%以上。因此,在一些相对困难的地区进行解析法地籍勘丈,其方法和技巧就显得 尤为重要

8、。1、用一、用一类类解析点构造解析点构造测测算算单单元元一类解析点的分布直接影响了二类解析点的测算质量。对于一些较大或较复杂的街坊 (或自然街坊),除了在街坊外围测定一类解析点外,在街坊内部应设法(支导线)增加测定一 类解析点,将街坊进行“田”、 “曰”字形“分割”,使测算单元化大为小,化难为易。在一些街坊内 部天井里测定了一类解析点,便形成了“回”字形的测算单元。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按需要 在墙体上或空地上测定出起“辅助”作用的一类解析坐标点,成为解算二类解析点的依据。这 些辅助点往往能起到关键作用。因此,一类解析点应以减少测算层次与满足测算需要为原则 来构造二类解析点的测算单元。2、二、二

9、类类解析点解析点测测算算线线路的路的选择选择 显然,由一类解析点所基本围成的最小地块就是测算单元。测算路线的选择取决于测算单元 的形状、一类解析点的分布及地物复杂程度。测算线路选择的好与坏,影响了测算的速度和 精度。抽象地看,测算单元可简化为口字形(图 1)与回字形(图 2)两种结构,图中箭头代表测 算路线的方向。图 2 图 1一般地,测算线路可采用“先近后远,先易后难;以长制短,以大制小;对向测算,层层推进”的原则来进行选择。3、解析法、解析法测测算算图图形的灵活运用形的灵活运用用于解析法地籍勘丈的方法有十几种之多。因地制宜、灵活运用与图形优选是进行解析 法数据采集的关键。下面仅举几个作业中

10、的实例以作说明(受篇幅所限,所列方法的计算公式均省略)。、内外分点法 内外分点法(原理图略)通常可用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先求辅助点,以达到测算其它界址点的 目的.例,图 3 中 A、B 两点已测定,但 A、B 间不通视,欲测定 P1、P2点。可先采用内分点法 在 A、B 间量取 AM,求出辅助点 M,然后丈量 AP1、MP1距离,采用距离交会法测算出 P1点。同理图 3图 4可测算出 P2点。 、似直角坐标法 直角坐标法的原理如图 4,A、B 为两已知点,Q 为待定点 P 至 AB 的垂足,丈量距离 d、h,可 求出 P 点。实际作业中,要准确判定 P 点至 AB 的垂足位置 Q 比较难,但用画弧

11、法(当 h 5m)丈量点至直线的垂距比较容易,再丈量 AP 距离 S,因 ,故仍可用直角坐22hSd标公式计算出 P 点坐标,称为似直角坐标法。例,图 3 中 P2为待定点,此时分别量取 P2至 AB 的垂距 h 及距离 BP2,便可用似直角坐标法求出 P 2点坐标。由此可见,同一点有时可有 多种测算的方法。、平行线交会法原理如图 5,已知 A、B、C、D 四点,且 AB 与 CD 相交,量取待定点 P 分别至 AB、CD 的垂距 h1、h2,可求出 P 点坐标。例,图 6 为一个“回”字形房屋,四个外墙角点已测定坐标, 求天井内 4 个界址点坐标。此时,可先丈量出 h1、h2,用平行线法求出

12、 P1点坐标,应注意原理 图 5 中的 B、C 两点这里重合为一点 B。同理可定出 P2点,然后用距离交会法可定出 P3、P4 点。若此例中,其外侧界址点为平行于外墙的界址线交点,亦可用此法方便地求出界址点坐 标。图 5 图 6、延长线交会法原理如图 7,已知 A、B、C、D 已测定,且 AB 与 CD 必相交,则可求出 P 点坐标。例,如 图 8 所示, 界址点 P 无法到达。此时可先测定出 A、B、C、D 四点,然后用延长线交会法便 可算出 P 点坐标。此例中,假设 EFAP,GFD P,则也可用平行线交会法求出 P 点坐标。图 7 图 8、方向交会法 方向交会法(原理图略)有两种情况,一

13、种为两已知测站点互相通视,另一种为两已知测站点 互不通视。两者均可用在一些人无法直接到达的界址点(地物点)的测定,后一种更为灵活。 例,图 8 中,可在河对岸的控制点上,利用交会法测定 P 点坐标。一些高耸建筑或塔形建筑, 可用第二种交会法分别从两个不通视的测站进行交会观测是很方便的。一般情况下,应作两 组观测,以便检核和提高精度。除上述介绍的方法外,还有微导线法、变形距离交会法等,这里不再列举。总之,为确保 待定点坐标精度,在灵活运用这些解析法的同时,还要遵循不同方法的优先级,其排序为: A、 极坐标法(方向线交会法);B、距离交会法、内外分点法;C、平行线交会法、延长线交会 法;D、 似直

14、角坐标法、变形距离交会法;E、微导线法等。五、数据采集质量控制五、数据采集质量控制 要使地籍勘丈的成果起到法律效力,数据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加强数据采集的作业质量, 将错误消灭在作业之中是解析法地籍勘丈成果质量的根本保证。通过作业中的多余勘丈,将 散列点变成相关点和独立线路变成相关线路,形成点与线间的直接检核或间接检核,是被大 量实践证明了的具有抗粗差功能的“闭环”作业方法。其原理如图 9 所示。图 9图中,M、N 分别为两条互相独立的支导线,序号 1、2、3、4、5 各点为由两条支导线端点 M4、N4测定的一类解析点,6、7、8 为用距离交会法测算出的二类解析点, 实线表示相应解 析法的必要

15、勘丈边,虚线表示多余勘丈边。1、支、支导线导线的的检检核核在比较复杂的地区进行解析法地籍勘丈,布设支导线十分重要,其比例有时可达 13(占图根点)。如何使相当数量的支导线得到检核成为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如图 9,通过勘丈由两条支导线端点分别测算出的相邻点 n7至 m7的边长与其坐标反算 值相比(一类地区10cm 内,二类地区15cm 内),便可对两条相对独立的支导线的正确性进 行互相检核。因 n7m7大致与 N4M4平行,称为纵向检核边,在条件许可的情况,还应在与 N4M4大致垂直的方向(横向)进行类似的互相检核。如果 n7与 m7无法直接丈量,可选一重合 点 8,由两个线路分别测算出其坐标,

16、 通过点 8 的两组坐标比较,同样可对两个支导线进行 检核。显然, 上述的检核同时也是对两个不同测算线路之间正确性的检核。2、 、测测算算过过程中的程中的检检核核作为测算的起算点(一类解析点)应采用勘丈距离与反算边比较进行检核,确认正确后 方可使用,如图 9 中的 n4n5、m4m5等边。新测算出的二类解析点应及时勘丈与其它相邻已知 点间的距离,与反算边长比较来检核其正确性,如图 9 中的 n3n6、m3m6边。3、界址点的、界址点的检检核核界址点的正确性检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可直接勘丈的界址边与反算边相比较;二是界 址边无法直接勘丈时,通过勘丈界址点至邻近地物点的间距与其反算边相比较。因此,使界 址点得到 100%的检核。4、两作、两作业业街坊街坊间间的的检检核核通常采用在两相邻街坊相接部位测定重合界址点(地物点),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