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发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创新活力的对策建议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677353 上传时间:2018-05-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激发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创新活力的对策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激发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创新活力的对策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激发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创新活力的对策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激发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创新活力的对策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激发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创新活力的对策建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激发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创新 活力的对策建议论文关键词: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机制环境条件 论文摘要: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要注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待遇激励措施,健全考评选拔制度,创造有利于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条件和机制。 毛泽东指出,战争指挥员活动的舞台,必须建筑在客观条件的许可之上,然而他们凭借这个舞台,却可以导演出很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2003 年 12 月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强调:人才的活力取决于机制和环境。就人才工作而言,只有体制机制充满活力,才能催生人才大批成长。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要坚持用宏伟的事业凝聚人才,用崇高的精神激励人才

2、,用真挚的感情关心人,用良好的待遇吸引人才,创造有利于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条件。 一、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形成重视和支持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正确导向 第一,浓厚尊重人才氛围。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真正重视和关心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以“求才、育才、用才、留才”的强烈愿望,为他们创造条件优越,人际良好,氛围融洽,心情愉快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不断激发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光荣感和自豪感。二是切实尊重理解,要体谅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难处,尊重他们的意愿和主张,支持他们放手开展工作,肯定他们的劳动和创造。创造宽容失败、鼓励争鸣的氛围,支持他们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三是大力宣扬先进,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好

3、思想、好作风、好成果要充分给予肯定,及时总结推广。对他们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要大张旗鼓的宣扬,不断浓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第二,加大培养经费投入。人力资本的投资远大于物质资本投资的作用,树立2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投入的理念,持续不断地增加对人才建设的投入。据相关统计,截止 2008 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已经资助 1862 人,总资助金额 19970 万元。高强度的资助,为优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创造了前进的动力和勇攀科学高峰的有力支撑。军队各级单位要分别设立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建设专项经费。一是把军队青年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设立诸如“科研启动经费、科研资助资金”等科研资金。二是优

4、先安排院校继续教育和信息技术、新武器装备人才培养经费,重点保障引进紧缺专业人才所需经费。三是建立军队科技人才奖励基金,重奖取得重大成果,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 第三,完善有关保障措施。一是提供广阔的创业干事平台。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追求绝不仅仅是物质待遇,更重要的追求是才能施展和价值的实现,他们最大的苦恼是无事可做,虚度年华。要积极为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干事业、搞创新搭建舞台、提供条件,让他们的创造潜能得以充分释放,聪明才智有用武之地。二是保证良好的工作条件。不断改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办公环境,实验条件,经常更新充实学习资料,科研仪器设备等,在用车、住房等方面继续给予更多的照顾和倾斜。三是改

5、进科研项目投入方式。对科研项目的资助和经费投入,应倾向于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自由选题的探索性研究,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支持原始性创新,调动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四是关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身心健康。要完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医疗保健和疗养休假等福利制度,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安排体检,落实好休假制度,轮流安排疗养,保证他们身心健康,精力充沛。 二、完善待遇激励措施,激发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内在动力 坚持物质利益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对利益的关心和追求也是人才发挥潜能的直接动因和动力。外军非常重视利用物质手段吸引保留人才。3俄罗斯军队为了保留科技人才,给著名专家每月补贴 1000 美元。美军

6、科技人才可以享受 20 多种奖励性津贴。军队不仅仅要讲敬业奉献,也要讲物质利益原则,要逐步实现报酬待遇与业绩、贡献挂钩,真正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建议采取与国家分配机制相对接、体现军事职业特点、具有比较优势的工资福利制度。一是优化工资结构,健全津贴补贴制度。主要是建议军队在工资改革中,进一步提高工作津贴和生活补贴。同时,适当增加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奖励津贴标准和项目。通过建立多样化的津贴体现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劳动投入数量和质量的差别,增加津贴种类和其在工资中的比重,体现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承担任务的科技含量和成果的价值。二是设立与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职级对应的岗位津贴及其执行特殊任务

7、的补贴。对在基层和艰苦地区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才,建立艰苦地区津贴,体现工作环境和性质的差别。三是借鉴技术入股,产权参与分配的政策。在国外,期权制十分普遍,美国的微软公司就是借助期权快速发展,造就了 4000多个百万富翁的。产权是吸引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磁铁,留住成果的秘诀。 三、健全考评选拔制度,保持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生机活力 第一,建立品德、能力和业绩相统一的考评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用好的制度和好的作风选人,形成正确用人导向。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考评要坚持把品德放到首要位置,把工作实绩作为主要依据,把能力素质作为核心要素。一方面要不唯学历,不唯职称,

8、不唯资历,不唯身份,把思想水平、能力素质高低和贡献大小,作为衡量其是否称职、够格的主要标准。克服人才选拔中的“先入为主”和投机钻营等不良现象,做到考评一把尺子,选人一个标准。另一方面,要全面准确地审查被推荐对象的职业操守、成果的真实性和本人实际贡献等。真正把素质高、能力强、作用大的优秀人才吸纳到高4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中。 第二,推行专业技术人才业内认可与社会认可相结合的评价办法。邓小平同志说, “解决这个问题光靠人事部门不行。专业技术水平一定要由专家来考核鉴定。 ”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及其成果的评估,要充分考虑其特殊性。在评估专业技术人才及其成果的科技水平和军事、社会、经济效益时,充分发挥同行

9、业内专家的尺度作用、把关作用、权威作用,尽量减少行政干涉。聘请军内外专家、教授建立专家评估委员会,把专家委员会评估作为必经程序,并把其结论作为确定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有效防止自我评价和“暗箱”操作。 第三,实行优秀拔尖人才跨级破格晋升制度。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要破除迷信思想,打破常规,大胆选拔使用优秀年轻人才。破格晋升机制坚持唯才是用的原则,是给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提供机会和个人发展的一条重要通道。是以“跳跃式”的方式,即越过中间环节,选拔优秀科技人才直接由较低层次提升到较高层次。对有重大发明和贡献的优秀科技人才,要不论学历、资历,不讲年龄、职称,允许破格入选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对一些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青年科技人才,只要成绩突出,可采取“小步快跑”的办法,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让他们及早进入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行列。对一些思维独到、敢想敢干,但“有争议”的“能人”和“奇才”,要肯定他们的优点,善待他们的特点,补强他们的弱点,并择优重用,形成人才有用,唯才是用,人人努力成才的生动局面。 参考文献: 1陈晓季.关于培养高科技创新人才的几点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1,(6). 2刘少雪.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科技领军人成长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贾随刚.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人才队伍建设N.解放军报,2002-12-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