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闻负面报道探析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676015 上传时间:2018-05-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新闻负面报道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新闻负面报道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新闻负面报道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新闻负面报道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新闻负面报道探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关于新闻负面报道探析论文摘要:负面报道是对新闻报道意识形态化倾向的反拨,它常常聚焦社会反常现象,客观上反映了现实真实矛盾;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受众传播权利的满足;加上负面报道的取材更容易迎合受众收视需求,所以有较高的收视率。但负面报道已经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绝对化倾向、否定性倾向、感官化和消解性倾向。因此,我们首先应该避免海量的负面信息的增强效应。达到揭露社会矛盾和正确引导受众两方面的统一,从而实现媒介社会职责的延伸。 论文关键词:正面报道;负面报道;收视率 正面与负面,本意是指不同的方位。在新闻报道中,正面报道就是指那些讴歌先进事迹、表彰先进人物,弘扬正气典型,能够给予人们正确引导、

2、激励和鼓舞的报道。负面报道主要以揭露社会阴暗面,报道工作中的失误,批驳歪风邪气等内容。调查发现,那些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新闻更容易带来高收视率。在各新闻栏目纷纷推出“民生新闻”以提高收视率,抢占市场的时候,新闻关注民生、服务社会的理念却有些变了味儿,必须加以引导规范。 一、负面报道的新闻效应 (一)负面报道是对脸谱化倾向的反拨 正面报道往往追求报道对象的光环效应,试图以报道对象的道德人格和先进的事迹来提高表现力、感染力与说服力,这种脸谱化的倾向更容易产生负面效果,导致受众产生疏远心理,很多正面报道都着眼于党政官员的政治活动和各类会议报道,这些主题和受众的市井生活内容有着不小的距离,连

3、篇累牍地正面报道给受众带来了距离感和疏离感。 2(二)负面报道彰显了现实矛盾冲突 人类社会中,各种“矛盾”客观存在,层出不穷,而对各类矛盾的解决推动人类社会前进。如果把正面报道视为是从弘扬矛盾解决主体的角度切入,是对个体人格的颂扬,负面报道则就是对矛盾本身的揭露曝光,表现形式短小精粹,事件的冲突本身就很吸引人。而正面报道多是讴歌和颂扬正面形象的,它主要表现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各类“正常”信息,难以迅速抓住人的注意力。事实证明,越是具有普遍性的矛盾问题,影响和波及的人群的范围越大,自然会引起高的收视率。但那些有关车祸、凶杀、色情之类为满足低级趣味和猎奇心态的报道,反而容易引起收视疲劳。 (三)负面

4、报道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受众本位的传播理念 现代传播观念认为受众在传播过程中享有知情权、表达权、交流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负面报道就其采写新闻的原则来说,却是采用受众本位的。1、它们的采写原则是以尊重受众平凡的社会地位和较为狭窄的生活视野为前提的,这是对现实的承认与尊重;2、他们着眼于受众需要的满足,这种需要固然对人性的超越和人格的自律于事无补,但却是普通老百姓心理中根深蒂固无法回避的成分;3、负面报道在形式上没有一些假大空之弊,而且符合新闻采写规律。它以抓住观众眼球为己任,符合新颖性、显著性的就采写原则。负面报道是对受众了解社会的知情权的满足,客观上也使受众行使表达权、交流权等各项权利。这种体现

5、受众本位的做法容易带来高收视率。 二、负面报道共有的思维缺陷 (一)绝对化倾向 负面报道一旦陷入以哗众取宠、迎合受众低级趣味为旨归的窠臼中,就走向了3绝对化的倾向。它将这一不正当的迎合原则奉为圭臬,不管这些素材是不是有社会意义,是不是能反映社会真实,是不是能体现媒体的社会良心,只要有高的收视率。收视率成为了衡量采写和播报与否的唯一参照系,除了这两种绝对化误区之外,执著于负面新闻的人还通过将同种性质的新闻信息连篇累牍地狂轰乱炸的方式,传达给受众,从而造成一种信息传递的累加效应,不但歪曲了世界的原貌,还在受众心理上覆盖了一层偏执和虚假的心理阴影。 (二)否定性倾向 客观真实的报道应该是对现实生活缺

6、陷的正确认识、认真分析和积极探索。但是正面报道或负面报道在这方面都有所欠缺。正面报道倾向于拔高,而负面报道则倾向于否定,一方一味地立,另一方一味地破,双方都殊途同归,走向了绝对化,从而扼杀了新闻的创造力。对社会负面现象的报道必须本着有破有立的原则,通过对事实的“破”,即否定,找到方法的“立”,这样做才能达到新闻舆论引导人、教育人的良好效果。负面报道只强调了对事实单一的否定性描述或评论,或者强调收视人群文化素质整体不高的特征和受众本位的立场,而不愿意对题材作理性开掘和深度挖掘,实际上这是对受众不负责任的态度。 (三)感官化倾向 很多电视观众喜好感性的画面胜过深度的思考,这种受众特征就导致新闻报道

7、为追求收视率而一味迎合倾向的形成。但是这种迎合倾向虽然提高了收视率,却由于一味地强调迎合而走向了自己为民生服务的反面。通过对一些不宜、不能或不应不愿暴露于公众中的隐私、阴暗、低级趣味主题的竭力挖掘,将之暴露于公众中来实现收视率的上升。或者着意于感官画面的新奇性而牺牲了对主题的知性理解和意义提升。这种剑走偏锋、另辟蹊径的方式牺牲了信息传媒的社会教育职4责。它满足了受众的感官需求,满足了大家的猎奇心理,使得收视人群在各种低俗或血腥或阴暗的感性符号刺激下,完成了一个集体偷窥的过瘾的过程。 (四)消解性倾向 负面报道中表现出来的否定性、感官性和绝对化倾向将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消解人所坚持的一些社会共同生

8、活的原则。这些原则包括人对生活的信念,对社会进步所持的信心,对社会秩序重建和维系的能力与热情等。相反,对于一些诸如解构社会秩序和伦理观念,消解信念和价值体系的虚无主义思想的滋生却很有帮助作用。负面报道造成了消极的传播效应,展示了一种令人沮丧的社会现状,传递着一种消解人心的刺激性符号。受众不能从这种报道中感受到解决社会矛盾的积极力量之所在,在长期以揭露社会丑恶面、阴暗面为一贯宗旨的负面报道中,固然收视率得到了提高,客观上造成的对社会管理力量或社会信用的消解情绪,却没有另一种相应的新闻舆论来化解,并在此基础上培植新的对社会秩序重建的信心。因此,负面报道就因其对社会的否定性倾向而向受众灌输着一个偏颇

9、的、逐渐绝对的、令人沮丧和不安的世界印象。固然绝对化的正面报道也虚幻不真,但连篇累牍地报道负面事实同样也强化了受众对世界的偏颇认知和理解,从而同样制造了一个虚幻的生活时空。 三、负面报道新闻价值的转化 (一)避免海量的负面信息的增强效应 负面效应的报道之所以引起普遍关注,是因为它已经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这种影响不但是由于选材标准的偏差所造成,更是由于海量的负面信息集中冲击受众的视听觉,因此形成增强效应所造成的。社会中正向的信息资讯和负面的信息资讯总是有个大致稳定的比例的,由于社会生活内容的稳定性,造成了一5个固定地域和固定时期这个比例的相对稳定性。然而如果媒体的播报理念是大量追逐负面效应的

10、报道,则偏离了社会现实的常态,这样做与媒体的社会责任背道而驰,显然是不可取的。具体的改进办法应该是确定报道题材可能引起的正负新闻效应和社会效应,从而确定予以播报的比例。这种比例应该大致反映社会客观现实状况,而对于可能引起负效应的报道,更要着力挖掘其正向的积极的因素。不但要“破”,更要着重“立”。只有净化荧屏,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正确履行媒体的社会责任,才能事半功倍地净化社会风气。 (二)实现新闻效应和社会效应的正向指引 现实社会中存在各种丑恶现象是正常的,新闻工作者对之应该采取勇于揭露的态度而不是一味回避。正面报道并不是就要单纯局限于歌功颂德,一味唱赞歌,而是说不论报道什么社会现象,其所造成的

11、,即使是播报社会丑恶面,也应该辩证地认识社会丑恶现象或消极现象中的积极因素,并借助于舆论的引导力量更好地促使积极因素的成长。 对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现象进行的公开报道都要追求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例如平等亲民的播报风格,生动活泼的画面,这样自然更能有效到达受众。在内容编写和选材方面,不但要遵循实事求是的新闻工作原则,遵照新闻采写的规律,还要符合社会发展进步和人格完善提升的原则,并努力做到充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交流权等传播权利。媒体自始至终应该遵循和贯彻的播报理念是引导受众超越感官满足层次,引导他们学会知性思考,从而最终实现人性真善美的升华和社会风气的净化。这些做法是对受众地位真正予以尊重的体现,

12、更是媒体进行社会监督并对受众的社会利益加以保护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三)揭露社会矛盾和正确引导受众要高度统一 6深度贴近群众实际生活的新闻报道就要注意对社会现象进行播报的客观性、全面性和准确性,播报内容绝不能以偏概全,误导受众,而应该见微知著,有效引导受众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以便对社会现象做出符合其发展规律的准确评析。由于这种评析能为视界受局限的受众廓清视野,澄清迷雾,帮助他们认清社会发展前进的方向,其不可或缺是一个新闻品牌真正的生命力之所在。 (四)在于受众的互动的过程中,实现媒介社会职责的延伸 新闻媒体通过利用新闻播报中同质性内容的链接,即这种民生服务与新闻关注同质性的链接,不但加强了受众的参与,增强了栏目的生命力,大大提高了新闻品牌的知名度,而且更便捷地解决了受众的各类生活难题,名正言顺地实现了为民生服务的理念,很好地履行了媒体的社会职责,并且提高了媒体的美誉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