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文化产业的中国论说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675265 上传时间:2018-05-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寻找文化产业的中国论说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寻找文化产业的中国论说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寻找文化产业的中国论说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寻找文化产业的中国论说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寻找文化产业的中国论说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寻找文化产业的中国论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寻找文化产业的中国论说(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寻找文化产业的中国论说新世纪的一切并不都是新的,然而,尽管不大可能像 20 世纪初那样孕育出一场五四运动,但由新的社会情境和技术手段所带来的产业化趋势确实预示了中国文化的新动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 “文化产业”是当代中国最为扎眼的文化场景,其通俗性、商品性和可复制性正在改变着我们传统的文化观念、体制和生产、消费方式,它不仅要从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政治紧身衣中挣扎出来,还要叛离历数千年之久的“文人”传统,理所当然地引发了无数的肯定与否定的议说。对于当代中国文化界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论说这种在中国正在崛起而在西方早已说了千言万语的新型文化。 一 其实,在建设市场经济的中心任务和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面

2、前,发展文化产业已不是要不要、应不应当的问题,而是怎样才能发展得更快更好的问题。迄今为止,几乎全国各省、各大城市都制定了自己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有的甚至把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作为当代文化系统的一种类型,文化产业的生产与销售可以从潜在的大众市场获取利润,对它来说,投入产出、供求关系、消费市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直接与盈利这一可见的目的相关;同时文化工业以高新技术为生产手段和传播媒介,电视、电影、广播、报纸、书刊、录音、录像、光盘、电脑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等传播媒介建立起以都市为中心的几乎不受范围限制的传输网。巨大的经济效益与高新技术的参与,使文化产业拥有自我扩张的内在动力

3、和势头,可以突破任何延搁与约束而拥有一个广大的前景。 然而,这决不意味着有关文化产业的一切都是自明的,无需讨论的。至少有两个问题,就紧紧缠绕着中国文化产业: 2第一,与其他产业相比,文化产业或直接或隐晦地具有价值与政治意义。原则上,它并不一定与现行的政治规范相冲突,但因为它取得了一般商品的形式,因而与长期以来以文化为意识形态、以文化为政治服务的观念及一整套与之相应的文化体制、文化政策有尖锐冲突。从而,在现行的制度框架下,文化的产业化应不应当受到一些限制?意识形态的规范与文化市场的要求是否会通?近年来有不少文章是从政治上、意识形态上批判文化产业的。比如 1998 年文艺报开展的有关文化工业的讨论

4、中,刘润为文化工业论一文就把文化产业与美国资产阶级的腐朽生活方式联系起来。这种观点或许极端,但对文化产业持疑虑和谨慎态度的人却比较普遍。一种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大众文化是通俗文化,它是由大批生产的工业技术生产出来的,是为了获利而向大批消费公众销售的。它是商品文化,是为大众市场而大批生产的,它的成长意味着:任何不能赚钱,不能为大众市场而大批生产的文化,都很少有地位,如艺术与民间文化。 ”1我们不能说这样的判断没有学理和事实的根据,我们不能用“思想僵化”、 “观念落后”来打发这些论者。 第二,与传统文化相比,文化产业的复制性、模式化的生产方式及其商品性、市场性必将颠覆我们长期以来建立的文化标准和

5、结构。面对文化产业的强势扩张,以个体创造为特征,以文学艺术为范例的文化观念和行为至少在规模和效益上根本无法与之抗衡,文化领域发生着空前的结构重组和理想置换,这理所当然地引起以人文精神的护卫者自居的知识界的批判。而且,从近年来的不少翻译论著来看,当代西方文化理论的主题之一就是对文化产业的批判,它把大众文化带进学术和思想的视野时,又将其作为问题重重、价值可疑的对象来处理。比如有人指出:“大众文化是一种标准化的、公式化的、重复和肤浅的文化,它赞美浅薄的、多愁善感的、当下和虚假的快乐,牺牲了严肃的、理智的、时代赋予的和本真的价值。 ”2工3业化的生产方式当然不仅只有这样的产品,但就目前中国不少文化产品

6、的现状看,我认为绝不能说上述评价是精英分子的保守偏见。因为文化产业确实需要通过媚俗来扩展市场,商品逻辑之于它显然是第一位的。如果我们认为文化的某些领域、某些形式是不可能产业化的,那么它们之间如何划界,划界之后又如何保护受到文化产业挑战的文化领域和形式等等,就是我们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不能不认真对待的。 全面建设市场经济必然导致文化的产业化,文化的产业化又必然引起从价值观到人文精神方面的反弹,这就是文化产业遭遇的症结所在。可以肯定,随着文化产业的蔚然发展,有关文化工业的争论在中国还会继续下去。我的看法是,进一步的讨论要有一个论说方式和思维境域的转换,从对文化产业的外部评价转移到文化产业的内部批评

7、,即以文化产业的合法性为前提进行文化产业时代的文化批评。 “在文化产业迅速发展为当代经济体系的一部分,在获得政府认可并支持的背景下,全面否定、拒绝文化工业的观点至少是越来越没有市场。而文化资本的内在动力、文化工业的巨额利润,都会成为文化工业强力发展的保证,使文化工业在不久的未来实际上成为中国文化领域的霸主。在文化工业肯定会急剧扩张的现实情势下,对文化工业的合理的批判、审慎的矫正,反倒是难能可贵、相当需要的了,这是一种有意义的对抗而不是简单的拒绝。要健康地发展中国文化工业,就必须注意反对的声音,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 ”3简言之,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政府应加快文化立法和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把文化生产

8、的很大一部分交给市场,给文化产业以必要的通行证;文化生产单位也应以市场为生产导向,彻底打破依赖思想,在竞争中寻求自我发展。虽然目前还远离这一目标,但从发展的势头看,这只是时间问题。真正困难倒是另一方面:如何通过正常的文化批评来校正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种4种偏差,以维护文化应有的精神关怀和价值导向,保护文化系统中不能直接商品化、产业化的文化行为和产品。也就是说,不能因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在目前还受到限制就有理由拒绝对文化产业的批评,重要的是通过文化领域的内部批判而不是外部的权威压制来达到政治要求与市场诉求、精英标准与大众导向的平衡。 二 然而,中国文化产业还缺乏这方面的理论资源,因为有关文化产业的批评

9、从来就不是纯粹的文化批评。20 世纪有关文化产业(有时被称作“文化工业”、 “大众文化”、“通俗文化”、 “媒体文化”等等,此处暂不加区别)的理论,最重要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起点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和以伯明翰学派为代表的英国文化研究,虽然它们的思路、方法、结论有很大差别,但它们据以观察、分析文化产业的视角却有惊人的一致,概括地说,不是政治的,就是美学的。 首先是强烈的政治意识。法兰克福学派人物众多,但除本雅明外,包括扭转了批判理论的“大拒绝”态度和悲观主义的哈贝马斯,都对文化工业持严峻的批判态度。正如该学派的领袖霍克海默说的:“家庭逐渐瓦解,个人生活转变为闲暇,闲暇转变成为连最细微的细节受到

10、管理的常规程序、转变为棒球和电影、畅销书和收音机带来的快感,这一切导致了内心生活的消失。 ”4在阿多诺和马尔库塞等人的论述中,文化工业产品执行了“商品拜物教”的功能,在把文化创造及其产品商品化的过程,它掩盖了社会关系的真实状态,建构了一种消费的意识形态。而文化生产的同质性和可预见性,又遏制了主体的反省和反抗要求。比如电影一开始,有经验的观众就可以猜到它的结局;只要听到通俗歌曲的前几个音符,听众就可以想到随之而来的旋律。文化产业的可复制性、平面化、模式化等通过提供一定的满足手段,把大众的视野局限在那些能够在现存体制内获得实现的政治和经济目标上,阻碍大众政治想像力的形成,为现存秩序再生产“顺从一致

11、”。在他们看来,文化产5业基本上等同于法西斯主义那种控制大众意识的效果,阻碍着社会生活中导向自由和幸福的潜能。比如广告就被认为是意识形态,因为它不断地告诉我们,真正重要的不是以我们在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基础的阶级差别,而是在某些特殊商品的消费方面所形成的差别,因此社会身份就不是我们生产什么的问题,而是消费什么的问题。广告产生了各种主体,这些主体又反过来隶属于广告的各种含义以及广告的消费模式。 虽然以意识形态为分析大众文化的基本模式,但在如何评价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上,英国文化研究又发生了一次重要的变化。阿尔都塞的观点像一切结构主义一样,过分强调“结构的整体”而牺牲了过程和具体经验的复杂性,

12、忽视了文化生活中的人的作用。注意及此, “葛兰西转向”随之发生,它一方面避免德国批判理论以及法国结构主义中的难以忍受的对大众文化的傲慢态度,另一方面又克服了初期文化主义的大众主义。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概念所欲描述和解释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资产阶级之所以成为统治阶级、领导阶级,其前提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必须在不同程度上能够容纳对抗阶级的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具体地说就是统治阶级试图与对抗阶级的文化进行谈判以赢得它在文化与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所以“霸权”是一个以“抵抗”与“融合”为标志的过程,而不只是一种由前者强加给后者的权力。换言之, “资产阶级文化”

13、不再是纯粹资产阶级的,在其被认同的阶段是统治阶级文化与意识形态的“谈判版式”。葛兰西给予文化研究的启示是:文化领域中的意识形态不再是非此即彼的两极性对立。 文化实践并不随身携带它的政治内涵,日日夜夜写在额头上面,相反,它的政治功能有赖于社会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网络,其间文化被描述为一种结果,体现出它贯6通连接其他实践的特定方式。简言之,以揭示文化实践的政治与意识形态接合是动态的今天同资产阶级价值连接的实践,明天可能同这些价值脱胎换骨,改宗社会主义霸权理论开拓了大众文化研究领域,赋予它以巨大的政治可能性。5 20 世纪是高度政治化的时代,法兰克福学派以挖掘当代社会中濒临丧失的革命力量和批判潜能为主题

14、;以伯明翰学派为代表的英国文化研究在政治上与新左派联系密切。两个学派都反对斯大林主义的经济化约论,都不满陈旧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模式,要求用一种更复杂的方式来处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就具体观点而言,英国文化研究与法兰克福学派一度截然相反,但从政治上着眼,从权力关系上分析文化产业则是一致的。差别在于,批判理论认为文化产业是统治的意识形态的帮凶和执行者,文化研究认为大众文化可以是底层意志与统治文化的较量。 其次是审美理想的延伸。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家多为犹太富商的子弟,他们对现代世界的拒绝与其知识精英的立场直接相关,像阿多诺、马尔库塞等也是重要的美学家;而集中在伯明翰大学的英国文化研究者多为下层

15、平民出身,其初期的代表如汤普生、威廉斯等人都对从未登上大雅之堂的工人阶级的文化生活进行过研究,威廉斯后来多强调他们的经验对文化研究的意义。不能直接地套用阶级分析法来说明这些具有马克思主义的起源的理论家的观点,但他们的生活经验确实与其理论有关。问题是,无论肯定与否定,他们都不认为文化产业主要是一种审美行为。批判理论的文化标准来自美的艺术与高雅文化。作为自律性的精神王国,真正的文化包含了一些为资本主义现实所否定的理想,它是对现实的一种否定性认识。当现代社会走向野蛮之际,艺术过度为反艺术:对现实而言,它是否定,是批判;对破碎的个体而言,它是拯救,是承诺,它把人们在现实中丧失了的希望和人性重新展开在人

16、们面前,在批判现存秩序的同时指向一种非压抑的秩序,补偿7性地拯救了人们曾经真正地、并与之存在不可分地感受过的东西,使人类追求更美好的世界的欲望在现存的范围之外继续存在。文艺是被压抑的表现,它潜在地包含着对统治机制不懈的控诉。6但文化产业与此相反,以阿多诺对流行音乐的指控为例,第一,流行音乐是“标准化”的、 “伪个性化”的;第二,流行音乐促进了被动的视;第三,流行音乐执行了“社会粘合剂”的功能。基本上,批判理论是在与审美文化相反的意义上界定文化产业的。 英国文化研究反对精英主义,把文化与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关系结合起来研究,因此也不认为大众文化是审美的。奠定该研究基础的威廉斯在概括了文化的三种定义方式后,主要是从第三种也即“社会”的意义上理解文化, “根据这个定义,文化是对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这种描述不仅表现艺术和学问中的某些价值和意义,而且也表现制度和日常行为中的某些意义和价值。从这样一种定义出发,文化分析就是阐明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一种特殊文化隐含或外显的意义和价值。 ”作为整体的生活方式的文化,包括“生产组织、家庭结构、表现或制约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