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泵前置泵跳泵事故的原因分析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674889 上传时间:2018-05-0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7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泵前置泵跳泵事故的原因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汽泵前置泵跳泵事故的原因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汽泵前置泵跳泵事故的原因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泵前置泵跳泵事故的原因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S 电 力 安 全 技 术 第 l 2 卷( 2 0 1 0 年 第 l 期 ) 张钧 ( 皖 能合肥 发 电有 限公 司,安徽合肥 2 3 0 0 4 1 ) 某 电厂 6 0 0 MW 机组为东方 电气集团制造的超 临界凝汽式机组,锅炉为直流炉。2 0 0 9 - 0 4 -0 9 ,该 机组因汽动给水泵前置泵跳泵,引起汽动给水泵跳 泵 ,由于机组 RB未投人运行,运行人员操作不及 时,造成给水流量低,锅炉MF T保护动作,导致机 组跳闸停运。 l 事故经过 2 0 0 9 - 0 4 - 0 9 , 6 号机组负荷4 6 0 MW , 机组AGC 处于投入状态 ,A,B,C,D,F磨煤机

2、运行,给 煤量 1 9 8 t h,A,B汽动给水泵运行 ,给水流量 1 2 9 0 t h 。检修人员对A凝结水泵进口滤网清洗后, 终结该工作票。运行人员对该泵进行全面检查后 , 进行 A凝结水泵试转工作。2 0 0 9 - 0 4 - 0 9 T1 5 : 4 2 ,A 凝结水泵启动后,就地检查人员汇报 A凝结水泵出 口法兰嗤水较大,当班主值立即在操作员站上停运 A凝泵。与此同时,A汽动给水泵前置泵突然跳闸, A汽动给水泵进 口压力降至 0 9 MP a 。3 0 s 后 ,A汽 动给水泵因进 口压力低跳闸,给水流量下降至 8 6 0 t h,运行值班人员立即切断机组 AGC及机组协调 控

3、制,关闭 C磨热风隔绝门试图停 C磨煤机。但因 热风门关闭不完全 ,重新进行了停 C给煤机操作, 5 S 后 C 磨 煤机停运 。同时运行值班人员手动控制汽 机调速汽门阀位 ,将汽轮机调速汽门由 8 4 关至 7 8 ,机组负荷由 4 6 0 MW 降至 2 7 5 MW ,并投入 等离子拉弧 ,在燃料主控中将给煤量降至 9 4 t h, 将 B汽动给水泵切至手动状态,开大 B小汽轮机凋 门以提升汽动给水泵转速 ,主汽压瞬间由1 8 8 MP a 升至 2 0 9 MP a 。1 5 : 4 5 ,给水流量降至 2 7 4 t h,锅 炉 MF T保护动作 ,6 号机组跳闸。1 6 : 2 l

4、 转速到零 , 投人连续盘车。 在机组控制系统工程师站查看 A汽动给水泵前 置泵跳闸原因记录 :该前置泵 电机和泵各轴承温度 均正常 ,A汽动给水泵前置泵跳 闸原因为前置泵进 口滤网压差突然增大。办理工作票 ,对系统进行隔 绝后 ,检修人员对滤网进行清洗 ,发现滤网内有许 一9一 多木块、圆钢等杂物,清理后 A汽动给水泵前置泵 进 口滤网压差恢复到 0 。2 0 0 9 -0 4 - 0 9 T1 8 : 3 2 , 启动 A汽动给水泵前置泵正常;2 l : 2 3 ,1 号炉启动后开 始 向 5 号机供辅助汽源;2 2 : 2 5 ,凝汽器真空达 - 8 6 k P a ,锅炉点火。 2 0

5、 0 9 0 4 -1 0 T 0 2 : 3 5 , 6 号机组并网;0 4 : 2 3 ,机 组负荷 1 8 0 Mw ,A汽动给水泵启动成功 ,与电动 启动给水泵并泵运行 ;0 5 : 1 6 ,机组负荷 3 0 0 MW , B汽动给水泵并泵运行 。 2 原因分析 ( 1 )除氧器安装施工结束时未将除氧器内部清 理干净 ,施工中有杂物落入 汽动给水泵前置泵进 口 管道内,导致 A汽泵前置泵滤网压差大,使 A汽动 给水泵前置泵跳闸。前置泵跳闸联跳 A 汽动给水 泵 ,造成给水流量陡降 ,是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 因。通过对 A 汽动给水泵前置泵进 口滤网的检查 , 发现该滤网内有许多木块、

6、圆钢等杂物 ,且滤网表 面附着黑色粘状物。木块 、圆钢明显来 自该滤网前 的除氧器水箱。在随后机组小修对除氧器进行内部 检查时,发现除氧器箱体壁面、管道表面等处有点 状腐蚀密实的鼓包,鼓包下有黑色粉状物及轻微腐 蚀坑 ,局部附有粘状黑色物 ,水箱底部仍残留有圆 钢、榔头等杂物。 ( 2 )机组 R B功能不能正常工作。2台汽动给水 泵运行时,一台汽动给水泵跳闸后 ,机组 RB功能 应立即工作 ,自动降低机组负荷至 5 0额定负荷 , 给煤量相应 自动减少,并提高另一台给水泵转速 , 增加给水流量。由于该机组RB功能未进行调试, 在 A汽动给水泵跳闸后 ,机组 RB功能不起作用 ,造 成 A汽动

7、给水泵跳 闸后,机组减负荷过程中的降低 燃料量、 燃烧调整、 增加另一台汽动给水泵转速、关 调 门降负荷等操作均由运行人员进行 ,并且在操作 前还必须逐个将控制状态由 自动方式切换至手动方 式,运行人员操作量大 ,短时间内准确完成的难度 很大 ,最终因给水流量低导致机组跳闸。因此,机 第 1 2卷 ( 2 0 1 0 年第 1 期) 电 力 安 全 技 术 组 RB功能未能投用是导致机组跳闸事故发生的设 备原 因。 ( 3 )事故处理期间,因部分人员在就地试凝结 水泵 ,造成控制室内操作人员较少,众多手动调整 无法及时进行 ,许多操作不能及时完成。 ( 4 )自动功能不正常。当A汽动给水泵跳

8、闸, 给 水流量降低时,B汽动给水泵应能 自动开大小汽轮 机调门,增大小汽轮机进汽量 ,提高 B汽动给水泵 转速 ,使给水流量不至于出现大幅下降的情况。然 而,由于给水泵给水 自动功能不正常,B小汽轮机 转速没有得到提高 ,从而导致锅炉 因给水流量低 , 锅炉 MF T动作跳机。 ( 5 )运行人员手动调整操作不当。A汽动给水 泵跳闸后,水煤 比会出现陡降现象。此时应迅速增 大 B汽动给水泵 出力至最大工况 ,同时 陕速停运 l 台磨煤机 ,降低机组给煤量 ,调整燃烧 ,并监视主 汽温度的前置信号 。只有 当主汽温度有下降趋 势 时,才可以缓慢关小汽轮机调速汽门。运行人员在 事故处理过程 中,

9、能够迅速降低给煤量 ,但 B汽动 给水泵增大出力滞后 ,关小调速汽门超前,导致主 汽压力上升 ,加大了给水流量下降幅度 ;同时,在 关小调速汽门降负荷过程中,使 B汽轮机进汽压力 下降,B汽动给水泵 出力下降,最终机组因给水流 量低 ,造成锅炉 MF T。 3 暴露出来的问题 ( 1 )除氧器在安装施工过程 中,施工管理不到 位,监督管理也不到位。按规定 ,在除氧器内部进 行安 装施工 时,除氧器 内部各 连接管 口应包扎严 密,不得有异物落人管内;进入除氧器内部的工作 人员不得携带与工作无关的物品进入 ,并对带人 除 氧器内部的工器具进行清点记录 ,工作结束时应核 对检查 ;封闭除氧器人孔门

10、前应对 除氧器内部进行 彻底清理 ,在得到化学监督人员及施工监理人员检 查同意后 ,方可封闭除氧器人孔门。但是从给水泵 前置泵人 口滤网内清理 出的杂物以及随后机组小修 时对 除氧器 内部的检查结果来看 ,不论是施工管 理 ,还是监督管理均不到位。 ( 2 )机组商业运行前的调试工作不到位 。该厂 6 0 0 MW 机组为超临界机组 ,大量的操作调整任务 必须由计算机进行 自动调整、 自动顺控操作完成 , 人工干预操作调整的任务只能局限在少量 自动失灵 的情况下。为了尽早使该机组投入商业运行 ,机组 S 调试中发现的诸如阀门电机力矩匹配太小 ,机械设 备与电器设备不匹配等问题没有解决 ,并由此

11、影响 自动功能的正常工作,甚至涉及事故工况下 ,需要 快速 、协调处理的工作 ,由人工操作很难及时完成。 RB功能未进行调试 ,使机组在商业运行 中稳定性 降低。 ( 3 )当班操作人员事故处理能力差 。A汽动给 水泵跳 闸后 ,当班操作人员的操作处于无序状态 , 缺乏统一指挥、协调。在控制室内操作人员少的情 况下,操作人员的操作具有一定的盲 目性 ,没有抓 住事故处理 中的关键性操作。在 A汽动给水泵跳闸 的情况下,未及时提高 B汽动给水泵出力 ,增大给 水流量 ,而是采取关主汽轮机调速汽门的方法降负 荷 ,导致主蒸汽压力的上升 ,恶化了给水泵对锅炉 的供水能力 ,使给水流量 由事故发生时的

12、 8 6 0 t h 迅速下降到 2 7 4 t h,加速了锅炉 MF T的动作 。 4 防范措施 ( 1 )组织清理机组启动给水泵进 口管道 ,A,B 汽动给水泵前置泵进 口管道以及除氧器内部 ,并对 给水泵各滤网进行清洗 ,同时做好除氧器内部防蚀 工作 。 ( 2 )加强工作票管理 ,进入容器工作时,应对 带入容器的工器具进行登记 ,以便工作结束时清点 带出;检修工作前,应事先将工作容器的管 口进行 封堵 ,防止异物落人管道 内;工作结束时,应将容 器 内部清理干净 ;容器封盖前,应经专人验收检查 合格后才能封盖。 ( 3 )对机组 RB功能的控制逻辑进行梳理 , 结合 设备状况以及机组运

13、行的工况特点 ,进行静态仿真 试验,修改完善控制参数 ,并进行 RB功能的动态 试验。 ( 4 )机组启动前, 做好各种设备的调试工作, 加 强现场设备管理工作。通过一系列试验工作 ,提高 机组 自动功能的可靠性。 ( 5 )加强运行人员的培训工作。规定运行人员 必须经常进行事故预想工作 ;技术管理人员应定期 对运行人员进行现场考核 ;对运行人员进行仿真培 训。增强运行人员的事故处理能力 。 ( 6 )运行人员应该熟练掌握运行规程 ,严格执 行运行规程 中有关事故处理的要求,在事故现象出 来后 ,能够迅速根据事故现象 ,按照运行规程进行 处理。 ( 收 稿日 期: 2 0 0 9 0 7 0 3 ) 一9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