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视”手机——一个社会学的试分析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674329 上传时间:2018-05-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凝视”手机——一个社会学的试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凝视”手机——一个社会学的试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凝视”手机——一个社会学的试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凝视”手机——一个社会学的试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凝视”手机——一个社会学的试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凝视”手机——一个社会学的试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凝视”手机——一个社会学的试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凝视”手机一个社会学的试分析内容摘要:手机强势存在,社会学却对其相对默然。本文尝试以手机作为发问社会的方式,通过对手机的“凝视”,以吉登斯现代性三大动力为基点,对手机、手机参与“实践着”的社会事实所“体现”的现代、甚或现代之“后”作一初步分析。本文不拟提出一个“应然”结论,只欲在反思前提下,做出更具“后”特征的社会学试分析,让众家自由选择、定夺。期盼以一孔之见抛砖引玉。 关键词:手机沟通现代性“后” 正如涂尔干所言, “中介性的事例本身就必须作为一种独立存在的结构来考察,并且,社会结构需要维持的机制。 ”手机作为现代社会的沟通中介,抛去其技术外衣,应该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而不是无语。 利奥

2、塔(Jean-FrancoisLyotard)说:“了解社会,今天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首先选择向社会发问的方式”,本文选择了手机作为发问的方式。不过本文只是试图遵循涂尔干倡导的“用社会事实解释社会事实”,对手机这一复杂多面的社会现象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进行初步的解析,更期待由一孔之见抛砖引玉。 一 “凝视”手机 1.数据 公用电话剥夺了隐秘的私人谈话空间,于是,腼腆的芬兰人使手机应运而生。1990年全球手机用户数目仅有 1100 万人,2000 年即已增至 7 亿 4100 万人,而到 2002年初更是达到 10 亿部。在这 10 年中,手机占所有电话用户的比重从 1990 年的 2%增加到

3、 1998 年的 38%,每百人拥有的手机数量从 0.2 增加到 12.2 支。据预测,到2008 年全球用户数目将达到目前的 1.7 倍,手机用户将突破 20 亿。 手机在中国的普及速度更加令人吃惊。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截至 2003 年 10 月,2我国手机用户已达到 2.5 亿,首次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数。虽然我国整体的普及率尚低,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手机普及率已超过,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据中国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估计,到 2004 年中国内地手机用户将达到 3.2 亿。诺基亚的广告似乎简洁的概括出了这一切, “你每眨一次眼,世界就售出 4 部诺基亚手机。 ”

4、2影响 手机已经深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政治操作、经济产业、社会互动,个人生活安排,犯罪行为等等。不论是宏观的社会结构,还是微观的行为层面,手机都是无法忽视的科技装置,也引发了许多社会议题。 菲律宾总统艾斯特拉达(JosephEstrada)2001 年被人民赶下台,手机扮演了重要角色。反对他的民众用短信传递口号,组织、协调示威活动,导引群众行动,避免与镇暴警察正面冲突,减少可能造成的伤亡(KatzandAkahus,2002);街头盯着手机看消息的“拇指族”,似乎正建构出一种全新的社会关系网;由对手机过分依赖形成的现代心理疾症“手机依赖症”已悄然现身,如果身边没有手机,就会出现精神不振甚

5、至烦躁焦虑的心理与生理反应。据调查,目前这种现象在青少年中比较严重;手机短信已被有些人断称为传播的“第五媒体”,紧跟其后又将手机多媒体功能称为“第六媒体”,这不单是文字上五和六的区分,重要的是凸现了媒介的“”;当父母用手机完成亲职责任亲子关系媒介化,当青少年用手机参与同辈群体的交往、吸收同侪文化时,手机又扮演了什么角色?是否在消解着人类“最原初也是最常见的互动”(吉登斯,1979)?消解着家庭人类原发地的结构?通过手机,现代男女情感的红灯分外刺眼。手机只是工具,婚外恋才是内容,电影手机04 年高票房的冲击,似乎不仅仅是冯氏、戈氏的平民幽默所能涵盖。手机真的变手雷藏掖在现代人的腰间,随时爆炸?

6、3二、文献回顾与质疑 1.文献回顾 与手机相关的学术研究不像因特网研究那样丰富多变,许多论者更慨叹相关研究的缺乏(RobbinsandTurner,2002;KatzandAakhus,2002)。的确,即使国外对手机的学术研究,尤其是社会学研究,数量也不多。专书(论文合辑)只有Brown,GreenandHarper 等人所编的无线世界(WirelessWorld:SocialandInternationalAspectsoftheMobileAge,2002)、KatzandAakhus 所编的长时连系(PerpetualContact:MobileCommunication,Privat

7、eTalk,PublicPerformance,2002)、Myerson 的海德格、哈贝马斯与手机(Heidegger,HabermasandtheMobilePhone),以及 Rheingold 的聪明暴民:下一次社会革命(SmartMobs:TheNextSocialRevolution)。已出版的论文则只有 Katriel(1999)、Towsend(2000)、LeungandWei(1999)、KatzandAspden(1998)寥寥几篇。 (王佳煌,2003)而中文译本在国内也只有台湾出版的聪明行动族。 相形之下,国内学者更是采取默然的姿态,在笔者所涉及的资料范围内,能见的只

8、是传播学对手机作的若干传播技术的媒介分析的文章,且重点不约而同放在了仅是手机功能之一短信的所谓“第五媒体”的相关研究。而专业的社会学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专业社会学家也只有张欢华世界进入手机时代?(社会,98:10),以及最近王宁教授在南方日报上的那篇更像社会学小品的“南方观点”“随身带”的现代性探讨了手机对现代性主体的建构作用。 2.质疑 社会学研究的相对漠视与其显然的强势现象并存。长久以来,社会学界有一种价值倾向,认为社会学只应研究“严肃的”、 “有用的”、 “重大的”问题,诸如阶级阶层、贫困、犯罪或社会发展等等。像手机一类现象,则被认为太琐碎了、太肤浅了、太轻4松了,不值得花费经历。可是,随

9、着手机的暴涨、短信的铺天盖地,这种以琐碎、肤浅为理由的“无动于衷”是站不住脚的。澳大利亚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根据收发信息时参与感官的多少从概念格上区分了“冷媒体”、 “热媒体”(麦克卢汉,2000),而在此,社会学者也似乎因感官上的参与选择而对研究对象有了冷和热的区分网络的热和手机的冷。而现在的“技术跳出了工厂,不再仅仅充当生产力的角色,而是直接进入了千家万户,扮演着消费力的角色,因为它变成一种日常消费产品”(王宁,2004)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尤其是 GPRS 技术,手机已不仅仅跳出工厂武装了现代人的现代生活,它还武装了网络,把网络引到了个人数据传输终端的角色上,网可以“随身”了,众家所热衷的“

10、虚拟社会”才可以真实的构成,通过把身体“捆绑”在手机上,由手机实现了身体的“无时不在”,参与到“身体不在场的互动中”(风笑天,2002),从而形构着“真实的虚拟”。如此,手机的社会学研究是这“第三域”研究的前提。是暗证了麦克卢汉所说的“显而易见,通常就意味着熟视无睹”?还是暗证常人方法学批判传统社会学自认为的“优越于日常生活”(杨善华、李猛,1999:65),从而在缺乏反思下对日常世界的“自命不凡”?不过清楚的是,这明显与世纪以降社会学界对日常生活的结构分析和实践理性的“凝视”背道而驰。 三、手机:一个过程的视角 “社会何以可能?”不仅仅是霍布斯式的关于秩序的思考,更是有着社会学旨趣的学者共同

11、对社会生成与存在的发问。而在当代的普遍反思和实践的趋向中,更能容易见到沟通卖力建构社会的影子,甚至在哈贝马斯那里,达致“沟通理性”就是在尼采做出“上帝之死”的呐喊后,被福柯宣称“人的消解”进而波德里亚所谓的“社会消解”之后的人和社会的重生之路。 对于互动结构的变迁,科尔曼曾有过对主体变迁的论述,互动主体已不再是自然人,而是法人、传媒工具或是国家。互动结构的其他维度也在发生着变化,包括情5景、道具、沟通本身的感官参与等等。以不断渗透进生活,成为人类沟通互动必不可少的工具手机为例,以上的变化清晰的衍发着。 1.传统沟通 对沟通的关注来自经典社会学的传统,尽管在二分的传统视野下,这一更为取得微观认同

12、的社会行为依然在两大传统下扮演了重要角色,不论是社会行为的讨论还是对社会结构的诉求。沟通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过程,也是一切社会赖以形成的基础,这一是基本共识。借用社会心理学对社会行为的定义个体或群体对他人或社会所给予的社会刺激的反应,而这个反应反过来又能够成为他人的社会行为的刺激。在这里“刺激”是指来自人或环境的信息作用,而人的社会行为的发生发展本义就是一种广义的信息沟通过程。 (周晓红,2000)因此,著名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萨丕尔辉十分肯定地说:“每一种文化形式和每一社会行为的表现都或明或暗地涉及到沟通。 ” “行为协调的必然性要求在社会范围内进行一定意义上的交往,而如果想把行为有效地协调起

13、来,以便能够满足需求,则又必须进行交往”(S.Kanngiesser,1976)。英文的“沟通”一词(communication)从词源学角度,除可译为沟通之外,还有传播、交流、交际、交往之意,尽管有些差异,但在本原上都涉及信息和行为的交流或曰交换。 (周晓红,2000)沟通与互动交往,在许多社会学家那是两个可以互换的概念,如果要作区分,可以说互动是沟通的广义。已达成共识的是最本源就是指“人际沟通”或“人际交往”,吉登斯就曾经明确指出, “最原初也是最常见的互动状态是面对面的互动”(李康,1999:232)而随着腾尼斯所说的传统社区向现代社会的过渡,沟通的现代性如何体现?再进而是西方学者提到的

14、“消费社会”中的沟通又会何去何从?下文试从手机这一将现代性引向自我从而重构自我体验和身份的装置6对现代性甚至现代之“后”的沟通进行初步剖析。正如王宁所描述的, “尽管血液还是那血液、身体还是那身体,但是被现代性所武装的我们,却再也不是从前的我们了”。既然“现代性通过迷你技术的方式武装着我们”(王宁,2004),那武装后的我们又是如何沟通的呢? 2.嵌入现代性的手机沟通 纵观西方社会学文献,一个核心的论题就是对兴起于西欧并逐渐向全球扩散的现代工业社会的认识和把握。孔德的“三阶段论”、斯宾塞的“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滕尼斯“社区”和“社会”、涂而干的“机械团结”“有机团结”、帕雷托的精英循环论

15、、韦伯的“合理化过程”、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社会”等等,莫不是这些社会学缔造者对“现代性”的凝视。把手机现象放在现代性的背景来分析正是社会学独有视角之一。它为加深和拓宽对沟通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 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手机与现代性的联系,不只是技术作为现代性内容之一这么简单。手机的使用与普及绝不只是科学发展的内在理路所致,也不只是少数好奇的科学家与技术人员在兴趣驱使下造成,而是有其结构的动力。而当今的结构大师吉登斯认为, “在 20 与 21 世纪之交,作为社会学基本问题的现代性(其过去的发展和现时的制度形式)又重新出现了”,他的现代性界定言简意赅:“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 17

16、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 ”(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吉登斯分析了与现代性发展的动力机制密切相关的时空问题、脱域(disembedding)问题和信任问题。吉登斯断言,现代性的这三个方面将促使社会关系在世界范围内的重整和延伸,并维持相距遥远的人之间复杂的互动。 (转引自文军,2004)手机沟通与现代性的内在逻辑不妨借用这“三大动力”来寻找解读路径。 7(1)手机沟通与时空重构 “时空的分离及其不断的重新组合,在这种方式下所产生的社会生活有着精确的时空分离(zoning)”(李康,1999:242-241)。时空的分离在吉登斯那是第一大动力,而手机的沟通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说是手机的原始特点。手机脱胎于固定电话,其发明的初衷就是满足移动通话的需要,这从手机的另一名称中可以窥见一斑:手机。这一特点使“我们的触觉更敏感了,感知距离更远了、眼光更具有渗透力了”。手机“消除了时空距离对我们的束缚,改变了我们和世界的关系,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