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国故”、“国故学”-- 试析三词在清季民初的语义变迁和相互关联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672279 上传时间:2018-05-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国故”、“国故学”-- 试析三词在清季民初的语义变迁和相互关联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学”、“国故”、“国故学”-- 试析三词在清季民初的语义变迁和相互关联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学”、“国故”、“国故学”-- 试析三词在清季民初的语义变迁和相互关联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国学”、“国故”、“国故学”-- 试析三词在清季民初的语义变迁和相互关联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国学”、“国故”、“国故学”-- 试析三词在清季民初的语义变迁和相互关联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国故”、“国故学”-- 试析三词在清季民初的语义变迁和相互关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国故”、“国故学”-- 试析三词在清季民初的语义变迁和相互关联(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国学” 、 “国故” 、 “国故学”- 试析三 词在清季民初的语义变迁和相互关联诚如陈寅恪所指出, “盖一时代之名词,有一时代之界说。其涵义之广狭,随政治社会之变迁而不同,往往巨大之纠纷讹谬,即因兹细故而起,此尤为治史学者所宜审慎也”。清季民初, “国学”、 “国故”、 “国故学”三词曾经一度并行于世,给人们造成了相当混乱。因此,从它们各自缘起和产生语境入手,疏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一、 “国学”的由来与涵义“国学”一词,古已有之。 周礼春官宗伯乐师言:“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礼记学记又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由此可见, “国学”在中

2、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太学相当,二者往往互训。而近代意义上的“国学”,语义则发生了不小的转变。究其来源,20 世纪 20 年代即有论者推断其为舶来品。何炳松曾追寻“国学”二字“从何而来”,但“在中国书中总是查考不出他的来历”,于是他估计“大概是由西文中翻译出来的”,即“支那学(Sinology)”。汪震、王正己也说:“国学这个观念,大约产自外国,英文为Sinology,意为中国的学问。日本有支那学。 ”而曹聚仁在晚年回顾时,更具体阐释说:“国学这一名词,并不是古已有之的。乃是十九世纪西学东渐以后,有些士大夫(精神上的遗老,有如今日海外所谓忠贞之士)只怕国粹给欧风美雨吹掉了,乃要紧紧地

3、保存起来,称之为国学(日本人称之为支那学,欧美人称之为汉学)。到了二十世纪初期,他们就在那儿提倡国学了。 ”由此看来,在此问题上,2近代中国知识界几乎达成了普遍共识。但这种追溯似仅是就“国学”这门学问的起源而言,并未对这一词汇本身如何得名的真实来历细加考辨。颇有意思的是,在日本, “国学”的涵义也经历过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据竹内理三等编日本历史辞典载,日本古代的“国学”乃相对于中央的大学而言,指各国设置的郡司子弟学校,主要传授儒学和医学,在平安后期衰落。两相参照,除级别稍异之外,中日两国这一概念的古代涵义十分接近,显系日本摄取自中国。不过,日本近代之“国学”与此则名同实异,它指的是江户时代兴起

4、的一门学问,主要是对日本的古代典籍进行文献学研究,以探明其固有文化,弘扬日本文化的独特性,由于其旨在与西学、汉学相区别,故以“国学”为名,又称和学、皇学或古学。对于异域学界这一动向,较早的介绍者当是黄遵宪。1887 年,他在日本国志中就指出日本“近世有倡为国学者”。目前所知,国人中最先将近代意义的“国学”一词用于中国者乃梁启超。1902 年秋,他曾经以创办国学报的计划,商诸于黄遵宪,并且商请黄氏“分任其事”。如果说梁氏此番提及“国学”,还仅是作为一个正在酝酿的计划偶见于私人信函;那么,他在数月后所撰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则屡屡径直称之:“近顷悲观者流,见新学小生之吐弃国学,惧国学之从

5、此而消灭。吾不此之惧也。但使外学之输入者果昌,则其间接之影响,必使吾国学别添活气,吾敢断言也。但今日欲使外学之真精神普及于祖国,则当转输之任者,必邃于国学,然后能收其效。此吾所以汲汲欲以国学为我青年劝也。 ”11或许是作为回应,1903 年 2 月, 新民丛报刊登了游学生与国学一文,呼吁在会馆内设立“国学图书馆”,以满足留学生研究国学之需要12。邓实则更在政艺通报上发表了国学保存论13,对3“国学”一词做出了近代意义上的阐释,并于 1905 年初,在上海创立了国学保存会,公开标举“研究国学,保存国粹”为宗旨14。1905 年,江起鹏在国学讲义一书中亦呼吁道:“研究国学,其亦学者所有事焉”15。

6、至于国学巨擘章太炎,也于 1906年 9 月,在东京发起了“国学讲习会”,不久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学振起社。由此可见,诚如有的论者所观察, “国学之名,始自何人,今已无考,然最早出现于光绪末年,可断言也”16。确实,从它见诸报端的频繁程度以及一系列相关团体的纷纷建立来看,到 20 世纪初, “国学”一词已基本实现了语义的转换,并被国人普遍接受和使用。不过,因“国学一名,前既无承”,纯属舶来转借,故“其范围所及,何者应列国学,何者则否,实难判别”17,以至于“此二字虽日日腾于人口,而究之其确诂何若,则几于无人能言之”18。陈独秀就质问道:“国学是什么,我们实在不太明白。当今所谓国学大家,胡适之所

7、长是哲学史,章太炎所长是历史和文字音韵学,罗叔蕴所长是金石考古学,王静庵所长是文学。除这些学问外,我们实在不明白什么是国学?”他由是断言, “国学”这一名词, “就是再审订一百年也未必能得到明确的观念,因为国学本是含混糊涂不成一个名词”19。朱自清也严厉批评说:“我想国学这个名字,实在太含混,绝不便于实际的应用。 ”20曹聚仁则更是因此提出了“轰国学”的主张,他说:“国学无确定之界说,无确定之范围,笼统不着边际,人乃得盗窃而比附之。故为澄清学术界空气计,不能不轰国学。科学之研究,最忌含糊与武断,而国学二字,即为含糊与武断之象征。如之何其可不轰耶?”21此外,何炳松也号召大家起来“推翻乌烟瘴气的

8、国学”,他说:“国学两个字的意义,我总觉得它广泛模糊,界限不清,究竟国学是什么?现在谁能下一个合理的定义?”224尽管如此,自清末发端,到民初风行,仍不断有人尝试对“国学”一词的内涵外延做出各种诠释。概言之,大致可分为广、狭两义。狭义者,多有所别择。如邓实曰:“夫国学者,别乎君学而言之。 ”这便将“国学”与“君学”区分开来23。汪震、王正己则说:“国学为中国固有之学问,盖指我国欧学东来以前之学也。 ”24这显然是将“国学”的下限界定在晚清甚至明代中叶西学东渐之前。而柳诒徵也认为:“予对国学之界说,必非佛学及洋学,须从古先圣贤,未受佛学洋学之熏染时讲清,而又包括后来之汉学、宋学,以及今世所讲政治

9、、经济、财政、社会、教育等,始可言国学。 ”25这种界说一方面虽然将“今世”之学列入,可另一方面却又斥佛学于其外。此外,正如蔡尚思所概括, “乃今之学者,或以国学为单指中华民族之结晶思想(曹聚仁),或以国学为中国语言文字学(吴文祺),还有以史学眼光去观察一切的(如章学诚、章太炎等),以及误认国学为单指国文(其人甚多不易枚举)与中国文学的(海上一般大学多以中国文学系为国学系)”26。当时的狭义诠释确实可谓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侧重史学者如顾颉刚,便强调“国学”也就是历史, “是中国的历史,是历史科学中的中国的一部分”27。至于注重国文者,则也不遑多让,纷纷迳称“国学者,国文学而已”28。 与此同时

10、,更多的学人和团体则是从广义的视角来理解“国学”。譬如,章太炎在日本主持国学讲习会,所讲的主要是“一,中国语言文字制作之原;一,典章制度所以设施之旨趣;一,古来人物事迹之可为法式者”29。 民报之“国学振起社广告”且云:“本社为振起国学、发扬国光而设,间月发行讲义,全年六册,其内容共分六种:(一)诸子学;(二)文史学;(三)制度学;(四)内典学;(五)宋明理学;(六)中国历史。”30授课的内容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亦自我定位:“凡研究中国文学、历史、哲学之一种专门知识者属之。 ”31而清华研究院5章程也规定:“先设国学一科,其内容约为中国语言、历史、文学、哲学等”3

11、2。研究院主任吴宓还解释说:“兹所谓国学者,乃指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而言”33,他后来更是阐明:“今宓晓以本院所谓国学,乃取广义,举凡科学之方法,西人治汉学之成绩,亦皆在国学正当之范围以内,故如方言学、人种学、梵文等,悉国学也。 ”34这些广义的界定,无疑大大扩充了“国学”的堂庑。除以上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学研究机构之外,当时众多学人也持广义的看法。胡朴安便说:“国学二字,作如何解释?即别于国外输入之学问而言,凡属于中国固有之学问范围以内者,皆曰国学。 ”35郑奠也以为:“愚谓国学之范至广,凡域内固有之学,无间于心与物皆隶焉。 ”36蔡尚思则有感于诸多的狭义观点“皆仅得其一体,而尚未得其大全”,遂

12、强调指出:“国是一国,学是学术,国学便是一国的学术。其在中国,就叫做中国的学术。既然叫做中国的学术,那就无所不包了。既然无所不包,那就无所偏畸了。中国的固有文化,都不能出此国学二字范围外。 ”37总之,在近代中国,关于“国学”的定义,始终是见仁见智、难有定论,以至有论者指出“国学其实并未能确立自身的学术典范,它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一个涵盖宽泛的虚悬名号而已”38。不过,从近代“国学”一词在日本肇始的本义和梁启超的转借义来看,应当承认它最初得名,正在于力图彰显本国固有学术、与外来文化相区别。梁氏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便屡以“国学”一词,与所谓“新学”、 “外学”相对举。所以究其近代涵义

13、,在很大程度上即泛指中国传统学术文化,这一点应当是基本可以肯定的。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在正式开办时就曾明确声明:“本学门设立宗旨,即在整理旧学。 ”39南京高师史地学报在介绍北大国学季刊时也表示:“国学之为名,本难确定其义。在世界地位言之,即中国学。 ”406二、 “国故”一词在近代的引申与“国学”相似, “国故”一词同样古已有之41,而且它在近代也发生了颇大的语义变迁。不过,与近代“国学”涵义纯属舶来转借有所不同,近代的“国故”一词乃是道地国货,它在近代的语义转换,更多的是对传统涵义的引申和拓展。在中国古代, “国故”一词意味着国家遭受的凶、丧、战争等重大变故。 礼记文王世子便说:“凡释奠者,必

14、有合也。有国故则否。 ”清代学者孙希旦礼记集解也引刘敞曰:“有国故者,谓凶、札、师旅也。 ”42到晚清, “国故”又有了一个新的涵义,即“朝掌(章)国故”,用来专指典章制度。如魏源便推崇龚自珍“以六书小学为入门,以周秦诸子、吉金乐石为崖郭,以朝掌国故、世情民隐为质干”43,他同时还揭露科举制度禁锢天下之智慧, “试文衡,试言职,试枢密,无非衡书艺之工敏,声律骈偶之巧丽,罔知朝章国故为何物”44,从而主张“欲综核名实,在士大夫舍楷书帖括,而讨朝章、讨国故始”45。 而最早在近代意义上使用“国故”一词者,当是章太炎。他早在 1903 年身陷西牢作癸卯口中漫笔时,即自命:“国故民纪,绝于余手,是则余

15、之罪也。 ”46在 1907 年8 月与孙仲容书中,他又写道:“方今国故衰微,大雅不作,文武在人,实惟先生是赖。 ”47如果说章氏以上所谓“国故”,在一定程度上仍可理解为“典章制度”,那么他在 1910 年所著国故论衡一书中,则明确地将语言(文字、音韵、训诂)、文学(文学界说、历代散文、诗赋)、诸子学等一并纳入,从而大大引申拓展了“国故”的传统涵义,基本勾勒出近代“国故”一词的涵盖范围。藉其声望,兼之振臂一呼,7“国故”一词很快就被人们所广为接受。如钱玄同在 1910 年便有感于“欧学东渐,济济多士,悉舍国故而新是趋”,遂在教育今语杂志章程上标明:“本杂志以保存国故,振兴学艺,提倡平民普及教育为宗旨。 ”48不过,章氏虽提出“国故”一词,却语焉不详,因此往往为人任意比附49。毛子水就质疑:“什么是国故呢?我们倘若把这个问题问起那些讲国故的人,所得的回答恐怕没有相同的。有些必定说国故就是三纲五常;有些必定说国故就是四书五经;有些必定说学海堂经解是国故;更有些必把骈体文钞古文辞类纂钟鼎款识等东西当作国故。无论这些回答里面,哪些是错,哪些是不错,国故这个名词,没有很清楚很一定的意义,就可从此知道了。 ”50曹聚仁也不由感叹道:“吾人一提及国故,则庞杂纷沓之观念交集于前。若就各观念而一一考订之,则一切观念皆浮泛空虚,枵然无所有焉”,但他人“援用此名,从未计及其实;其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