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综述.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672242 上传时间:2018-05-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综述.(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综述据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索引粗略统计,19961997 年发表的有关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的论文大约有 670 篇左右,涉及了诗赋、散文、小说、文论等各个方面。兹择要予以概述。一、总论这两年发表从宏观角度研究该时期文学的论文约 35 篇。钱志熙论中古文学生命主题的盛衰之变及其社会意识背景论述了中古各时期社会意识中生命观念的交替变化对文学中生命主题的影响,认为中古汉魏六朝时代经历了三种文化类型,即两汉型、魏晋型和南朝型。由两汉社会的以非理性生命观为主流倾向转为魏晋社会的以理性生命观为主流的倾向,促使了个体生命意识的自觉,引发体验自身生命境界的矛盾和激情,使魏晋成为“浓于生命

2、色彩的一个时代”。南朝时,佛教的非理性生命思想全面地被释放出来,并被文人群体普遍接受之后,魏晋式的生命情结被解开,文学中的生命情调因而淡化,甚至消失。 1傅刚论汉魏六朝文体辨析观念的产生与发展梳理了从汉到南朝文体辨析的历史发展,认为文体辨析的学术渊源出自七略、 汉志,汉人已有文体辨析的意识,魏晋时期文体辨析更为明晰而自觉了,南朝时期对纯文学文体辨析的认识更加深刻,更接受了文学的本质。 2何新文从诗赋略到文集录论两汉魏晋南北朝目录的发展,论述此期古代文学目录形成、发展状况,指出文学目录形式多样,成就突出,是综合性图书目录中的主要形式3“文学的自觉”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中长期讨论的一个话题,此期围

3、绕该论题发表了一组文章。张少康论文学的独立和自觉非自魏晋始不同意鲁迅的看法,认为从文学观念的发展演进、专业文人创作的出现和专业文人队伍的形成,多种文学体裁在汉代的发展和成熟,汉代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2特点等方面看,文学的独立和自觉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它从战国后期开始初露端倪,到西汉中期已经相当明确。 4刘晟、 韩金良美也撰文对“魏初文学自觉”说提出质疑,认为鲁迅的论说不足为据,张少康的看法也不确切,争论文学的自觉始于何时亦大可不必, “对中国文学史、文学批评史的描述应回到体的范畴上进行”。5李文初则连续撰文认为中国“文学的自觉”始于魏晋,鲁迅的论述并未过时。 6此外,孙明君的建安时代“文的自觉

4、”说再审视对这一问题的滥觞和嬗变作了简略的回溯和描述,并认为建安时代士人心态与文学创作之情势异常复杂,它固然有与魏晋大系统的一致之处,但更有其属于自己的独特内涵与价值。 7二、魏晋诗歌研究 这两年关于魏晋诗歌研究的论文有 250 篇以上,主要集中在建安诗歌研究和陶渊明研究两个热点上。宏观研究方面,李建中魏晋文学的人格生成用人格心理学的方法解读魏晋文学,试图展示魏晋文学的心路历程。 8王力坚西晋文学与建安文学承传关系论认为这两个时期的文学有一脉相承关系, “不仅是相似的时代特征与社会风尚等因素对文人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西晋文人继承并发展了建安以来的文学观念与审美意识。 ”9钱志熙魏晋“杂诗”对魏晋

5、时期的“杂诗”一类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探讨,认为“杂诗”在魏晋时期是一个独立的诗歌种类,它是魏晋文人抒情诗的代表性作品,比较充分地实现了自觉的抒情,虽名为“杂”,却体现了纯诗的精神。 10关于建安文学,刘刚论建安诗风的时代性转换从时代、政局及文化环境对诗歌创作的影响方面论述了建安前后期诗风的转变情况11;汪春泓颍川区域风习与建安文学则从地域风习的角度探讨了建安文学形成的原因,认为颍川之士荀或、锺繇等代表的新思维对于建安文学有很大的影响。 12孙明君论曹操对原始儒学3精神的诗化认为曹操的诗歌第一次把原始儒学的天下意识与忧患意识注入诗的创作,开创了悲壮雄健的诗风和阔大雄奇的意境,从而使标志着中华民族

6、理性觉醒的原始儒学精神转化为具有动天地、感鬼神之艺术魅力的诗篇,为中国诗史开一坦途。 13缪军走向心灵曹植杂诗小议指出,由于曹植生活环境、思想及感情变化,其诗表达方式由外向表现走向内心展示,由群体走向孤独,其作品充溢着内在的热情,富有生气和力度;曹植的悲剧是门阀制度严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居于社会下层知识分子的普遍悲剧,因此杂诗所表现的,不仅是他个人的心声,也成为后代诗人的共同主题。 14这两年对于正始名士的研究,重在从思想、文化和人格的角度进行论述,没有大的突破。西晋文学也是研究的薄弱环节,但曹道衡陆机的思想及其诗歌对陆机的思想品格和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和论述,认为陆机在入晋之后,

7、心理上与晋室的隔阂是次要的,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政局的稳定面前,他能够放弃成见,顾全大局,为晋朝效忠;陆机为司马颖尽力虽有过失,但不能说他是“倾仄”或“犯顺”。陆机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他在文学史上的成就,大抵自晋迄隋,多数人持赞扬态度,但宋以后,批评意见占了上风,这有其时代原因,不能因而忽视陆机诗歌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15柏松潘岳:在超越与沉沦之间对潘岳的人生轨迹作了描述,认为他在超脱与沉沦中的挣扎带有一种毁灭性的意味,而他的所作所为却被烙上了深深的时代的印痕。 16张晓林由自卑到超越的心灵历程论左思的创作认为仅从社会学去分析左思,难以真正理解他的创作,更难以探出其杰出艺术成就的原

8、因,文章试图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去探明形成左思的性格和对世界的感受方式,他的审美趣味和文学成就,以及他对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独特领悟的直接原因。 174对于东晋文学的研究,(陶渊明之外)有三篇文章较为突出,一是曹道衡试论东晋文学的几个问题,作者在文章中不无感慨地说:“如果我们不想割断历史而是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文学的演化过程,那么,对于东晋这样一个历史阶级的文学,也应该适当予以注意。 ”文章征引大量的材料,说明“东晋不仅是一个民族大迁徙和南北分裂的时代,也是一个各民族和南北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时代”, “南北士族之间由矛盾而日趋溶合”,深深影响了文学的发展;东晋文学的变迁“不光表现在形式方面,更主要

9、的应该说是在内容方面。文学内容的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思想界的变化。 ”文中还指出,东晋一代的山水散文已很盛行,而东晋的道教诗“和玄言诗一样,都是山水诗出现的先河”。 18二是胡大雷玄言诗的魅力及魅力的失落,文章认为, “玄理与论辩玄理而产生的玄远超迈和面对美好自然心中的感发,此二者的相互融合构成了玄言诗的魅力”,玄言诗作者为了从诗中概括出哲理来,就不能让自然景物有太多的特殊性和具体性, “如何在不违背普遍性的同时而突出某方面的特殊性,就成为玄言诗实现魅力的关键”。但是, “在玄言诗中,主人公摆脱了情的束缚而进入理的领域翱翔”, “把人生各种各样的情感全以淡泊中和、逍遥自在的玄理内容来矫正”,这

10、种“消失了人生道路的各种各样的情感而达到淡泊中和境地的诗”,就必然地流于“淡乎寡味”,失落其魅力了。 19三是王力坚山水以形媚道论东晋诗中的山水描写,文章认为“东晋人玄览山水以悟道,虽然有理性思辨的意义,却要通过流目四瞩的感性直观手段才能实现”, “诗人对山水之形的直观描摹以及媚的感性表现,确实使清新秀丽的景物描写,构成了诗中独立自足的美感意象。 ”东晋诗坛对山水声色描写的倾向日益显著,而个人情感的抒发,则相对地较为淡薄, “在这个意义上说,刘宋山水诗的性情渐隐在东晋诗中已表现得相当突出;东晋诗重山水之形与景物之色的描写,则肇始了文贵形似、声色大开的5南朝山水诗创作;而谢灵运的山水诗,更是在对

11、山水以形媚道传统的直接继承与革新中,得到发展与繁盛。 ”20这三篇文章都从宏观把握的角度对东晋诗的特色和文学史地位作了深刻阐述。陶渊明研究历来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的重头戏,这两年发表的有关陶渊明研究的文章在 125 篇以上,涉及到渊明其人其文及陶学研究的各个方面。以下几篇文章尤为突出。袁行霈陶渊明享年考辨对长期以来聚讼纷纭的陶渊明享年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考辨,文章首先指出,对于这一问题应有严谨的方法,主要包括对于相关的资料作通盘考察,不以偏盖全;并进行分级,不以次易主;对于陶渊明的作品以各宋本为主,并以准确理解为基础。文章由这一思想方法入手,对于内外资料详按细察,结论曰:“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出发,对

12、其重要性加以区别,结合版本校勘,进行通盘考察,所得出的最为圆满通达的结论就是陶渊明享年 76 岁,生于晋穆帝永和八年壬子(352),卒子宋文帝元嘉四年丁卯(427)。 ”21张可礼陶渊明的文艺思想论述了陶渊明文艺思想的特色及其文学史地位。文章认为,陶渊明文艺思想的主要倾向属于“非功利说”,他强调文艺以示志抒情,重视文艺的娱乐作用,把自然作为文艺理想;他“对外在的景物,往往是持有一种既留心又无心的超然态度。在陶渊明那里,作为主观的情志和作为客观的景物,不是简单的单向流动,而是双向感触,互相交融”;“陶渊明在认识上对言志抒情的重视和在创作实践上的表现,突出的是示己志,是抒个人之情,表现的是他自己的

13、鲜明的个性”;他“在思想上对文艺的娱乐作用的重视,特别是他的文艺实践,第一次打破了以悲慷伤感为基调的格局,使文艺的娱乐作用第一次比较完美地得到了显现,也使娱乐的主题,在文坛艺苑上开始占有一席之地”。 22李建中试论陶渊明的人格精神认为,陶渊明的独特的魅力,是他对人生意义的终极追问,以及在此追问中所建构的新的人格范型;而正是南山的自然、真率与冲淡、虚静,铸成陶潜诗歌永远的神韵。陶渊明的6人格精神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采菊东篱,躬耕南山”的生存方式,与“质性自然,任真自得”的人格理想,在诗性与神美的层面,达到了完满的契合;二是借“形、影、神”之间的人格对话消释人格主体“营营以惜生”之苦,将大钧之力

14、、大化之功融入南山人格;三是兼用儒道之生死观,建构“乘化以归尽”的生命意识,使人格在生死之思中得到升华。 23顾农前期陶渊明的双重人格则从陶渊明的诗文和生活经历出发。指出陶渊明有他“真”和“拙”的一面, “但他同时还有不真不拙的一面,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 “陶渊明自正式归隐后思想上进入了新的境界,人格趋于成熟单一,虽有若干内在的矛盾,但与他先前那种相当典型的双重人格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24这几篇文章或以考辨精细见长,或发人之未发,是此间陶渊明研究的有力文章。三、南北朝诗歌研究这两年发表有关南北朝诗歌的文章约 85 篇,以论述山水诗和宫体诗者为多。关于山水诗,木公山水诗兴起原因新探从道

15、教对山水诗影响的角度,探讨了山水诗兴起的原因,文章指出道教徒最早自觉进入山林并赋予山水以新的意义,道士的山林活动引起了文人对山水的重视;文章考察了当时许多著名文人与道教的密切关系及其各种各样的山林生活经历,认为这引起了山水文学的产生,而山水诗中养生游仙的“道味”也反证了山 7k 诗兴起与道教的关系。 25李炳海庐山净土法门与晋宋之际的山水诗画和慧远的净土信仰与谢灵运的山水诗则从谢灵运与慧远关系入手,把南朝的山水诗和庐山净土法门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揭示二者之间的亲缘关系。前文认为,从东晋后期,影响名士们游览山水的思潮已经发生变化,玄学不再居于支配地位,它被正在兴起的中土佛教所取代,谢灵运不仅是以名

16、士的身份写山水诗,而且还用庐山净土法门的观念、理想及思维模式来审视自己的观照对象,并用诗歌加以表现。其文章还指出, “东晋刘宋之际主要有四类诗值得7注意,它们是玄言诗、田园诗、佛理诗、山水诗”, “从思想倾向上看,玄言诗、田园诗是同类,属于道家;佛理诗、山水诗归入另一类,属于佛家。从作品风格看,玄言诗和佛理诗相近,都是大谈玄理,淡乎寡味;田园诗和山水诗类似,多写自然风光,饶有情趣。 ”后文具体考察了谢灵运的山水诗与慧远的净土信仰的关系,认为谢灵运山水诗中表现的“赏心感受”、 “大顿悟境界”和“定慧观”等都受了慧远净土信仰的影响。 26朱起予论谢(左月右兆)的山水诗将谢(左月右兆)的山水诗放在六朝田园山水诗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通过与陶渊明、谢灵运、鲍照等人诗作的对比,揭示谢(左月右兆)山水诗的意蕴特色,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