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671703 上传时间:2018-05-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江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摘要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江西省义务教育发展水平近年来逐步提高。经过十几年的改革与发展,江西省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开始由基本普及向高水平、高质量巩固提高阶段转变,发展质量和水平得以不断提高。但江西省义务教育发展的整体实力还不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区域差异”、 “城乡差异”、 “校际差异”。因此,对江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展开系统研究,将有利于总结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对中部地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鲜明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中部地区;江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江西省义务教育

2、发展水平近年来逐步提高。经过十几年的改革与发展,江西省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开始由基本普及向高水平、高质量巩固提高阶段转变,发展质量和水平得以不断提高。但是,江西省义务教育发展的整体实力还不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区域差异”、 “城乡差异”、 “校际差异”。因此,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江西省“十一五”教育工作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一、江西省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义务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 1升学率和辍学率 江西义务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最为直观地表现在赣南、赣西北、赣东三个区域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从 2006 年的江西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发2现,江

3、西分区域小学一级教育毛入学率,赣南、赣西北、赣东差异不大,小学入学率普遍达到 100。但分区域初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开始出现差异,主要是赣南与赣西北的差异。其中,赣州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 8727,其他地区普遍在 97以上,赣西北的新余市甚至达到了 100。江西分区域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差异明显,赣南、赣东、赣西北三个区域之间均相差 20 个百分点左右。在控制辍学率上,全省基本上达到了国家控制在 3以内的要求。但有些地区如宜春市初中辍学率仍在 5以上,特别是农村初中生和城市薄弱学校初中生的辍学问题依然比较严重。2004 年 9 月至 2005 年 9 月,全市共流失初中生千余人。 2

4、教育经费 2001 年江西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平均预算内生均拨款仅为小学 52 元、初中为11.2 元,全省有近 30 个县财政预算内安排的生均公用经费在 1 元以下,有 10 个县财政预算内没有安排公用经费。这些主要是以赣南、赣东一些贫困县为主。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几年省财政在核定预算内安排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方面积极努力,逐步提高。2005 年,全省农村中小学财政预算内安排的公用经费标准已经达到小学生均 40 元,初中生均 60 元,其中贫困地区“一费制”生均财政拨款小学达到 60 元、初中达到 80 元的标准,确保了义务教育学校的正常运转需要。但赣南、赣西北、赣东三类地区在中小学生均教育经费

5、、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上的差距同样显著。 3教师水平 江西省东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学历总体均相差二十个百分点左右。高中扩招后,高中教师普遍缺乏。据测算,到 2005 年,高中阶段适龄人口将达到 247 万人,以 60的毛入学率计算,在校生数要达到 148 万。按省颁“县镇”类编制标准生师3比 14.6:1 计,需高中专职教师约 10 万人。目前缺口较大,而且高中老师学历达标率全省平均只有 76.14,其中低于 50的县区有 47 个,最低的(资溪县)仅有19.5,而且每年有相当数量的骨干教师流向发达地区。普通学校,尤其是赣南等偏远薄弱学校成了人才流失的重灾区。 (二)义务教育发

6、展的城乡差异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更为明显地滞后于城市义务教育的发展,城乡之间教育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城乡差异是区域差异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赣南、赣东、赣西北的教育差异,从根本上说,是农村教育的差异,城镇和县城教育差异并不明显。近年来,虽然江西省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但城乡教育的差距仍然没能有效缩小。从江西的情况来看,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力量的断裂 2001 年,江西省城市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超过 92,而农村这一比例不到 85,城市比农村高出将近 8 个百分点;同时,城市小学教师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也超过农村 20 个百分点。虽然农村已逐步

7、取消了民办教师,但代课教师仍然普遍存在。2001 年农村初中代课教师有 65005 人,占全部专任教师的 4;农村小学代课教师为 515394 人,占全部专任教师的 13.6。不仅如此,由于农村教师的工资难以保证全额发放,许多农村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整个农村教师队伍很不稳定。 2城乡义务教育机会的断裂 在城市,小学和初中阶段教育机会充分,近 100的儿童都能进入小学和初中学习。与农村小学辍学率相比,农村初中辍学率更加突出。其中多数集中在农村贫困地区。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三级教育的升学率分别从 90、60、20迅4速提高到 99.64、99.45 和 62.02,但是城市和农村的

8、差距依然明显。城市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升入初中的比例已经达到 98以上,而农村还有 10左右的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或不愿升入初中。2001 年,全省初中的升学率平均为 53,但城市里的初中升学率达 7090,有些城市的初中升学率达100,而农村的初中升学率是 3040。 3城乡居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断裂 目前江西农民受教育情况是国民中最差的。据 2001 年全省农村住户调查: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 42.62,比上年同期下降 1.12 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的 占 46.87,增加 1.89 个百分点;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 10.52,下降 0.78 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近 9 成的

9、农村劳动力仅受过初等以下教育,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且低素质的劳动力比重比上年同期上升 0.78 个百分点。 4教育保障不力 “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有待巩固和完善,以投人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农村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有待建立。目前,全省仅有少部分县将农村教育经费与乡镇财政脱钩,实施了真正意义上的以县统筹管理为主,大部分县仍将农村教育经费与乡镇财政挂钩,甚至少数县将教师工资下拨到乡镇财政,由乡镇财政拨到教师在银行的户头。上级给予教育的转移支付资金也是直接划拨到乡财政,导致这部分资金的使用难以到位,被乡镇挪用的为数不少。据有关资料反映,前几年,江西各地均有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但是,据分析,所拖欠

10、部分的 95以上是属于农村教师的。这种情况造成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缓慢,中小学教师合理配置困难,阻碍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效益的提高。 5教育投入不足 农村教育的投资体系难以运转。按现行的教育经费负担体系来看,当地较为贫困的乡镇财政负担着农村绝大多数的教育经费。贫困的乡镇财政根本无力独自进5行公共产品投入。从江西省 2002 年及 2003 年教育经费和教育投资规模比较来看,增长在全国范围内属中下水平,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必然使农村教育的质量难以保障。按照国家规定,江西省贫困地区农村学校的“一费制”标准:小学每生每学期 95元;初中每生每学期 155 元。省、市财政增加了补助,但总体上学校运行

11、依然困难,办学条件难以改善,与教学配套的设施设备匮乏,很多课程无法开设,配备的微机因为付不起电费而成为摆设。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这类地区的学校与城市学校之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从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盛连喜教授对我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数字来看,如果把教育投入分为四个层次,江西省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排在最后一个层次,只达到北京市、上海市的公用经费的 110。这说明与其他省相比,江西省义务教育是在低水平的教育投入上发展。 (三)义务教育发展的校际差异 义务教育的城乡、地区差异容易被人们注意,但校际差异容易被人们忽视。其实不同学校教育之间的均衡发展,同样是教

12、育政策值得关注的问题。有重点地办好一些学校是我国教育的一贯政策。这对于集中有限资源确保优秀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历史性作用。但义务教育校际差距过大势必影响到义务教育发展的成效。义务教育校际差距过大可以从多个方面体现出来。总体来说,义务教育阶段同一地区的公办学校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在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表现尤为明显。学校之间发展水平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在硬件上主要表现为建筑面积、专业教室、医疗生活设施和藏书量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软件上表现为师资水平、生源、财源、教学质量和社会声望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三、推进江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6(一)倡导公平的教育资源配置理念,

13、建立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要实现江西省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政府要再度审视自己的教育理念,重建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平等的原则,从纠正以往的教育资源配置观念人手,形成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设计适合江西省省情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政策。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办好基础教育,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资源的效益,其有效方式是资源配置向弱势地区和群体倾斜。缩小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群体之间的获得合理使用教育资源机会的差异,尽量淡化受教育者由于进人不同学校或处于木同地区而形成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 (二)健全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加快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保障义务教育持续健康

14、发展 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职责,但首先是政府的责任。在制定教育发展的战略时必须要有前瞻性和综合性,全面考虑义务教育发展目标,受教育人口变化趋势以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一系列因素,寻找其间的平衡点,促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重点要完善“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县级政府必须在促进教育资源区域内承担合理分配的主要责任。 (三)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可以借鉴国外普及义务教育的经验,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采取经常性的轮换制度,既有城乡间的轮换,又有不同学校间的轮换。通过教师轮换制度,实施政府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调控。同时,还必须重视义务教

15、育阶段教师培训工作,特别是对薄弱学校的师资要加大培训力度,建立机制保障经费。可以采取“走7出去”,把薄弱教师送到优质学校去培训;或“请进来”,请优质学校的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传经送宝等方式,让教师之间结成师徒关系,使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对口帮扶。通过智力资源共享,来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四)积极推进薄弱学校改造工程,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义务教育的整体实力 江西地域广大,初中学校遍布广大农村,存在不少薄弱学校。目前这些薄弱学校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教学质量相对较差,在普通高中尤其是教育资源较好的高中择优录取的形势下,薄弱学校处于竞争劣势。为了扶助薄弱学校的发展,从2007 年开始,江西省逐步推广将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的招生制度。采取均衡招生的办法,有利于帮助薄弱学校改变生源落后状况,从而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 (五)大力开发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 利用现代教育网络建设丰富的教育资源库,借助现代化的信息平台,缩短地域之间、强校与弱校之间的差距,促使所有的学校不受当地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限制,弥补薄弱师资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