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道德教育的道德属性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671636 上传时间:2018-05-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道德教育的道德属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试论道德教育的道德属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试论道德教育的道德属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道德教育的道德属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道德教育的道德属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试论道德教育的道德属性论文摘要:道德教育是一种教人如何做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人的德性和铸造人的灵魂的精神生产工程。其本体功能是培养人的德性。然而,在现实的道德教育实践中,道德教育表现出一些非道德性的思想和行为。还原道德教育的道德属性,是道德教育的本真归宿。 论文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性非道德性 道德教育是引导人们逐步掌握社会道德规范、履行道德义务以形成高尚道德品质的教育。道德教育的道德性,理应是其本质属性。然而,在实际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应然与实然却存在相悖,道德教育不具有道德性的思想和行为时有发生,甚至违背道德性和反道德的教育现象也会出现,这应引起我们关注。 一、道德与道德教育的本质 道德

2、是指“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是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英语的道德是“morality”,意为“standards,winciplesofgoodbehaviors”,是指涉及善行的标准和原则。我们可从四个方面理解:第一,道德是一种精神,是在人们的社会生产与生活实践中产生、形成的,又是人们的生活准则,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统一”;第二,道德“是一种直接指向人的行为实践的精神意识”第三,道德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主体满足自身需要的价值追求,它关注的是人的价值、地位、生命意义、理想选择等问题;第四,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主要调节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

3、、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之符合社会的价值需要,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道德教育作为人的德性形成的必要途径,是以社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教育人们,调整社会生活中人我、群我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物我关系的道德准则和2规范的教育,是调整社会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教育。道德教育的根本功能是“育德”,它通过传递社会道德文化,延续人类道德生活,塑造人的德性人格,创造新的人类道德文化和道德生活,使人类在更高的层次上获得更充分更自由的发展。 从学理上讲,道德教育必然具有道德性,这是由道德教育的本体功能即培养人的德性的内在规定决定的。教育与道德是一对孪生兄弟。陈桂生教授通过对教育概念的考察,

4、指出:“教育从来同使人向善相关,它是一个规范词,而教是一个中性的动词,为描述词。 ”黄向阳博士从语言、逻辑与事实的角度对“教育”进行系统探讨,得出“德育(道德教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 从教育的词源本义来说,教育主要是指道德教育。 中庸上说:“修道之谓教。 ”荀况认为:“以善先人者谓教。 ”被誉为中国第一本教育著作的学记上说:“教也者,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 ”许慎在其所著的说文解字中对教育的解释较为完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育,养子使作善也” 二、道德教育中非道德性现象的现实透视 道德教育必然具有道德性,这是道德教育的应然命题。然而,在现实的道德教育情形中,却存在着与道德教育的道德性

5、相违背的情况,这就是道德教育的非道德行为。道德教育内容政治化和无限泛化。在我国社会现实中,道德教育之所以拥有无比的权威和巨大的力量,并不是人们的道德良知和社会道德舆论发挥作用的结果,而是因为道德教育背后强有力的国家政治权力。社会和学校借助政治权力维护道德教育的权威性,同时又使大量的非道德性因素介入。其结果稀释了道德教育中的伦理道德因素,最后造就了一种空有其表而无其实的虚假的道德。道德教育内容的泛化实质上是道德教育的非道德化,政治化了的道德教育实际上已经走出了道德教育的范畴,它不是教授道德,而是教授道德范畴之外的政治。 3道德教育活动忽视人性的培养。我们的道德教育在其价值定位上更多是强调社会价值

6、、外在价值和工具价值,而对个体价值、内在价值关注不够,甚至忽视人性的培养,遮蔽了道德教育自身所内蕴的人文关怀。忽视人性的道德教育实为非道德的教育。道德教育活动忽视学生个体的存在,漠视人的需要与体验。中国的传统道德文化以社会为本位、群体为本位,这势必造成一种“无我”的文化。它使国人接受了“我们”这个复数人称代词,忘却了“我”这个单数人称代词。梁漱溟曾说:“中国文化最大之偏失,就在个人永不被发现这一点上。一个人简直没有站在自己立场说话的机会,多少感情要求被压抑,被抹杀。 ”我们的道德教育无限夸大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忽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把道德教育过程搞成命令式、强制式的单向灌输过程,忽

7、视受教育者需要和内心体验,严重挫伤受教育者道德修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做法缺乏令学生心悦诚服的说服力,也不能使学生从优良行为的奖励中获得成功的愉快和动力。道德要求很难内化成学生自身的道德需要,甚至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 道德教育方式缺乏理性和人道。道德教育方法和方式的非道德性,即注重理论的灌输和说教而忽略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注重社会要求而忽略学生的需要和可接受性,用固定的教条教育学生,用奖惩和权威驯服学生,用指令式、强令式纠错的教育方式压服学生,以学生是否服从为标准来评定学生品德的高低等等。这些方式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窒息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为不道德的行为!尤其是道德教

8、育中的体罚和心理惩罚,更是不人道、不理性。例如,云南省曲靖市令泽县上村中学学生张立波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被罚站;又因其在罚站时与同学打闹,被教师连掴 12 个耳光,当天晚上 9 时死亡。广西柳州市 29中附小美术教师罚全体学生喝“颜料水”。新疆乌鲁木齐市一所行业所属小学 1 名4三年级女生,因未按时完成作业和请家长到校而被“扒裤示众”。可见,这些行为是何等的不理性、不道德! 三、完善道德教育道德性的策略 道德教育要满足关爱人的道德需要。人的需要是人自身的规定性,它是人的全部活动的原动力。道德需要是人们自觉履行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在要求,是道德教育的基础。人的行为动力是由内因和外因、内在主观需

9、要和外在的客观事物所共同制约和决定的。道德教育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制造一定的适宜的环境,培养学生的道德需要,才能使学生在道德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真正的道德行为。 道德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自然界本无道德,因为有了人,人们为了更好生活,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而创造了道德。道德是为人的,道德教育是人自身发展完善需求的产物,人是道德教育现象发生的根据和基础。我们在进行道德教育时,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这既是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也是道德教育的最终归宿。道德教育的实质就是造就道德主体,造就具有自主道德意识、具有自主道德行为的社会成员。 道德教育要以塑造生活道德主体为宗

10、旨。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以规范和约束为特征,以使儿童服从外在的规范为目的。这种模式的非道德性就在于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它所追求的不是使受教育者积极自觉地去理解、选择、追求道德规范,而是消极地接受和被动地服从。结果,无论他的言谈举止多么符合道德规范和道德精神,也只不过是一个处在他律水平上的被动服从者。 “他的循规蹈矩正是其精神萎靡和感情沉睡的表现。他不过是一具道德上的机器人,只有道德的外壳,却无道德的精神。 ”道德教育要培养真正的“道德人”,就必须把学生从这种精神的奴役中解放出来,培养成为生活道德主体。道德教育所培养的不应该是循规蹈矩、无条5件服从的受训者,而是主体个性的有力促进者,是主体内在精神

11、、内在需要的激发者。学校道德教育的功能不应该迫使儿童服从某种固定的信条,而应该把儿童从压制、束缚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被动地、盲目地接受各种道德灌输转向主动地对现有价值体系、行为规范作独立思考,并在反省、批评性理解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选择。这样的道德教育才符合学生的内在需要,具有感动人的内在力量,才能从根本上实现道德教育发展人、提升人、解放人的最终目的。 道德教育内容要充满人文关怀。道德教育内容应立足于人的精神需要,以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品位、丰富人的心灵世界,借助道德教育内容培养人的伦理情操、完善人的道德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道德教育方式要展现伦理道德要求。道德教育方式要由“强硬的灌输式”转换为平等对话式、互动合作式、生活体验式,体现道德教育的道德性。参加生活实践体验是道德教育的根本方法。 “就传授美德而言,实践比任何理论课程都更加有效,后者只能起到补充性的作用。 ”“价值、态度和美德必须通过实践经历以及榜样和表率的作用才能变成内心的东西。 ”1 缺乏道德实践活动,学生的道德情感无法体验,学生的道德认识无法转化为道德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