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671183 上传时间:2018-05-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摘要】当今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心理障碍、体质下降、近视和肥胖增多、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等。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与行为习惯和经常、主动、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是预防疾病、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措施。【关键词】高校体育;健康教育;问题;对策青少年儿童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后备军”,是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对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教育过程,它关系到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其中,学校的健康教育是重点,而学校体育又是学校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由于儿童少年对事物的认识能力还比较差,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导致的近视、肥胖等疾病到

2、处可见,到了大学依然存在。高校是青少年儿童在校期间学习和教育的最后一“站”,如何培养一个健康的有用之才,是高校教育共同关心的大事,而高校体育的健康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就目前高校大学生存在的一些身心健康问题与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对策作一些探讨。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缺乏健康保健知识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学千篇一律,只注重运动技术的传习和运动水平的达标考核,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的传授,如何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提高生理机能、增强体质、适应社会,可以不闻不问,导致大学生的健康知识、生理、卫生保健等都很缺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由于缺乏健康教育和自我保健常识,学生在运动中的伤害事故时

3、有发生,据统计:大学生运动中的伤害事故,体育课教学中占 15.4%,比赛中占 29.1%,课外活动中占 54.5%。这说明,缺乏健康2教育是导致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和比赛中发生伤害事故的巨大隐患。(二)缺乏体育锻炼,体质呈逐年下降趋势 据许多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在心、肺(肺活量平均下降幅度在 406582ml)功能、以及上肢力量(引体向上下降幅度在 2.572.66 次之间)、速度(50 m 跑平均下降幅度在 0. 260. 59 s 之间)、耐力(男 1 000m,女 800 m 也大幅度降低,平均降低 18. 2523. 61 s)、爆发力、柔韧性等素质都有继续出现下降的趋势,这与学校体育教育

4、不足有很大关系,同时,与家庭、个人和社会环境有关,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三)近视、肥胖有增无减 2002 年我国监测结果显示4: 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小学生为26.96%;初中生为 53.43%;高中生为 72.8%;大学生为 77.95%,出现年龄越大近视越多的现象。而肥胖学生的人数也明显增多,根据 2002 年监测结果显示:学生中的肥胖检出率,在 2000 年比 1995 年上升的基础上,继续上升。其中,718 岁城市男生由 3.98%(1995 年)上升为 8.86%(2000 年)和 11.50%(2002 年); 城市女生由 3.46%(1995 年)上升为 5.60%

5、(2000 年)和 7.74%(2002 年);乡村男生由0.9%(1995 年)上升为 2.74%(2000 年)和 4.48%(2002 年);乡村女生由1.97%(1995 年)上升为 2.43%(2000 年)和 4.27%(2002 年)。从以上调查结果看,很显然肥胖大学生的人数也会明显增多。目前,超重及肥胖已成为城市青少年学生的重要健康问题。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危害包括: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损伤心肺功能,青少年肥胖症常伴有高脂血症和脂肪肝;肥胖对青少年的血压、脉搏、血清脂肪酸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于 1998 年就将肥胖确定是一种疾病,目前,肥胖的治愈在医学界仍然是

6、一个世界级的难题,对待肥胖问题3的关键还是在于预防,而合理膳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是预防和控制肥胖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四)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每年从新生入校开始到期末体育考试就可以发现体弱病残的学生有增无减,一是运动性疾病,主要集中在上肢的手指、手腕和下肢的踝、膝关节的扭伤和挫伤;肌肉的拉伤和擦伤等,学生缺乏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久不愈而成运动慢性疾病。二是常见慢性疾病,如乙肝、结核病、贫血等。大学生缺乏人体健康知识,对于某些疾病,或是不理睬,或是束手无策,乱投医用药;也有的大学生由于生活困难导致营养不良的疾病问题。如何做好个人预防、治疗和调理疾病,进行体育保健的健康教育和指导都非常

7、必要。(五)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到处可见 如随地吐痰扔垃圾;睡前刷牙洗脚少,玩电脑晚不睡、早不起;睡懒觉、锻炼少;不做准备活动就运动,运动后就喝(生)水、不做放松活动、不及时洗澡换衣;饭前便后不洗手、经常吃肥肉、不吃蔬菜水果、喜欢吃甜食;不按时就餐、暴饮暴食、或挑食偏食、或为减肥而盲目节食;吸烟饮酒;不使用专用毛巾和茶杯;随意喝生水;瓜果不洗净就吃;不经常洗澡换洗衣服,有病不及时就医等引发的身心健康问题不少,这些现象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综合教育治理。 (六)心理异常不稳定的人数也在上升 目前,大学生面临一系列困扰,如环境和生活条件的不适应;学习和考试的压力;人际关系或异性关系的处理;就业与择业

8、的困惑等,由此诱发的精神紧张、情绪低落不稳定、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孤独感、失落感、忧郁、烦恼等心理障碍问题日渐增多,影响了学习、生活和身体健康。有些学者研究表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约有 10%3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精神疾病和其它心理障碍4已成为大学生退学、休学等中断学业的重要原因。又据统计,高校休、退学的学生中有 50%左右是出于心理疾患,有的学生甚至还走上了绝路。因此,大学生生身心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心理学界乃至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二、高校体育发展对策面对大学生以上主要的身心健康问题,我们不能不去思考。如何对大学生进行疾病的预防、心理障碍的调理、增强身心健康、提高社会

9、适应能力是高校体育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就此问题,下面对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发展对策作一些探讨。(一)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开拓创新 2002 年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使我国大学体育跨入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锐意创新的转型时期。但是在这一时期的改革发展中,一些领导和教师的改革观念还没能转变、更新;一些正确的思想和观念还不能贯彻到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之中,使高校体育教改困难重重、发展滞后。这就迫切需要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一个高度认识的观念上来,统一思想、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解决实际问题。(二)提高体育教师的文化素质 当前,正是我国面向素质教育全面推行体育与健康课程之

10、时,体育与健康教育是新世纪对体育教师的又一新要求。长期以来在以动作技术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下,“重”实践“轻”理论的片面认识普遍存在,特别是对健康教育这一课程还比较缺乏,知识面较狭窄,已不适应现代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如何激励广大体育教师敬业爱业、提高体育与健康的文化素养、以适应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的需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5组织的各种方式方法培养体育教师,提高业务素养(这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体育教师自身要具备自学能力,扩展新的知识(这是主要的)。要善于了解自己缺少什么知识,并能根据体育教育的新要求去独立获取对学生健康教育所需要的保健知识与

11、方法。这样才能使自己具有对新生事物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调查能力;才能去研究新生事物的发展变化,为体育与健康的教育事业,培养出健康的合格人才。(三)构建“健康第一”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 体育课程是学校健康教育的核心部分,构建的好坏,是贯彻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关键。近十年来,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创新教育,尤其是在体育课程改革方面,2002 年教育部又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下称新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下称新标准)。为贯彻实施新纲要和新标准的文件精神,应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我们高校体育改革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并结合各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以

12、及本校场地器材,师资队伍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新体系,以便充分发挥师生的体育特长,发展个性、增强体质、培养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行为习惯、以及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和习惯。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应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 1. 明确学校体育目标和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学校体育的根本目标是:增强体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是无可非义的。而高校体育的课程目标在新纲要中明确指出了五个领域的目标: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多元目标体系。目标明确,有利于改革的正确发展。2. 明确体育课程的基本任务。根据课程目标,其基本任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

13、体质、锻炼心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2)掌握体育健身的基本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体6育运动能力,提高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进行终身锻炼。 (3)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勇敢、顽强的意识品质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陶冶美的情操,培养文明行为。3. 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受教育思想、方针政策的影响和制约,也受学校体育的功能和目标的制约,以及学校场地器材、周围自然环境条件和师资队伍的制约。新纲要的颁布,为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舞台”,健康第一、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就成了学校体育教育的主旋律。体育教学

14、内容的选择与确定,必须符合新纲要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要实现终身体育的终极目标,则需要学生学习终身参加体育锻炼所需的健康意识、知识、技能和行为习惯。因此,应处理好教材的科学性与健身性、文化性与可接受性、民族性与新兴性和娱乐性的关系,处理好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关系。应根据目标、学校、学生、教师和自然环境诸因素,精心选择既有健身价值,又能作为终身运动手段的大量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作为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如篮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毽球、游泳、武术、养生气功、健美(操)、体育舞蹈、舞龙、飞盘高尔夫球、门球、早冰、攀岩、有氧操、跳绳、

15、独轮车、自行车、运动处方等形形色色的运动项目和体育保健科学知识将成为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培养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良好的生活行为,以及终身体育的观念、兴趣、能力和习惯。4. 体育教学评价。应改变以往体育教育评价活动中单纯采用运动成绩终结性评价(统一标准)的方式,要积极采取以人为本、科学客观、求真务实、重在激励的评价方法。从根本上建立全新的体育教学评价指导思想,彻底根除考什么,教什么,练什么,评什么的弊病模式。充分运用评价手段来激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7性,使之经常参与体育活动,有利于改善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一系列问题。(四)改善运动条件,丰富健康内容和形式 学校的运动场地器材是体育与健康教育

16、的基本保证,是贯彻落实学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必备条件。学校领导应加大对体育经费的投入,改善运动条件,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在课内外丰富学生的健康活动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经常自觉锻炼,能有效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调节心理障碍、培养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和饮食习惯;能有效地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同时,改善运动条件,还能防止因客观因素影响而引起的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五)加强管理与监督,注重健康教育效果 管理出人才,监督出效果。根据上述问题,主要抓好三方面的管理与监督工作:1. 加强广泛宣传力度,共同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健康教育是学校的大事,校领导应充分发挥各个部门健康教育的优势,共同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效利用高校的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媒介,宣传身心健康知识;加强心理师资力量,开办心理健康咨询;加强体育健康教育,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以及时的指导和治疗。2. 加强体育教学质量的管理与监督,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教学内容包括体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