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职业与伦理价值重建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670587 上传时间:2018-05-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职业与伦理价值重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社会工作职业与伦理价值重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社会工作职业与伦理价值重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社会工作职业与伦理价值重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职业与伦理价值重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职业与伦理价值重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社会工作职业与伦理价值重建摘要 社会工作职业化是与社会工作的伦理价值密切相关的。从历史发展进程看,社会工作职业的形成,受制于三个基本因素,即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伦理。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中的伦理价值体系问题是影响社会工作职业化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提出了“文化整合”,重建有我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价值伦理体系的基本原则和方向。 关键词 社会工作职业;伦理价值观;重建 社会工作(Social Work)作为一种职业助人活动,产生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西方,目前已形成了特定的专业领域和分工明确的社会职业。从历史发展进程看,社会工作职业的形成,受制于三个基本因素,即职业知识

2、、职业技能和职业伦理。由于社会工作职业的特殊性,在三者中,职业伦理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称为该职业发展的“生命线”。可以说,职业伦理价值一直是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巨大力量,随着人们伦理价值的变化,社会工作职业也不断发展变化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一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职业助人活动是一门十分重视价值的学科,同时,社会工作又是一门道德色彩非常浓厚的职业。我们可以从中西方有关学者具有代表性的关于社会工作的定义中了解到。联合国 1960 年出版的国家社会服务计划的发展一书中指出:“社会工作是运用个人潜能与社会资源以协助个人调适环境的一种方法和技术。社会工作是一种活动,用以帮助个人与其社会环境

3、获得更好的相互协2调。 ”美国 1972 年出版的世界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的表述是:“社会工作的职能是在帮助人们适应社会和改善社会制度。 ”美国的佛兰德在 1961 年出版的社会福利导论中指出:“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是一种助人过程。它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在人际关系中协助个人或群体,以获致社会和个人的满足与自立。 ”1我国的学者有如下表述:“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2“社会工作是以特定的文化传统与社会制度为背景,以特定社会服务福利制度和社会政策为依托为有需要的人们提供的职业服务。 ”3“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服务,它建立在科学的知识和人类

4、关系技巧之上,用以帮助个人、群体和社区去获得社会或个人的满足与独立。 ”4从以上关于社会工作的定义中,我们看到,从社会工作的取向、服务对象、工作过程和宗旨来看,都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崇尚专业伦理精神是社会工作职业不同于一般职业的首要特质,中外学者都有明确的主张。我国大陆学者王思斌(2007)认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强烈的助人观念驱动的社会互动,它是一种价值相关的社会互动。 ”5香港学者朱志强(2000)认为:社会工作在本质上应当是一种“道德实践”活动。美国学者 Pumphrey(1959)认为:社会工作是一个“Heavily Value-laden Profession”(满载价值的专业)

5、。现行美国社会工作协会(NASW)伦理守则(1996)修订委员会主席 Reamer 先生(2001 年)声称:价值观和伦理学是社会工作专业的“lifeblood(生命线)。 ”6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起源于英国而蓬勃发展于美国,西方社会工作植根于西方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之中。在西方,早期社会工作者借助了慈爱、怜悯、同情、博爱等思想,这样一些伦理价值支配着社会工作职业的发展。 “新教伦理、人道主义和生活福利观念,成为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深厚基础。 ”7社会工作伦理价值观的3直接理论来源有四个方面:新教伦理观念:平等与天职观念;社会正义理论:关注最少受惠者利益的理论;人道主义哲学:把人当人看和使人成为

6、人的哲学;社会福利思想:福利服务制度化与规范化的思想。8深厚的伦理价值观滋润了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使社会工作者能以一种崇高的使命感从事自己的职业。历史考察表明,社会工作的专业的诞生和发展正是人类自身伦理精神发展的结果,没有人类伦理价值的发展,就没有社会工作职业的产生和在现代社会职业中的位置。 二 就我国而言,产生和发展于西方的社会工作职业,如何适应中国这块土地,如何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并能得到再生、再发展,面临许多方面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工作恢复与发展过程,也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作为一般知识和技术体系,东西方有共同性的东西或者说有普适性的一面,可以

7、为不同国家和民族应用和传播,很少受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的影响,因此,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本土化过程中,有一个方面是不能简单搬来运用的,也不是能迅速扎下根得到广泛认同的,这就是社会工作伦理价值体系。而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似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不仅因为,随着世俗化的影响加剧,社会转型带来的价值真空和价值扭曲,我国社会职业道德价值的重要性日渐淡化,还在于我们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研究的人员在社会工作专业建设中,伦理价值教育往往被忽视,甚至取消。据有的学者对国内 35 所高校的调查,专门开设“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课程的学校只有 4 所,而这一课程真正得以实施的学校只有 2 所。9因此,虽然我国

8、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迅猛,目前全国已有 200 多家大专院校设有社会工作专业,每年有上万毕业生,但是毕业生中真正从事专业社会工作的并不多。据统计,目前广州市有城乡低保对象 13.24 万人,4优抚对象 7.2 万,老年人 99.8 万,另有一批孤残儿童和精神病人,还有 1443 个城市社区和 1146 个农村社区,他们都需要社会服务,广州地区有 5 所大专院校开办有社会工作专业,每年有近千名毕业生。而截止 2006 年底,全市仅有社会服务机构 3889 个,其中具有社会工作专业和相关学历的只有 1718 人。深圳作为社会工作发展较早的地区,也是对社会工作需求较旺的城市,深圳大学 1996 年就

9、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到现在已毕业 600 多名毕业生,但到目前为止,真正在社会工作岗位工作的只有 5 人10。究其原因,存在多方面问题。然而,从中西社会工作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思想渊源的比较来看,树立什么样的社会工作伦理价值观,这种伦理价值观能否为社会接受特别是社会工作人员自身接受,是社会工作者能否安心本职工作,能否有持久动力开展专业助人活动的内在因素。也就是说,社会工作能否在我国真正成为一项独立的专门职业,社会工作这一西方的舶来品能否真正本土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工作伦理价值体系的再构建。 三 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也同基督教伦理有着重要关联。社会工作上世纪初出现在中国沿海

10、一些大城市时很大程度上依赖了具有宗教背景尤其是基督教背景的民间社会救助机构和福利机构的支持。然而,我国新时期发展社会工作,尽管可以动员包括宗教在内的一切力量支持和参与,但是毕竟,我们是在没有基督教伦理作为民族文化底蕴的中国发展社会工作的,开展社会工作伦理价值重建,必须另辟蹊径。这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批判地继承本土价值观的基础上,吸取借鉴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综合当代中国社会文化思潮,建立起有中国特色、有时代特点、有国际视野的社会工作伦理价值,最终发展出既能满足专业需要又能服务于本土社会的专业伦理价值体系。 5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既是一个吸收借鉴的过程,也是一个发展创新的过程。一方面要对传

11、统文化和价值观发展创新,另一方面是对现有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发展创新,在这一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文化整合”。社会工作作为一个助人的专业,其价值的核心是对人及人与人关系的认识和把握。然而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就是仁,也就是关于人的问题,很多人将这种仁的内涵概括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或“仁、义、礼、智、信”等。无论是哪种概括,也无论这种概括中的具体内容怎样,都是对人的关注、思考、理解和探究,都有对人的关怀,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根基,我国社会的福利事业、助人行为才有基础和发展。关注人的发展,增强社会的人文关怀,既是中国文化的传统,也是当今发展中国社会工作的根本要求。然而,这种价值观念和根本要求不能简单

12、地继承。我们说中国文化传统关注人,但是,这是一种轻视个体、强调整体的人文关怀,与西方传统价值观中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关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以及人的权利、自由、平等还有本质区别。西方社会工作强调对人的价值的充分尊重,强调受助人的个别性,这是我国社会工作需要借鉴和重视的。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念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对表达自己需要的方式、希望满足需要的方式、受他人帮助的方式等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和把握特殊的国情和特殊的社会工作接受方式。尤其要注意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中的“集体主义”,虽然其中有压抑个性、忽视自我的方面,然而其整体主义的价值为当代社会工作者开展社

13、区工作和小组工作提供了价值支撑。因为社区工作和小组工作的核心就是增强集体主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借助传统伦理价值观中对群体归属感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弘扬,社会工作者可以更好地激发社区人员和小组人员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从以上分析我们看到,无论是对传统价值观的发展和创新还是对现有社会工6作专业价值观的发展和创新都是一个“文化整合”的过程, “整合”就是改造,没有改造就没有重建。 总之,本土化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根本出路,而这个出路中的最大困难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工作伦理价值体系的构建,这里需要借鉴、吸取西方社会工作伦理价值中有价值的东西。同时,也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中提炼出有助于社会工作发展的积极的

14、东西,更为重要的是中西文化的“整合”,将西方文化和社会工作伦理价值中积极的东西与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工作实践中有价值的东西“整合”,创造出新的有利于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伦理价值体系。因此,立足本土,批判地继承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精髓;面向世界,借鉴和吸收当代西方先进文化;与时俱进,重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工作伦理价值体系,是推动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必然要求。 注释: 1王建军.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思考A.民政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139. 27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44. 3张乐天.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5. 4孙立亚.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18. 5王思斌.社会工作:利他主义的社会互动A.民政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65. 689罗肖泉.践行社会正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10,50-63,323. 10南方日报N.2008-1-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