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研究与开发报告 - 中等职业学校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662451 上传时间:2018-05-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研究与开发报告 - 中等职业学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研究与开发报告 - 中等职业学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研究与开发报告 - 中等职业学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研究与开发报告 - 中等职业学校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研究与开发报告 - 中等职业学校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研究与开发报告 - 中等职业学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研究与开发报告 - 中等职业学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 计计算机控制系算机控制系统统和和应应用能力:具有在信息化社会中工作、学用能力:具有在信息化社会中工作、学习习、生活所必需的、生活所必需的计计算机基本知算机基本知识识;熟;熟练练使用使用电电子子电电气气 CAD 软软件。件。 (4) 掌握掌握电电工基工基础础、 、电电子技子技术术、 、电电机及拖机及拖动动等等 .*电电气运行与控制气运行与控制专业专业教学指教学指导导方案方案研究与开研究与开发报发报告告21 世纪,社会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电气类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当前科技的发展,推动我校电气类专业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对电气类专业的建设进行探索与再认识,了解该专业

2、人才的需求情况,明确专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深化内涵,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电气类人才。我们根据“面向 21 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组建了“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整体改革方案研究”课题组,对我校电类专业教学改革进行了整体研究。一、对中等职业学校电气类专业毕业生调研情况分析“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整体改革方案研究”课题组首先在有关省市的学校进行了一次较大面积的毕业生调研。调研主要在浙江、江苏、广东、重庆、上海、陕西、江西、福建、北京等省市进行,面向 1990 年后电气类专业的中职毕业生。调研涉及面广,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现实意义。(一) 调研的内容及方法此次毕业生调研形式以问卷调查和企业走访方式

3、为主,对毕业生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其当前基本情况的调查和对学校电气类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意见的调查。从毕业生现工作单位、从事岗位、工作和学历变更情况、职业道德表现、工作精神面貌、人际交往能力、合作精神、业务水平、创新能力和继续教育等方面考察了电气类专业毕业生的态度倾向;同时,请其对学校开设的电类专业课程教学进行评价,对学校电类专业未来的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提出意见和建议。企业调研则是与企业界人士就电气类专业的内涵、能力结构、课程改革、人才成长途径、生产一线电气类技术人才的素质、规格及现状进行了探讨。(二) 当前电气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及岗位情况分析1. 各地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情况2各地毕业生就

4、业单位性质分布情况如表 1 所示。表 1 各地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表 (单位:人) 国有集体三资个体其他合计4541567187浙江重庆38 731018480149上海22320125111380陕西1721130177江苏1152339178202江西6216173098广东562811167208合计739143352144231401由表 1 可知,在经济发展不同的地区,尽管同是电气类专业的毕业生,但就业单位性质的比例各不相同。沿海地区,外资引进力度较大,如广东省,在三资企业工作的毕业生人数较多,占 53%左右;而中西部地区,如重庆市,毕业生则大多聚集在国有或集体企业中,约占 56%

5、;浙江省的毕业生大多就职于一些中小型的民营和乡镇企业。这表明随着经济调整,毕业生的就业趋势从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转向国企、三资、私营企业兼而有之。不同性质的就业单位对毕业生的相对要求不一致,由此会影响到学校的专业改革和课程设置,需要研究各种性质的企业对中职学生的不同要求。2. 各地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分布情况电气类专业中职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分布情况如表 2 所示。表 2 各地毕业生就业岗位情况分布表 (单位:人) 技术管理营销操作其他合计浙江1052636119187重庆141001196149上海154743795203803江苏8040205111202陕西713518449177江西391910

6、25598广东926872714208合计555272128372741401百分比40.5%19.46%9.73%25.04%5.27%100%由表 2 反映的情况可知,90 年代以来,电气类中职毕业生的就业以技术和操作岗位为主,共占总体的 65.5%,其中,毕业生从事技术岗位工作的占 40.5%,从事操作岗位的占 25.%;其次是管理类的岗位,占总体的 19.46%。各地均认为中职电气类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技术管理、操作、维护检修及质检管理等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毕业生就业岗位已转为以操作岗位为主。如来自重庆的调查中指出 1996年以前的毕业生较多在企业的供电系统、电气设

7、备管理、运行、维护、安装等部门,但近年来毕业生更多在生产第一线作技术工人。企业到中等职业学校要人主要也是用在生产第一线作技术工人,一般经过 23 年后,其中一部分提升为技术员。因此,本专业中职生应既能担任中等电气技术工作,又能作为技术工人直接从事操作性工作。3. 本专业所覆盖的职业岗位群根据调查材料,中职电气类专业毕业生主要担任的工作为:电气控制设备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安装、调试与维护;电气、电子产品生产现场的设备操作、产品测试和生产管理;工程项目的电气电子设备施工、维护和技术服务;电气电子类产品的营销与售后服务。在调研中,大多数毕业生认为电气类专业在 21 世纪的未来若干年内仍是具有发展

8、前途的专业,并且有较大的需求量。近年来很多企业不断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先进技术,设备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数控加工机床、计算机控制的自动生产线、机电一体化等专用设备的普及,相关就业岗位逐年增加。同时,新兴行业不断出现,对电气类专业毕业生也会4有较大需求量。二、中职电气类专业教育改革面临的新形势(一) 宏观上,应主动适应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新形势1. 21 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21 世纪的人才应该具备较强的国际意识和国际交往能力,具备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2. 我国经济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正

9、在大幅度调整。中职毕业生的就业不再主要集中于国有企业,而是面向各种性质的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毕业生更多流向新兴企业,到小企业工作和自主创业的情况亦愈来愈多。3. 新世纪强调终身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中职教育不再是终结性教育,而应与其他教育形式建立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为与高职高专教育进行衔接提供无障碍通道,增强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4. 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会带来教育方式的变革,信息传播电子网络时代的到来,必然会给我们传统的以书本、黑板为主体媒介的教学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教学的媒体将更加多样化,教学的时间和地点也更加灵活。上述形势的变化对研究中职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产生着重大影响。(二) 中职电气类专

10、业在专业发展和服务方向上的新变化1. 专业的技术发展迅猛。计算机控制技术和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发展使电气控制系统功能更强,技术含量更高,体积更小,使用更便捷。传统技术正在逐步被更新,如继电器控制正在被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所代替;传动装置由直流调速系统为主向交流调速系统为主过渡;控制系统由模拟式向数字式过渡;单机控制向网络控制过渡。电气控制装置向系列化、模块化、小型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机电一体化的设备日趋增多,技术的发展要求学生掌握的技术面更宽,学习新技术的能力更强。2. 本专业的服务面日趋扩大。就业的行业从机械行业为主已扩展到电子仪表、化工医药、轻工、冶金等行业。学生的就业定位更趋明确,在5企业中本专

11、业毕业生大部分将作为电气技术工人,直接从事操作工作,少部分毕业生作为技术员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3. 国家从去年开始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高职生数量大大增加,造成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层次有所下降,高职生占据了部分中职生的位置。同时, “普高热”也给中职带来较大压力,致使中职生源的质量比以往大大下降。4. 高等教育立交桥的建立,使一部分中职生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接受高职高专或普通高等教育。上述形势的变化无一不对我们研究中职的专业教学改革产生着重大、深远的影响。因此,面对这一新形势,有必要对电气类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相应改革,以适应 21 世纪的需要。三、中职电气类专业教学现状及分析1. 专业发

12、展前景和人才需求情况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其适应面广,社会需求量大。几乎在所有工业企业都需要本专业培养的人才。毕业生就业前景较好。近年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电气控制技术发展迅速,应用广泛,工业生产设备也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技术的含量越来越高,将需要更多的电气技术人员和工人。2. 培养目标和定位调查表明,20 世纪 90 年代早期和中期的中职电气类专业毕业生大部分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后期以直接从事操作工作为主。根据这种变化趋势,再结合技术发展和高职教育大发展的形势,我们认为中职电气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由中等电气技术人才改为中等电气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应该根据这一培养目标和部分

13、学生升学的需要考虑专业教学改革的方案。3. 职业道德情况中职的学生一入校,就明确培养目标是“立足基层”、 “服务一线”,因此他们更安心第一线的工作,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在基层6“留得住、用得上、下得去”,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来自浙江的报告中指出企业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首要要求是“吃苦耐劳”;广东省的报告中提出广大学生从自己的工作经历体会到:在校就应给自己正确“定位”,明确“立足基层,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目标,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与创业观点,培养踏实肯干的敬业精神,这样就不会眼高手低,只有在“基层”、“一线”吃得苦,下得去,才能“留得住”,并有所发展与作为。4. 专业教学情况从对毕业生

14、的调查可以看出,各校对电气技术的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教学都非常重视,因而学生在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掌握上都比较扎实。调查中大部分毕业生对自己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表示满意,认为能胜任岗位工作的需要。同时,对大部分工作在第一线毕业生的调查显示,由于电气类专业技术发展很快,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因此相对比较扎实的电工电子等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十分重要。如来自陕西的调查指出,在知识结构方面:57%的毕业生认为技术基础知识很重要。近年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电气控制技术发展迅速,应用广泛,而且各地均不断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其设备也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技术的含量越来越高。调查中发

15、现电气类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传统技术有余,而反映先进技术不足,教学内容和生产实际有脱节的现象。电气类专业的专业课程,特别是主干课程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在教学内容上除旧更新。另外,调查表明,电气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企业已经跨越不同的行业,电专业技术应用背景更发生了大的变化,需要扩大专业的适应面,面向整个工业,包括建筑业甚至农业乃至第三产业。这就对本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5. 实践教学情况本次调查反映,我们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电工、电子、电气控制等基本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电气技术应用能力,能较快适应岗位要求。在对企业的调查中,企业反映毕业生的一个突出优点就是实践动手能力强,7大多

16、数毕业生也反映在校学习时,实践动手能力是其最满意的收获,这是各校都非常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结果。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仍大有发展空间,我们要考虑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改革,尤其是加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它对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岗位适应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同时,我们要努力营造工业现场环境,创造工业现场气氛,建立贴近实际的实训室,在实验、实训的过程中要求人人动手,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6. 外语、计算机教学情况外语、计算机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工具,对电气类专业也不例外。当前毕业生在这两方面的发展很不均衡,一些发展比较快的地区和学校已充分认识到了计算机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和课程安排时增加了教学的时数,学生的应用能力相对较强,已经基本满足生产实践一线的需要;但是,也有一些学校认识不够,还要继续加强。对于外语能力,几乎所有的地区和学校都反映电气类专业的毕业生在外语方面水平较差,不能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大家一致认为要适当提高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注重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7. 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情况在调查中有些毕业生谈到,他们现在存在着思维不够开阔,社交能力较差,综合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