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的目的》有感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647045 上传时间:2018-05-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教育的目的》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读《教育的目的》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读《教育的目的》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教育的目的》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教育的目的》有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读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有感有感这段时间有幸拜读了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的著作教育的目的这本书,内心激起小小的波澜。本书包括了七个章节,教育的目的、教育的节奏、自由和训练的节奏、技术教育及其与科学和文学的关系、古典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数学课程和大学及其作用。我之所以感触很大,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它生动剖析了教育目的的本质,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作为老师,您明白教育的目的吗?活动老,学到老,您明白教育的目的吗?另一方面,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让我自己总结了几点:一、 当前数学教学的目的教

2、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不仅体现国家和社会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而且是教师备课和上课需要明确的首要问题。它决定着一个学期、一个单元、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起着小学数学教学的导向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学目标全面,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与态度并行提出,形成 5 个立体空间的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目标是一个整体,紧密结合,互相支撑。这就要求我在钻研教材设计教案时,不仅要考虑哪些知识需要掌握,哪些能力需要发展,还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去经历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学习与掌握科学的方法。初此以外,我更要思考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实践

3、活动,学生会形成什么样的健康情感;会增强什么样的良好态度;会产生什么样的正确价值观。如此三维全面有机结合,才能构成一节课完整的教学目标。二、 树立终身从教、终身学习的理念从事小学的数学教学工作没有一年的我,对于终身从教或许还是比较遥远的事情,但自己有这个信念就会慢慢树立起来,多看看名师的从教历程,培养“淡漠名利,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心境。教师是充满爱心和责任的化身,拥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感,充满爱心,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渊博的科学知识。一个热爱教育事业、充满爱心和渴求知识的人,才有可能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学校的培养造就下,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才有可能通过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成长为一名杰出的教

4、师。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我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多参加培训活动,多学习、多交流,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三、 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数学新课程改革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

5、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在教学活动中,我应该积极与学生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我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红太阳实验小学:陈莉2013/4/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