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八单元检测试题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8641034 上传时间:2018-05-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八单元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八单元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八单元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八单元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八单元检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八单元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八单元检测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检测试题(时间:45 分钟;满分:100 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中)、2(易)、3(中)开创外交新局面4(易)、5(中)、6(中)两极世界的形成8(中)、9(中)、10(中) 11(中)、12(中)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3(易)、14(易)、15(中)、16(中)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17(中)、18(中)综合7(中)、19(中)、20(中)、 21(中)、22(中)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对应学生用书第 145146 页) 1.1949 年 6 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

2、经验 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 义一边,绝无例外。”新中国在这一外交方针指导下的外交实践有( ) 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参加万隆会议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B. C.D. 解析:A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上坚定地倒向社会主义一边,能体现这一方针的只有 ,故答案为 A。 2.新中国成立后,“对于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我们把他们当做普通侨民对待,不当做外交代表对待”。这体现 的外交原则是( )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一边倒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另起炉灶 解析:D 教材对“另起炉灶”

3、的定义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 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据此应该选择 D。 3.(2012 年江苏检测)据统计,1955 年一年内到中国访问的使者,有来自亚、非、欧、澳、美五大洲的 63 个国家 的 417 个代表团,共 4760 人,比 1954 年增加 64%。这一年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B.“一边倒”政策的实施 C.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 D.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开展 解析:A 1955 年中国代表团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也加深了亚非国 家对中国的了解

4、,促使更多的亚非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故答案为 A。 4.“乒乓外交”所反映的是( ) A.中日邦交正常化 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美两国交往大门的打开 D.中苏关系改善 解析:C “乒乓外交”有利于中美关系的改善,故 A、D 两项错误,而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 1979 年,故 B 项错。 5.下图为“新中国与世界各国建交示意图”,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中美关系正常化B.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C.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D.中国得到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解析:B 题干要求“主要原因”,与新中国建交国家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自身力量的增强。 6.(2011 年石家

5、庄期末)2010 年 12 月 8 日,中国第十批驻利比里亚维和工兵分队拓修的绥德鲁市至科特迪瓦 边境扎威镇的边境道路全线贯通。战区司令莫札梅尔准将指出,中国工兵高标准拓修完成该条道路,不仅极 大改善了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还提高了战区维和部队的机动动力。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主 要特点是( )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重视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 C.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解析:D 中国派遣维和部队到利比里亚维和,表明了中国开展的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故答案为 D。 7.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上取得

6、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维护了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B.1954 年日内瓦会议后中国与许多欧洲国家建交 C.改革开放后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D.中美建交后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解析:A 亚非会议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B 项错误;1972 年中日建交,C 项错误;1971 年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9 年中美正式建交,D 项错误。 8.(2011 年南京期末)下图是“马歇尔计划”的海报,下列说法中对此反映不正确的是( )A.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B.以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其目的是控制西欧国家 D.是为了美国自身利

7、益 解析:B 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经济手段帮助西欧恢复经济,进而控制西欧,以 遏制共产主义,故答案为 B。 9.美国某总统在其回忆录中写到:“我也希望(借此机会)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 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 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的这位总统是( ) A.华盛顿 B.林肯C.杜鲁门 D.尼克松 解析:C 由材料信息判断,他的言论反映了美国要干涉别国内政,由此判断这位总统是杜鲁门。答案为 C。 10.古巴导弹危机是现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大国较量。下列关于此事件

8、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生在两极格局正式确立后 B.全面冷战下的局部“热战” C.苏联核力量弱势下的一次争锋 D.美苏经过谈判结束危机解析:B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于 1962 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该事件最终由美苏双方谈判和平解决并非热 战,故答案为 B。 11.新华社平壤 2010 年 5 月 25 日报道:朝鲜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发言人 25 日在平壤发表讲话,宣布对韩国 的八项措施,称将从现在开始全面冻结朝韩关系,废除朝韩互不侵犯协议,全面停止朝韩合作。造成朝韩关系 紧张的诸多因素中最根本的原因是( ) A.韩国对朝鲜实行“冷战”政策 B.朝鲜半岛长期处于分裂的状态 C.美苏“冷战”

9、局面产生的影响 D.韩国和朝鲜经济发展差距巨大 解析:C 1945 年,美苏两国分别在朝鲜半岛扶持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极格局结束 后,朝韩两国关系时而缓和时而紧张,可见,造成双方关系紧张的诸多因素中,最根本的应是美苏“冷战”所带来 的影响。 12.二战后至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欧洲经济在发展中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割据”状态,没有形成全欧洲的紧密 联系,其主要原因是( ) A.受欧共体集团排外性的影响 B.受欧美各国之间经济竞争加剧的影响 C.受“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对峙的影响 D.受欧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的影响 解析:C “二战后至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

10、,这段时间欧洲被美苏两国所控制,分裂为两派势力,典型地反映在 德国的分裂上,所以主要原因是意识形态对峙的影响。 13.从 20 世纪 70 年代起,西欧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共同政策,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加强政治 联合的组织是( ) A.北约B.华约 C.欧共体 D.不结盟运动 解析:C 注意关键信息“从 20 世纪 70 年代起”、“西欧”、“用一个声音说话”、“加强政治联合”,这个组织就是 欧共体。 14.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两极格局中出现多极化趋势的主要表现是( ) 西欧国家走向联合 日本崛起 中国的振兴 不结盟运动蓬勃发展 A.B. C.D. 解析:A 根据所学知识可

11、知,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加强,并开始摆脱美国控制推行独立 自主的外交政策,正确。20 世纪八十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 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正确。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正确。不结盟运动蓬勃发展,广大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正确。 15.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 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对于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两极格局至今稳定 B.其他力量中心包括日本、中国、欧共体等 C.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指的是苏联解体

12、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已经形成 解析:B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极格局已经解体,故 A 错误。国际力量 的对比变化包含多方面:西欧、日本、第三世界、中国、美苏自身的变化都在其中,故 C 表述错误。D 表述与 史实不符,现在世界格局只是呈现出多极化发展趋势。因此符合题意的只有 B。 16.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提出了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日本提出“日本要运用经济、技术力量, 积极参与构筑国际新秩序。”这体现出( ) A.两极格局被美日欧三足鼎立格局所取代 B.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出现 C.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D.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解析:C 材料表明随

13、着欧洲和日本经济的发展,要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 趋势。17.欧洲联盟成立后,欧盟在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不断提高,这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 A.美国已独霸世界 B.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两极格局瓦解 D.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解析:D 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A、B 两项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欧盟成立于 1993 年而两极格局已于 1991 年 瓦解,排除 C 项,欧盟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提高反映了国际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故答案为 D。 18.有专家认为 2010 年的国际格局是“群龙无首”,这一评价反映的实质是( ) A.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B.

14、“一超多强”局面终结 C.多极化格局形成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解析:D 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逐渐加强。 19.以下两幅图是欧洲某一城市的街景。图一摄于 1961 年 8 月,图二摄于 1989 年 11 月之后。它们分别反映的是( )A.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B.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 C.军事冲突加剧和政权更迭 D.民族矛盾激化和暂时缓解 解析:B 柏林墙的修筑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峙的产物,而柏林墙的拆除则是东欧剧变后,德国统一的前奏。 因此 B 项为正确答案。 20.冷战时期,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性组织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各类国际经济

15、合作组织 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这一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当今世界( ) A.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 D.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解析:B 题干的核心信息是各类国际经济合作组织逐渐取代了原先的军事政治性组织,这从侧面反映了世界 局势的变化,即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对应学生用书第 146148 页) 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风云变化多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4 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 的手,一边向他

16、走去。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二 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二战 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材料三(1)结合国际背景指出福斯特杜勒斯为何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7 分)(2)材料二中美国的“竞争对手”主要有哪些?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7 分) (3)材料三所示图片反映了国际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以后的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6 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可从 20 世纪 50 年代两极格局对峙,美国拒绝承认新中国,中美对抗等方面回答。“一个 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反映了中美关系开始由对抗走向正常化。第(2)问,抓住材料时间“1971 年”并 结合所学可知:欧共体、日本等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