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形势与政策分析 2013年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8637747 上传时间:2018-05-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国际形势与政策分析  2013年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当前国际形势与政策分析  2013年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当前国际形势与政策分析  2013年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当前国际形势与政策分析  2013年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当前国际形势与政策分析  2013年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前国际形势与政策分析 2013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国际形势与政策分析 2013年(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前国际形势与政策分析 2013摘要: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更需要世界。后危机时代的中美新一轮博弈将会出现全面性 和高危性的特点,面对两国关系战略抉择的十字路口,维基解密也难以给出确定的答案, 最终双方将会何去何从?作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博弈的重要平台,金砖四国峰会的影 响是世界性的亦是具有区域决定性的,真金能否经得住错综复杂的世界局势的层层考验, 又能否成功吸纳新的成员扩大自身影响?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欧洲得到了“负翁” 的头衔, “欧洲油桶”利比亚的地缘政治影响似乎也跨出非洲国界直逼欧洲,后金融危机时 代,昔日的贵族是否会一分为二在货币意义上成为“硬欧洲”和“软欧洲”?非洲走 上复兴的

2、道路,取得了蔚为可观的建设成就,但发达国家企图独霸非洲市场,唯恐非洲摆 脱其掌控,非洲能否取得真正的独立,而不是成为大国之间利益博弈的暗箱?一场大地震 致使日本的核泄漏产生了比真正的核爆炸还要深远的影响力,度尽劫波的日本如今仍是 “余震”不断,日本能否强势回归,再次成为世界眼中的重量级选手?回顾2010,杨洁箎一语道破,其鲜明特点是“变革”和“合作” 。在国际金融危机后, 世界经济在曲折中艰难复苏,世界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趋势不断深入,世界经济治 理机制的改革也在不断向前推进,新兴经济体在迅速崛起。因此,世界力量的对比正在向 着渐趋、均衡的方向发展。关键词:国际局势,中美关系,金砖四国,中

3、欧关系,中非关系,中日关系浅谈中美关系岁月漫漫,中美关系一波三折,折射出近百年来国际风云的变幻莫测。两国在摩擦中不 断增进友谊,在竞争中不断强调共赢。在新世纪,在2011,中美关系稳定发展,必将为世 界和谐、平稳,乃至繁荣、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不难发现中美关系正出现着戏剧性的变化回顾历史,20实际上半叶,中国由受到欧美列强的侵略到二战时中美合作共同抵御法 西斯,并最终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可以说,中美关系在这段时间比较甜蜜,特别是 民国政府和美国通力合作,打倒日本法西斯,并收回宝岛台湾,不得不说,正式由于得到 美国的支持,中国才顺利进入联合国并成为五个常任理事国,事实上,根据波茨坦公告

4、的苏美两大阵营划分势力范围,民国政府领导的中国是划分在美国的阵营的,所以才得以 顺利进入联合国五常。当然,抗战后,内战爆发,共产党取代国民党统治中国,蜜月结束,中国共产党领导 下的中国一边倒向社会主义苏联,中美也走上了全面对抗,从太平洋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 峡到朝鲜战争真枪实弹的对抗,可以说中美关系完全跌入低谷,中美谁也没有取得朝鲜战 争的胜利,双方的停战协定意味着朝鲜战争至今只是休战停战而不是结束,从一定意义上 讲,朝韩一直还处在战争中。韩战结束,尼克松上台后,中美关系走向缓和,加上中苏关系恶化,还有乒乓外交, 1972年,尼克松总统实现访华,中美签署上海公报 。此后,卡特总统执政后,中美于

5、1978年12月签署中美建交公报 ,从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实现关系正常化,从而揭开 两国关系史上的新篇章。改革开放和中美关系正常化是同步启动的,而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增添 了强大动力。中美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活跃。 、当然,时至今日,台湾问题、人权问题、民主建设、南海问题等仍旧导致中美之间摩 擦不断,但发展是大势。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是中国政府处理中美 关系的基本政策,然而美国作为全方位的超级大国,以全球事务为己任,奉行能力越大责 任越大,不断干涉各国各地区事务,企图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国际新秩序。History let it be,在现在和

6、可预见的不远的未来,特别是进入奥巴马时代,在“胡 奥会”之后,中美关系又将如何发展呢?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时正是奥巴马竞选的时候,在奥巴马上台之前布什执政的八年期间, 中美关系基本上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说没有问题,大的趋势平稳但小的问题相信大家仍 会记忆犹新。如,布什会见达赖喇嘛,美国也向台湾出售武器,但因为美国的首要任务是 反恐,在这一点上,中美之间永远有着坚定的统一战线,美国亦需要中国的支持来推进反 恐的新步伐。奥巴马上台时,金融危机已经发生并且开始深化,此时中美两国关系开局的时候应该 说还是比较好的。美国觉得最重要的问题是金融稳定和国内就业,美国经济的复兴也需要 开发新能源,还有国内的医疗改

7、革和社会保障问题等等。奥巴马刚接手深陷泥潭的美国,国内一团糟,而要开始做是事情还有很多,而美军在 伊拉克却也深陷泥潭难以自拔,没有完成撤军,此时美国无心去挑动中美关系,更重要的 是此时的美国在许多国际问题和经济和国债问题上需要中国的帮助,因此,精明的奥巴马 刻意回避挑起美国传统上喜欢挑的中国神经。当然,美国不挑事端,不代表美国放弃干涉中国事务,其实无论是奥巴马本人还是希 拉里,均反复强调中美关系对两国而言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希拉里更打破常规,将首 访放在东亚,并将中国作为亚洲之行的重头戏,尽管出现财长盖特纳 “操纵汇率论”及 “买美国货”等风波,但未酿成两国关系的重大事件,中美关系开局良

8、好。随着2011年的到来,随着伊拉克撤军和阿富汗局势好转,美国在西藏问题、双边贸易、 人民币汇率、台湾等问题上表现出一些动作,无论美国做出什么举动的出发点都是国家利 益,美国奉行:保护一个作为自由国家的美国,使其根本制度和价值观免受侵犯;美国利 益遍及全球, “美国利益永远第一” ;美国是西方民主制度的楷模,美国“受上帝之委托, 有责任和义务将美国模式向全球推广” 。所以中美关系不会一帆风顺,但也不会天翻地覆。总之,一个良好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促进亚太 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中美应当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加强对话 和交流,增进互信和合作,相互尊

9、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尽 快推动建立完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中国和金砖四国:一种真正而有条件的伙伴关系“金砖四国(BRIC)”是由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于2001年世纪之交之际提出, 是由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而成。 “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的 发明者高盛公司认为,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都是人口大国、都信奉市场化改革, 并且这四个国家在某一产业上的规模在新兴经济体中都独占鳌头,并且都以很快的经济增 长速度在全球经济体中脱颖而出,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不仅如此, “金砖四国”中每个 国家之间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产业还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如巴西是

10、世界的农业大国,有世界 “原材料的供应地”之称;中国的制造业领先全球,是“世界制造业的工厂” ;印度的软件 业在世界市场中具有显赫的地位,素有“世界办公室”之名;而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 油和天然气出口国,有“世界能源加油站”美誉。因此,我们可以直观的认为:巴西的农业+中国的工业+印度的服务业+俄罗斯的资源=完整的新兴市场。中俄关系英雄所见略同世界上不可能再有两个“大国”像中国与俄罗斯一样靠的如此之近4330KM 的边境 线,62年全方位深层次的建交,外交上都拥有过多位大有作为的领袖,都是在世界大战中 盛产英雄的国度。因此,两国有着根植于历史的大国认同感。俄罗斯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 表示,俄罗斯

11、在最敏感问题上一贯支持中方, “北京的态度就是我的意思” ,其中包括台湾 问题,并打算进一步考虑北京方面的利益。中俄关系总体上是“求同存异,和谐共荣” 。十几年来,中俄加强在政治、经济、人文、 科技、军事等领域的合作。2006年和2007年两年时间,中俄两国在这两个“国家年” 活动 中共举办了500多场活动,加深了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其他领域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 合作,如贸易、投资、能源、科技、环保、地方等领域均取得了长足进展,中国人民对十 分珍惜同中国合作的外国政要好感度随之增加。俄罗斯领导普遍反对世界霸权主义,而作 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不称霸、求和谐这些年,俄罗斯和

12、中国之 间在多数国际问题上持有着相同的立场和看法,如对伊战问题、朝核问题、反恐问题、人 权问题等。尤其突出的是,俄罗斯在车臣问题上,普京总理宁愿冒着与西方决裂的危险也 不允许俄国经受屈辱,宁愿背负专制独裁的恶名也不愿看到分裂主义分子存在。金融危机过后,中俄的合作领域向着多元核心的纵深发展,两国的立场的一致性在国 际能源问题、全球气候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上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但也应当看到, 中俄的之间的摩擦从未中断过。漫长的中俄边境线为两国提供了边贸优势的同时,也为不 法移民提供了便利。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加工厂,能源紧缺,而俄罗斯有着丰沛的能源 但自身制造业成就却不突出,两国有着经济互补的天

13、然性的同时,贸易保护、能源限制、 经济制裁时有发生,毕竟,本国利益永远至上。因此,在两国真正的认同的道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仍需两国来求索。在十一届全 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杨洁箎谈到中俄关系启示,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万事以诚为本,信 为先。相信,两国的未来会本着立足于现实、根植于历史的态度,求同存异,和谐共荣。中印关系两大文明古国历史与现代的博弈世界上也不会有对人类发展进程做出了不可磨灭、会永恒记载于人类文明史册的两大 文明古国像中国和印度一样靠的很近,但却有离得很远,产生了泰戈尔诗句中的“世界上 最遥远的距离” 。历史上中印两国分明互有双方的影子,如果拿一面镜子放在两国中间,看到的可能则 是“

14、一对既相同又不同的两姐妹”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两个数字:13亿 和12亿 ,均 是文化得以保留至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农业为主,制造业大国,国内贫富差距明显、 两极分化严重。两国人口加起来超过世界人口的13,如果两国人民用一个声音讲话,那 就是世界的最强音。中印两国都是文明古国,两国人民在各自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 中曾相互同情、相互支持。两国都在二战后摆脱了西方列强的压迫,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 路,目前,两国同样肩负着发展经济、改革经济结构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任,两国的迅速 发展不仅意味着亚洲的崛起,25亿人口在125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所创造的财富还将不可阻 挡地牵引整个世界的发展。这一切的一切

15、,使得中印两国远可以用兄弟之邦互称。如今, “龙象之争”已经不再局限于一个名叫克什米尔,约125,000平方公里的地区。 政治、军事、经济,乃至能源、影响力等问题要求两国重新审视各自的角色还有相互看待 的眼光,日益崛起的印度有着十年前的中国一样的迫切、急躁与雄心,甚至有着日本式的 忧患感与焦虑,不过希望印度选对了对手。2011年,被印度媒体称之为“中国航母元年” ,或许,中国的航母永远不会驶进印度洋, 但是在印度洋上却激起千层浪,反复和不断被渲染的中国威胁论、不断被提高的教育经费和军事补给、更加强势的软件制造业中印双方媒体、政治、军事、经济的博弈之间, 还有着双方有望2012年举行首次军事合作

16、演习的突破性和里程碑式的思索。中印局势不得不提到一个夹缝中生存的国家巴基斯坦。两国之间的隔阂可否埋怨 于巴基斯坦一个和中国有着全天候(All-weather Friendship)合作关系的“世代友 好国家” ,还是美国一个给中国制造了问题又想帮中国解决问题的 Big Brother?解决 问题的方法是在问题产生之初就已经产生了的,中、印、巴三国唯有不回避历史,正确而 冷静地看待现实,才能在谈判桌上达成共识。曾在印度访问的中国总理温家宝来到过印度的名校泰戈尔国际学校参观。温总理 说:“瑜伽是心灵与身体的结合。其实,中国的书法也是心与力的结合,心走到哪里,笔 锋就走到哪里。 ”中印两国唯有摒弃前嫌,以和为贵,相信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两大国度究 竟是“渡尽劫波兄弟在” ,当然可以“相逢一笑泯恩仇” 。毕竟合作的领域更加宽广。未来, 在气候与能源的开发、核资源的利用,升级换代的制造业尖端技术等上面,有着巨大的共 提供利益等待两国一起合作、利用。中巴关系全新的合作一部里约大冒险(Rio) 似乎让全世界看到,在金融危机过后一直低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