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8637418 上传时间:2018-05-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AD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CAD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CAD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CAD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CAD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AD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AD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ADCAD技技术术的的发发展展趋势趋势展望展望一、一、CAD 技技术术的的发发展展趋势趋势CAD 技术作为成熟的普及技术已在企业中广泛应用,并已成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围绕企业创新设计能力的提高和网络计算环境的普及,CAD 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围绕在标准化、开放式、集成化、智能化四方面。1标准化 除了 CAD 支撑软件逐步实现 ISO 标准和工业标准外,面向应用的标准构件(零部件库)、标准化方法也已成为 CAD 系统中的必备内容,且向着合理化工程设计的应用方向发展。传统形式的手画工程图已经有了成熟的国际标准,相互都能理解。而存储在磁盘、光盘上的形形色色的 CAD 二进制数字记录,要想实现标准化就

2、复杂、困难得多。从 80年代中期起,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着手酝酿制订这类标准,称作 ISO10303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标准,简称 STEP。它要涵盖所有人工设计的产品,采用统一的数字化定义方法。由于 STEP 标准涉及的面非常宽,众口难调,标准的制定过程十分缓慢,存在问题很多。而在我国,CAD 应用工程的实施具有更加严密的组织领导体系,而且实际从事 CAD应用软件开发的单位相对比较集中,起步比国外晚,不存在要与过去开发的老系统保持兼容问题。如果我国采取主动贯彻 STEP 积极思想的方针,不纠缠于过分繁琐的技术细节,针对我国的现实需要和技术发展前景,及早统一协调自主开发软件的数据模型,这将有助

3、于推动国内 CAD 界的学术研究风气,促进 CAD 软件开发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这种主动出击的策略要比单纯等待 STEP 标准草案一版一版更新有利得多。回顾历史,CAD 和计算机图形学的国际标准制定总是滞后于市场上的工业标准。CAD 产品更新频繁。谁家产品的技术思想领先,性能最好,用户最多,主导了市场,谁就是事实上的工业标准。CAD 技术的发展不是一种纯学术行为,它是在高技术产品所固有的激烈市场竞争中不断向前推进,永无止境。CAD 软件一般应集成在一个异构的工作平台之上,为了支持异构跨平台的环境,就要求它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里主要是靠标准化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标准有两大类:一是公用标准,主

4、要来自国家或国际标准制定单位;另一是市场标准,或行业标准,属私有性质。前者注重标准的开放性和所采用技术的先进性,而后者以市场为导向,注重考虑有效性和经济利益。后者容易导致垄断和无谓的标准战。通过总结这个领域几十年标准化工作的经验,不少标准化专家已认识到存在的问题,这已经成为进一步制定标准的障碍。因此提出应对传统的标准化工作进行革新。有专家建议标准革新的目标是公用标准应变成工业标准,也就是说革新后仍应以公用标准为基础,不过要从工业标准中吸收其注重经济利益和效率的优点。另外,也有人提出现在制定标准的单位很多,但是标准制定过程却没有标准,这也是标准革新过程中值得考虑的问题。这些观点对我国制定 CAD

5、 标准也许有所启迪。2开放性 CAD 系统目前广泛建立在开放式操作系统窗口 9598NT 和 UNIX平台上,在 Java LINUX 平台上也有 CAD 产品,此外 CAD 系统都为最终用户提供二次开发环境,甚至这类环境可开发其内核源码,使用户可定制自已的 CAD 系统。3集成化 CAD 技术的集成化体现在三个层次上:其一是广义 CAD 功能CAD/CAE/CAPP/CAM/CAQ/PDM/ERP 经过多种集成形式成为企业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动企业信息化进程。目前创新设计能力(CAD)与现代企业管理能力(ERP、PDM)的集成,已成为企业信息化的重点;其二,是将 CAD 技术能采用的算法,甚至

6、功能模块或系统,做成专用芯片,以提高 CAD 系统的效率;其三是 CAD 基于网络计算环境实现异地、异构系统在企业间的集成。应运而生的虚拟设计、虚拟制造、虚拟企业就是该集成层次上的应用。国际 CAD 商品系统开发的另一个趋势是在全球范围内优选最成功的功能构件,进行集成。至今最成熟的几何造型平台有两家:Parasolid 和 ACIS;几何约束求解构件有一家,它的主要产品是 2D 和 3D DCM。我国开发的机械 CAD 应用系统已经部分采用ACIS 和 Parasolid 平台,这是合理的。但是国际上近来又有一种思潮,要求软件开发自由化,以免受制于一、二家公司垄断性产品的束缚。这就是选用 Li

7、nux 操作系统以及在它基础上开发各种共享软件,开放源程序。我国也在酝酿自主开发因特网、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办公的国产化系统。这时,自研制几何造型通用平台和各种功能构件也将提上议事日程,我们要及早做好准备。4智能化 设计是一个含有高度智能的人类创造性活动领域,智能 CAD 是 CAD发展的必然方向。从人类认识和思维的模型来看,现有的人工智能技术对模拟人类的思维活动(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多种形式)往往是束手无策的。因此,智能 CAD 不仅仅是简单地将现有的智能技术与 CAD 技术相结合,更要深入研究人类设计的思维模型,并用信息技术来表达和模拟它。这样不仅会产生高效的 CAD 系统,

8、而且必将为人工智能领域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CAD 的这个发展趋势,将对信息科学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二、二、CAD 技技术术研究开研究开发热发热点点1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 一方面,根据有关的统计资料表明,产品工本费的 70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决定的。同时,一旦概念设计被确定下来,产品设计的 6070也就被确定下来。尤其需要提及的是,即使详细设计再好,也难以弥补概念设计阶段所出现的缺陷。还有产品的创新及其所具有的竞争能力基本上也是在概念设计阶段就被确定下的。故概念设计是设计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它已成为企业竞争的一个制高点。因此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愈来愈受到重视。但另一方面,在概念设计期间,所涉及的

9、设计需求和约束的种种知识,往往是不精确的、近似的或未知的,也就是说复杂性很高,这给 CAD 技术带来很大的难度。概念设计的过程主要是评价和决策的过程,它涉及到产品功能、动作和结构等因素,它对产品的价格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等起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正因为应考虑的因素和目标是多方面的。因此评价和决策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难度很大的过程。目前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自动生成方案和交互生成方案。当然,应用时这两种方法可以混合使用。(1)自动生成方案 目前主要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为了使计算机有效地支持概念设计活动,需要解决两大难题。即建模问题和推理问题:A前者是对产品的功能、动作和结构诸因素之

10、间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进行建模或表达。例如汽锅的蒸汽阀门,基功能是防止汽锅爆炸,它的动作是当检测到一定的压力差时,它会自动打开,而其结构是所用的实际构件的布局及其连接关系,建模的结果提供推理用;B而推理问题实际上就是生成和选择合适的方案。建模问题主要是建模的表示法,目前已提出各种各样的表示法。如语言、几何模型、图形、对象、知识模型和图象法等等,语言表示法属于一种形式描述方法,它能保证计算机有效地进行推理,称为面向机器的表示法。而图象表示法是一种高可视化的表示法(即可视化思维模型),它侧重于提供一种有助于辅助设计人员创新工作的建模环境,称它为面向人的表示法,而上列其它表示法依次界于这两者之间。尽管

11、已有很多不同的建模表示法,但它们往往只支持描述概念设计的某一方面,缺少一种能描述概念设计各种因素的统一表示法,这正是下一步的目标。推理问题的重点是在转换过程,即把用户需求映射到实现所给需求集合的一些实际的结构上。难点在于产生和选择合适的映射方法。同样也有很多推理方法支持概念设计活动,如神经网络、基于实例的推理法、基于知识的推理技术、优化、价值工程和定性推理等等。但目前也只能设计一些特定领域的例子,离全面应用还有差距。但从长远来看,这方面的许多工作还应继续进行。例如知识获取是人工智能领域中一个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从已有的设计库中自动获取感兴趣的领域知识。(2)交互技术生

12、成方案 由于概念设计的复杂性,自动地生成合适的方案是很困难的。在自动生成和选比方案尚未成熟之前,交互技术是重要手段。在概念设计阶段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包括有效的信息搜索技术,以便在网上可查到大量对概念设计有用的设计例子。又如研究协同概念设计技术,使群体成员易于参与概念设计,并作出积极的贡献。2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 设计工作是一个典型的群体工作。群体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因此群体的工作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个体工作,群体成员应完成的各自分工的任务;另一是协同工作,因为群体工作不可能分解为互相独立的个体工作,群体成员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的问题。一般称为接口问题,接口难免会出现矛盾和冲突,如不及时发

13、现和协调解决,就会造成返工和损失。传统的 CAD 系统只支持分工后各自应完成的具体任务,至于成员间接口问题,计算机不能支持,主要靠面谈或某种通讯工具进行讨论并加以解决。但这些方式很难做到及时并充分地协商和讲讨论。因而一项大的设计任务接口问题难免要出差错,这正是为什么设计工作会出现不断反复、不断修改这一过程的主要原因。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是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技术在设计领域的一种应用。用于支持设计群体成员交流设计思想、讲讨论设计结果、发现成员间接口的矛盾和冲突,及时地加以协调和解决,减少以至避免设计的反复,从而进一步提高设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协同设计倍受人们的关注,已有不少原型系统,

14、也有一些产品已在市场上出售了。已有工作中,有些属基础性工作,如建模、系统结构、适用于 CSCW 的支撑环境等等。但从建立实用协同设计系统的角度来说,主要面临如下三大问题:(1)群体成员间多媒体信息传输 目前在局域网上通讯方法已较成熟,但在远程网上,交换数据时,异步传输,现有网络平台问题不大,但实时交换数据问题较多。首要的是传输媒体的选择问题,即基于公用网(如 WWW)还是基于专用网(如语音传输可借用电话专线,又如租用 ISDN 总线)。目前多数研究是集中在公用网 Internet 和 Intranet 上。但商品开发上更多考虑专用线。从实用效果来说,公用网效果较差,而专用线虽然效果好些,但价格

15、太高。(2)异构平台 参与协同设计的成员是分散在各地,且设备条件多种多样。因此,实用的协同设计系统必须能在异构环境中运行,包括数据传输、工具集成,还有跨平台的交互界面,这主要依靠标准化工作来解决异构环境问题,目前普通采用的是CORBA,JAVA 技术和通信领域的标准等。不过这类技术目前对 CSCW 的支持还有不足之处,有待增强功能。至于跨平台的交互界面的研制,虽有不少进展,但是至今尚未见到支持它的工业标准。(3)人人交互 应该说支持设计群体人员间的人人交互是协同设计的核心问题之一,特别是目前自动发现矛盾和冲突,并进行自动协同和解决的技术还不成熟,因此人人交互的手段尢为重要。当前,最为普遍的是利

16、用电子会议(包括白板、语音、视频等等工具)支持成员间进行讨论,它比较适用于交流设计思想,不过用它来讨论设计结果就很费劲,共同修改设计结果就更不可能了。目前讨论设计结果主要是依靠应用共享这一工具,这一工具能够达到一人对一个 CAD 工具进行操作,其它成员均能在自已的终端上看到操作过程和结果。这个工具也可以和电子会议系统集成,用语音等工具进行讨论,但应用共享最大的问题在于对于没有源程序的 CAD 工具,一个时刻只允许一个人操作,其它人希望操作必须事先申请,获准并在当前操作者退出后方可操作,故很不方便,成员间不能直接互操作,这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总而言之,协同设计系统的现状是局域网已达到实用阶段,在异步工作方式下,远程协同设计问题也较小,但远程实时工作方式下,特别是基于公用网,尚处实验阶段,当然整个协同设计系统离成熟阶段尚有一定距离,很多问题有待解决。3海量信息存储、管理和检索 CAD 系统处理的信息愈来愈多,而且是多媒体信息。尽管磁盘容量增长速度很快,但仍远不能满足信息量快速增长的需求。海量信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