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637377 上传时间:2018-05-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约是我们唯一的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节约是我们唯一的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节约是我们唯一的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约是我们唯一的选择(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节约是我们唯一的选择论文关键词:节约 自然和谐 科学发展观 论文摘要:近年来,长期粗放式的发展,使我们的经济发展以高能耗、高材耗为代价。在国内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只能依靠进口。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趋向极限。如果继续现有的生产方式,要实现二十年后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的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资源的严重约束要求我们必须真正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因此,从现在开始就要保护环境,适度消费,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这是十分必要的,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

2、任务,提出了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着力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总结国内外的经验教训,从历史和现实的高度对发展观的深刻认识和高度概括,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目前我国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来实现四个现代化,用几代人的努力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完成振兴中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理想。这是十分艰巨的任务,从人口庞大、资源短缺和环境不良带来的硬性制约;从自主知识产权缺少、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同质化、劳动力素质不高、管理机制和经验差带来的竞争力

3、不强;“三农”问题、就业问题、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扩大等都在我们面前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实践的呼唤是理论诞生的催生婆。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发展作为一种社2会现象,其主体是人民群众,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民;共产党执政谋发展,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是为了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作为一种社会系统,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国防、外交的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发展等等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着,发展中的问题只能在相互联系和协调中得到解决。发展作为一种社会运动,如马克思说的那样,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即“一种客观的必然的历史过程”,这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变化的过程。它的运

4、动遵循固有的、必然的规律。发展的过程就是充满历史辩证法活力的社会进步过程。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的发展观,是长期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应当坚持的指导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尊重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规律,应对挑战,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正确选择。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目前,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仍大大高于先进国家的平均水平,在生产、建设、流通、管理和消费领域的浪费现象则

5、相当严重。 有资料显示:在世界 144 个国家的排序中,我国的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很靠后,土地、耕地、森林等均排在 100 位以后,淡水资源量排在 55 位以后。矿产资源中的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 8.3%、4.1%、25.5%和 9.7%。同时,我国环境问题也十分突出,温室气体排放已是世界第二位,全国酸雨面积扩大,频率增加,水土流失面积 356 万 km2,占国土面积 37.1%,沙化土地面积约 100 万 km2,而且还在继续增长。森林覆盖率经过多年努力才达到 18.21%(世界平均为 29.6%),草地退化面积达 2/3。全球 1121

6、3种濒危物种中,中国有 190 种(IUCN)。为此,在发展模式上,中国不可能像美国那样,美国以占世界不到 5%的人口,消耗世界 25%的能源。而中国人均要达到这个水准,意味着要把全世界的能源都拿来,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主席明确提出“自然资源只有节约才能持久利用”的重要观点,要“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发展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平衡与协调,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的功夫还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按照事物运动的辩证法则办事。强调“要倍

7、加爱护和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要维护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协调, “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 ”坚决禁止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特别强调,经济快速发展同“人与自然资源、环境与生态之间和谐”, “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从现在开始就要保护环境,适度消费,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这是十分必要的,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NewsletterofESC 2005 年第 3 期 (3)黄顺基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