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一地理月考1试卷(行星地球)2012年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8636832 上传时间:2018-05-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高一地理月考1试卷(行星地球)2012年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上高一地理月考1试卷(行星地球)2012年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上高一地理月考1试卷(行星地球)2012年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上高一地理月考1试卷(行星地球)2012年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上高一地理月考1试卷(行星地球)2012年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高一地理月考1试卷(行星地球)2012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高一地理月考1试卷(行星地球)2012年(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1 -201213(201213(上上) )高一地理月考高一地理月考 1 1 试卷试卷(测试范围:行星地球测试)(测试范围:行星地球测试) 时间:时间:9090 分钟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北京时间时间 2007 年年 10 月月 24 日日 18 时时 05 分,分, “嫦娥一号嫦娥一号”探探测测器从西昌器从西昌卫卫星星发发射中心成功射中心成功 发发射。射。卫卫星星发发射后,射后,经过经过 8 次次变轨变轨后,于后,于 11 月月 7 日正式日正式进进入工作入工作轨轨道。据此

2、并道。据此并读读太阳系模式太阳系模式 图图完成完成 13 题题。 。1 “嫦娥一号”发射升空时,纽约(西五区)时间为( B )A24 日 2l 时 05 分 B24 日 5 时 05 分C25 日 7 时 05 分 D25 日 2l 时 05 分 2图中示意的 c 行星是( A )A地球 B火星 C木星 D土星 3图中示意的 e 行星( D )A没有卫星 B距太阳 1.5 亿千米C质量最小 D体积最大4太阳活动主要是指( D )A太阳的东升西落B日食现象 C太阳消耗质量释放能量 D黑子和耀斑5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隔,理论上应比南方更宽,理由是( B )A北方地形平坦B正午太阳高度角北方比南方

3、小C正午时楼房的影子北方比南方短D南方气候更温暖潮湿6如果黄赤交角缩小,则 ( A )A.热带、寒带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 B热带、寒带范围增大,温带范围缩小C热带范围缩小,温带、寒带范围扩大 D热带范围扩大,温带、寒带范围缩小7下列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A )A昼夜现象 B长江入海口南北泥沙沉积不同 C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 - 2 -D我国乌苏里江上朝霞满天时,帕米尔高原还星斗满天 8下图中,虚线虚线箭头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运动方向原始运动方向,实线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后后实际的运动方向,图中所示四种情况,正确的是( B )A B C D格林尼治格

4、林尼治时间时间(零(零时时区)区)2006 年年 9 月月 3 日日 5 时时 42 分分 22 秒,欧洲第一个月球探秒,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测器器“智智能能 1 号号”按按预预定定计计划划击击中月球表面,中月球表面, “智能智能 1 号号”以撞向月球的方式以撞向月球的方式结结束了自己的科学探索使束了自己的科学探索使命。命。读读右右图图回答回答 910 题题。 。9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B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10如果图中 B 为地球,则 A 代表( B )A木星 B太阳 C金星 D火星11下列日期中,广州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B )A4 月 1 日 B6 月 1 日 C8

5、月 1 日 D10 月 1 日12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 据此判断该河流位于 ( a ) A北半球B赤道上 C南半球 D回归线上13在夜晚晴朗的天空,我们能看到的一闪即逝的天体和拖着长尾的天体是 ( C ) 月亮 流星体 彗星 星云 A B C D- - 3 -假假设设下下图图表示表示纬线纬线圈,圈,A、 、B、 、C、 、D 四点将四点将纬线纬线圈平分圈平分为为四段弧,其中四段弧,其中 AB 为为夜弧,其余夜弧,其余 各弧各弧为为昼弧,箭昼弧,箭头头表示地球公表示地球公转转方向,据此回答方向,据此回答 1415 题题。 。14下列有关地球上

6、的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A 在 B 的正东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BA 在 B 的正东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A 在 B 的正西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DA 在 B 的正西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15图中 C 处的夜长为( C ) A14 时B12 时C6 时D9 时读读地球公地球公转转的的“二分二至二分二至”图图,回答,回答 16-17 题题: :16图中字母 C 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 D ) A春分 B秋分 C冬至 D夏至 17有关国庆节前后太阳直射点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地球公转到 AB 之间,速度减慢 B地球公转 BC 之间,太阳直射点在

7、北半球 C地球公转 CD 之间,速度逐渐加快 D地球公转到 DA 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18关于晨昏线与经线圈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B )A每天都重合 B只有春分、秋分这两天重合C永远不能重合 D只有夏至、冬至这两天重合19运行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速度和地面的自转速度相比正确的是( )A与地球公转线速度相同 B与地球自转线速度相同- - 4 -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20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21下列日期中,北京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一天是( )A国际劳动节 B我国植树节 C我国国庆节 D我国教师节据信息时报报道,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广州出现“头

8、上有烈日,脚下无人影”的有趣景象。据此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27-28 题。 22.广州出现这种有趣景象的原因是:( )A阴雨天 B太阳直射 C观察角度不同 D太阳斜射 23.此日杭州的昼长为:( )A一年中最短 B12 小时 C一年中最长 D无法判断 24.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25.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大的是 ( )A.青藏高原 B.东北平原 C.太平洋 D.四川盆地(选择题答案写在第(选择题答案写在第 5 5 页答题

9、卡)页答题卡)- - 5 -201213(201213(上上) )高一地理月考高一地理月考 1 1 试卷试卷(测试范围:行星地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 ) 题号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10 答案 题号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9192020 答案 题号21212222232324242525 答案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0 分) 26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20 分)(1)图中所示北半球的节气是 ,太阳光直射的纬度是 ,时间 月 日前后。(2)下列地点白昼各为

10、几小时,A 点 小时,B 点 小时,D 点 小时。(3)C 点(2326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4)此时,悉尼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5)导致南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27读图 1-16 回答下列问题。 (6 分)图 1-16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 - 6 -(1)在左图中填上地震波代号。P:纵波 S:横波。 (1 分)(2)无论纵波还是横波在经过 a 界面时,速度都明显加快,a 为_界面,其以上部分 A 为_;横波经过 b 界面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减缓,b 为_界面,其以下部分 C 为_,其以上部分 B 为_。 (5 分)28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

11、”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共 10 分(1)此图表示的是 日(节气)的光照情况。(2)此时 A 点是 时,A、B、C 三点中白昼最长的是 ,昼长是 小时。(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4)图中 ED 表示 线,DC 表示 线。(5)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6)B 点的日出时间是 。C 点的昼长是 小时。- - 7 -201213(201213(上上) )高一地理月考高一地理月考 1 1 答案答案(测试范围:行星地球)(测试范围:行星地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1 1B B 2 2A A 3 3D D 4 4D D 5 5B B 6

12、 6A A 7 7A A 8 8B B 9 9B B 1010B B1111A A 1212B B 1313B B 1414A A 1515D D 1616A A 1717D D 18181919、D D20.B20.B 21.C21.C 22.B22.B 23.C23.C 24.B24.B 25.A25.A二、综合题(共 40 分) 26 (每空 2 分,共 20 分)(1)冬至 2326S, 12 22 (2)24 12 0 (3)43O8 (4)昼长于夜 (5)黄赤交角的存在27、 (1)图略,左侧虚线处填 S,右侧实线处填 P。 (1 分) (2)a 是莫霍界面,A 是地壳,b 是古登堡界面, C 是地核,B 为地幔。 (5 分)28 (每空 2 分,共 22 分)(1)夏至 (2)15 B 18 (3) (2326N,45W)(4)昏 晨 (5)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6) 3:00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