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配套用书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8636116 上传时间:2018-05-05 格式:DOC 页数:91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配套用书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配套用书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配套用书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配套用书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配套用书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配套用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配套用书(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配套用书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配套用书化化 学学 与与 技技 术术(化学选修(化学选修 2)同同步步导导学学新世纪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1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配套用书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配套用书化化 学学 与与 技技 术术 (化学选修(化学选修 2)同同 步步 导导 学学主主 编编 吴建希吴建希 副主编副主编 周周 栋栋 编写人员编写人员 吴建希 周 栋 王国强 臧秉谨 张广平 李 玄 吴炳连 陈 路 邓华秋 宋小媛新世纪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2编写说明编写说明为了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和广东省高考考试改革的需要,有效地实施高中化学新课程,提高高中化学选修教材教与学的有效性,我们组织省内

2、的部分中学的高级教师和骨干教师,按照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标准要求编写了本书。本书与高中化学教材选修 2化学与技术 (人教版)同步使用。每单元内容设置了五个栏目:【课标要求】 【知识导航】 【典题例析】 【知识检测】 【知识归纳与疏理】 。最后提供两份全书综合训练题。本书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充分体现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课标要求】是根据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制定出本章的具体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章的学习要求;【知识导航】指导学生明确本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典题例析】精选典型的例题作阐释,紧扣重点、难点,具有实用性、典型性和启发性,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思路,达到举一反三的功效;【知识检测】突出基

3、础性训练和基础方法的掌握,引导学生通过检测,及时查漏补缺;【知识归纳与疏理】让学生对本章学过的知识能够提纲挈领,建构知识的网络,融会贯通,掌握知识内容的内在联系。由于时间紧迫和水平所限,凡书中纰漏或不当之处,切望得到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我们今后进一步修改完善。编者3目录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工业 课题 1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课题 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课题 3 纯碱的生产单元能力测试与评价第二单元 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课题 1 获取洁净的水课题 2 海水的综合利用课题 3 石油、媒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单元能力测试与评价第三单元 化学与材料的发展课题 1 无机非金属材料课题 2 金属材料课题 3

4、 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单元能力测试与评价参考答案第四单元 化学与技术的发展课题 1 化肥和农药课题 2 表面活性剂 精细化学品单元能力测试与评价综合训练(一)综合训练(二)参考答案4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工业 本章课标要求本章课标要求1以硫酸生产为例,了解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程序问题。 2了解合成氨的反应原理、基本生产过程和合成氨工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3通过纯碱的两种典型生产过程及其演变的学习,了解化学工艺改进的原因、思路、条件以及由此带来 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4初步了解实验室研究与工业化生产的区别和联系。初步认识基本化工产品的种类、资源和发展概况等。课题课题 1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5、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知识导航知识导航一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一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1化工生产的基本问题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1)依据 原理确立生产过程;(2)生产 中 _的选择;(3)生产中 的控制;(4)生产中 的处理;(5)化工生 产中 的充分利用。二工业制取硫酸的反应原理及过程二工业制取硫酸的反应原理及过程 1从 H2SO4的组成看,工业上制取硫酸应该采用自然界中 的物质,如 等。如果以硫 磺为原料制硫酸,其基本生产原理如下: (1)以硫为原料制备 气体,反应方程式为 ; (2)利用催化氧化将 氧化为 ,反应方程式为 ; (3) 被水吸收转化为硫酸,反应方程式为 . 2在

6、我国现阶段制硫酸,选择的原料主要选用 ,这从基本 、加工 、 环境 等方面考虑,优于用黄铁矿制硫酸。其优点是用 比黄铁矿制硫酸 短, 简单, 治理量少, 高, 易于 大型化。三生产中反应条件的控制三生产中反应条件的控制1SO2氧化为 SO3过程 2SO2(g) + O2(g) 2SO3(g)(放热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依勒夏特列 原理,在不同条件下 SO2的转化率不同,一般地 的浓度越大,温度 ,压强 ,越有 利于 SO3的生成。 2在 SO2氧化为 SO3反应的控制中选择 400500操作,是因为当温度太低时, 活性不高,反应速率低。采用常压而不用高压,因为常压下 SO2的转化率已经很高,若

7、采用较大压强, SO2的转化率提高很少,但需要的 更大,对 的要求更高,会增加 和能量的消耗。生产中常用过量空气的原因是增大 的浓度,以达到充分利用 的 目的,降低成本 四三废的处理四三废的处理 1 “三废”是指在工业生产中排放的 ,而绿色化学技术的目标之一 是创造性地使 变成为 ,实现废弃物的 。 2 是硫酸工业排放物中的有害物质,可用 吸收,生成 ,然后再 用硫酸处理,使之生成 和 CaCO3,可返回用作原料。 3如用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过程中,会排放出一些炉渣和矿灰,根据所含的成分,这些废料可作为 _的原料,还可以用来提炼贵重的 和制造 。五能量的充分利用五能量的充分利用 1硫酸生产原理

8、中的三个化学反应都是 反应,为充分利用这部分 ,硫酸厂常采 取的措施是在 SO2催化氧化为 SO3的反应室中设 装置,利用 SO2氧化为 放出的热量来 5_即将参加反应的 SO2和 O2,达到 的充分利用。 典题例析典题例析例例 在一定的温度下,可逆反应 A()()()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C 生成速率与 C 分解速率相等 、的浓度不再变化 单位时间生成,同时生成 、的分子数之比为 解析:解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正、逆方向的反应速率相等,此时各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不随时间 的改变而变化。但不是相等。项即“等” ,B 项即“定” , 项、的生成均属逆反应速率,任 何时候有mol产生,必同时生成

9、mol,不是平衡才有的特征。项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含 量与起始的含量,物质的转化率有关各物质的分子数比不一定按照反应物生成物的计量数之比。 答案、 例例 2、在硫酸工业中,通过下列反应使SO2转化为 SO3:2SO2+O22SO3,H0,已知常压下平衡 混合气体中 SO3体积分数为 91%。试回答: (1)在生产中常用过量的空气是为了_ _。 (2)加热到 400500是由于_ _。 (3)压强采用_,原因是_ _。 (4)常用浓 H2SO4来吸收 SO3而不用水,因为_ _。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了在硫酸工业中运用化学平衡原理选择适宜生产条件的能力。选择适宜的反应条件,要 从浓度、压强、温度、

10、催化剂等条件中考虑该反应的速率、转化率,同时还要考虑工业生产的实际 情况。如(2) (4)两问是考虑速率问题,第(1) (3)问则是考虑化学平衡问题,且第(3)问要考 虑生产的实际情况。 答案:(1)增大氧气浓度,提高成本较高的 SO2的转化率; (2)在此温度下,催化剂活性强,反应速率快,可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提高单位时间内 SO3的 产率; (3)常压 因常压下平衡混合气体中 SO3的体积分数已达 91%,若再加压,对设备动力系统要求 高,成本高,加压已无实际意义; (4)用水吸收易形成酸雾,降低吸收速率;防止空气污染。 例例 3某热电厂地处多雨地带,使用的燃料煤中含有少量的硫,燃烧的气体

11、未经处理即排放到空气中,又 有部分发电用水未经冷却排入附近的河中,经观察其下游几十公里范围内的河水中鱼类几乎绝迹,试 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解析:解析:煤燃烧后,硫转化成二氧化硫气体,形成酸雨使河水酸度增大,排出的热水又使河水的温度升高, O2的溶解度降低,鱼类在这种环境中无法生存而绝迹。 例例 4 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 3000 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站产生的电能,因此三 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 )A温室效应 B白色污染 C酸雨产生 D农药、化肥污染 解析解析: 煤的主要成分是碳,还有少量硫、氮等,它燃烧时产生 CO2气体是温室气体,产生的 SO2和氮的 氧化物易形成酸雨。所以水电代替煤燃烧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和酸雨的形成。答案:答案:A、C 知识检测知识检测1造成大气污染的 SO2主要来源于 ( ) A.自然界硫化物的分解 B.硫酸工厂排放的尾气 C.火山喷发 D.煤、石油等含硫燃料的大量燃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 B.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C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 增大压强会破坏有气体存在的反应的平衡状态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