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崇福镇土地流转的实践与思考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636048 上传时间:2018-05-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桐乡市崇福镇土地流转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桐乡市崇福镇土地流转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桐乡市崇福镇土地流转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桐乡市崇福镇土地流转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桐乡市崇福镇土地流转的实践与思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桐乡市崇福镇土地流转的实践与思考摘要总结了桐乡市崇福镇土地经营权流转经历的 3 个阶段,在分析土地经营权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思路,以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土地经营权;浙江桐乡;崇福镇 近年来,在浙江省桐乡市崇福镇出现了一种“纯务农退休人群”现象,即田间地头已几乎找不到 50 岁以下的人。这一现象表明,如果把整理后的土地仍旧以单家独户的形式划分到户,那么这种以中老年人为主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业耕作模式仍将继续。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一方面,农业经济效益低下,劳动力转移困难,给增收带来阻碍;另一方面,发展潜力微弱,若干年后,就会有大片的土地因

2、无人管理而荒废1。从农户的主观意愿上讲,即使是现在务农的农户也普遍流露出一种厌倦情绪,而对传统农业的低效益缺乏信心。因此,整理后的土地如何流转就成了首要思考的问题。 1 崇福镇土地流转“三步”模式 崇福镇位于桐乡市西部,是桐乡市南片无公害蔬菜种植的中心。近年来,崇福镇以崇德果蔬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大力推动土地流转。到 2009 年上半年,全镇土地流转面积达到近 666.67 hm2,其中无公害大棚蔬菜种植基地近 200 hm2。通过土地流转,为在全镇范围内统一规划布局、连片发展设施农业创建了有利条件,涌现出了一批规模大、品质优、档次高的高效生态农业基地。 崇福镇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大致经历了 3 个

3、阶段:探索尝试阶段。2003 年,桐乡市出台了鼓励效益农业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刚开始,镇农经中心组织人员下田2走村,排摸各村情况,选择土地整理建成区作为建设效益农业基地的中心,在中夫村和新桥村分别流转了 2 块 2.67 余 hm2 的土地,建立了钢管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同年,这 2 个基地由于产品质量优、经济效益高,被市产业化办公室立项。这 2 个基地的成功建立为下一步实现大片土地流转,发展大棚果蔬种植产业树立了良好的典型。重点基地建设带动阶段。从 2004 年开始,镇政府先后通过出台政策、成立组织、打造基地、创建品牌等一系列措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流转土地建基地,规模经营增效益”的运动。主要做

4、法有:一是出台扶持政策,对成片流转面积在 3.33 hm2以上的土地流转,给予一定的补助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农户告别土地进行流转的积极性。二是通过成立桐乡市崇德果蔬专业合作社,建起一条大棚果蔬产业化生产的纽带。解决了“有土地低产出”和“有产出无销路”的制约。短短 3 年间,合作社社员从 12 名发展到 101 名,连结农户 1 000 多户,基地面积也从 2 个 2.67 余 hm2 发展到了近 200 hm2。三是建立一批重点基地,以经济效益吸引承包大户的流转积极性。2008 年“中夫百亩高效生态农业基地”被列为省财政支农项目;2009 年“新桥设施基地”被列为国家级现代农业建设项目。整片流转

5、启动阶段。所谓整片流转,即以行政村为单位,在土地整理后未划到户时,除房前屋后和一些无法机械化耕作的零角地外,将其余成方的土地实行统一流转,由村或农户组建的专业合作组织实行统一种植和管理。这一模式一方面可以让农户不用下地干活也能得到粮食保障,实现劳动力转移增加收入,同时通过合作社统一管理和经营大大提高了机械化耕作率和土地效益。这项工作于 2009 年在崇福镇的 2 个村启动,流转面积 333.33 hm2。 2 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制约因素 (1)土地流转存在一定困难和大户无处流转土地并存。有些地方大户想流转土地但受到种种因素制约,而有些地方农户想流转土地却无人问津。 3(2)一些土地流转合同不规范

6、,存在双方私自流转,没有法律文书的现象,或虽有书面协议,但内容不完善,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不明确,留有纠纷隐患2。 (3)与二、三产业的衔接还不够到位,许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实现转移,土地仍然是大多数农民赖以生存的保障,农民不愿意或者说没有找到很值得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理由,致使土地流转速度欠慢。 (4)资金问题成为制约土地流转的重要瓶颈。在目前的流转过程中,承包业主主要靠自有资金来“开垦”流转后的土地,资金实力不足,制约着土地流转。 3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思路 3.1 加大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各项保障 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安排专项经费,对当年新增连片规模流转土地的农户、种养殖大户、行政村实行

7、扶持鼓励。二是加大农业基地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对已形成规模经营的流转土地,优先安排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相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发展规模经营奠定基础。三是强化信贷、保险和养老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信贷投入,简化贷款手续,实行优惠贷款利率。覆盖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解除土地流转出农户的后顾之忧3。 3.2 加强土地流转的管理和服务 一是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流转双方必须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统一规范的书面流转合同和委托流转协议,建立完整的流转台帐。二是加强对流转土地的管理。镇农经中心、经营等部门要落实专人负责流转资料的收集、归档、管理和现场核实工作。切实加强流转用地性质的监管,防止

8、流转土地转为非农用途。 3.3 从基地建设上下功夫,提高经济效益 一是把一些土地连片发包给种养大户,结合农业招商引资等手段,建立水产养4殖、钢管大棚、温室鲜切花等高效益的规模化农业基地。二是建立农产品保鲜储藏项目。延长农产品的供应期,解决高温季节保鲜困难的问题,充分调节淡旺季节的供求,通过调节供应周期提高产品经济价值。三是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实现农产品的工厂化生产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以杭白菊为例,1 kg 的市场价格在 25 元左右,而经过深加工的小包装,100 g 就可卖到几十元。因此,通过引进项目、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等方式走上农产品深加工之路是一条可行之路4。 4 结语 土地流转工作还

9、处于起步阶段,在整个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新问题、新难题、新课题需要去解决。然而,土地流转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勿庸置疑的,效益农业的发展要求大片土地的科学流转更是大势所趋。因此,在今后的土地流转中,更要注重发动更加广泛的农户参与,拓展受益面,建设更加完备的配套设施,创造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营造更加成熟的发展机制和氛围,在土地流转阶段就为现代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5 参考文献 1 张侠,赵德义,赵书海.河北省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研究J.商业时代,2010(7):124-126. 2 蔡志荣,任蒴,张志刚.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十大关系探讨 J.安徽农业科学,2010(6):3159-3161,3206. 3 何玲,贾启建,董谦,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农村社会保障供求矛盾解决途径以河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6):3162-3164,3170. 4 杜静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J.都市家教,2010(2):2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