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品德测评方法述评与展望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632491 上传时间:2018-05-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外品德测评方法述评与展望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国内外品德测评方法述评与展望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国内外品德测评方法述评与展望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国内外品德测评方法述评与展望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国内外品德测评方法述评与展望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内外品德测评方法述评与展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品德测评方法述评与展望(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国内外品德测评方法述评与展望摘要 品德测评是现代德育心理科学研究的一个难点,从学者们对品德测评概念的不同诠释就可见一斑。品德测评方法的研究应该借鉴国外经典品德测评研究方法,发掘我国古代品德考评经验,反思我国当代品德测评方法,解决品德测评研究的“三度”(信效度、预测度、可行度)问题,做到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育;品德测评;测评方法 对公民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培养是任何一个社会在任何时代都不会放松的事情,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加强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德性修养更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当务之急。学校管理者、教育者,按德育大纲要求,通过德育活

2、动培育学生的品德,教育效果如何,在一定时间内总要进行德育评价,而品德测评历来都是理论研究者和教育管理实践工作者感到头疼的事情。梳理、总结和概括国内外品德测评方法对我们的启示,将对我国“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1,加强品德测评研究,探索未成年人的德性培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品德测评的概念 品德测评,简而言之,是指对个体品德的测量与评价。但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品德测评作出了不同的诠释,对全面理解品德测评,实施品德测评提供了借鉴,昭示了品德测评的复杂性和对品德测评方法进行探讨的必要性。 从价值判断的角度诠释:王健敏认为品德测评是对个体德性状态的测量和评2价,即用数据描述德性结构,并

3、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2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诠释:曾欣然认为品德测评是指测评者依据德育目标结构和发展体系客观要求,使用科学的测评工具,对被测评者在育德过程中体现的真实德性特征的测量和评价的教育活动。3 从品德与测评关联的角度诠释:肖鸣政将品德测评分成品德与测评分别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认为,品德不再限于道德品质的范围,而是指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法制、个性心理等素质在内的一切品质。测评不是量化评定,而是指包括观察、谈话、测验等其他收集品行信息方式在内的评价活动,它是把最终的比较与判断建立在客观事实资料的搜集、测量与分析上,并把分析判断的结果采用语言或数量的形式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转化与

4、解释,由此来反映个体品德的实际状况。4 从测量与评价的角度诠释:鲁洁认为品德测评是品德测量与评价的总称,但并非简单的测量与评价两个概念的机械相加,而是建立在对德育信息测与量基础上的分析判断,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此过程中,测评者通过测与量的活动,获得所要搜集的品德特征信息,然后对它们进行综合分析与评判,并将结果采用语言和数量的形式进行定性与定量的转化,由此来反映个体品德发展的客观情况。5 总之,品德测评可以视为依据一定的品德测评内容,通过观察、谈话、测验等方法搜集相关信息,进行综合价值判断,对判断的结果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转化与解释,反映个体品德状况的一种教育活动。 二、借鉴国外经典

5、品德测评研究 19 世纪英国的巴恩斯(F.M.Barnes)采用问卷法研究儿童惩罚观念的发展,开创了道德认知科学研究的先河。随后,对道德认知的研究,有几位重要的人物在这3方面作出了改进与发展,正是这些改进与发展,为我们进一步探讨品德测评的方法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一) 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 对偶故事法是皮亚杰受到精神分析学派的投射原理而提出的一种间接测评儿童品德发展水平的方法,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直接研究中真实性程度下降的弊端。皮亚杰使用编制的对偶故事让儿童作出判断,并向儿童询问作出这种判断的理由,把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划分为他律和自律水平,并在总结大量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他自己的儿童道

6、德认知发展理论。 虽然皮亚杰使用对偶故事法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研究证实,但这种方法及其结论仍具有一些缺陷: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他律和自律两级水平,似有简单之嫌,因为有时很难把儿童的某种道德判断归为这两级中的任何一种;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未能分清故事中讲述意图与行为结果的顺序对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影响,因为儿童先听到结果后听到意图比儿童先听到意图后听到结果,更可能认为行为者的意图是理所当然的;对偶故事口头讲述具有一定的弊端,因为使用这种方式,客观上使后果比意图更为显著,而如果使用录象方式播放故事情节,发现年幼儿童(6 岁)已能注意到意向。 (二)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 柯尔伯格

7、把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改成了包含道德两难冲突情景的一个故事,对两难故事的反应也不是在对偶故事中所采用的二择一选择判断,而是对根据故事内容(如“海因兹偷药”的故事)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作出判断并陈述理由,最后由研究者根据标准的评分体系对儿童的道德推理进行评分,把评分结果采用阶段归档或计算道德分数的方法确定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三级水平与六个阶段。 4柯尔伯格使用“两难故事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皮亚杰“对偶故事法”的不足,但其弊端也是比较明显的,特别是其采用的标准评分体系包括 800 页之多,过于复杂而被称为“心理学文献中最复杂的评分体系”,影响到对它的掌握和应用价值。即使后来所采用的标准评分体系也是经

8、过多次重大修改确定的,而在修改过程中,柯尔伯格越来越多地根据道德推理的水平和结构来评分,而较少注意儿童回答的特殊内容,这就给方法的掌握和理论的正确性带来了问题。 (三)莱斯特的“限定问题测验(Difining Issues Test)” DIT 测验是在克服柯尔伯格“两难故事法”弊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六个道德两难故事组成(其中有三个是柯尔伯格标准的道德两难故事),每个故事配有12 个问题,分别代表 2-6 阶段的水平。根据 DIT 测验,可以得到某一被试的三种分数:D 分、P 分和 M 分。D 分是每一阶段类型进行加权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总分;P 分的高低代表被试在作出道德两难决定时赋予原则

9、的道德思维的重要程度;M分用以检验被试的问卷是否有效。 一般来说,DIT 测验有以下长处:设计严密,可以比较每个被试的信息;由于改“谈话法”为“纸笔法”,因此将由语言表达上的个体差异而引起的阶段记分变异降低到最小;记分客观,将由记分者的主观偏见引起的误差降到最低;改柯尔伯格的“开放式”回答为有限的 12 个题目,既使被试者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又避免了被试者漫无边际的回答,使记分变得容易和省时。信度和效度较高。莱斯特及其同事对 DIT 的信度和效度的系统研究表明,他们在制定一种标准化、记分客观的道德判断测量工具上前进了一大步。 (四)林德的“道德行为与发展的双面理论”及其“道德判断测验(MJT)”

10、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德国著名道德心理学家,康士坦茨大学教授乔治林德,5基于皮亚杰、柯尔伯格及其弟子莱斯特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道德行为与发展的双面理论”。他强调:对个体道德的描述必须包含情感和认知两个方面,并主张把道德判断能力更多地看作是联结道德意图和道德行为的纽带;可以以一种逻辑上独立的方式使用同一个测评工具,同时对道德情感和认知两方面分别进行描述和测量;个体的道德情感和认知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改变和提高,特别是向儿童呈现一些半真实的两难故事,教会学生一些处理问题的方法能更好地促进其道德能力的提高;道德两方面的发展在时间上是平行的,即某种道德观点的获得总

11、是伴随着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道德观点为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目标和理念。6 林德根据自己提出的理论,创造性地发明了“实验问卷法”,不仅编制了第一个可以同时评估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道德判断测验(MJT)”,更是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他的道德双面理论的正确性。目前,我国已经有学者对 MJT 中文版进行了必要的跨文化效度验证,并有学者使用“道德判断测验”为工具,对我国青少年学生进行了道德判断能力的测评研究,得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结论。 总之,从测评方法变化的角度看,由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到莱斯特的“限定问题测验法”,再到林德的“道德判断测验(MJT)”,反映了道德认知发展

12、测评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与进步。许多研究者使用并改进这些方法对儿童的道德认知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促进了提高儿童道德认知水平的教育干预研究,构成了道德认知发展研究的一个新趋势。 三、发掘我国古代品德考评经验 6我国古代知人、知德、考德的记载,按其法主要有试、使、验、观、视、问,这些方法的使用体现出中国古人考德的不少优秀经验。如诸葛亮在心书知人篇中提出的知人之道:“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态;二曰,穷之以辞辨,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乱,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又如刘劭在人物

13、志中提出“八观”“五视”及“接论”的考评方法。 “八观”,一曰观其夺救,以明间杂;二曰观其感变,以审常度;三曰观其志质,以知其名;四曰观其所由,以辨依似;五曰观其受敬,以知通塞;六曰观其情机,以明恕惑;七曰观其所短,以知其长;八曰观其聪明,以知所达。这实际上就是观察个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表现,来推测他的品德状况的一种方法。 “五视”即是“居,视其所安;达,视其所举;富,视其所与;穷,视其所为;贫,视其所取”。刘劭在这里选择日常生活中“居”以及彼此具有鲜明对比的“达”与“穷”“富”与“贫”等矛盾情境作为品德考评的背景,这种构思可说是中国古人创造的“生活情境测评法”,不亚于西方的情境测验。同时,刘劭在

14、分析观察法利弊的基础上提出“接论法”,即接触性的谈话方法,也就是现代教育测评中常说的面谈法。此外,王守仁还提出“日询常规,务实考德”,即在日常生活中考察个体思想品德的方法。民国学者邵祖平于 1931 年著有观人学一书,博引经史子集百余种书籍,专门详细地论述了通过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处世交友等情境中的不同反应,全面地分析判断该人的性情特征和人格品质,对我国古代知人、知德、考德的经验进行了综合评述,对当今品德测评极具参考价值。 总之,我国古人积累了丰富的品德考评经验,尤其是使用各种情境对个体进行品德考评,值得我们今天继续深入发掘、完善和借鉴使用。但古人对品德的考评经验还谈不上是严格意义上的

15、科学测评,其不足之处在于:什么样的品德测评内容7和测评标准才能真正反映一个人品德的整体状况,这在古代似乎更多的是主观判断,而没有系统的结构,所以古代品德测评的标准常带有片面性与主观性,内容上带有明显的封建主义色彩;方法上除情境考评和面谈外,更多地主要使用观察法。而观察法只能观察个体表面的行为,并不能洞察一个人品德的整体状况,特别是一个人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动机等方面;王守仁所说的“日询常规,务实考德”,提倡从日常生活中进行品德测评。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信息太多,哪些方面的信息具有德育意义,仍然没有作出明确说明,影响了测评的效度和效率。 四、反思我国当代品德测评方法 我国当代品德测评方法,可从 20

16、世纪 50 年代开展的“个性鉴定”算起。多年来我国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测评方法,如行为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投射法、对偶故事法、情境测验法、人物推定法、个案研究法、操行鉴定法、现场教育心理实验法等。 为了阐明众多品德测评方法各自的独特作用,便于选择和应用,李伯黍、燕国材主编的教育心理学讲述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价值取向、道德发展一致性的评定方法,非常有利于品德测评方法的运用。7 肖鸣政博士分析了我国1980 至 1992 年期间全国 122 个学生品德测评实验方案,总结归纳了 16 种品德测评法,并概括为评等型、评分型、评语型和综合型四种类别的品德测评模式,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我国当代品德测评的各种模式和方法。8 在品德测评模式与方法研究的发展上,聂厚德提出了“代表性品德行为整体测评模式”,指出此模式测评的结构包括品德要素结构、活动结构、标准结构,并推荐了主要采用的几种测评方法:测验法、量表法、评分法、评等法、评语法、图示法8等。9 陈旭、曾欣然在吸取前人品德测评经验的基础上,综合概括出现代品德情境测评法,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