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感悟文本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861821 上传时间:2017-08-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小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感悟文本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让小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感悟文本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让小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感悟文本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小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感悟文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小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感悟文本(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小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感悟文本品词析句,就是揣摩品位语文中的重要词句、领悟欣赏其意义、情感和表达方法。那么,如何让小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感悟文本呢?我认为,首先,抓住“文眼”把握主旨;其次,细细品析,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一、抓住“文眼”,把握主旨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能折射出人的智慧与灵气,“文眼”是文章的灵魂,它能揭示出文章的主旨。如但愿人长久一文,它是一篇文包诗的文章,课文较长,就得找个字眼,统帅全文。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找出苏轼触景生情的词,学生便能找到“心绪不宁”一词,这个词就是那双关键的眼睛。接着,学生自由读“心绪不宁”这个词,再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然后通过哪些地方看出心绪不宁?作者

2、为什么心绪不宁?两个问题,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心绪不宁”的内涵。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由“心绪不宁-埋怨-宽慰”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又如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文中的“奇妙”、飞夺泸定桥中的“飞夺”等。有的课文,关键词“文眼”隐藏在文章中,需要教师深钻教材挖掘,潜心涵咏,对文本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能轻易放过,要细细体会他们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再跳出具体词句,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二、细细品析,感悟文本如果说关键词是文章的眼睛,那么句中的好词便是洒落在文中的星星,要让他们吸引学生的眼睛,滋润学生的心灵。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组织学生细细地去揣摩、体会,让学

3、生明白这些词语内涵的丰富性、形象的生动性,以及在表情达意方面所起的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窥一斑而知全豹”,而课文中的关键词即是这儿的“一发”“一斑”,教师只要能发现它们,并能巧妙的利用它们,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燕子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了解燕子飞行时的特点,我紧扣文本中的两个动词“斜着”“掠过”,一个拟声词“唧”进行品读与感悟。 我是这样设计的: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掠过”一词在字典里的解释吗?生:轻轻地擦过。师:那为什么不用“擦”呢?把它换成“擦过”,读一读,有什么不一样?生:“擦过”用的力大,重重的接触;而“掠过”表示动作很轻。生:速度不一样,“掠过”速度极快,“擦过”

4、速度较慢。师: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生:可以看出燕子飞得轻快。生: “斜”字不但写出了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了燕子飞行时的优美姿态。生:“唧”是燕子的叫声,只短短的一声,燕子便从这边的稻田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飞得真快呀!生:从用剪尾或翼尖沾水也可以看出燕子飞得轻快。通过对这些字、词、句的品析,燕子那轻快飞行、姿态优美的特点就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文章用词造句准确传神,教师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很快理解了文本的内容。三、反复推敲,感悟文本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只有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言环境中,反复推敲,才能品味到遣词造句的巧妙,品味语气的意蕴和美感,从而对语

5、气、语感、情感有更好的感悟。如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时,对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为什么不用“到”、“过”、“入”等,改了十多次,都不满意,最后才选用“绿”字,作者把“绿”这个形容词巧妙地当动词使用,把本为静态的景色写活了,赋予了生机与活力,表现出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南的景物在春风中变得一片新绿,既有色彩,又有动感。我们的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者。我们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充满了美。在平常的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循着文章的思路阅读,从多读中去发现、去感受、去品味作者字里行间的精神内涵,才能让学生品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他们的情感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更深入地领悟文本,领悟其中的真、善、美,并融于我们的生活中,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