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608822 上传时间:2018-05-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关于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关于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摘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今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针对农村中学数学教育的薄弱环节,结合具体实际,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其中包括如何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背景、如何更新学生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农村中学 背景 教学方法 兴趣 学习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教育教学提高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转变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及社会素质上来。农村的中学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等特点,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往往有许多教师有这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这是学生的问题吗?我想也不尽然。针对

2、农村中学生的特点及教师经常出现的“同感”,我对此作了一些初步探索,摸索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农村中学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知识大部分来源于书本内容,对于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很难理解,因此,大部分学生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作用。另外,家长多数都是文化水平很低,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也不懂怎样教育儿女,甚至还有家长教给儿女的是“学那么多干什么,会写字就行了”。针对这一系列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这一点上,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也可以带他们去做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

3、动,给他们讲和他们生活有关的应用问题,或是农村中知识的应用问题,让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并不是自己和家长所想的一无是处,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 2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农村中学的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对于这一情况,我们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热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教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中学生是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年,许多情感问题很容易受到

4、感染,若是教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是经常骂他们、打击他们,这会使他们对老师抱有很大的成见,很怕这位老师。也正是这样,学生就没有上这位老师的课的好心态,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全无,成绩大幅度下降。 2.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如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我们可以用扑克替代正负数来玩游戏,红色的为正数,黑色的为负数,让两个同学一组来抽扑克,每人抽两张,然后把它们相加,谁得的数大,则谁胜。这样,我们就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变到了一种游戏上来,学生在游戏中就把有理数的加法学

5、会了。 3.利用中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如:在讲解乘方的时候,可让学生讨论:“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五十次后有多高?”学生讨论后,教师再告诉他们结果,这时学生会觉得非常好奇(因为他们想不到会有教师说的那么高),这样学生对学习乘方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三、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1.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习各科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农村中学 90%以上3的学生不会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预习,也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

6、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他们“打记号”,如:比例的性质这一内容不懂,就在这一地方打上自己的记号,以便于在上课时认真听教师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 2.教会学生听课。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怎样听好课呢?首先,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抓重点,做笔记。第三,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做到听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点。第四,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不要不经思考乱回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的不足之处,多想多问。

7、 3.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思维主要以所掌握的知识为基础,它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农村中学,学生难以领会和掌握较为复杂或困难的方法,主要以下面四种为主:(1)分析与综合;(2)归纳与演绎;(3)类比与联想;(4)抽象与概括。 四、了解学生实际,创设适合他们的实际背景 多数教师均有这样的感觉:多次强调的问题,学生总是记不住,殊不知在讲的过程中所创设的背景不切合学生实际。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背景时不要死板地套用课本,应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教学背景。如:一元一次方程的运用中有出租车计费的问题,这样的背景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大的帮助,但是,如果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发现这一情况,及时地将此背景巧妙地进行创改,如将上述问题改为:父母外出打工,每月保底工资四百元,加上工作量的计件费,计算每月的实际工资。这样一方面易于学生理解,另一方面学生能切实体会到父母4的不易,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