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859914 上传时间:2017-08-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心理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各种机能能够适应生存的需要,并在适应中不断发展的协调状态。心理卫生就是利用人类已经发现的身体和心理规律,运用预防、锻炼、治疗等手段,维护健康、保护生命为人类的正常工作、学习、生活提供基本条件的工作过程。心理素质就是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机能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行为品质。心理教育是利用教育的各种途径和方法,提高和塑造学生的各类认知、情感、意志品质的活动过程。心理健康标准应当是卫生学角度的标;隹,心理素质标准应当是教育学角度的标准,心理学可以分别制定心理健康标准和心理素质标准。在心理健康标准和心理素质标准测验的编制和具体测

2、量中,要以心理健康标准和心理素质标准为依据,分别编制心理健康测验和心理素质测验。在心理健康卫生和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中,要分别建立工作体系。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心理健康是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全面提高公民的心理素质。具体说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包括三个方面:1、使受教育者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2、要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于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3、根据受教育者成长发展的需要和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具体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帮助他们正确地对待自己、接纳自己,认识自己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

3、个人潜能;帮助他们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的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学会认识环境,正确处理各种 人际关系,更好、更快地适应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 掌握社会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的情绪情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适应学校生活,为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每项工作的开展都应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服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 ;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 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

4、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一心理健康教育 1什么是心理健康 在现代社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现规范和行为与年龄相符等。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完全不同于精神医学中的诊疗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

5、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从本质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3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1)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2)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 (3)注重实践,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 (4)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生存、适应能

6、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潜能。围绕这些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仅应包括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人格培养、情绪情感训练、意志力的培养、自我觉察与认识、生存训练、潜能开发等主题内容,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心理测验、咨询辅导、课程安排、活动训练等各项工作。 2现实性原则。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实际教育能力、学生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确定适宜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3发展性原则。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面向全体、注重发展”,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有代表性的主题内容,重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促进”的功能。 4差异性原则。不仅要尊重个体差异,还应尊重年级差异。考虑不同年级

7、、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这是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前提。 5活动性原则。在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突出活动为主的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于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活动中,发挥心理教育活动的优势,注重活动过程的教育作用。 (二)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误区的剖析 误区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搞心理测验 误区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进行心理咨询 误区三: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开心理课 (三)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初步构想 1学生心理健康维护 这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通过常规的教育训练来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具体而言,包括智能训练,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

8、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设计的训练活动等;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以及学习习惯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等;情感教育,即教学生学会体察和表达自己的和他人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疏泄消极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如敏感性训练、自表训练、放松训练等等;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冲突解决、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等互动技巧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及要求所应具备的健康

9、人格品质的培养,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各方面人格素质的培养;自我心理修养的指导,即通过训练和教导帮助学生对自己建立科学的认识,并在自身的发展变化中始终能做到较好地悦纳自己,如悦纳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及自信培养、良好自我形象建立等;性心理教育,即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对性别认同,以及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掌握异性交往的有关知识与技巧,如异性同学交往指导、早恋心理及调适等。 2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 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开展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多属矫治范畴。具体而言,包括学习适应问题,主要指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考

10、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怖症、厌学等问题的咨询和调适;情绪问题,主要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与健康成长的负性情绪问题,如抑郁、恐惧、焦虑、紧张、忧虑等情绪的调适与辅导;常见行为问题,主要指在学生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特征,如多动、说谎、打架、胆怯等行为的咨询与矫正;身心疾患,主要指因心理困扰而形成的躯体症状与反应,如神经衰弱、失眠、疑病症、神经性强迫症、癔病等身心疾患的治疗和矫正;性行为问题,主要指由于性心理障碍而产生的各种性变态行为等的矫正与治疗,这一问题在中小学生中出现的比例较少。 3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具有巨大的心理潜能,中小学期是心理潜能开发

11、的最佳时期。为提高民族素质,应从小加强重视中小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创造力培养。因此,心理潜能开发和创造力培养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通过特殊的教育训练活动对学生进行判断能力、推理能力、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等各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包括对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等以提高学生创造的自主意识与能动性。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教育教学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1通过课堂教学过程实现心理健康教育 (1)帮助教师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效益和师生交往的观念 (2)和教师一起把好教学的三个关- 备课关上课关课外应用关 (3)重视课堂心理氛围的建设 2结合学科特

12、点实现心理健康教育 (1)在学科内容中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2)在授课的组织方式中体现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3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 四学校心理辅导 (一)分类 按辅导涉及的学生活动领域,分为学习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 按辅导涉及的心理与行为的性质,分为情绪辅导、智能辅导、人格辅导、自我意识辅导、社交行为辅导、耐挫力辅导、性问题辅导等。 按辅导对象的人数,分为个别辅导与团体辅导。 (二)目标 1学会调适。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适应”处理的是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问题,调整的重点是人的行为。 2寻求发展。就是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潜力与特长,确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负起生活责任,扩展生活方

13、式,发展建设性人际关系,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良好的社会功能,过积极而有效率的生活。 (三)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心理辅导应在学校教育的早期阶段就开始进行。 ()心理辅导工作应取主动态势,宜未雨绸缪,注意防微杜渐。 ()对于那些社会处境不利的学生、生活发生了重大变故的学生、自我期望偏高而又屡遭挫折的学生,应及早发现征候,重点实行早期干预。 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尊重学生个人的尊严,以平等的、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 ()尊重学生的选择。 ()运用同感的态度和技术加深对受辅学生的理解。 4学生主体性原则 ()心理辅导要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唱主角”。 ()以开展活动为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形式。 5个别化对待原则 ()注意对学生个别差异的了解。 ()对不同学生实行区别对待。 ()认真做好个案研究。 6整体性发展原则 ()树立学生全人发展的观念。 ()不宜把心理辅导课程变成单纯的知识传授课。 ()采用综合辅导模式。 (四)途径 1.开设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结合班级、团体活动开展心理辅导4.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 5.个别辅导6.小组辅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