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价值取向的转向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596402 上传时间:2018-05-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价值取向的转向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价值取向的转向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价值取向的转向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价值取向的转向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析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价值取向的转向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价值取向的转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价值取向的转向(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析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价值取向的转向论文关键词: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价值取向;转向 论文摘要:随着教师职业专业化运动的兴起,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价值取向由客观主义向主观主义转向,具体体现在理论基础、训练主体、训练内容、训练过程的转向上。通过对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价值取向转向的梳理,为确立当下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价值取向提供启示。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价值取向是人们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活动中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进行价值选择和行为决策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性。其核心是如何看待训练主体教师,围绕此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客观主义取向,认为教师是被塑造的人,外界规约着整个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体系,可以按某种既定程序,预设将要

2、达成的目标,反复训练,塑造符合社会期待的教师;另一种是主观主义取向,认为教师是具有主动性的个体,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教师自主选择、自我反思,在训练实践中体悟、合作、分享从而获得自我持续成长的历程。随着教师职业专业化运动的兴起,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价值取向正由客观主义向主观主义转向。 一、哲学观维度下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之理论基础转向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价值取向是建构在哲学理论基础上的。哲学上关于人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的讨论直接影响着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价值取向。人既是客观世界的存在之物,又拥有自己的主观世界,并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强调客观世界对主观世界的制约性,另一种观点强调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能动性

3、,前者属于信奉决定论的客观主义,后者属于信奉自由论的主观主义。实证主义、结构主义等哲学派别倾向于客观主义,强调社会以及个体由客观的结构所决定;而现象学、存在主义、分析哲学、哲学解释学、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哲学思潮则相信人2的主体性及自由意志的作用,倾向于主观主义。 倾向客观主义的哲学派别主张:世界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 “实在”是客观的,真实世界存在于主体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稳定的结构,包含着一定的规律,主体活动受其制约。认知活动就是把客观规律从外部输入自己的心灵。科学知识是与“客观实在”相符合的、 “价值中立”的、稳定的“客观真理”,可被编辑成文件化的数据。人的活动被这些“客观

4、真理”所决定、支配,是被动的。追求普遍主义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强调标准、集中、统一,追求预测、效率和控制。 倾向主观主义的哲学派别主张:世界是一种人为主观的命名。 “实在”只不过是由一些人创建的概念和符号所组成的集合体而已,它的存在取决于认识者,由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解释。认知的过程离不开主体的经验,需要主体进行探究、反思、建构等活动,最终建立起自己的理解和经验体系。知识是个体基于自身经验,并与环境相互作用建构出来的主观之物,它是主动创造的结果,而不是外界塑造心灵的结果。人是自主的能动的主体,人的活动是自我判断、自由选择的结果。人认识、改造世界的方法没有既定的模式和途径,是多元的、差异的。 自

5、20 世纪,哲学越来越趋向于主观主义,甚至有人认为“围剿客观性”是“20 世纪哲学的世纪之战”。哲学上的这种趋向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价值取向的风向标由客观主义取向转向主观主义取向。 二、人性观维度下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之训练主体的转向 1.从被动的人到主动的人 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一直是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争论的焦点。基于不同的人性假设,客观主义取向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和主观主义取向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对训练主体的认识有明显的分界。 客观主义取向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训练主体基于人是被动个体的人性假设,将3教师视为被专家从外部培养、塑造、灌输和训练的对象,利用奖惩、规制、权威等力量来要求教师学习和发展。秉

6、持此种取向,教师被期望成为技术员,拥有熟练的技术,按科学规则塑造社会公民。教师由于长期在职业技能训练中屈从于专家权威,被动接受塑造,自己的生命价值不断萎缩,教师使命感降低,职业主观幸福感降低,严重影响了教学效能。重视教师在训练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成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新导向,主观主义取向渐占上风。 主观主义取向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训练主体基于人是主动个体的人性假设,认为教师是有独特的个人经历、专业经验、职业理想的人。教育情境的不确定性、非线性和混沌性,决定了教师职业活动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技能技巧加以套用,教师必须凭借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领悟,对灵活多变的情境创造性地做出自主判断和

7、选择。成为非确定性的教育情境中的反思者和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培养,如法国 IUFM 将职业自主性培养作为教师职前培训的重要内容。这种取向决定了教师的职业训练过程不是按预设的统一模式反复强化行为,而是自己设计适合自己的发展方案,能计划、选择、修正发展方案,并从经验中学习,使自己成为自我导向职业发展的设计者。 2.从孤独的人到交往的人 客观主义取向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认为教师处于封闭、孤立、分离的生存状态,教师职业技能的获得、发展是单纯个人化努力的结果。此种取向下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把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体系等同于教师单向传授的技能训练体系,

8、多以训练讲授知识(而且是学问性知识)技能为中心,注重怎样传授知识而不注重怎样发展人,更多地训练处理“物”的技能,较少涉及面向人的技能;按教师中心模式进行,常常只注意训练如何教,而较少训练如何指导学生学;只按讲授法的要求进行训练,而对引导学生探究的技能培训不够。这种特征使教师和学生4疏离,教学按不相交的平行线运行。二是将教师职业活动等同于课堂教学活动,关注教师具体教学行为指标的达成,较少涉及教师与同事、学校、家长的对话、合作,造成了教师和社会疏离,其职业活动存在潜在的冲突和对立。 胡塞尔“交互主体性”概念的提出,结束了主体之间的封闭关系和单向的独白状态,强调人作为“关系”的存在,注重交往、对话、

9、互动对于人的价值。主观主义取向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于此提出了教师职业技能之人际交往技能的四个层面。一是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往能力,认为教学实际就是一种师生人际交互活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要突出与学生关系的协调。二是基层教师与教育行政人员、教育学术人员的对话能力。美国的专业发展学校正是顺应了这一改革需要而诞生的,通过在一两所大学教育培训机构与几所中小学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达到改善教师职前培养水平并促进大学与中小学共同研究感兴趣的问题。三是教师同伴指导,形成学习共同体的能力。英国教师资格证书授予标准中明确规定教师要与包括教辅人员在内的同事们建立起高效的工作关系。四是和家长、社会的联络沟通的能力。树

10、立与社会的合作理念,学会建立有效联络是基本要求。 三、知识观维度下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之训练内容的转向 1.从确定的知识到生成的知识 职业技能训练是通过训练获得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客观主义取向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认为客观世界存在着一套现成的、权威的、真理式的知识,是可以把握的、永恒的。专业活动是可支配的,研究者可以确定教学策略与教学结果之间的规律,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过程中把这些确定的规律性知识传授给教师,他们就能够将这些由研究者所生产的可靠且有效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的教学实务中,“以不变应万变”。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训练内容是确定统一的,训练标准是固定5可衡量的。 主观主义取向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11、认为教师必须在不确定的教学情境中作出设释与决定,他们需要的知识是具有经验性质的个人知识,是教师主体以经验和前见为基础,在一定情境和文化中,通过实际体验、自主反思、主体间交往等途径,对内部、外部经验进行持续地诊释和建构而生成的有关教育问题的意义性理解。这种源于行动和经验的知识,常因人或特殊情境脉络而有所差异,不同教师以及同一教师在不同阶段对教育问题的诊释不尽相同。这种知识具有某种程度的独特性、经验性、实用性、情境性、个人性、累积性、缄默性和整体性特征,很难编纂成普遍的知识。 2.从理论性知识到实践性知识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直接指向教师的教学实践,但不同取向的教师职业训练在课程教学上却有不同主张。客

12、观主义取向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坚持教学工作是以科学技术的合理运用为原则的技术性实践,是教师执行一定的命令、遵循一定的程序进行的技术操作活动。因此,教师所需要的是一种被证明了的可以运用到不同教育情境中的普遍性知识,通过传授、灌输这类命题式的、抽象化的、定论化的理论体系,可以让教师接受并用于教学实践中。然而教师的客体地位无法复制理论知识于实际教学情境之中,真实的实践中总是需要行动者的“即席创作”,来对规范与不断变化的情境之间的缺口进行调整或插补。 主观主义取向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强调教师不再是专家知识的消费者,他们也是知识的生产者,每时每刻都在生产着自己的实践性知识。教师在教学时所运用的知识是融合个人

13、的教学信念、价值观、过去教育与生活的经验以及专业理论知识的一种综合性知识。这种知识是在实践中建构的,又是关于实践的,还是指向实践的。它能使教师斡旋于复杂的实务当中,能有效地解决当前教学情境中的种种问6题,具有个人化、经验化特点。同时,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大多是不可言说的,即使教师习惯了某种教学技能甚至不知不觉发现了一种新技能,也不善于把这些技能表述出来。 四、方法论维度下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之训练过程的转向 1.心理训练模式:从行为主义到建构主义 行为主义认为强化和反馈有助于预期行为的形成。客观主义取向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选择的训练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行为主义的影响,视教师为机械的、无生命的个体,认为通

14、过不断地训练,就可以塑造教师职业技能。它注重分级的示范与练习,是通过有强化、有指导的行为操作进行塑造的模式。这样的训练模式只重视教学行为的改变,认为只要工具正确教学问题就能解决,完全忽视教师发展的内在历程和学校文化以及与环境的影响。建构主义哲学思潮兴起并影响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模式。主观主义取向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正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认为知识是不固定的、不断扩展的,知识是学习者和教学者之间通过互动共同建构的。因此,它强调教师在不断的成长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个人对事件的知觉与思考,主动地诊释情境,并采取适当的行为。 2.行为训练模式:从微格教学到案例教学 客观主义取向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运

15、用微格教学开展技能培训。微格教学强调将教学技术进行分解,逐一进行强化训练,其基本流程为事先确立明晰、细致的目标或标准,围绕这些目标或者标准展开训练,将教育现场中教师所需要的教育教学技能转化为详细的、可以测量和评价的目标,由训练机构按照这一目标组织课程和教学,并用量化的指标评估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达成目标者即可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然后进人教学现场工作。主观主义取向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倾向于以案例教学的模式进行教师行为训练,将教育理论和教育技巧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呈现,7教师通过在互动训练中分析案例中的事件和情境,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教学决策的能力。这种模式充分关注教师在训练过程中的领会、反思与建

16、构的能力,让教师从不完全或琐碎的情境中也能分析、获得有用信息,促进专家型教师的成长。 3.训练周期:从职前准备到终身发展 客观主义取向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于知识是客观存在的,认为可以一次性交给教师知识观念,其职业技能训练应该在职前完成。然而,实践中可以发现教师职业技能与教学情境相关,无法一次传递就管用终身,而且随着时代进步,教师职业技能的结构和要求也会发生变化。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视野应从传统的教师职业准备阶段扩展到教师职业技能发展的全过程,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应为教师职业发展的全过程提供支持,不再试图一次性培养出职业技能成熟的教师。主观主义取向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秉持将教学生涯和教师生命连接起来的理念,强调终身学习,构建职前、入职、职后训练的连续体。 五、启示 1.追求人的发展是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核心价值诉求 人的持续发展和生态发展是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核心价值诉求。从“人的可持续发展”这个视角检视我们传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就会发现其主要的社会功能是使个体生命固着于某种特殊能力,束缚于某种特定职业,甚至束缚于某一简单的劳动工序。可持续发展是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结合,认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