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从欧美大学对比看我国如何创建一流大学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596245 上传时间:2018-05-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讨从欧美大学对比看我国如何创建一流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探讨从欧美大学对比看我国如何创建一流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探讨从欧美大学对比看我国如何创建一流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探讨从欧美大学对比看我国如何创建一流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讨从欧美大学对比看我国如何创建一流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讨从欧美大学对比看我国如何创建一流大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探讨从欧美大学对比看我国如何创建一 流大学论文关键词:创建一流大学 欧美大学发展 大学对比 论文摘要:在我国创建一流大学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欧美大学在起源、发展模式、资金来源和职能等方面的对比,阐述对我国创建一流大学的一些启示。 改革三十多年经济的高度增长使中国的 GDP 跻身于世界第六、七位之间。国际经济学家预测中国将在本世纪二十年代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四十年代将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这样的现实和远景培养了中国人的大国意识,然而,不入流的中国大学与中国的大国身份不符。要想在二十一世纪实现腾飞的理想,中国必须拥有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实力。早在 20 世纪 80

2、 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要在全国建设一批重点大学的设想;从七五计划开始,连续几个五年计划都对一批骨干大学进行了重点投入;1993 年,我国政府正式提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设想;1995 年启动了“211 工程”,明确要求“创建若干所接近或达到具有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的学校”;1998 年 5 月 4 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 100 周年大会上指出, “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此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就成为国内一些著名大学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中国如何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等问题也成为著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研究专家以及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

3、一、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 现代大学是从公元十一世纪逐渐产生和发展而来。根据丁学良的总结,大学的理念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化过程。长期以来,大学强调的是传授知识,传授为人之2道。直到 1810 年,德国教育家洪堡提出新的理念,即大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创造知识,不仅从事教学工作,还要进行科学研究。从此,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能。到二十世纪初,以美国为发源地,提出了大学的第三种理念,即大学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还应该是一种服务机构,要为纷繁复杂的各行各业提供教育、培训服务以及智力支持。 大学职能和目标的多样化,促成了大学的不同定位和不同风格,导致了大学之间办学层次和学科重点的差异。各个大学的努

4、力程度不同,呈现的教育质量和效益不同,获得的社会认同与社会影响也就大相径庭。一流大学与二流、三流乃至末流大学的分野也就此拉开。究竟什么样的大学可称之为“世界一流大学”?综观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中的阐述,似可概况为以下三方面: 1.研究型大学,即把知识的创新、观念的创新当作自己最根本的任务和目标来追求的大学。这种集三种职能(教学、研究、为社会服务)为一身,以追求真理、创新知识为己任的大学。 2.奉行普遍主义的研究型大学。真正的一流大学,并不局限于短期的功利,而是要探究整个世界未知的奥秘。作为普遍主义精神的体现,大学要海纳百川,广招贤才,自由探索,百家争鸣。 3.办学成就得到公认的研究型大学。所谓社

5、会公认,就是有一套评价的标准,这些标准虽因时因地而异,并处在不断变动、调整的过程之中,但有其规则可循。丁学良将其归纳为九条:教学整体的素质;学生的素质;常规课程的丰富程度;通过公开竞争获得的研究基金;师生比例;大学各项硬件设备的量和质;大学的财源;历届毕业生的成就和声誉;学校的综合声誉。 二、欧美大学的对比 3一流大学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有其发展的历程。当今世界一流大学主要集中在美国,其次是欧洲。以下从大学的起源,发展模式,资金来源,大学职能四个方面对欧美大学进行对比,从而得出我国创建一流大学重要启示。 (一)欧美大学的起源对比 现代大学的源头是欧洲中世纪的大学,迄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欧洲大

6、学的诞生得力于教会学校的原型和教父学的催化,带有深深的基督教烙印。被誉为“欧洲母大学”的巴黎大学,便是从巴黎圣母院教堂学校演变而来的。在中世纪的欧洲,大学教育是最高等级的教育,全社会人口中只有少数人能够接受这种教育,而能够最终完成学业得到学位的人就更少。这种教育总体上讲还是一种精英教育,这种教育模式成为以后大学教育的基本构架。 而美国大学的历史较欧洲要短。美国的大学生是从低层次上起步的,而且是一个多元的格局。根据 LordBryce 在 1888 年的观察:美国人口 6000 多万,大学有415 个,平均 14.5 万人就有一所大学,这其中很少有几个能称得上是现代大学。在俄亥俄州,300 万居

7、民中有 37 所高等院校,平均 8 万多居民一所,但其中几乎没有一个够得上大学的标准。而在人口 2300 万的英格兰,只有四个颁发学位的大学,平均 575 万人才有一所大学。英格兰之所以仅用 4 所大学为其 2300 万人口服务,是因为其大学服务于精英。美国的大学则服务于大众,根本不追求研究性大学的目标。所以,美国的大学是比不上欧洲大学的。 (二)欧美大学的发展模式对比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典型的欧洲大学是在政府的教育部控制之下。高等教育按照等级被官僚系统组织起来,教授是国家的公务员,学生是经过层层筛选的少数学术精英,他们在大学接受严格的职业训练,最后成为中高层的专家。在欧洲,大学的竞争,体现

8、在学生入学的竞争上。但是,在大学之间却无所谓竞争。大学都4是在官僚机构的领地之内各安其位,旱涝保收。 以大众市场为基本动力的美国大学则是无计划的自然发展,带有极大的分散性和随意性。学生进大学是接受普通的人文教育,专业性很低。美国的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在其卸任的告别信中本来想提出建立一个国家大学的计划,但被该信的起草人含糊地改成“传播知识的机构”。华盛顿和其五位继任者一再要求建立全国性大学,都被议会否决。结果,美国的大学没有中央计划,没有国家标准,除了公立大学(实际上就是州立大学)之外,就是私立大学。到 1945 年,48 个州有 641 个公立高等院校,160 万学生。但这些院校的目标、规模、质量

9、都千差万别,无一定之规。 (三)欧美大学的资金来源对比 欧洲大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资助。这样的弊端在于政府为了发展教育会不停地敦促大学扩大规模,却不能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因此,尽管有国家的大笔投资,欧盟国家花在高等教育上的钱平均只占其国民经济总产值的 1.1%;在美国则高达 2.3%。美国大学从政府、慈善家、企业,甚至学生本身等多种途径获得捐助基金。美国大学花在一个学生身上的钱比欧洲大学要多两到五倍,从而使美国大学的课堂规模小、教授水平高、设备先进、课程丰富。 在欧洲,人们认为,如果需要为接受高等教育而付费,那就意味着教育成了有钱人的专利。实际上,这一理论在美国被证明是不全面的。美国的本科生

10、有 1/3 来自少数民族裔,1/4 来自生活低于贫困线的家庭。政府并没有因此就免除他们的学费,而是保证他们可以得到足够的贷款。 (四)欧美大学的职能对比 最初的大学职能被设想为贮存、保护和传播文化的机构。大学研究活动起源于 18 世纪复兴经典知识的努力,起初在哲学方面,后来扩大到其他领域。最早的5研究型大学是在德国出现的,随后美国也开始建立自己的研究型大学。19 世纪后期和 20 世纪早期之后,大学的使命被确定为研究与教学两个方面。后来,随着大学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凸显,它不仅经历了规模和范围的变化,而且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它的核心内容是将大学实验室的科学发现转化为产

11、品,并拿到市场上出售。 在美国,朝创业型大学的转变倾向于采用一个线性的过程,即从教学到研究再到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在现有教育系统中,美国大学在获得和支配它的知识产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欧洲,大学革命更可能是非线性地、有时是同时地甚至是以与美国情况相反的顺序发生的。欧洲大学创业活动的出现是中世纪的以僵化和保守为特征的大学发展的意外结果。欧洲的创业型大学具有与美国相似的目标,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增加对大学研究及其他活动的经济回报。简而言之,美国大学的创业活动似乎主要是科研使命的扩展,而欧洲大学的创业活动则是大学教学使命的延伸。欧洲人普遍认为:“创业型大学”只能是通过培养学生创业来实现创业教育,

12、不像美国意义上的创业型大学那样直接参与创业。大学的使命是培养企业家,而不是充当企业家。事实上,欧洲大学普遍抵制直接创业活动。 三、结论 欧洲是现代大学的发源地,但近几十年来,欧洲早已将高等教育的领跑地位拱手让给了美国。现代美国大学已经发展为社会主要机构,在美国形成了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合作,共同创新,各方又都保持自己独特身份的一种创新模式。纵观欧美大学发展史,中国大学的发展和目前的状况都更接近于欧洲模式。欧美的大学对比无疑给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很多启示。 1.世界一流大学一是有客观标准,二是标准不易达到。并非研究型大学就是一6流大学更非发达国家的大学就是一流大学。美国有二千二百多所大学,研究型

13、大学有 250 多所,丁学良认为其中多年里能进入全美前二十五名的,可以称之为世界一流大学。也就是说即便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只有 1左右的大学能成为世界一流。可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绝非易事。中国大学距世界一流大学还有相当的差距,发展到世界一流大学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 2.政府应该放宽对大学的政策,创建多元格局,鼓励私立大学。由于过去的集权体制,北大、清华等几所大学在市场竞争中无疑拥有不公正的垄断性优势。这种优势需要削减,而不是通过国家拨款来加强。这样,各种各样的大学就会在一个相对接近的水平和规模上展开竞争,优胜劣汰。那些在教育上最有创意的才能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一流大学”。 3.努力加强研

14、究型大学的基础建设,建立知识创新平台,为大学走向创业积蓄力量。目前,中国大学绝大多数都不具备衍生公司和支撑产业的能力。在走创业型大学道路的过程中,应加强大学内外联系,建立相应的混和机构,如大学联络办公室、技术转移办公室、科技园等,它们为加强大学与产业的关系及创建创业型大学提供了组织保证。中国大学应在加强研究实力的同时,强化依托政府基金项目与产业合作的意识,尽快滋生出第三使命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形成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创新模式,促进区域乃至国家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同时满足大学的资金需求,而不是依赖政府。 4.引入市场机制。资金对于大学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国现在大学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政府拨

15、款。从欧洲大学的发展不难看出,靠政府拨款很难满足大学发展的需要,况且,中国还没有欧洲那样的经济实力,所以,在中国更应该引进市场机制。 5.更多地放权给大学,逐渐解决大学办学自主权问题,变计划教育体制为社会7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真正平等、自由竞争的局面。创业型大学在积极与产业、政府联系、合作的同时,仍然要保持自己独有的身份,它必须有足够的决策自主性和研究自由度。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尽早在我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究其根本,中国创建一流大学,最大的问题是现行体制。只要不断借鉴世界各国大学发展的新的经验,改革现行的体制,消除人的本位主义的影响,建立市场导向的机制,终究我国是能够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理想的。 参考文献: 1陈光军, 从国内外一流大学发展看如何创建一流大学J, 当代教育科学,2003.1 2丁学良, 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耿有权, 基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问题及思考J, 江苏高教,2001.3 4黄秀丽、吴振一、王燕, 关于创建借荐一流大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 高教探索,2000.3 5李开复, 李开复谈美国大学启示录 6许智宏,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要有新思路新对策J, 中国高等教育,20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