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551874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对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对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对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对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对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文中从直觉思维在创新思维中的重要性;直觉思维培养的可操作性;直觉思维可作为培养发散思维及集中思维的方法;直觉思维是培养创造性人格和习惯的最佳手段四个方面阐述了对学生进行直觉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直觉思维能力培养 0 引言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其培养的切入点,就是直觉思维。笔者执教以来,一直重视对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对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作一浅论如下: 1 直觉思维在创新思维中的重要性 基于无数次自然或社会实践而掌握的认识的基础上,简缩的思维过程而产生的有一定跳跃性的推测、猜想、假设及判断,这就是直觉思维。它是创新思维

2、的基石(亦是它的一部分),是人类意识与动物意识的原始区分,是人类认识自然规律、法则和利用规律、法则的起点。 有人曾把人类杰出的具有非凡创新思维能力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思维模式拟为:经验直觉概念或假设逻辑推理理论。可见直觉在科学创新中起着选择、预见的作用。通过直觉提出新成果的概念或假设,经过实验(践)检验确定后,成为建立科学论点的出发点。如果没有牛顿在苹果树下对苹果从树上落下的直觉判断、思考,就不会有“万有引力”定律的产生,牛顿力学体系的大厦就将无法建立,而现代文明就回复于中世纪的黑暗中。 2 直觉思维培养的可操作性 由于直觉思维在教学中体现出它的直观性,并对映于我们文明社会的各种成就,2就可以举

3、出许多事例来启发,引导学生进入创新思维的培养中。教学中可遵循如下操作模式:现象直觉判断(思维)概括、推理、求证结论(完成)。 我在讲授建筑力学中的几何不变体系时,联系现实生活中电线杆用一钢缆固定于地面这一现象,直觉判断电杆、钢缆、地面组成一个三角形,根据学生在初中平面几何中所学到的“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可得出它们三者构成了一个牢固的稳定体系,进而推出几何不变体系的三个组成规则:二元体规则、两刚片规则及三刚片规则。这样,以往教学中不易于学生理解的授课难点,通过我对学生直觉思维的启发以及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变得易于接受起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切思维都是由直觉开始,一切都是由已知的结论而进

4、行的教学操作,学生的思维模式转换就容易而自然,因而达到了思维训练的目的,而且对知识的学习、加深、乃至拓宽都能得到多方面的受益。 3 可作为培养发散思维及集中思维的方法 一个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伴随其思维过程要经过发散思维集中思维发散思维,并需多次循环才能指导活动的完成。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集中思维的能力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对发散思维的启发,笔者认为非逻辑性的发散思维及引发它的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活动的土壤和关键。 如前所述,由于直觉思维具有直观可操作的特点,且教学的主要职责是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启发,我便在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模

5、式的针对性训练。我在指导学生进行沿程阻力系数测定的实验时,有一组学生测出的“”值与实际值相差较大。我检查他们的实验数据时,发现测压管读数有误,但并不急于向他们说明原因,而是要求学生对此进行非逻辑性地寻找原因。归结起来,通过直觉可判断有如下几个原因:实验操作有误,读3数有误,甚至可能是因为上游水箱里的水位不恒定,造成管内水流为非恒定流等原因。经过学生认真计算、查找、判断,并与其他组同学的数据相比较,最后找到了真正原因:测压管读数有误。 虽然学生还仅限于用自己现有的知识进行直觉判断及创新思考,但所有的培训对以后的创新工作影响深远。而直觉思维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贯穿作用。 4 是培养创造性人格、习惯的

6、最佳手段 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贝尔纳曾说:“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思维方法,直接影响学生思维模式的形成。有这样一个例子:上物理课关于磁铁南北极的教学中,一个学生举手向老师提问:“如果从磁铁的中间剖开,那么是否南北极可分开?”听毕教师哈哈大笑:“同学提出了一个愚蠢的问题,任何磁铁分开后,仍形成二个各有 N、S 极的磁铁。 ”满面通红的学生在同学们的讪笑中坐下。暂且不论教师这种回答是否真正科学(现代科学一直未放弃寻求发明单极磁铁的努力,它将给工业带来一场革命),起码这位同学的思维在形成创

7、造性人格上遭受的是打击而非鼓励。 直觉思维的培养,其教学实质就是启发、引导学生的独立性、冲动性、幻想性,并不仅仅受认识因素的影响。在指导水工专业的毕业设计时,有一学生问我:“可不可以把溢洪道和泄水隧洞合二为一,这样可减少程量,节约资金。 ”我当众表扬该同学肯动脑筋,肯定了他的想法,但同时指出“任何工程设计方案的提出,必须经过周密的研究,进行细致的技术、经济比较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做出一个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优秀设计方案。 ”虽然以该同学现有的知识还不能对它们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工作,但至少该同学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肯定。在我的鼓励下,该同4学不仅以积极良好的态度对待以后的设计,而且还不断突破

8、有限的教材知识,使之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推测和猜想,培养他们良好的“直觉”习惯,并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出正确的证明。同时教师也应带头示范动用直觉思维提出多种不带结论的设想,使学生受到熏陶,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从而达到培养创造性人格、习惯的目的。 综上所述,直觉思维的培养是启发式教学要求中的一个重要步骤,而学生思维习惯的形成对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促进效果,学生对学习知识也会从被动变成好奇、兴趣和主动。这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愿看到的。 参考文献: 1李世芬.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方法与探讨.长春大学学报.2004.05. 2贾红文,贾海红.论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1.03. 3张俊霞.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浅谈.教育实践与研究.1999.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