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突破生产型服务业瓶颈 助推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549314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9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突破生产型服务业瓶颈 助推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突破生产型服务业瓶颈 助推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突破生产型服务业瓶颈 助推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突破生产型服务业瓶颈 助推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突破生产型服务业瓶颈 助推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突破生产型服务业瓶颈 助推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突破生产型服务业瓶颈 助推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发展研究参考 咨政版 2009 年第 6 期(总第 103 期) 2009 年 12 月 7 日 关于突破生产型服务业瓶颈关于突破生产型服务业瓶颈 助推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助推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工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装备制造业作为辽宁省第一大产业更是担当重任。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服务的竞争。在全球金融危机和保增长压力下,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生产型服务业作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2 生产效率的服务行业,不但能降低装备制造业交易成本,而且

2、可为装备制造业提供急需的智力服务和劳动力,增强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大大提升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实现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与生产型服务业的互动发展,确保全省经济持续增长。 一、辽宁省生产型服务业发展现状 生产型服务业长期以来都是辽宁经济发展中的一块“短板” 。近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千方百计补齐这块短板。在政策驱动下,2009 年辽宁省服务业总体保持了大幅度增长态势。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2347 亿元,增长 48.7%,高于上年同期 13.2 个百分点,高于全国 12.1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完成 1996

3、亿元,增长 12.5%,同比加快 3.7 个百分点,高出全国 4.2 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由去年同期的 21.2%,提高到 37.4%,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4.3 个百分点。此外,服务业地税收入占辽宁全部地税收入的比重已达到 63.7%,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尽管已经取得了快速增长,但辽宁省生产型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和产值贡献率仍低于国内发达省份。而且,传统的交通运输、金融保险业较发达,信息服务、科技研发、中介服务等附加值较高行业规模较小。现代装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需要生产型服务业的有力支撑,这也对辽宁省的生产型服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4、试用版本创建 3 务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辽宁省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制约因素二、辽宁省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制约因素 1土地、人才和资金等要素制约。土地、人才和资金等要素制约。辽宁省土地资源紧缺,加上生产型服务业用地大都属于商业用地,取得项目用地格外困难,且用地价格相对较高。专业人才短缺,特别是领军型、管理型、复合型高级人才极为缺乏。如沈阳市会展行业从业人员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不足 2%,多数人员专业素质不高,难以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和沟通。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生产型服务企业以无形服务为主,缺少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较难获得银行贷款。 2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扶持缺位。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扶持缺位。老工业

5、基地传统的“重工轻商”的观念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现有政策存在缺位以及落实不到位情况。如所得税优惠主要面向应用高新技术的工业企业,对高科技服务企业缺少鼓励措施;营业税计税方法对服务业存在重复征税, 导致分工越细, 税负越重,阻碍了服务外包的发展。财政扶持也是向工业倾斜,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杯水车薪。此外,服务业用地、用电等价格也比工业高。 3缺乏统一服务标准,服务质量低。缺乏统一服务标准,服务质量低。大部分生产服务业在我省乃至全国还属于新兴行业,由于新兴行业市场成长快,缺乏能够提供优质服务的大型企业,大部分中小企业难以满足客户高标准的服务需求。尤其是在中国服务业逐步PDF 文件使用 “pdfFac

6、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4 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国际知名服务业企业纷纷进入中国,使得竞争中的辽宁省内资企业处于明显劣势。加之服务标准不明确,行业自律能力不足,价格成为主要竞争手段。 4存在交叉管理和行业垄断现象。存在交叉管理和行业垄断现象。个别行业存在交叉管理现象,协调困难。如会计师事务所有财政、审计、税务、证监等多个主管部门。中介组织发展不规范,职责行使不到位,如税务代理、房地产评估、土地估价等本来都属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基本业务范畴,现在却分别由不同的机构管理,导致行业垄断现象出现。 市场准入障碍也未真正消除, 金融、通信等行业虽然鼓励非公资本进入,但准入条件过高。有的中介行业主管部门

7、人为设置准入门槛,有些行业存在自相矛盾的资质认定,造成事实上的行政垄断。 三、突破生产型服务业瓶颈的对策建议三、突破生产型服务业瓶颈的对策建议 1加快编制辽宁省生产型服务业发展规划和各重点领加快编制辽宁省生产型服务业发展规划和各重点领域发展专项规划。域发展专项规划。明确以生产型服务业提升辽宁装备的发展目标,明确生产型服务业重点发展产业和布局导向,发挥规划对生产型服务业发展的引导作用。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推进生产型服务业集聚发展。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要充分考虑生产型服务业发展的用地需求,合理安排发展空间,布置先进合理的交通通信网络。加快培育若干特色鲜明的生产型服务业集聚区。研究制定服务业集聚区

8、认定办法,做好服务业集聚区申报、推荐和认定工作。加大对生产型服务业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5 集聚区的政策支持力度,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向生产型服务业集聚区倾斜,重点支持生产型服务业集聚区的规划编制、公共平台建设和重点项目补助,同等条件下对生产型服务业集聚区内的项目优先安排建设用地。强化生产型服务业集聚区对周边企业的吸引整合,通过产业集群规模效应以及政府相关引导政策,推动具有共同区位指向、产业关联度强的生产型服务业企业向集聚区集中,切实做到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 2规范市场准入制度,加快体制改革与创新规范市场准入制度,加快体制改革与创新。根据生产

9、型服务业中不同产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市场准入门槛。对律师、会计、咨询等中介服务行业,提高准入门槛,避免无序竞争。对金融、通信等行业,则要降低准入门槛,对不同所有者资本一视同仁,打破垄断促进竞争。加快生产型服务业领域事业单位改革步伐,将营利性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 对隶属政府部门的中介服务类机构, 加快实施脱钩改制。创新服务业管理体制,着力克服当前存在的交叉管理、多头认证等问题,建立合力推进生产型服务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行业协会改革与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知识产权保护、行业标准化建设、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研究制定规范各类生产型服务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构建公平、透明的法制体系。改革服

10、务业统计制度,加强生产型服务业统计工作。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6 3清理和修订不利于生产型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清理和修订不利于生产型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与装备制造业同等的财税、金融、电价、土地等政策扶建立与装备制造业同等的财税、金融、电价、土地等政策扶持体系。持体系。对重点产业、集聚区建设以及制造业服务外包分离等关键领域,进一步研究制定相关促进政策。财政方面,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应向生产服务领域倾斜,主要用于生产型服务业重点项目的贴息或补助。税收方面,用足用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在国家税法框架内对鼓励发展的生产服务行业、制造企业分离生产型服务业

11、等,探索实施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水利建设基金、教育附加等地方税的优惠倾斜。用地方面,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的前提下,对生产型服务业项目建设用地优先安排。融资方面,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开发适应生产型服务业需要的金融产品,鼓励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对发展前景看好的中小型甚至微型生产服务企业开展业务。 4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多层次的人才培训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多层次的人才培训体系和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体系。体系和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体系。探索由企业、高校和政府共同投入的生产型服务业人才实训基地建设,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大力引进国内

12、外优秀的生产型服务业专业人才,并在社会保险、配偶就业、子女上学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推进技术入股、管理人员持股、股票期权激励等新型分配方式,努力形成人才加速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7 集聚、有序流动的局面,为加快辽宁省生产型服务业以及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5加大招商选资力度,积极开展服务外包。加大招商选资力度,积极开展服务外包。要着力吸引国内外知名生产服务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来辽宁省投资设立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同时注重引进先进的运作方式和管理经验,提升辽宁省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积极承接服务外包,加快培育一批具备国际资质的服务外包企业,形成一批外包产业基地。支持有实力的服务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建立健全国际营销网络。 *本文系肖兴志教授主持的东北财经大学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急课题辽宁省生产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的阶段性成果。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侯瑜博士)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东北财经大学科研处、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主办。如有领导批示,请告知我们。 电话:0411- 84713161 84738230 84710582(传真) Email: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