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生存型职业教育和发展型职业教育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549227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析生存型职业教育和发展型职业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试析生存型职业教育和发展型职业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试析生存型职业教育和发展型职业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试析生存型职业教育和发展型职业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试析生存型职业教育和发展型职业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析生存型职业教育和发展型职业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析生存型职业教育和发展型职业教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试析生存型职业教育和发展型职业教育论文摘要:从职业教育价值观、教育模式、机制、内容等方面看,职业教育有“生存型”和“发展型”之分,前者的所有方面都是为了职业教育本身的生存,生存是第一要务;后者的诸多方面都是为了人的发展,都是着眼长远。我们要“发展型”职业教育,不要“生存型”职业教育。 论文关键词:生存型职业教育;发展型职业教育 2008 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折时期(关键时期),也就是说是一个“坎”。对于职业教育来说也是如此。应该怎样评价过去三十年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径、成果、功效,这对于未来三十年的职业教育发展非常重要。后边的职业教育和前边的职业教育是什么关系?是因循

2、旧制,还是厘定新规,是延续旧途,还是另辟新径,是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回避的问题。因为是回顾过往,所以需要有一个定性的东西来概括三十年的职业教育发展,所谓“盖棺定论”。质是之故,我提出了“生存型”职业教育和“发展型”职业教育的概念。我的基本论断是:前三十年职业教育是一种“生存型”职业教育,后边的职业教育可能要(或者说应该)走向“发展型”职业教育。 一、三十年职业教育的流变 在论述之前,我还是要大致界定一下我这里说的职业教育是什么,否则容易引起误会。我认为有两种职业教育,一种是实在的职业教育,另一种是理想的职业教育。实在的职业教育是已经存在的职业教育,我指的是客观存在的制度化的职业学校(包括中等职业

3、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制度化的职业学校教育是职业教2育的主体,因为作为广义职业教育一部分的培训以及技术教育是另外的一种职业教育形态,其在时间、内容、要求、目的等方面不同于职业学校教育,所以不在本文的论域之内。理想的职业教育是指根据某种理想标准想象出来的职业教育,现实当中很难找到,外国的职业教育对于中国来说也算一种“理想类型”。定义了本文所论述的职业教育之后,我就先从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职业教育(客观存在)变化历程说起。 1政策文本关于职业教育的定位1。发展职业教育政策先行,政策文本的格式、内容基本上代表决策部门对职业教育的看法、价值判断、功能期望等。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开始主持中央工作。197

4、8 年 4 月,他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教育事业必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应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 1979 年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中等教育要有计划地举办各种门类的中等职业教育,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多方面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大量中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 1980 年 10 月 7 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提出要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促进高中阶段的教育更加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1985 年 5 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

5、职业技术教育,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在这些政策影响下,各地方都按照国家的这些规定,通过对普通高中进行改造,建设职业高中,职业学校招生人数增多,学生毕业后主要由国家统一进行分配,学生不需要考虑就业去向问题,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繁荣一时。 31986 年,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劳动人事部联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即第一次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决议认为,职业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大致是:一是职业教育的规模、层次和结构不能适应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没有形成所有经济部门尤其是工业企业都能依靠职业教育来提高从业人

6、员素质的格局;二是农村职业教育薄弱,很多农村地区是“清一色的普通高中”;三是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发展缓慢,潜力没有发挥出来;四是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不高,相当多的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经费严重不足,缺少基本的教学设施和实习条件。等等。会议确定了“七五”期间全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比如在 1990 年左右全国大多数地区高中阶段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数达到与普通高中的招生数大致相当等。 1991 年,国务院作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 决定指出, “要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决定回顾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以来职业教育取得的成就,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 1986

7、年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内容、论述方式相似。 199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统筹规划,贯彻积极发展的方针,充分调动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兴办多形式、多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局面。 ” 1996 年 5 月 15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颁布并于 9 月 1 日实施。此法共分五章 40 条。第一章总则里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

8、质量,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需要的职业教育制度”。此法还规定了办学主体、保障条件等内容,为职业教育的发4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1999 年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要“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内在规律相适应、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积极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 2002 年 8 月 24 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一些地方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管理体制

9、、办学体制、教育教学质量不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决定也提出了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目标。与之配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和人事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教育部、国家经贸委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作用的意见。 2004 年,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指出:“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和部门在统筹人力资源开发中仍存在忽视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倾向,在统筹各类教育发展中仍存在着忽视职业教育的倾向,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措施还不

10、够有力。 ”意见进而提出了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增强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等九条建议。 2005 年 2 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指出:“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协调现象”。因此要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同年 10 月 28 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决定指出:“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以及5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决定要求各级人民政府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与繁荣

11、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增加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强有力措施,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11 月 7 日至 8 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狠抓落实、推动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 三十年来,有关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格式文本以及里面的内容基本没有发生变化,问题还是那些问题,措施依然是那些措施,建议依然是那些建议。 2.职业学校数量、学生数量等。从 1980 年到 1997 年,普通高中学校数从31300 所减少到 13880 所,学生数减少了 11972 万人。同期中等职业学校(含中师)的学校数从 9688 所增加到

12、 22229 所,学生数从 226 万人猛增到 13559 万人。这几年普通高中在校生数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从 81下降到3853,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数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从 19上升到6147。 从 1998 年到 2001 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从 526 万人(在校生达到 1467 万人)锐减到 39522 万人,跌到了低谷,在校学生数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也下降到 4544;而同期普通高中招生数从 35955 万人猛增至 55598 万人,在校学生数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总的数比例上升到 5456。 从 2002 年到 2004 年,为了扭转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颓势,中

13、央多次连续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规范职业教育发展,加大中等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推进实训基地和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从 46973 万人增加到 566万人。 2005 年中等职业教育开始扩招,连续两年每年扩招 100 万人,2006 年招生数量达到 750 万人,在校生数达到 1800 万人。 62007 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成人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共有学校 31255所,比上年减少 430 所;招生 1650.18 万人,比上年增加 31.15 万人;在校学生4527.49 万人,比上年增加 185.63 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66%,比上年提高 6.2个百分

14、点。其中普通高中 15681 所,比上年减少 472 所;招生 840.16 万人,比上年减少 31.05 万人,下降 3.56%;在校生 2522.40 万人,比上年增加 7.90 万人,增长0.31%;毕业生 788.31 万人,比上年增加 61.24 万人,增长 8.42%。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共有学校 14832所,比上年增加 139 所;招生 810.02 万人,比上年增加 62.2 万人;在校生 1987.01 万人,比上年增加 177.12 万人。 截止 2007 年底,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 740 所,高职(专科)院校 116

15、8 所。 据相关报道,19782007 年,全国职业学校共计向社会输送各类毕业生 1 亿多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成千上万受过良好职业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和其他各种类型的城乡劳动者。 3经费投入、师资。2001 年全国教育经费支出构成中,高等教育占 26.26,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占 6.71,技工学校占 0.57,普通中学占 28.60,职业中学占 3.08,小学占 28.42,特殊教育学校占 0.30,幼儿园占 1.44,其他占4.06。可以看出,我国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包括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只占全部教育经费的 10.36,远远低于国家财政对于高等教育

16、的投入比例,也远远低于国家财政对普通中学的投入比例。 反映在教育经费的安排上,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比重在不断下降。据统计, “九五”期间,国家财政给职业教育的经费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从 11.53下降到了8.42,财政预算内,职业教育经费占教育总经费的比重也从 52.92下降到43.12,国家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在下降。 “十五”期间,这种情况变化也不大,这种局面直到 2007 才得到真正的扭转。3 以 2006 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为例,全国普通高中生均预算内事7业费支出为 2240.96 元,比上年的 1959.24 元增长 14.38。全国职业中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 2163.69 元,比上年的 1980.54 元增长 9.25。全国普通高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 449.15 元,比上年的 363.54 元增长 23.55。全国职业中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 407.28 元,比上年的 33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