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培养国际一流人才之路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549193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培养国际一流人才之路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探索培养国际一流人才之路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探索培养国际一流人才之路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探索培养国际一流人才之路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探索培养国际一流人才之路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索培养国际一流人才之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培养国际一流人才之路(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探索培养国际一流人才之路摘要:我国急需培养国际一流人才。印度在培养国际一流人才方面的经验是全英语教学。在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实施全英语教学实验方案,有助于我国国际一流人才的培养。关键词:国际一流人才;全英语教学;方案我国现代化建设急需国际一流人才。国际一流人才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他们知识渊博、具有远见卓识,是各个学术领域的带头人。培养国际一流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的目标之一。尽管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做出巨大的努力,但是应该相信,如果提供幼苗成长的肥沃土壤,精心培育,在大批高素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国际一流人才(包括诺贝尔奖得主)自然会脱颖而出。在国际一流人才应必备的条件中,下面三条应是至关重要的。1.

2、接受过严格的、系统的学校教育,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并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2.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能密切跟踪国内外科技前沿课题的进展,并在重大课题上有所创新和突破。3.精通英语,能够快速阅读大量英文资料,快速撰写英文论文,在国际会议上用标准语调宣读英语论文和讲演,在国际会议上听懂各国代表即席发言和自己作即席发言,用英文著书立说。怎样才能尽快地培养出大批国际一流人才,是我们急需解决的课题。笔者认为印度的全英语教学经验可供借鉴。为加快我国培养国际一流人才的进程,根据我国教育现状,本文冒昧地提出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的全英语教学实验方案。一、印度如何培养国际一流人才(一)印度国际一流人才济济2在近、现

3、代,印度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培养国际一流人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引人瞩目。他们普遍接受过系统的西方教育,尤其英语水平高,便于跟踪世界各个领域的发展,在融合东西方文明的基础上,在各自专长的领域为印度的独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印度已经有 6 人获得诺贝尔奖:文学奖(1913 年)、物理学奖(1930 年)、医学奖(1968 年)、和平奖(1979 年)、物理学奖(1993 年)、经济学奖(1998 年)。独立前选入英国皇家学会的印度科学家有 18 人。独立后选入英国皇家学会的印度科学家有 17 人。美籍印度科学家获诺贝尔奖的有 2 人。1(40)在科技领域,印度现有科技人员 350 多万,仅次于美国

4、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印度已具有相当规模的科研基础设施,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名列前茅。印度出版的科技著作居世界第 8 位,有 18 种科学杂志被收入具有世界高水平的最新刊物目录。据 1995 年统计,印度学者在国际权威科学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相当于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发表论文的总和。1(58)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专家学者达数万名。印度高等院校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系在 1000 个左右,攻读社会科学学位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 1/3 以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组织均数以百计,刊物达千余种。文学、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哲学、宗教学、语言学、艺术学等传统学科依然是研究的重点。政治学、国际关系

5、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人口学、社会学、心理学、女性学等弱势学科或新兴学科也发展并强大起来。在教育领域,大学师资力量达到 34.2 万人,中学教师 127.7 万人,小学教师 190.3万人。此外,印度有一支庞大的国家公务员队伍。新闻、出版、法律、影视、文学、艺术等方面也人才济济。多年来,印度的人力资源十分丰富,学科齐全,水平上乘,3赢得了世人的广泛赞誉。(二)印度的英语教学传统由来已久印度近代宗教哲学家、社会改革家、学者、教育家罗姆?摩罕?罗易(17721833)和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和英国议会议员迈考利爵士,为印度的近、现代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罗姆摩罕罗易认为西方有先

6、进的教育、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主张在印度普及西方的教育,融合东西方文明精华。他在 1817 年创办被称为印度第一所现代类型的“印度学院”,传授欧洲的语言和科学。1(15)1834 年迈考利爵士作为总督府法律参事第一次来到印度。1835 年他向英国政府提交了著名的迈考利备忘录,要求政府在印度实施正规的西方高等教育体系,使用现有的学校,用英语向印度传授欧洲的文学和科学。该备忘录被称为现代印度教育的奠基石,他被称为现代印度教育之父。1(14)在英国人统治时期,印度教育的重点放在高等教育上,主要吸收社会上层的子弟入学,直接为殖民主义统治提供人才。后来教育的受益人群不断扩大。全英语教学使印度学生大开眼界

7、,学到了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方面面的新思想、新文化、新观念。在 20 世纪,一批具有现代意识的知识分子涌现出来,成为领导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先锋和建设新印度的骨干。有理由认为,印度的英语教学传统对培养国际一流人才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印度开办的英语学校是培养国际一流人才的摇篮。(三)国家教育政策强调英语教学独立后,英语被列为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印度政府长期实施高素质人才培养计划,高度重视英语教学,为印度培养国际一流人才奠定了扎实基础。印度国家教育政策(1968)指出,要特别强调学习英语和其他国际语言。在当今4世界,知识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印度不仅要保持自己的发展趋势,而

8、且还要对此作出更大的贡献。为此,我们要加强英语的学习。1(284)国家教育政策(1986)(1992 年修订)指出,高等教育要特别重视语言能力。最重要的是必须加强教育金字塔的基础,保证在 20 世纪结束之前让 10 亿人受益。同样非常重要的是,要保证攀上金字塔顶的每个人都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1(299,310)(四)培养大量学习英语的学生由于历史的原因,当今印度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学语言实行双轨制:一小部分学校是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大部分学校是印地语/地方语作为教学语言。根据 1993 年 9 月 30 日第六次全印教育普查的数据(详见表一),从全国看,把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在初小阶段(5 年

9、)有 2.09%的学校(15337 所);在高小阶段(3年)有 4.25%的学校(10148 所);在初中高中阶段(2 年+2 年)有 6.57%的学校(6201所)。表一: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学校数量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学校,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用英语讲授各门学科,同时开设一门印地语/地方语和英语课。由于每门课的英语词汇由少到多、复现率高、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经过努力可以掌握。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必须用英语交流,当然难免夹杂印地语/地方语作为辅助。印地语/地方语课主要是让学生系统学习文法,培养听说读写四会能力。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必须用印地语/地方语,所以学生仍有许多机会培养和锻炼应用印地语/地

10、方语的能力。英语课主要是让学生系统学习英文文法,培养英文听说读写四会能力,无疑这又促进各门课英语教材的学习。高中毕业生一般都能较好地掌握两门语言,英语能够与国际直接接轨,为大5学深造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具备印地语/地方语的四会能力。因为有英语的优势,几乎所有毕业生都能被高等院校录取,只是院校的档次有高低之分而已。19981999 年度,印度的中学学校数量增长到 11 万所。如果按照 1993 年 9 月 30日第六次全印教育普查的数据 93.43%与 6.57%的比例计算,19981999 年度印地语/地方语作为教学语言的学校应增长到 102265 所;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中学学校应增长到 77

11、35 所,其中包括:私立学校 6415 所(私人办)、中央学校 874 所(政府办)和示范学校 446 所(政府办)。实际上,私立学校、中央学校和示范学校都是从初小阶段、高小阶段到初中高中阶段把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英语教学一条龙学校,设施好,师资力量强。这些学校简况如下。私立学校,约有 6415 所,数量还在不断增加。私立学校是私人办的学校,设备好,师资好,收费高,25004000 卢比/年(500800 元人民币)。上层阶层和殷实家庭一般都选择私立学校,家长最看重的就是各科英语教学一条龙。中央学校,共计 874 所。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的一条龙全英语学校,面向印度政府官员、外交人员和军人的子女。

12、由于国家公务员和军人经常跨邦和跨国调动工作,为了使随行子女及时转学,根据国防部、中央有关部门和中央政府职工福利委员会的建议,1962 年印度政府批准在各地组织建立中央学校计划。1963 年,教育部(现为人力开发资源部)接收了 20 所部队学校。不久,就建立了独立的中央学校机构。1965 年 12 月成立了中央学校协会。同时,在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和尼泊尔的首都加德满都各建立了一所中央学校。截至 2000 年底,中央学校增加到 874 所。中央学校要为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分别保留 17%和 7.5%的名额。中央学校的各科英语教学一条龙最利于学生转学插班上课。1(169) 示范学校,共计 446 所。

13、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的一条龙全英语学校,面向家境困难的英才儿童。根据 19866年国家教育政策,印度政府开始实施在每一个邦建立一所示范学校计划。目的是对英才儿童特别是农村的英才儿童提供最好的现代化教育,其关键所在就是各科英语教学一条龙。进入示范学校的学生必须通过国家教育研究与培训委员会的选拔考试。示范学校为男女同校,采取寄宿制,学生食宿全部免费。根据规定,对农村的学生要保留 75%的名额,女生尽量保持在 1/3。对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应按其人口比例,给予一定名额的保留。示范学校与中央教育委员会有密切的工作联系。示范学校提供艺术、科学、贸易、商业事务等作为教学内容,这种教育持续到十二年级。目前,印度

14、 33 个邦和直辖区已有 446 所示范学校(19851986 年度仅有 2 所实验学校),每年约有 3 万名新生入学。现在在校生已有 12.7 万人,其中 33%是女生。1(168)即使我们保守地按照 1993 年印度教育普查的比例计算,每年全英语初小毕业生也约有 463.5 万人,高小有 57 万名,高中有 45 万名。为保障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中央英语和外语学院还通过各地区教育中心管理着“大量培养英语教师”的项目。大量英语人才的储备为印度产生国际一流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教育金字塔顶上的育才经验印度的教育结构为 10+2+3 的金字塔式。10 代表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可分为小学 8

15、年(初小 5 年,高小 3 年)和初中 2 年,称为普通教育,采取共同必修科目制。2 代表高中教育,称为分科教育,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个性、能力实行差别化教育。3 代表高等教育。现在,印度有 259 所大学,其中 16 所中央直属大学,27 所农业大学,10 所医科大学,49 所科研院所,11089 所学院。大学在校生 741.8 万名(122.5 万人在大学系里,619.3 万人在附属学院里),师资力量达到 34.2 万人。在大学系里的 76587 名教师中,17385 人是教授,27188 人是高级讲师/副教授,30558 人是讲师,其余是助教和助手。在附属学院里,高级教师是 71588

16、 人,讲师 189309 人,其余是助教和助7手。 1.大量采用英文版教材在印度高等院校,理科全部采用英语授课,文科有的采用英语,有的采用印地语或其他当地语言讲授。印度高等院校大量采用英文版教材,强调学生要多读书,力争对本学科有全面透彻的了解。教授在授课时给学生开列一系列必读书目和参考书目,其中有传统书目,也有最新英文原版书目。课后学生便纷纷到图书馆去借,到书店去买。教授在下一次讲课时,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大学生读了大量的最新英文原著,对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向就会有透彻的了解,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就会有总体把握。这是进行基础研究的资本,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深入了解各个流派理论和实践的前提下,才能有以后的创新。让学生饱览群书、新书,从长远看,是整个国家智囊思想库的一项基本建设。2.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印度高校学期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对所阅读的各种有关原著的理解。要求学生把知识条理化,通过逻辑思维,提炼出要点,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一般说来,一次笔试往往要求学生在 23 小时以内,从 10 个问答题中选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