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及策略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38549156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及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及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及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及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及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及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及策略(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典回顾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及策略经典回顾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及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及策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及策略郭元祥(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的亮点,更是新课程的难点。两年来实验区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不能回避的现实课题。问题一问题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问题问题表象: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没有制定学生活动主题的具体指导方案。我

2、在部分实验区调查发现,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活动实施的全过程中,95%的教师没有针对学生的活动主题制定具体的指导方案。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展开过程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和困难缺乏预先的设想和解决方案。2.教师对学生活动全过程的指导中,缺乏必要的专题讲座和“过程与方法”的指引,“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没能得以实现。我有意识地对小学五年级学生和初中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教师要求在学生的活动主题实施过程中大都要进行“调查”、“搜集资料”,但究竟如何进行“调查”,怎样进行“搜集资料”?指导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基本方法的讲座,如怎样制定一份简要合理的调查问卷、怎样进行有效访谈,如何对资料进行分类和整理,怎样撰写活

3、动报告,如何规范地作注释等等。调查发现,97%的学生经历了多次调查活动,但不知道如何设计一份简要合理的调查问卷。3.教师的指导过于宽泛,针对性不强,缺乏具体的指导行为和指导规范。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不明确自己在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的具体指导任务有哪些方面,从而感到“无从下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呈现出形式化的趋势。学生在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深度实践和实质性的体验、感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目前在实验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方式、指导行为往往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偏重活动形

4、式,忽略具体活动方法的指导;偏重学生活动方案,忽略教师指导方案;偏重活动过程与阶段,忽略活动的具体落实程度。增强教师指导的有效性,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因而,研究和探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教师有效指导策略是目前需要注意的基本问题。教师的有效指导是防止综合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的基本保障。本人认为,教师有效指导策略的建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设计学生活动主题的具体指导方案,明确教师指导的具体任务,落实教师指导行为,增强学生活动的有效性。指导教师在要求学生设计和制定活动主题的实施方案的同时,指导教师应针对学生活动主题的展开过程及其需要,设计教师指导方案。教师指导方案应包括:学生活动主题具

5、体目标的设计、学生活动的具体方法及其实施、学生活动主题必要的资料和工具准备、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指导、学生评价方案等。2.处理好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全过程中渗透必要的专题讲座,为学生活动奠定必要的认识基础和方法论基础。日本广岛县教育厅研制的“综合学习时间”(文部科学省于 2002 年 12 月修订的学习指导纲要将其改为“综合学习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的目标中,就明确要求学生通过活动“学会运用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11。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不应只是要求学生去“调查”、“访谈”、“搜集资料”,而不给予具体的方法指导。目前,这种强调“过程与方法”而不具体落实的倾向,不仅仅表现在

6、综合实践课程中,甚至在整个课程改革中都日益表现出“形式化”的倾向。如科学、小学品德与社会、初中政治、语文等课程都要求学生进行“调查”,但没有一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关“调查法”的方法讲座。这样,“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难以真正实现,从而导致活动流于形式。3.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的基本行为规范或常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指导要有基本的规范和常规,这些常规包括:活动准备阶段教师指导行为、活动实施阶段教师指导行为、总结交流阶段教师指导行为;认知基础与方法论指导;校内室内活动指导行为、校外活动指导行为等。4.构成方法论指导系列。在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论指导方面要从小学 3 年级开始到初中三

7、年级初步构成一个比较宽泛而不失系统的系列。我觉得在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论论方面,应着重围绕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如何设计活动方案、如何搜集与处理资料、如何撰写活动总结或报告、表达与交流、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怎样进行调查、怎样进行访谈、怎样进行实验、怎样进行手工设计与制作、怎样利用网络与计算机开展活动等。方法论的指导要把专题讲座和方法实践结合起来,方法论的指导不能陷入知识的系统讲授的局限。问题二问题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式与校本开发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式与校本开发问题问题表象: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呈现出学科化与分化的倾向。我在实验区调查发现,许多地方和学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为研

8、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四门课程分别地进行开设。特别是几乎每所学校都宣称学校开设的学科性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究竟如何处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各要素的关系,是困扰学校的一个突出问题。调查表明,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要素关系中比较难以处理的是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因而,在一些学校和地方是实施该课程的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倾向:要么以劳动技术或信息技术取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么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完全消失。2.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化、教材化,教师对“预设性教材”的依赖性太强。通过调查发现,全国目前各地开发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各类“资源包”或

9、“学习手册”,据本人搜集和不完全统计,此类“资源包”达 27 种之多。有的是由省地市教研部门组织编写,有的是由研究机构或社会人员组织编写的,而且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就是把 1992 年以来编写的活动课的教材改头换面通过行政手段推向学校。调查表明,教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的确需要必要的“资源包”,离开了所谓的“资源包”(实质上已经呈现出学科教材化的倾向),87%的教师觉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好上”、“难教”。看来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活动资源包,是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因为有超过一半的教师就与学生围绕这些“资源包”在教室里“讲”或“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化倾向在

10、许多中小学比较严重。3.学校缺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计划。调查发现,很少有学校制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计划或方案,缺乏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规划和安排。有的学校认为学校没有条件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的学校在实施不到 1年时间,社区有关部门就开始拒绝学校或学生进入其中开展活动,没有建立起有序的社会支持系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国家规定、地方管理、校本开发的三级管理课程。因而,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学校不能仅仅把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仅仅当作一个执行的过程,更要结合学生特点、学校实际和社区背景,创造性地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1.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

11、课程属于国家课程,是学校必须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在课程门类的归属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一门校本课程的具体门类,但需要利用校本开发的理念与技术。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基本关系。当然,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也可以是“实践性课程”的形式。2.制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案和学年计划。学校应通过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计划,处理好与社区机构的部门的关系。学校每年需要社区哪些部门的配合、什么时段、以何种形式、需要哪些人力和物力等方面的支持,取得社区部门或机构的支持。3.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要素的关系。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在本质上

12、不是课程的内容,而是学生活动形式。真正的课程内容是学生自主提出的活动主题。要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各个要素,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活动主题的展开过程中,适当地通过研究、服务、宣传、设计、制作、信息技术实践等多种活动形式的体验,达到各要素的整合。不能简单地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为四门课程来开设。当然,学校可以开设学科性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但只要是作为学科性课程来开设,那么,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只能归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的范畴。至于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本身所具有的一定知识体系问题,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只能采取“任务取向”的方式来实施,即当学生的活动主题涉及某些知识和技术的时候,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知识

13、讲座,这也许是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的知识体系问题的有效策略。当然,学校要有意识地在不同年段开展以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有关的活动主题,保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落实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4.合理利用与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师指导的需要,研制指导性强、有针对性的学生活动资源包和教师指导手册,防止综合实践活动流于形式或学科化的倾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需要一定的课程资源。其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我们是否有一双发现资源的眼睛。从实验区已经实施的许多活动案例来看,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并不意味着一定需要严格的条件和“学科化”教

14、材。目前,各地都根据学生需要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际,开发了不同的“资源包”,应该说大多数的作用是积极的。但究竟如何利用这种资源包,如何开发这种资源包,需要研究。无论如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都不能走向教师和学生围绕“资源包”在教室里“讲”或“教”综合实践活动的状况。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研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指导手册”,给予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必要支持,如方法论引导、有效指导行为和指导规范等。我们项目组也正在做这些研究与设计。问题三问题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问题问题表象:1.时间与空间管理制度缺乏弹性,课时难以落实,学生活动空间比较封闭,活动方式难以多样化。我最

15、近一年来考察了实验区近 30 所小学和初中,几乎每所学校都是一个学期一张课表,即一张课表统管一个学期的各类课时的安排;每到一校,学校领导都提出同样一个问题,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究竟怎样安排”,表现出学校时间管理缺乏灵活性。在活动空间上,教师和校长都有这样的担心:一是学生的校外活动安全没有保障,二是教育局不允许学校和教师带领学生集体外出活动,三是班级规模过大,实际的校外活动组织受到制约。因而,综合实践活动在空间形式上,95%以上的活动主题和活动过程集中在教室里完成,学生的活动在一个学期内难得有几次在开放的情境中实施的机会。“课堂教学是主渠道”的负面影响较深。2.学生活动过程的主题管理、档案

16、管理、活动程序管理、活动结果管理、活动小组的管理等方面尚未形成基本的管理规范和制度,随意性较大。在活动主题的确定方面,给予性活动主题占学生活动主题的 87%以上,真正由学生自主设计的活动主题所占的比例过低,学校没有形成学生自主确定活动主题的管理规范。有的学校学生活动的主题涉及面过于狭窄,存在着由综合实践活动某一内容要素取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体要素的现象;在学生活动档案管理方面,指导教师缺少对学生活动过程、活动状况、活动体验等方面档案加以有效管理的意识。学生活动过程档案的丧失,使得总结与交流阶段失去了丰富的素材和生成意义和建构价值观的基础。3.学校没有专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学生活动的指导力量不足。由于没有专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学校只能要求学校教师和领导全员参与指导,而由于每个教师都有自己承担的各学科课程的教学工作或其他任务,因而实际的结果是“全员参与指导”,“全员难以负责”,往往陷入学生活动过程无人全程指导和跟踪服务与评价的状况。指导教师从哪里来、如何选派指导教师?这可能不仅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技术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