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下基层试验路总结最终版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534549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下基层试验路总结最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下基层试验路总结最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下基层试验路总结最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下基层试验路总结最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下基层试验路总结最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下基层试验路总结最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下基层试验路总结最终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 xx x 高高速速公公路路x xx x 合合同同段段路路面面工工程程 (K K0 0+ +0 00 00 0K K6 64 4+ +1 18 80 0)梅花段下基层试验路总结.二 0 一三年 7 月目目 录录第一章 试验路概况 .- 1 -1.1 试验路简介 .- 1 - 1.2 试验路目的 .- 1 -第二章 施工准备 .- 3 -2.1 人员准备 .- 3 - 2.1.1 组织机构 .- 3 - 2.1.2 生产人员配置 .- 3 - 2.2 技术准备 .- 4 - 2.3 机械准备 .- 4 - 2.4 材料及配合比 .- 5 -第三章 施工工艺 .- 6 -3.1 工艺流程 .-

2、6 - 3.2 底基层准备 .- 6 - 3.3 测量放样及挂线 .- 7 - 3.4 混合料厂拌 .- 7 - 3.5 混合料运输 .- 8 - 3.6 摊铺 .- 8 - 3.7 碾压 .- 10 - 3.8 纵横缝设置 .- 11 - 3.9 养生 .- 11 - 3.10 裂缝处理 .- 12 - 3.11 检测项目 .- 12 - 3.12 交通组织管理 .- 13 - 3.13 精细化施工要求下的优化保障措施 .- 13 -第四章 试验成果 .- 15 -4.1 试验数据汇总分析 .- 15 - 4.1.1 压实度.- 15 - 4.1.2 厚度.- 16 - 4.1.3 平整度.

3、- 17 - 4.1.4 宽度.- 18 - 4.1.5 强度.- 18 - 4.1.6 弯沉.- 19 - 4.1.7 高程及横坡.- 19 - 4.1.8 级配检测.- 20 - 4.1.9 含水量.- 20 - 4.1.10 水泥含量.- 20 - 4.1.11 芯样检测.- 20 - 4.2 松铺系数分析与确定 .- 21 - 4.2.1 松铺 1.30,碾压 9 遍(方案一) .- 21 - 4.2.2 松铺 1.25,碾压 9 遍(方案二) .- 22 - 4.2.3 松铺 1.25,碾压 8 遍(方案三) .- 23 - 4.2.4 松铺 1.30,碾压 8 遍(方案四) .-

4、24 - 4.2.5 结论.- 25 - 4.3 运输车辆需求量计算 .- 25 - 4.4 压路机配置验证 .- 25 -4.5 拌和楼生产能力与摊铺机生产能力匹配计算 .- 26 -第五章第五章 结论结论 .- - 2727 - -第一章第一章 试验路概况试验路概况1.11.1 试验路简介试验路简介梅花段下基层试验路桩号为 K20+030K20+350 段右幅,总长 320m,设计宽度 16.46m,设计厚度 18cm,工程量约 948m3,施工方向由 K20+030 往 K20+350 进行。试验路按照如下 4种方案进行铺筑:序号桩号松铺系数压实遍数(遍)备注1K20+030K20+11

5、01.30钢轮 7 遍、胶轮 2 遍2K20+110K20+1901.25钢轮 7 遍、胶轮 2 遍3K20+190K20+2701.25钢轮 6 遍、胶轮 2 遍4K20+270K20+3501.30钢轮 6 遍、胶轮 2 遍试验时间:2013 年 7 月 19 日天气情况:晴天,适合水稳层施工。拌和楼采用一台拌和楼出料开机时间早上 8:30,停机时间 16:30,总时间约为 8 小时,混合料出料总量 1185t。铺筑试验路时在监理工程师、第三方及业主的现场监督下进行,试验过程中机械及拌和设备等运行情况正常,无机械故障等异常情况,施工中前后场各项指标检测正常,试验路施工过程一切顺利。1.21

6、.2 试验路目的试验路目的1、验证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例(1)通过试验段分析混合料离析情况;(2)调整拌和机生产量,保证混合料在缸内的拌合时间,确保混合料拌和均匀;(3)检查混合料含水量、集料级配、水泥剂量、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2、确定松铺系数;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1)混合料配合比的控制;(2)混合料摊铺方法和施工参数的确定(包括摊铺机的行进速度、摊铺厚度的控制方 式、梯队作业时摊铺机的间隔距离) ;(3)含水量的测定和控制;(4)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5)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4、确定每一碾压作业段的合适长度(一般建议 50m80m) ;5、严密组织拌和、运输、碾压等工序,缩短延迟时间。6. 检查原材料及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7. 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质量、环保、安全措施,人员及机械设备,通讯及指挥 方式。第二章第二章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2.12.1 人员准备人员准备2.1.1 组织机构试验室项目经理安全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