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机器安全的措施--评估并降低风险(待续)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523856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4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证机器安全的措施--评估并降低风险(待续)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保证机器安全的措施--评估并降低风险(待续)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保证机器安全的措施--评估并降低风险(待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证机器安全的措施--评估并降低风险(待续)(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卷 (2006年第4期)电力安全技术G国 外 信 息u o wa mn X I保证机器安全的措施 评估并降低风险(待 续)如何确保机器能够安全地运行呢? 本文中的12 步法提供了全面的风险评估方法, 可以使得工业机 器安全而高效地运行。 虽然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条例管理局(OSHA) 于1971年为雇主颁发的第一批标准在当时来说是革 命性的, 但自 此之后随着新的生产技术以及最佳应 用实例的采用, 这些标准也就慢慢靠边站了。这些 标准, 特别是在第1910条O分项中的标准(机械设 备及机器安全措施), 目 前已成为法律强制规定的仅 有的最低要求了。 许可标准, 包括由 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

2、SI)提 出的那些标准, 吸取了对每篇专业文章中的论题有 直接兴趣的人的专业知识及实践经验。虽然那些标 准倾向于自 愿使用, 但在工商界中可以作强制性要 求来使用。此外, 这些标准不断地重新编写、撤销 或生效,以便能适应工业界中所发生的变化。 由于许可标准不断地被更新, 而且更多的标准 被制订出来应用于新出现的技术中, EHS专业人员 的工作变得更具挑战性了。 为了对员工安全方面的 工作没有遗漏,安全专业人员必须熟悉相关法律、 适用标准以及现行最佳应用实例。 要想使负责全厂 安全的某个人变成全能专家是十分困难的, 至少也 是不切实际的。因此, 那些专业人员必须懂得区分 对他们的要求, 并借助于

3、精通那些领域的个人及各 个组织的专长。 对于保证机器安全的措施来说, EHS专业人员 需要能识别对适用的现行需求有经验且精通的承包 商, 这包括对风险评估和降低风险的方法以及实施 的实际方法和支持这种方案所需的其它服务诸方面 有全面的了解。 此外, 潜在承包商在需要时应提供 一份OSHA 300记录单, 以表明其安全记录及对安 全作业规程的认知。1 12步法如许多自 动改进方法一样, 保证机器安全的措 施可以分解成12步法。 在与潜在承包商讨论风险评 估及降低风险时, EHS专业人员须设法判定潜在承 包商是否对每一步都有充分的了解, 并在需要时确实能提供必需的资料。 1.1识别机器/ 过程 多

4、数情况下,识别需应用某种等级的安全措 施, 对负责安全的人员来说是最容易的一步,因为 这些应用通常使其亲临事故以及准事故现场。 查阅 设备事故历史可轻而易举地协助识别危险场景; 此 外, 常识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人工加料的 冲床通常比钻床的危险性要大, 但这并不是说钻床 就不存在安全危险了,倒不如说, 从全球看来, 冲 床更易于有与其相关的高风险性, 从安全措施角度 来说, 需要引起密切注意。从习惯上来说, 雇主把 高风险性机器摆在第一位, 而后再将风险等级往下 移,直至所有的机器都处于可以容许的风险等级。 为适应这种做法, 一些工厂在实施降低风险的计划 之前, 对每台机器所存在的风险进

5、行评估,以便确 定优先实施的计划。显然, 对于少数不断发生事故 或准事故的机器, 这种方法可能是不合适的。 1.2收集有关资料 一旦对机器或过程的风险评估进行识别之后, 下一步就是收集与其使用有关的所有资料。 这些资 料包括机器使用的限制条件, 使用年限的要求, 任 何有关能源的资料以及所有有用的设计图纸、 示意 图、 系统说明或其它描述机器性能的资料。 此外, 以 往的事故记录(所提到的机器或同类机器)、有关对 健康损害的资料以及有关原有的或新提出的系统的 细节和建筑平面图, 这些对风险评估也都是很重要 的。最后, 接触风险人员的名单对于识别绝大部分 能导致事故的场景是有用的, 名单中的人员

6、包括接 触到风险的人员(包括其受训程度、经验或能力)以 及可能接触到能够合理预期到的机器风险的人员。 1.3召集相关专业人员 当前, 美国半数以上的州要求公司设立安全委 员会。 要是有这种委员会的话, 就应最大程度地利 用这一资源。如果还没有正式的安全委员会, 就从 在安全措施上有既得利益的所有人员那里收集信息。 这样, 就可以组建一个小组, 该小组有可能转变为 正式的安全委员会。 仅完成这一步就能帮助公司向 成立安全委员会的正确向迈进,最有可能的是,6 1G国 外 信 息u o wai x i n x i电力安全技术第8卷 (2006年第4期)总会有EHS专业人员参与, 而且有时此人会担任组

7、 长。 从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那里获取反馈是十分重 要的,理由有2点。首先,那些人员每天都在机器 上或其周边工作, 这就意味着他们最能识别危险, 而那些较少参与机器日 常作业的人就不易发现这些 危险。 其次, 从这些人员那里获取建议十分重要。 如 果安全保证系统确立之后, 必须运作该系统的人不 满意, 他们的建议在规划阶段也没被采纳, 那么安 全保证系统就有可能无法满足其要求, 或者是可能 阻碍他们进行具体要求的作业。 因此, 在最早阶段, 他们的信息对减少实施安全措施的可能性是十分重 要的,而这种措施对于连续生产是会产生影响的。 不切实际的安全措施可能要比 一点都没有安全措施 的危害更大, 这

8、是因为一旦回避或取消安全措施(常 常在没有得到正式批准或通知时就这样做了)之后, 依赖安全措施的人就突然对安全产生一种错觉。 要保证在此过程中有工程师及电工参与, 这些 人员能够提供有关机器的详细资料, 包括已经有什 么措施到位以及什么方案可用。只要有可能的话, 让生产管理人员参与进来也是有利的, 他们的建议 和参与有助于确保解决实际安全问题, 而又不会大 大减少机器或操作人员的产量。 最后, 厂外专家对 专用机器、 设施或安全措施的能力、 效益以及缺陷 都会有独到的见地。 应当充分地关注所有受到影响的人,以免刺激 安全措施受到影响, 这些刺激因素可包括如下观念: 安全措施阻碍了任务的执行,

9、降低了生产或影响了 用户的任何其它活动或偏好, 难以使用, 除操作人 员之外的人员暴露在危险中, 或者是其不为员工认识到或其功能被认为是不适合的。 1.4观察使用中的机器 虽然许多机器在设计上是雷同的, 但用户会根 据客户及市场的需求, 将机器加以改造, 使得它们 在风险等级上有很大的差异。例如机器人的应用, 虽然机器人的生产厂家可以生产出数以千计的相同 的机器人, 但每个机器人可能装在各种不同的系统 中, 每个机器人都有其自 身的风险, 一个机器人可 能用于物料加工,另一个可能用于焊接,而其它的 一个则用于喷漆房。每一个 “ 雷同的”机器人会有 不同的风险以 及可能的不同风险等级, 这取决于

10、所 用的末端操纵装置、 其所处的环境以及其是怎样与 其它类型的机器组合成一个系统的。即使改变模具 或工件也会对由机器引发的危险产生影响。因此, 要检查每一台用于各种用途的机器; 此外, 要观察 不同的人员如何在机器上或机器附近工作, 因为不 同的技术可能形成最佳的安全作业方法, 其又可能 为公司内其它地方所采纳。 1.5识别危险区域 这一技术, 也称作工作/ 危险处理, 建立起所 有可能发生的危险场景的一览表。首先, 小组应设 法识别机器整个使用年限间可以想象得到的工作, 包括装卸所需的工作、 所有的运行模式、 计划及非 计划维修、模具更换、故障排除以及日 常保养。此 外, 小组还应考虑机器的

11、运输、启动、 安装、退役 甚至最终处置所需的各种工作。有了这个一览表, 小组随后就应设法识别与每一种工作相关的可能危 险。危险的种类包括运行中夹住、 压伤、 触电、 储 能释放、人机工程压力以及滑跌、绊跌。 (待续)(本刊编辑部摘译自)“ 安全建设杯”有奖征文启事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行业职工的安全文化意 识, 创造积极向上的安全文化氛围, 通过强化安全 管理来达到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的目的, 本刊现举办 “ 安全建设杯” 有奖征文活动, 欢迎工作在一线的广 大职工、安监人员及关心安全建设的各级领导、专 家踊跃投稿。 征文内容包括:(1) 同业对标安全管理经验;(2)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3) 电力

12、生产及基建典型事故案 例分析;(4) 标准化作业、 安全性评价、 危险点分析 及反习惯性违章;(5) 如何实现安全生产 “ 五全” (全 面、 全员、 全位、 全时段、 全过程)的管理;(6) 树 立大安全的理念,抓好交圈地带安全生产的管理; (7) 班组安全文化建设;(8) 其它有关安全建设的内容。 征文要求提供打印稿或电子文件, 来稿请在信 封及稿件上或电子邮件中注明 “ 安全建设杯”征文 字样, 并写明作者的姓名、单位、 地址、邮编及联 系电话。 电力安全技术编辑部将组织有关专家对稿 件进行评审, 获奖征文及符合发表水平的征文将在 本刊刊登。征文截止时间: 2006年8月31 日 (以当 地邮戳为准)。征文请寄至: 江苏省苏州市西环路 1788号 电力安全技术编辑部; 邮编: 215004, 联系人: 毛建新; 联系电 话:(0512)68603409; 电 子 信箱: estcsest 或, 电力安全技术编辑部6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