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阻滞的路 难抑的情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38523170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论文阻滞的路 难抑的情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学论文阻滞的路 难抑的情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学论文阻滞的路 难抑的情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学论文阻滞的路 难抑的情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学论文阻滞的路 难抑的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论文阻滞的路 难抑的情(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阻滞的路 难抑的情阻滞的路 难抑的情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 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阻滞的路 难抑的情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 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阻滞的路 难抑的情的论文版权 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 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1942 年初,二十五岁的穆旦以中国远征军成员的身份参加滇缅前线的抗日战争。5 月穿越 “野人山”撤往印度,经历了难以想象的生死考验,8 月抵达印度,在加尔各答养病 期间,他创作了诗歌阻滞的路 。深受西方现代派诗学

2、影响的穆旦不喜欢那种“不太费思 索,很光滑的就滑过去了,从而得不到什么或所得到的,总不外乎那么一团诗意而已” 1的诗,更喜欢“没有现成的材料使用,每一首诗的思想,都得要作者现找一种形象来表 达”2的诗歌创作。在穆旦的诗歌中,我们很少看到直白的呼喊,甚至对青春时期爱的倾 诉也是那么朦胧迷离(如诗八首 ) 。但创作于当年 8 月 22 日的作品阻滞的路却是对 故国家园直呼“我要回去”的难抑之情的爆发。 “我要回去,回到我已失迷的故乡。 ”如果不是思乡心切,诗人不会在开篇就如此直抒 胸臆。当时他远离学习和工作过的西南联大约半年之久。一百八十个日夜不算长,但对穆 旦却是无法用自然的时间来计算的。先是征

3、战沙场, 而后“在热带的毒雨里,他的腿肿了”。 3 在“一个发高烧的人,一经昏迷不醒,加上蚂蟥吸血,蚂蚁啃啮,大雨侵蚀冲洗,数小 时内即变成白骨”4的死亡之谷, “曾经一次断粮达八日之久”,被疲倦“放逐在时间几乎 还在空间之外”5。印度休养期间,又几乎因过饱而死去所谓“天上一日,人间一 年”,这煎熬的日子,一日何止一年!正因为与祖国相隔已如此之久, “我”才像一个被时空 遗忘的浪子急于“回去”, “回到我已失迷的故乡”。情感急切而热烈。“趁这次绝望给我引路,在泥淖里,/摸索那为时间遗落了的一块精美的宝藏。 ”“绝望” 何以引路?看似矛盾,了解了穆旦野人山生还的经历就不难理解,在作者想来,地狱之

4、门 尚能穿越,何况归乡之路、探宝之途呢?穿越绝望,恰恰就是希望!希望孕育于绝望,绝 望中滋养着希望,正是这绝望中滋生的希望引领着作者在“泥淖中”“摸索”!“为时间遗落” 与“失迷”对应, “宝藏”显然喻指“故乡”。袁可嘉先生认为:“只有发现表面极不相关而实质 有类似的事物的意象或比喻才能准确地,忠实地且有效地表现自己;根据这个原则而产生 的意象便都有惊人的离奇,新鲜和惊人的准确,丰富”6。这里, “宝藏”一喻便可谓准确新 奇。历时弥久,淘洗沉淀下来有价值的事物才称得上宝藏。从时间上看,在作者心中,远 离祖国的时日已久远得被时间遗忘无法计算;从价值上看,有什么宝藏能比自己魂牵 梦绕的家、故乡、祖

5、国更可宝贵?这正达到了让读者恍然于“意象及其所代表的事物的确切 不移,及因情感思想强烈结合所应得的复杂意义”7的预期效果。我们能强烈的感觉到作者对故乡的珍视、渴望回到祖国怀抱的热切。第二节用“虽然”一个逻辑词语关联,紧承上文,将思乡情感深化。 “虽然它的轮廓生 长、溶化、消失了,/在我的额际,它拍击污水的波纹,/你们知道正在绞痛着我的回忆和 梦想, ”故乡,祖国, “我”心中精美的宝藏!与日俱增的思念在蔓延, “我”已包容不下, “我”融 入故国,故国已化入“我”的愁肠,以致“我”无法捕捉,它“溶化、消失了”,甚而“我”已想不 起它的轮廓!然而, “此情无计可消除”,乡愁从心头又上眉头, “我

6、”那紧锁的额头,那一道 道深沟,汹涌着、澎湃着的不正是那无尽的追忆、思念、归乡的梦想吗?故乡的轮廓生长又溶化,消失又萦回,这又是一对可以消解统一的矛盾,纽结点便 是回家的渴望,所以第三节,作者再一次倾诉:“我要回去,因为我还可以”, 是啊, “我” 还可以!只要心还在,梦就在!即使那歧视的目光来自天真无邪的孩子又有什么关系呢? 贺知章不也曾有过“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尴尬吗?可那又是多么让人幸福 的尴尬呀!更何况孩子们不知道那“陌生的远方”是我经历了怎样的生死之地呢?因此, “孩子,我要沿着你们望出的方向退回,/虽然我已曾鉴定不少异地的古玩:/为 我憎恶的,狡猾,狠毒,虚伪,什么都

7、有/这些是应付敌人的必需的勇敢,/保护你们的希 望,实现你们的理想;/然而我只想回到那已失迷的故乡, ”这两节诗行中又出现了几组冲突: 、 “望出的方向”与“退回”有方向上的冲突,隐含着孩子们的“陌生”与“我”的“熟悉”的冲突; 、 “古玩”与“为我所憎恶的狡猾,狠毒,虚伪”的冲突;、 “狡猾,狠毒,虚伪”与“应付敌 人必需的勇敢”的冲突;、 “保护你们的希望,实现你们的理想”与“只想回到那失迷的故乡” 的冲突。不难看出,这几组矛盾冲突得以统一的纽结点仍然是归乡的渴望。历经沧桑,识 别罪恶,如人生轮回中脱胎换骨一般地“莲心彻底红”,最终留下的只是最单纯最童真的梦 想回家,义无反顾地回家!这看似

8、一己之私却源自无限“大爱”对故乡亲人之爱、 对祖国之爱、对人生之爱!更何况,在诗歌的最后一节,诗人还说出了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理由:“因为我曾是 和你们一样的,孩子,/我要向世界笑,再一次闪着幸福的光”。这是怎样让人怜爱的童真 啊!“我”的追求和孩子的追求是一样的, “我”的单纯宁可像孩子一样单纯, “我”要像孩子一 样向世界笑,宁馨儿一样闪着幸福之光地笑,这将是无上的追求,无上的光荣!然而,这 小小的要求或许都不能实现,或许都是卖火柴的小女孩那短暂的、不可取暖的微亮火光, 因为“我是永远地,被时间冲向寒凛的地方”。这“寒凛”的现实攫住我,希望如此渺茫,诗 人悲情于横亘时空的“阻滞的路”!这首诗

9、主题集中,立意鲜明, “我要回去”的心声萦回全篇,归而不得呼应着标题“阻 滞的路”。结合诗人赴缅抗战、撤往印度那段特殊经历理解此诗,与诗人心灵对语并不难。 也许正因为这样,历来把穆旦作为现代主义诗歌代表诗人的研究者们很少注意这首小诗。 的确,诗歌表现的怀恋故国家园的传统主题,表现主题所采用的形式颇为整齐(全诗共六 节,每节三行,绝大部分句子在 13 到 16 字之间,每句 3 至 5 个音步, “ang”韵几乎一韵到 底。 ) ,它更像一首传统的现代新诗。这是因为“站在他那些充盈着现代精神的诗作背后的, 是整个的中国文化的厚土层。这不是指表面的相似,而是指内在的精神一致性和这种文化 不由自主的

10、渗透和蕴蓄”。8但是, “来自传统却又如此果决地站在传统的对面,勇敢地向 它挑战”9的穆旦还是把现代主义特质不露痕迹的揉进诗中。其一,诗作对艾略特“思想知 觉化”、 “客观对应物”等诗学技巧的渗透。 “所谓思想知觉化是指用具体的形象使抽象的 观念获得表现的手法,或者说把抽象观念和具体形象直接结合, 像你闻到玫瑰香味那样的 感知思想 (艾略特) ”。 “至于客观对应物理论,则要求作家诉诸于客观象征物包括 意象、场景、事件、典故、引语等,赋予自由无序的情感以凝定的形式和秩序,将其转化 为自由灵活、复义多变的象征,以此表达诗人的文化批判、人性解剖和哲学思考。 ”10诗 中作者把抽象的情感(思念的与日

11、俱增)化入愁肠,思念至极无法捕捉清晰的印迹,借视觉上可观的有形轮廓的生长、溶化、消失来表现;“拍击”一词则形象地描绘出作者思绪的 翻滚;借味觉上的“甜蜜”传达诗人想象中回到祖国感受到的幸福; “孩子”更是作者精心选 取寄托情思的意象,有谁忍心剥夺一个孩子追随母亲的心愿呢?其二,作品体现“矛盾中求 得统一”的辩证性。袁可嘉在新诗的戏剧性理论中多次强调,诗是戏剧性的,而“戏剧化的 诗既包含众多冲突矛盾的因素,在最终却都须消溶于一个模式之中,其间的辩证性是显而 易见的。 ”11其表示的性质之一便是“从矛盾中求得统一”。而穆旦“也许是中国诗人里较少 绝对意阻滞的路 难抑的情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

12、 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阻滞的路 难抑的情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 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阻滞的路 难抑的情的论文版权 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 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识,又较多辩证观念的一个”。12如上文所分析的,诗中包含多组冲突 矛盾的因素:绝望希望(“绝望引路”,暗含“希望”) ,消失萦回(在“额际”“拍击” 暗含“萦回”)这些矛盾都因作者“我要回去”的“大爱”而消解,因而读来并不生涩,反 有知觉与智性血肉混成之感。此外,诗中除第一节外

13、,运用了“虽然、因为、即使、然而” 等多个关联词语,这在仅有 18 行的诗歌中,是比较密集的了。按理讲诗歌的语言是形象性 的,逻辑语言应更多地出现在散文中,但这首诗反复表达的是“阻滞的路”与“我要回去”的 矛盾主旨,这些逻辑词语的使用形成了类似情感复沓的一种氛围,这也可以说是作者知觉 与智性相糅合的一种表达吧?参考文献 :12穆旦致郭保卫的信(十四)A曹元勇蛇的诱惑 (穆旦作品卷)M 珠 海:珠海出版社,1997 年 4 月版3王佐良一个中国诗人A陈伯良穆旦传 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6 年 10 月版4 杜聿明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述略A陈伯良穆旦传 M北京:世界 知识出版社, 20

14、06 年 10 月版5 王佐良一个中国诗人A陈伯良穆旦传 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6 年 10 月版67 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的再分析 A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北京:生 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 1998 年 1 月版8 9 谢冕一颗星亮在天边纪念穆旦A李方穆旦诗全集 M中国文学 出版社,1996 年 9 月版10 张松建 现代文化的荒原:TS艾略特、现代主义、中国新诗新诗评论, 2006 年第 1 辑(总第三辑)11 袁可嘉谈戏剧主义A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出版发行,1998 年 1 月版12 唐湜搏求者穆旦A唐湜新意度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发行 ,1

15、990 年版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

16、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