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谈通过对话与提问让思维在碰撞处穿行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522212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谈通过对话与提问让思维在碰撞处穿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谈通过对话与提问让思维在碰撞处穿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谈通过对话与提问让思维在碰撞处穿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谈通过对话与提问让思维在碰撞处穿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谈通过对话与提问让思维在碰撞处穿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谈通过对话与提问让思维在碰撞处穿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通过对话与提问让思维在碰撞处穿行谈通过对话与提问让思维在碰撞处穿行是小柯论文网 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谈通过对话与提问让思维在碰撞处穿行 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 的,谈通过对话与提问让思维在碰撞处穿行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 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 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摘要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对话与提问对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如 何通过有效提问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 ,使学习

2、过程 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效的对话与提问是基础。它贯 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同说教比,更为含蓄,更有渗透力。关键词有效提问 对话教学 问题意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疑问是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起点,设疑是激发学生求知、 开拓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设疑之后能否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问什么,怎样问, 即设疑时机的把握和所提问题的质量。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对提问策略的把握,从而有 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一、在模糊点处对话、提问所谓的模糊点,就是似懂非懂,似明非明的地方。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 学生学习的信息反馈及自身的教学经验,准确地捕捉学生认识上模糊的地方来设计提

3、问, 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教材,明辨是非,防止产生错误的认识,养成分析思考的 习惯,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二、在兴趣点处对话、提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某一个方面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自主地、全身心 地学习某一知识,而并不感到厌倦。如果教师善于创设情境,充分利用科学课特有的实验 资源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兴趣点加以提问,那么学生的学习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例如,当学生在观察“二氧化碳的喷泉实验”时,有学生在讲:“哇,好美啊!”, “氢 氧化钠溶液怎么充这么满”, “会不会全充满”,当看完演示实验后,还有许多学生意犹未尽, “陶醉”在实验情景当中。此时教师马上提问(1)为什么会

4、形成喷泉,原因何在? (2)在 这个实验中,溶液为什么没有完全充满整个烧瓶,并分析可能原因。 (3)你能否帮助老师设计一个“全充满”的实验装置。由于教师问在当问之时,学生的思想就会活跃,学生的潜 能就会被激发,学生的兴趣就会被调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三、在实验意外,失败处对话、提问教师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实验往往会”节外生枝”,有时会出现意外而使实验失败。 老师若能及时调控节奏,做好“导”和“扶”,可以变“山穷水尽”为“柳暗花明”。例如,在开始 做“二氧化碳的喷泉实验”时,当我演示完实验后提问到:现在我们把装置改用单孔橡皮塞 进行试验(不用胶头滴管) ,而要

5、引发喷泉,你们将怎么做?学生面对这一新情况,个个跃 跃欲试,思维非常活跃,此刻教师及时引导,组织讨论,最后得出用“毛巾热敷法”,于是 我按“毛巾热敷法”进行演示实验。出乎意外,喷泉并未出现!面对这个“新”情况,我马上 提问学生为什么不会“喷”呢?(其实,当时我也不大懂) ,经过多个学生的提问后,终于有 一个学生说到:“由于毛巾刚撤离,烧瓶还没有完全冷却,另外,热敷时间太短,被排出的 二氧化碳气体不够多,造成烧瓶内外的压力差不够,所以看不到喷泉”。我一听,好!分析 得极好!接着我再用实验来验证刚才这个学生的分析。果不出所料,喷泉看到了。我想, 我们教师要是都能像这样“适度提问”,何愁学生没有分析

6、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在重难点处对话、提问重难点是一堂课的核心和精华所在,学生往往不容易理解掌握,在此处进行设问, 其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解决学习上疑难困惑,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准确,透彻,从 而达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目的。能否抓住重难点进行提问是衡量教 师是否真正理解教材的一个标志,也是教师业务水平高低的体现。例如,在化学式与化合 价时进行对化合价的理解。第一步:创设情景:胶水(粘合纸张) ;玻璃胶(粘合玻璃) ;化合价(粘合元素) 由感性语言过渡到化合价的性质。第二步:逐步提问。 (1)是什么 (性质) ;(2)是谁的(元素) ;(3)是什么时候的(化合形成化合物时

7、) ;(4)是干什么的(决定化合时 的原子个数比例的) 。通过这种提问,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应用能力,更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信 心和兴趣。五、在认知冲突点处对话、提问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变换角度设计问题,活跃学生已有的认知图式,从而迅速提取 有针对性知识迁移到教师精心创设情境中,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冲动,激发学生主动 思考,拓宽和深化思维的品质。例如,不少学生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浓溶液”和“稀溶液”分辨不清,仍认 为“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而“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此,有老师让学生计算 20 时 Ca(OH)2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并有如下对话教学。(1)这时 Ca(O

8、H)2 溶液是否饱和?(2)这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这时的是浓溶液还是稀溶液?(4)那么,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浓溶液?这种对话与提问,可以揭示他们由于没能注意到知识背景的变化而形成的知识壁垒, 这时教师提示可以澄清概念。这样知识的正迁移会得到强化,避开了负迁移。六、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处对话、提问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在教师正确引导下,启发学生借鉴生活 常识,类比推理,合理迁移,提高分析、判断预测能力。例如,在讲空气一节时,笔者以 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达到教学效果。教学中进行了如下 所示的问题设计与对话和设问。(1)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你能捕捉

9、到它吗?(2)实验:让学生捕捉空气;(3)交淡讨论:如何证明你捕捉到了空气?(4)分析讨论:空气中含有什么?(5)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6)形成概念:空气的成分。这样有趣的对话让学生很快展开联想,在联想之时,学生的各种奇思妙想都纷纷呈 现,有用针筒抽气来捕捉空气的等。于是,空气成分的引入,学生就很快接受了(学生即 将达到的水平) 。 对话与提问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在科学课堂中,教师如能 以敏锐的目光及时捕捉时机进行提问,这样学生就会在思维动态过程中感悟与体验,在思 维的碰撞中创新,在思维的展示中启迪,这样的提问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教 师要是在课堂上

10、漫无目的地“滿堂问”, 既挤占了学习、思考时间,又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所以,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学内容,摸清学情, “稚化”自己的思维 与教学行为,尽可能使所提问题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实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的 转变。我相信,只要是适时的“思维碰撞”定能使学生好学、乐学,有效地促进了三维教学 目标的实现。参考文献:1郭思乐.感悟学习的若干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2, (1).2刘登学,刘义.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参与.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2, (8-9):39.3李高梅.谈课堂教学中提问时机的把握.生物学教学,2006,7.4谢建强.在教学设计中创造“最

11、近发展区”.化学教学,2005.(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县孙端镇中学)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12、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

13、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

14、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