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8521922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小柯论文 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 培养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 业目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 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 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摘要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下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文章提出,培养学生的自 主学习能力,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带着学生走向

2、知识”,引导 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激发学生内在需要,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改革教学评价 机制,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关键词语文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四条基本理念中,第三条中有这样一段话: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 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 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自主学习是课程改 革下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那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看法。一、创

3、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 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 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 立见解为目的。只有激活了学生与生俱来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才 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愚公移山一文,教科书对“杂然相许”的注解是:“异口同声地表示赞成。杂然, 纷纷。许,赞同。 ”在教学新课时,我认为这种解

4、释不太合理,认为理解为“纷纷表示赞同” 更合乎文意。但这时,不便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便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文中两处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语气是否相同?”、 “愚 公的妻子是否一开始就毫无异议?全家人是否异口同声地表示赞同?”此时课堂气氛热烈起 来,学生们纷纷发言:愚公之妻与智臾语气不同,一个关切一个嘲讽;愚公家庭人口多,发表意见的人也多,况且愚公的妻子一开始就提出了疑问;纷纷同意并不等于异口同声地 同意,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学生一致认为书中的解释不合理, “纷纷表示赞同”更合乎文意。 这样,学生学会了批判地接受知识,在问题探究中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5、培养了自 主学习的能力。二、要“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 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 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就论及“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带着 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 “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教师是学生 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头 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须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

6、学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呢?阅读与写作之间 的关系我们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而应通过适当的启迪,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 将学生的思维焦点,引向知识的明处。如教藤野先生一文,可提出以下问题:(1)题 目是藤野先生 ,为何开头却写“清国留学生”?(2)写清国留学生用“标致”一词怎样理 解?(3)作者写“弃医从文”跟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4)藤野先生听到“我”将不从医, 为什么流露出悲哀的神情?(5) “我”既然“太不用功”,怎么会得到藤野先生的特别关照? 组织学生讨论,学生也在讨论中明白:这些问题涉及到人物性格、文章选材及主题思想几 个方面。此时教师可将这样一个问题留给学生:如果要你写自己的老师,

7、你要怎样安排、 组织材料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样更能帮助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写作,形成自己 对阅读与写作之间关系的独立理解。三、激发学生内在需要,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 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语文教学既要求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又 要求学生适应未来的需要,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与方法。由学生的“学会”变为学生“会学”, 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例如,在教何其芳的现代诗秋天时,如果所教学生是农村孩子,学生对课文内 容不难理解;如果一直生活在城市的学生,他们可能对课文内容理解起来就有一些困难了。

8、 教学这首诗歌,重点是引领学生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教他们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善于 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激发学生表达美好感受的欲望。课堂上采用诵读法和品味法,让学 生在朗读与品味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精神。 在这个基础上拓展延伸,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开展“走近秋天,亲近自然”的活 动。学生返校后,创作了很多以赞美秋天为题材的作品,包括摄影作品、散文、诗歌等。 然后将学生的作品整理归类,举办一次“走近秋天,亲近自然”成果展。这样,既让学生懂 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又满足了学生心理的需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四、改革教学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学生

9、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学评价只强调以成绩为标准,重在知识方面的量化,把难以量化的内容排 除在外,实际上,有些教学效果不是马上就能显现的,需要以过程和素质标准来配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认知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 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 ”教师的评价是学 生赖以感受成长的喜悦、烦恼或挫折的主要参照物。教师的积极评价,会有效地改变学生 自我认知的倾向性、自主行为的调控力,以及认知动机、风格和技能,进一步强化学生自 主学习能力。可实行多元评价,

10、发动学生本人、同学、老师、家长、社会都来参与评价, 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关心、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除了合理地利用考试这个评价方式外,还应收集一些能够 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可给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学习档案袋,档案袋中的内 容选择与评判标准都应有学生参与,里面可包含学生平时的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 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评与互评以及家长的信息等。参考文献:1范艳梅.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N教育导报,2007-1-25.2黄卫苹.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N现代教育报教师周刊,2007- 6-20.3彭芳.语文教学中

11、的“主动、心动、行动”J.广东教育,2003, (2).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作者单位:广东阳东县雅韶中学)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

12、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

13、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

14、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